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课文

活见鬼

小编: :admin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能学会本课6个生字。读好文言文,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 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凡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3. 想像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要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想像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①了解作者;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①积累含有“鬼”字的词语。②查找有关“鬼”字的来历,鬼的故事等资料。③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诵读词语,做好铺垫

师:初次见面,出于礼貌我得先介绍一下自已,我是言午许的许,你们可以称呼我

生:许老师

师:咱你来相互打打招呼吧。同学好

生:老师好

师:声音再响亮些,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字,(课件出示) 认识这个字吗?

师:其实他说得很好,就是咱老祖宗在乌甲兽骨上刻的文字,我们把它称作甲骨文。

生:我想应该是世界的界

师:世界的界,还有吗?

生:我觉得是鬼

师:鬼字怎么有阴深深的感觉,我告诉大家,没错,这就是甲骨文当中的鬼字的写法,鬼字的演变过程,可不止这一个,还有几十种不同的写法都是在人眼中鬼的不同的形态,想想看,一个大大的脑袋戴上可怕的面具,形状又像一个人,如果说这是一个站立的鬼的话,那么,这个鬼是个怎样的鬼呢?你来说

生:我觉得大屏幕上的鬼是坐着的鬼

师:下边这个又是怎样的鬼呢?

生:走路的鬼

师:还有呢?

生:我觉得是站着的鬼,扒着的鬼,流汗的鬼

师:真好,这鬼也会出汗呢,这些都是古人眼中的鬼,由鬼也创造出许多含鬼的成语,谁来说一说。(指名学生回答)老师积累了一些含有“鬼”字的词语。(课件出示词语)请同学们读读。(先指名读,再齐读。)

牛鬼蛇神 孤魂野鬼 鬼头鬼脑 妖魔鬼怪

拜鬼求神 鬼话连篇 鬼哭狼嚎 鬼迷心窍

神出鬼没 鬼使神差 疑神疑鬼 装神弄鬼

白日见鬼 鬼哭神愁 鬼鬼祟祟 鬼斧神工

(上课)

一、创设语境,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文言文,指黑板读课题。

生:《活见鬼》

师:刚才这本书明明在这里,转眼就不见了真是活见鬼,你能举个例子吗

师:“活见鬼”就是来形容离奇古怪或无中生有。这个词,就出自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这则文言文,一起来读题。(生齐读课题:活见鬼)

二、整体感知,读通文本

师:读好文言文的第一步就要把文章读通读顺(板书:读通)。看大屏幕这些字会读吗。(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

趋 亟奔(jí) 沾湿

持盖自蔽 以足撩之 踉跄而至 相视愕然

踉跄都有足字旁,和什么有关,是怎样的走,这两个字比较不好写,都是左窄右宽在书本旁写上一遍。

师:接下来看课文,请一个同学读。全班同学齐读。

活 见 鬼

(明)冯梦龙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三、情境再现,读懂文意

师:同学们读通了课文,还要把文章读懂。(板书:读懂)下面请你们借助译文把文言文的意思弄明白,等会我们直接看文言文,能不能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下来。

生:叙述

师: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地点、天正下着大雨,有两个人一个有伞,持盖自蔽,另一个投伞下同行?(板书:持伞者 投伞者)

师:两个人在这寂静的雨夜中发生哪些有趣好笑的事?再读读文言文,拿起笔画出相关句子?(指名学生说,生说完,出示内容。)

师:可以了吗?来,什么地方让你觉得特别好笑?

生:因奋力挤之桥下而,因为那个人把另一个人推到桥下就跑了,我应得特别好笑。

师:还有吗?还有觉得好笑的地方吗?

生:还有见一人湿,嚎哭有鬼

还有晨起,他是一同齐家,还异口同声地说有鬼,我觉得好笑。

师:同学们说的就是这个情节,出示: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

师:这个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好笑在哪,能用白话文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吗?记住把持伞者投伞者这两个人放进去。出示:我们先来试一下,哪是一个怎样的夜晚,生:风雨交加,伸手不见五指,师:同在一把伞下的两个人,只管走路,于是怎样呢?

一个 的夜晚,

师:谁把谁挤下去会更合适些呢?此时他们心中都把对方当成是鬼了。

师:再请一个说,起初不说话,两人都疑对方是鬼,板书(疑鬼),接着一番试探之后,心里都用文言文说愈恐,都相信(板书有鬼)

师:经历这一番情境再现,我们再来读这个情节,一人读一句

生1:这是一个静得只能听见心跳的夜晚,读得再慢些再轻些

生2:“愈益恐”要强调一下,而趋要读快些

生3:“亟”字什么意思?

生:着急

师:对,咱们老祖宗就是聪明,造字时就把意思藏在字形里头。(课件出示: 亟)

师:我们来看一下“亟”字的演变过程。中间部分表示一个人,左边是一个“口”,表示用嘴巴催促,右边部分表示一个人拿着木棍在赶,又是嘴巴催促,又是拿着木棍赶,能不着急吗?请一个学生读出着急的语气(课件出示:“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指名学生读)

师:有着急的感觉吗?(生:没有。)谁再来试试?(指名学生读)掌声响起!

生4:前面读得再狼惫些,号呼要大声。

师:这里,作者紧紧抓住两个人的心理描写,而导致一系列让人棒腹大笑的行为。这也是作者浓墨重彩的地方,请同学再次默读这段情节,并猜测一下他们各自的心理想法。(课件出示——)

出示:久之,不语,持伞者心想 。投伞者也想 ;持伞者壮着胆子,以足撩之,偶不相值,心想 。投伞者被以足撩之,虽不相值,心想 ;于是,持伞者牙关一咬,挤之桥下,心想 。投伞者被挤之桥下坠水,又想 。

师:请两个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想到他们心里去了,其实两个人的心都充满恐惧。把这种恐惧感带进句子好好读一下,我想你的感觉又会不一样。

师:练习读,推荐读读,适时点拨,再慢些试一下。妙极了,掌声在哪?

师:两人见面后,于是,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男同学读女同学读)

师:笑过之后,静下心想想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生:①我们要相信科学。②要破除迷信,世上本板书(无鬼)。如果世上有鬼,也是书中的两人心中藏着“胆小鬼”。

四、讲究方法,美读文章

师:同学们,古文自有它奇特的韵味,在读懂之后,我们更要把古文读美。(板书:读美)

师:大家知道古人是怎么读文章的吗?(生:①他们读得很慢。②古人读书像唱歌似的,那叫吟诵。③古人读书摇头晃脑的。)古人读书时哪叫吟诵,吟诵时要有停顿、节奏、要读出韵味。

师:模仿古人练习读

师:会读课文了吧。谁来读一读,要不请班长推荐一个来读?(指名学生读,在对比读中读出古文的韵味)怎么样?是不是很有古人读书的韵味?掌声送给她!同学们一起美美地诵一遍。(生齐诵)

师:读古文不是也很有趣呢?

师:是谁把这么有趣的故事带给我们呢?(生:冯梦龙。师:简介冯梦龙。)冯梦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他的作品有《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背诵并向自己的亲人讲述《活见鬼》这个故事。

2.阅读冯梦龙其它作品。

板书设计:

活 见 鬼 读通

持伞者 投伞者 读懂

疑鬼—有鬼—无鬼读美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