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夕阳中的新娘”与语感教学

小编: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每每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股温馨浪漫的气息总是扑面而来。诗歌是滴水藏海的艺术。在这简短的滴水篇幅里,到底藏着诗人对康桥一片怎样的情感之海呢?欣赏诗歌离不开对诗歌意境的把握,把握意境离不开对诗歌语言的品味,今天又要重教《再别康桥》,应该找到怎样的语言支点进行语感教学呢?

景是是诗之境,情是诗之意。抓住诗歌描写景物的语言,作为课堂语感教的支点,引导启发学生,定能品味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再别康桥》首段三次用了一个形容词“轻轻的”,奠定了全诗离别康桥时温馨烂漫的情调,接着就是展示不同的意境抒发诗人对康桥的情怀。

第一个意境就是“那河畔的金柳”。康桥的柳树在诗人的视觉上是“金柳”,在心觉上却是“夕阳中的新娘”。对这一意境的解读,成了走进诗人情感世界的第一步台阶。为什么康桥的“金柳”,在诗人心中却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两者之间的相似点到底是什么?阅读了很多文章,对这一意境的解读总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总不能征服我的内心。有代表性的阐释是这个比喻“给人大胆的想象,使无生命的景色,化作有生命的活物,给人温润可人之感”,这样贴标签式的解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能靠老师“灌”给学生,根本不可能调动学生的语感思维活动。我认为“金柳”“新娘”就应该是这首诗进行语感教学的一个语言支点,把握好了这支点,就可以撬动语感教学这个大球。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这一意境呢?为此,我在网上搜寻到一张剑桥的图片,看着那康河岸边夕阳照射下的柳树,我立刻顿悟了“金柳”“新娘”之间的相似点:康桥的柳树枝条细长,树形葱郁浓密,顺光的犹如女子秀美飘逸的长发;逆光的犹如女子披上了一块柔美的红盖头,这不就是中国传统中新娘出嫁的情景吗?我认为这个比喻绝不是诗人空穴来风的想象,而是“金柳”“新娘”外形上的相似,触动诗人情感上的相似。更何况诗人对康桥的爱恋,绝不亚于一个中国新郎对新娘的爱恋。这是一句只有中国的诗人才能写得出诗句。

为此,我在课堂上抓住“金柳”“新娘”这个语言支点,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去品味两者之间外形的相似之处,进而品味出诗人对康桥以及新郎对新娘在情感上相似点,从而理解到这一意境所蕴藏的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爱恋之情。

由此,我也想到了语文课堂上语感教学之艰难。语感教学首先是品味语言的教学,教师要在课文中找到品味语言的支点确实要投入很多功夫。但实际教学中,很多课讲是讲尝试语感教学的魅力,却见不到语感教学的语言支点,接触不到具体语言的品味与揣摩。即使涉及了具体语言,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最后只好看着教案,把标签贴到学生的笔记本或书上,即所谓教师在课堂上的自问自答。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首先是教师的语感教学思路出了问题。正确的思路我认为应该是教师要带着学生走向教材,然后从教材走向生活,而不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从我听课的经验中,我就发现,凡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从教材走向生活的课,课堂气氛就活, 凡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从教材走向教案的课,课堂气氛就沉闷。

其次是教师进行语感教学时寻找语言支点的意识不强。感知语言文字中的丰富信息,不仅要诵读,更要在诵读中找到蕴含作者思想或情感的语言支点。这就要求教师有对课文进行反复的诵读、涵咏,寻找蕴含作者思想或情感的语言支点的意识。一篇课文只划分一下层次,概括一下段意,点明一下主旨,分析一下手法,完成几道练习就算完了,应该是一个语文教师要摒弃的教学思想。语感教学没有几个生动的品味语言的支点,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课堂气氛就活跃不起来。说实际的,语文教师的价值就是让我们的学生从语言中去认识生活,认识人生,认识自己。语文教师的魅力也就是能自己从课文中找到几个独特的新鲜的语言支点,去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燃烧起他们对生活的感觉,对人生的热情。

第三是教师在备课时发现语言支点的灵敏度不高。他们总是受教学参考书的约束,凡是教参上有解读的地方,他们就能教;而教参上不曾顾及的地方,他们就不能教,即使学生问到了,他们也采取回避的态度。其实,语文教师对语言支点的感悟,并不完全取决于对教材钻研,它更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我教学实践中很多语言支点其实都是来源于学生的提问。比如《再别康桥》第五节中的“寻梦?”,学生就问到为什么这里要点问号,而这是任何一本教参不曾解说过的。这就要求教师带着学生去品味揣摩这一语言支点,去把握作者的情思。首先从诵读上去品味,这句是读升调,还是读降调?然后揣摩作者是问自己还是问别人?最后推测作者为什么要在这里问?明确是康桥的美勾起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是诗人要读者在这里与他一起分享过去那美好而快乐的时光。可见,语感教学要有语言的指向,没有语言的指向,语感教学就会迷失方向。

    相关推荐

    听《夕阳真美》一课随感 夕阳真美 夕阳真美 往日夕阳 面对教学问题的思索——教学《夕阳真美》有感 夕阳真美 夕阳真美 夕阳真美 夕阳真美 2夕阳真美 夕阳真美教案 2夕阳真美 情感参与:语文教学的新视点 《夕阳真美》教学设计 夕阳真美 教学设计 《夕阳真美》教学设计 《夕阳真美》教案 《夕阳真美》练习 《夕阳真美》教学设计 《夕阳真美》教学设计 夕阳真美教学反思 对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感受与反思 夕阳真美教学设计 《夕阳真美 》教学设计 夕阳真美(原创) 《夕阳真美》教学设计五 《夕阳真美》教学设计二 《夕阳真美》教学设计一 《夕阳真美》教案之三 夕阳真美教案一 《夕阳真美》教案之四 《夕阳真美》教案之二 《夕阳真美》教案之五 《夕阳真美》教案之二 《夕阳真美》教案之四 《夕阳真美》说课稿 夕阳真美 教案教学设计 《夕阳真美》教学设计六 《夕阳真美》教案之一 《夕阳真美》教案之一 中考语文高分课堂:朝花夕拾读后感 夕阳真美 教案教学设计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读中感悟 创新悟情 夕阳真美 教学设计十二 《夕阳真美》教案之五 《夕阳真美》听课随笔 《蚕姑娘》教学有感 夕阳真美 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教案:夕阳真美 《夕阳真美》课文内容 “新批评”与中学语文教学 夕阳乎,朝阳乎?——《登鹳鹊楼》释疑 []“新批评”与中学语文教学 “新批评”与中学语文教学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探究感悟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探究感悟 夕阳乎,朝阳乎?——《登鹳鹊楼》释疑 夕阳乎,朝阳乎?——《登鹳鹊楼》释疑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后感与点评 《夕阳真美》课文内容 《夕阳真美》课堂实录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后感与点评 一年级教案:2夕阳真美 夕阳乎,朝阳乎?——《登鹳鹊楼》释疑 夕阳真美(原创) 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夕阳真美练习题 夕阳真美教案 第二课时 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学的变革与实践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太阳》语言感悟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蚕姑娘》一课有感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发现与创新中的问题与案例 发现与创新中的问题与案例 “美”无处不在 ——《夕阳真美》教学评析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夕阳真美》教学设计 感受、体验、创新——《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渗透 语文课上的失望──《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有感 中学语文情感教育新构想_语文论文 《卖报小姑娘的歌》探究感悟 《秋姑娘的信》片断教学与反思 耳目一新的反常教法──教《景阳冈》一课有感 新课标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一) 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学习 新课程实施中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 美无处不在——《夕阳真美》教学评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三) 夕阳真美教案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夕阳真美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