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测试题

小编:

1.本诗为作者晚年寓居金陵钟山所作,从诗中能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1.扣住“恬淡、萧散”之意作答即可。(如宁静、淡远等)

2.有人认为本诗写景开阔宏大而意境却空明幽淡,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抓住景物特点作分析,指出其特点,联系作者的心境说出诗的意境即可。

(二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梅 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南宋人李壁评此诗时说:“《古乐府》‘庭前一树梅,寒多不觉开。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荆公(王安石)略转换耳,或偶同也。”其言下之意,是说王安石的诗有抄袭这首乐府诗的可能。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评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四)王安石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反用前人之意。这首古乐府诗不过就梅花咏梅花,形象和意境都没出梅花本身;而王安石则以“凌寒”一句显示了诗人对梅花的感情,表达了不惧恶境的心境,所咏的是“有我之境”,不是纯客观的描写。

(二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注],臣看千山急雨来。

[注] 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五)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l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风鸣,故有“风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像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值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竞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精析

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像,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

(二二)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二六)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六)1.主旨:讽刺、揭露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天地”好。“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的浩然之态。“秋后”与“清霜”重复。

17

(二七)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题目。

南 乡 子

苏轼

梅花词和杨元素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

[注] 这首词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1074年初春),与杭州知州杨元素的唱和之作。

1.填空:这首“梅花词”共56言,竟不见_____________,但通篇透露着_____________的讯息,称得上“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二七)1.一个“梅”字梅花报春

2.简答:“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它与上片起首“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有什么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味觉替代视觉,暗写“梅子”已初挂枝头,颇有新意。照应了上片起首描写的梅花盛开的情景。

注:“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寒雀争闹枝头,侧面表现梅花之盛。

(二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 平 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接[注]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急,故应难看梅花。

[注]按:ruó,揉搓。全词写了词人三个生活阶段赏梅的情景和心情,请结合作者的身世,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少女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八)①少女时期:将梅花插入鬓角,“梅花醉”实为人沉醉其间,表现词人欣喜而无忧无虑的心态。

②中年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年时期:面对梅花,“感时花溅泪”,终曰没有好心情,只能清泪洒衣,表现了词人历经家国沧桑之后的内心伤痛。

③老年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老年时期:飘流天涯,华发满头,晚年风急,人衰花亦残,表现了词人晚年景况的孤苦、凄凉。

首先:考生在解答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时要明白诗眼在古诗词里的重要地位。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其次: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考生在解答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时要学会抓意象。

最后: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考生在解答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时。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相关推荐

    2012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测试题(带答案) 古诗词鉴赏题复习指导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诗词鉴赏复习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技巧 中考语文资源:九年级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测试题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特点与复习策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型技巧2021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库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解题方法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答题万能模式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题的答题技巧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考题解析 高考古诗词鉴赏 中考古诗词鉴赏应试对策 中考试题资源:诗词鉴赏一 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试题资源:初三级古诗词测试题 2016中考语文复习的考点:古诗歌鉴赏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 中考语文古典诗词鉴赏解题技巧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试题诗词鉴赏汇编 38题 高中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 2021年古诗文题目及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10大规律 2016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公式 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公式 中考语文资源: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古诗词鉴赏汇编 高考古诗鉴赏题十大规律 古诗词鉴赏之形象鉴赏 2016年高考语文知识复习:古典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指导 2016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考点 高考古诗词鉴赏分类解题指导 高考古诗词鉴赏方法 高三语文复习重要知识点:病句和古诗词鉴赏 中考古诗词鉴赏解题方法指导 关于高中语文诗词鉴赏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法讲解 2016中考语文答题技巧之古诗鉴赏 2014江苏省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部分试题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模板 长亭送别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模板 五篇汇总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模板 建功报国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专题复习 古诗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模板 忧国伤时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模板 思乡怀人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模板 生活杂感 2014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热点讲解 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 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模版 中考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2017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指导 2013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高中诗词阅读鉴赏:《论诗》 2016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要点诗词鉴赏 2017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热点题材:战争诗 2016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诗歌鉴赏 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题训练 如何答好高中诗歌鉴赏题 高三语文之病句和古诗词鉴赏 2017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法讲解 新高一语文:古典诗词鉴赏中的虚与实 中考语文复习笔记:诗词鉴赏考点总结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 诗词鉴赏的指导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考点梳理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部分 2017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夜雪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望海潮 洛阳怀古 初二上册人教版语文期末复习 古诗词鉴赏 中考古诗词鉴赏 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中考语文资源:九年级语文背诵古文古诗测试题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10大规律与5大套路汇编 201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 2017年中考语文古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初中诗歌鉴赏复习攻略总汇 2017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凉州词诗词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学习方法: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2017中考语文古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必备 语文古诗词赏析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 2014中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题 2016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考点讲解 古典诗词鉴赏中的虚与实 病句和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九入手” 高考古诗鉴赏的十三种答题模式 怀古诗词鉴赏要诀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天净沙·秋 高中诗词阅读鉴赏:《秋夕》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重点 中考语文复习笔记:古诗词赏析方法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考点分析及答题技巧 盘点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诗词鉴赏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要点总结 如何进行诗歌鉴赏复习 2017年中考古诗词鉴赏热点题材参考:送别诗 2016年高考语文冲刺:古诗词鉴赏的满分答题公式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基本知识点 中考语文资源: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总复习 中考试题资源:诗词五首测试题(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