辨析并修改病句

小编: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语文中的一种常见题型。2005年高考15套设题考查的试卷共设计了44个错例,为便于剖析,现对单项选择题中的错例作归类解析。

高考回顾

一、语序不当

1. 成分位置不当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江西卷第6题A项)

句中应将“好多种”调至“东西”之前,直接限制“东西”。

2. 分句位置不当

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北京卷第5题D项)

句中“人们不仅看到了……而且看到了……”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所以应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与“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互换,以显示出由局部到整体的递进层次。

二、搭配不当

1. 主谓搭配不当

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全国卷Ⅰ第3题A项)

句中的主语“100万人次”与谓语“参与观摩”搭配不当,可将后句改为“参与影片观摩的已经累计超过100万人次”。

2. 动(介)宾搭配不当

哺乳期妇女如果仅仅依靠服用补品中的含碘量,就有可能缺碘,若不及时添加含碘食品,则有可能导致婴儿脑神经损伤或智力低下。(浙江卷第5题A项)

句中的动词“服用”与宾语“含碘量”搭配不当,应将“的含碘量”改为“含的碘”。

3. 主宾搭配不当

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全国卷Ⅲ第4题B项)

①句的主语“李明德同志”与宾语“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搭配不当,可将第一句改为“李明德同志担任营长、团长期间所带的营、团”。

4.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能否贯彻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全国卷Ⅰ第3题C项)

句子前面述及肯定和否定(“能否”)两个方面,而后面却都只述及肯定(“构建、促进”)一个方面,为使前后照应,可删去前面的“能否”。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 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

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浙江卷第5题B项)

句中的介词结构“在……中”掩盖了主语“这部作品”,应删去“在……中”。

(2)宾语残缺

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全国卷Ⅲ第4题D项)

句中的动词“羞辱”后面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应在其后补上“商家”“经营者”等宾语。

2. 成分赘余

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全国卷Ⅲ第4题C项)

此句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第一个分句中的“时”破坏了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应删去。

四、结构混乱

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了这一旷世奇观。(北京卷第5题A项)

句子前半部分的陈述对象是“瀑布群”,而后半部分又易辙为“河流和山峰”,可将后半部分改为“这一旷世奇观是由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的”。

五、表意不明

1. 断句不一

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天津卷第4题C项)

句中的“晚上来”如果断成“晚上/来”,意思就是“夜里来”;如果断成“晚/上来”,意思就是“上山晚”,可将“晚”改成“迟”或“后”。

2. 词语多义

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江苏卷第4题B项)

句中的“和”如果理解为连词,“说服”的对象就是“老师和你”两个人;如果是介词,“说服”的对象就仅是“老师”一个人。

3. 关系多重

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弃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广东卷第4题A项)

句中的“180多家”既可仅限制“医院”,也可限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可将“180多家”调到“单位”前。

4. 指代不明

一、含义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情方式具体来分又可分为借景抒情法、触景生情法、咏物寓情法、咏物言志法、直抒胸臆法、融情于事法和融情于理法等。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二、抒情的分类

1、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苏轼的《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2、借景抒情 是指诗人将自身要抒发的感情或表达的思想寄寓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如张可久的词:“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情与景高度统一。

3、托物言志 就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言志的对象。如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 :“骚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全词以梅自喻,借梅花的悲惨遭遇,喻托作者报国无门、屡受排挤与打击的不平心境。

4、用典抒情 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现成的故事或词句,叫做“用典”。用典恰当能以少量文字传递丰富的思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分事典和语典两种。事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属于借古抒怀。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 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典。“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语典是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在于加深诗词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过春风十里,尽葬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 “春风十里”引用了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莽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全国卷Ⅱ第4题B项)

句中的“自己”既可指说话人,也可指“老师”

六、不合逻辑

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全国卷Ⅰ第3题B项)

句中的“生活用品”包含“床上用品”,用“和”连接,就犯了大概念和小概念相并列的逻辑错误。

命题走向

高考关于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试题虽然年年都在变化,但其命题思路和基本模式并没有变化。从考查范围看,辨识病句每年都有考题,修改病句时有考及。从试题特点看,辨识病句题一般在第Ⅰ卷的单选题中出现,修改病句题一般在第Ⅱ卷中出现。从病句来源看,试题中所选的病句,一般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有代表性的语病。从试题结构看,每一道题均从不同方面考查病句的辨识与修改能力,同一种语病在同一个题中一般不同时出现两次。

试题精选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B. 山城的灯饰将从“亮起来”变为“美起来”,目前正在实施让灯饰“动起来”的目标。

C. 阅读文章,常常以筛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目的,或汲取观点,或搜集论据,或感受文章情感。

D. 我们顺利地按照老师提示的思路解出了这道难题。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大足石刻门票价格不高,对文物保护十分不利,不能有效利用价格杠杆控制超负荷的客流量。

B. 生活的辩证法既是相辅相成又是相反相成,越是洁白的东西越容易显现出被沾染的黑污,越是容易被黑污沾染。

C. 金钱会腐蚀一些艺术家,诱使其放弃审美理想,消磨其艺术个性,成为精神上的雇佣劳动者,这必然损害其作品的社会价值。

D. 大学毕业以后,他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最后任职于浦东房地产展销中心副总经理。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

B. 记叙文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述来表现主题的,它主要通过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C. 最新推出的这种波浪型牙刷,比普通平面牙刷更能深入牙缝多达三分之一。

D. 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反被讥笑,因而,在官员离任时,人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评判他们能耐的大小。

4. 下面一段文字因话题不统一而使上下文不够连贯,请在适当的地方作些修改,使文意贯通。

可是,现在有些人却采取一种盲目的态度,不加分析,不分是非,把一切外来的文化都视为珍品,其中的某些流派和创作方法被一些人看作海外奇珍,竟五体投地,顶礼膜拜。

答:

5. 找出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邰丽华领舞、21名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让观众惊叹不已。在精湛的舞台灯光与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演员们绘声绘色的表演,使台下数千观众如痴如醉。这些聋哑人不仅以优美的舞姿,更以顽强的毅力和执著的人生追求深深地震撼了人们。

错 误 改 正

第一处

第二处

参考答案:

1. C。A成分残缺,应在最后加上“的进程”。B搭配不当,将“目标”改为“计划”。D语序不当,“顺利”应该修饰“解出”,而不是“按照”。

2. B。A语序不当,将“对文物保护十分不利”与“不能有效利用价格杠杆控制超负荷的客流量”对调。C中主语残缺,第一、二、三分句的主语是“金钱”,而第四分句的主语残缺。D句式杂糅,应改为:“最后在浦东房地产展销中心担任副总经理”。

3. D。A不合逻辑。不是“戴上伪科学的面具”,而应该是“戴上科学的面具”。B缺谓语,在“通过”前加上“是”。C“多达三分之一”表意不明,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还是最终的结果。

4. 原话题的主语是“有些人”,故应将“其中的某些流派和创作方法被一些人”改为“甚至把某些流派和创作方法”。

5.错误改正示例:第一处是“精湛的舞台灯光与背景音乐”改为“绚丽的舞台灯光与美妙的背景音乐。第二处是‘绘声绘色的表演”改为“精妙绝伦的表演”。

标点符号使用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平时没有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使用时随意性强,规范性差;二是不明确标点的基本用法,不能正确判断正误;三是重复训练次数不够,典型错误没有扎根脑中。

标点误用主要有以下十六种情况:

1. 非疑问句用问号

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如果孤立来看前半句是疑问句,但是与后半句一起考虑,前面就不是一个单句,而是主谓词组做主语,与后面的谓语部分“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合起来组成一个陈述句,应改为逗号。

2. 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这是一个倒装句,“同志们”是全句的主语。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3. 分句之间用顿号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即“奋发”之后),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欢快、昂扬、奋发”,是并列短语。凡是并列短语,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 并列短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并列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淮剧”“黄梅戏”之后应改用逗号。

5. 连词前面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在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或”“和”“及”“与”)前面,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句子的不同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 概数之间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三四”是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数量。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

7. 集合词语误用顿号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8. 句中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然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一般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9. 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应将句号改为逗号,或将分号改为句号。

10. 冒号提示范围不清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修改方法:或将冒号删去,或将“我从中”前面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11. 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

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短语,中间只需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让“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充当“三位女杰”的说明性短语。

12. 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宣布”后面是冒号,“措施”后面又是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本句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相关推荐

    “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解析 高考语文病句修改:语文病句 辨析并修改病句 高考语文改病句:语文病句 辨析并修改病句 高考“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解析 辨析修改病句 正确使用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 辨析并修改病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016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之辨析并修改病句讲解 2017年高考语文学习方法: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考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修改病句 病句修改题答题例析 2021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答题技巧三、病句辨析有诀窍 怎样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大全 修改病句十注意 高考语文病句改错题辨析“四法” 病句修改技巧 如何修改病句 小升初语文修改病句复习:修改病句方法 中考语文考点分析:病句修改 高中病句修改10例及答案分析 小学语文真题解析—病句修改 语文病句辨析 修改病句的原则 高考语文修改病句的方法及病句修改练习 2021中考语文修改病句20道经典病句修改例题 辨析病句方法 修改病句应考技巧 语文高考病句修改 修改病句常见类型 病句修改一例及答案 2017中考语文考点病句修改解析 辨析语病 小学病句修改案例 辨析病句要“六看” 2021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答题技巧二、修改病句的方法 2021中考语文修改病句20道经典病句修改例题答案 小升初语文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 辨析病句方法归纳 数字运用类病句修改 修改病句131题及答案 初中修改病句的技巧总结 初中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修改病句有哪些常见类型 必学小升初语文修改病句 万里无云的天空病句修改 病句修改复习专题训练 高考语文修改病句专题 小学语文复习 修改病句 中考语文病句:判断修改病句的方法 改病句 语病辨析例说 小升初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病句修改练习 七年级语文修改病句例题 修改病句常见类型及训练 高中语文修改病句练习及答案详细解析 病症和病征用法辨析 辨析语病的方法 高考病句修改之成分赘余 小升初语文句型考点:修改病句 病句专题训练2021 语文病句修改训练大全 2017年初中语文知识点:修改病句 小升初语文修改病句的资料 五年级复习知识点:修改病句 初中语文知识归纳:修改病句 高一语文修改病句四种方法 辨析语病四步走 小升初语文精选病句辨析 修改病句常考易错七种类型 语文病句辨析进阶 病句识别八大要点 高中语文病句错误和修改的口诀 2017年初中语文知识点:修改病句3 2007-2018杭州中考语文修改病句题集 语病辨析专项练习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的基础知识 2015年高考语文知识点:修改病句 2016年小升初语文修改病句总结 2017年小升初语文病句修改方法 初中语文知识点复习:病句修改 小升初语文12种修改病句符号 小升初语文修改病句——表意不明 中考语文考点病句辨析分享 小学升初中语文句型考点:修改病句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练习题精选10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一模知识点病句修改 2017年中考《语文》知识点:病句修改 高一语文六种病句类型及修改 初中生语文知识归纳:修改病句 2017中考语文病句修改必备考点(汇总)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之修改病句口诀 小升初语文修改病句复习:结构混乱 小升初语文修改病句复习:不合逻辑 中考语文复习攻略:病句修改知识点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考点分享 病句修改训练题(27则,涵盖病句类型全面,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