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小编:

【教材分析】

《土地的誓言》是新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课文的内容都是以祖国为主题,选编了六篇不同题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眷念乡土,这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却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她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念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色彩。这篇课文在艺术上体现了端木蕻良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那就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2、讨论法:

它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 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

3、研究法:

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它突破了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转变。

【教学目标的确立】

本文几近于一首散文诗,其间充溢的是众多鲜明的意象和丰沛激越的情感。教学时如果不从“诗意”这一角度处理,将会使课堂枯涩沉闷、生气全无。主要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朗读课文,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2、过程与方法: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努力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

学生由于年龄所限,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但他们有着朴素的感情,也有丰富敏感的心灵。教师在教学之前,务必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可以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让最形象的画面最直接最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然后再播放《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等音乐,以直接诉诸心灵的方式深入感染学生。当学生情感被调动起来之后,本文教学就易于进行了

二、朗读课文,理解全文结构

1、教师范读:

建议初读由教师本人进行表情朗读。本文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够感受到文中丰沛的感情却难以确切地把握理解文意。如果在教学之初由学生朗读课文,可能不易掌握好分寸。其实,教师的表情朗读也是一种处理教材的方式。经过朗读处理之后,课文中飘忽的情感会变得直观可感,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理解。

2、扫清生字障碍:

本课生字生词教多,教学时应扎扎实实地教学字词,扫清阅读障碍,增加词汇积累。

3、学生自读:

在情感熏陶、文意大致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可以进行配乐朗读,表情朗读,以使学生充分领会本文的诗意和情感。

4、理解全文结构:

这一环节宜简不宜繁,三言两语略加点拨即可完成任务。切忌在此环节喋喋不休,以致影响学生对课文情感产生共鸣,妨碍学生的想像和体会。

三、合作探讨品析文中关键意象和关键语句

这是核心环节。本文众多的意象如列锦般排列在一起,密集的意象纷至沓来,不断冲击着读者,从而在文章中形成一种气势和力度。这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思念故乡时,故乡的一切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事一物无一不奔涌而出,这些意象就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充满了细节的活生生的“关东原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想像体味这些意象,力求将它们还原为真切的感受和活生生的形象,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再造出一个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认真揣摩文中关键的词句,这是搞好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

1、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梳理,标上序号,呈现于黑板:

“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疑起于思,这些问题都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思考。在合作学习前先让学生独立通过读书找疑,便于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问题。大大增加了合作时的信息交流量。教师进行归类整理又加以呈现,更明确了学习的目标。

⑴ 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⑵ 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⑶ 样理解“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等语句?

⑷ 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2、组内合作、解决问题:

确定合作形式。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你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然后请选择相同问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到指定地点,选出一位临时组长。合作学习前,确定合作小组的形式很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率。学生面对所呈现的问题并不一定都有能力解决,也不是都感兴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自由组合式”较为合适。

3、组间交流、教师调控:

请各小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组员可随时补充。教师指导、总结。

四、扩展思考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学生自由发言,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 。

五、布置作业

(播放《松花江上》)

“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可以网上检索有关资料)

    相关推荐

    土地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2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9土地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导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6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1 《土地的誓言》导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导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导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3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2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7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3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2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4 《土地的誓言》教案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3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7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7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5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4 《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5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5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4 9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说课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6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8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1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5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2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4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6 《土地的誓言》教案 《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1 《土地的誓言》导学案 8 《土地的誓言》导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赏析 《土地的誓言》教案2 《土地的誓言》分析 《土地的誓言》说课 《土地的誓言》教学杂谈 《土地的誓言》教学建议 《土地的誓言》教学实录 《土地的誓言》教学案例 《土地的誓言》教案1 《土地的誓言》教案13 《土地的誓言》教案3 《土地的誓言》教案12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土地的誓言》教学感悟 《土地的誓言》读后感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土地的誓言》教学建议 《土地的誓言》教学简案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和反思 《土地的誓言》读后感 《土地的誓言》读后感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土地的誓言》说课稿 《土地的誓言》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