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小编:

【教学目的】

1、了解《左传》这部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学习朗读、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意义及用法。

4、学习烛之武的说服技巧,分析相关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5、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有关实词、虚词、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的意义及用法

2、培养学生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3、学会分析文章的人物形象,理解全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学习、提问、讨论、讲练结合、表演

【教学用具】

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解题

1、一学生读课文注释①。

2、教师补充:

⑴ 古代姓氏: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郑通志·氏族略》:“郑人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尤言介之推,佚之狐”。

古代姓名的由来:

以祖先祖号或庙号为姓──唐 尧 虞 舜 夏 商 周 姬 姚 姜

以国别地名为姓──国别:齐 鲁 韩 赵 魏 秦 楚 宋 卫

地名:东郭 南宫 西门 欧阳

以官职或职务为姓──官职:司马 司徒 帅 尉

职务:巫 乐 陶 屠 卜 施 商

以动植物为姓──牛 马 龙 熊(可能是氏族图腾)杨 柳

以数字为姓──伍 陆 万

少数民族的姓──金 翦 萨 慕容

参考资料:姓氏由来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人数极大的大国,汉族占绝大多数。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民族。故汉民族的姓氏渊源即包含了客家的姓氏渊源。

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在今天的社会里,它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姓氏是怎样产生、发展的?这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等众多社会科学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现在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有人统计,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共有5600多个。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体。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刘姓就有五处起源。异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古、吴两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后裔。中国姓氏的来历把姓和氏等同看待,据徐俊元等三位学者研究,大致有这十多种类别:一、以姓为氏。以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作为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二、以国名为氏。夏、商、周三代,有许多大小诸侯国,各国子孙后代便以国名为姓。有程、房、杜、雷、廖、刁、彭、韦等姓。三、以邑名为氏。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给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邑。卿、大夫的后代或采邑的人,有的便将邑名作为氏。有苏、上官等姓。四、以乡、亭之名为氏。有裴、陆、欧阳等姓。五、以居住地名为氏。有东门、西门、东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周平的庶子,字林开,其子孙以林为姓。七、以次第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为姓,老二以仲为姓。老三、老四则分别姓叔、季。八、以官职为姓。有籍、监、库、仓、将军等姓。九、以技艺为姓。从事巫术的人,后代便姓巫。从事冰凌的人,后代以凌为姓,还有卜、陶、匠等姓。十、以谥号为姓。十一、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十二、爵位称号及爵系为氏。有皇、王、公、候、王叔、王子、王孙、公子、公孙等姓。十三、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客家先人的姓氏来历,也在上述这十几种范围之内。

⑵ 《左传》简介: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但是,《公羊传》和《谷梁传》纯用义理解释《春秋》,而《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说是左丘明,并说他是鲁太史。有人认为这个左丘明就是《论语》中提到的与孔子同时的左丘明。但对此,唐代以后颇有人怀疑,现在一般人认为是战国初年无名氏的作品。其记事年代大体与《春秋》相当,只是后面多十七年。与《春秋》的大纲形式不同,《左传》相当系统而具体地记述了这一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

作为一部历史著作,《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书中虽仍有不少讲天道鬼神的地方,但其重要性却已在“民”之下。如桓公六年文引季梁语:“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庄公三十二年文引史嚚语:“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此类议论,都是作者所赞同的。诸子散文(尤其《孟子》)也有类似的议论,可以看出这是春秋战国时代一种重要的思想进步。

但应该看到,所谓“民本”思想是有具体背景的。在春秋战国大兼并的时代,“民”作为财赋和士兵的来源,其人口众寡直接关系到国力的盛衰。而当时北方诸国,仍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国与国之间,也不存在封锁的疆界,“民”可以自由迁徙。故争取民众,甚至比占领土地更为首要。《孟子》记载,梁惠王对“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很感焦急,便是此意。说到底,这还是从统治者的利益来考虑的。作者所信奉的准则始终贯穿于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评述,可谓褒贬分明。书中不少地方揭示了统治阶级中某些人物暴虐淫侈的行为,也表彰了许多忠于职守、正直和具有远见的政治家。总体上说,作者要求担负有领导国家责任的统治者,不可逞一己之私欲,而要从整个统治集团和他们所拥有的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这些地方都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

但是,试图用简截鲜明的道德观念评价复杂的历史,难免要遇到麻烦。最明显的,对于各国间频繁的战争,作者总是要首先辨明双方在道义上的曲直是非,并将此同胜负结果直接联系起来,企图说明正义之师必胜的道理。然而事实上,当时的战争多是因各国间争夺土地与人口而发生的,如果一定要以简单的儒家道德标准衡量,只能如孟子所说“春秋无义战”;且一场具体战争的胜负,也很难归结于道义上的原因。

因而作者勉强作出的评述,常显得迂腐可笑。如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为诱敌深入,助长敌方的骄傲懈惰之气,故意“退避三舍”,这本是一项巧计;书中却指责楚军统帅子玉步步进逼作为国君的晋文公,是“君退臣犯,曲在彼矣”,故不能不失败。这不但毫无道理,亦不能适用于其他类似的情况。

《左传》虽不是文学著作,但从广义上看,仍应该说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比较以前任何一种著作,它的叙事能力表现出惊人的发展。许多头绪纷杂、变化多端的历史大事件,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繁而不乱。其中关于战争的描写,尤其为后人称道。写得最为出色的,便是春秋时代著名的五大战役。作者善于将每一战役都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展开,对于战争的远因近因,各国关系的组合变化,战前策划,交锋过程,战争影响,以简练而不乏文采的文笔一一交代清楚。这种叙事能力,无论对后来的历史著作还是文学著作,都是具有极重要意义的。

《左传》所记外文辞令也很精彩。这一类文字照理应该有原始的官方记录作为依据,但必然也经过作者的重新处理,才能显得如此精炼、严密而有力。与《尚书》乃至《国语》所记言辞相比,差别是很明显的。最突出的例子,要数“烛之武退秦师”一节。整篇说辞不到二百字,却抓住秦国企图向东发展而受到晋国阻遏的处境,剖析在秦、晋、郑三国关系中,秦唯有保全郑国作为在中原的基地,才能获得最大利益,于是轻而易举地瓦解了秦晋两大国的联盟,挽救了已经必亡无疑的郑国,至今读来,仍是无懈可击。这是世界外交史上运用地缘政治学的一个很早的杰出范例。

从文学上看,《左传》最值得注意的地方,还在于它记叙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不完全从史学价值考虑,而是常常注意到故事的生动有趣,常常以较为细致生动的情节,表现人物的形象。这些都是显著的文学因素。

一般说来,史籍记载中,愈是细致生动的情节,其可信程度愈低。因为这一类细节,作为历史材料的价值不大,在发生的当时或稍后,也不大可能被如实地记载下来。尤其所谓“床笫之私”、“密室之谋”,更不可能是实录。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左传》作者所依据的材料,虽主要出于史官记录,但也有不少原来就是社会上以各种方式流传着的历史故事,其中已经包含了若干虚拟的成分;在完成这部著作的过程中,作者又根据自己对历史的悬想、揣摩,添加了不少内容。当然,这种虚拟和揣摩,不同于小说、戏剧的虚构,它是完全依附于历史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历史,并表现作者的历史观念。但不能够说,这里就没有追求一种“故事趣味”以满足作者自身和读者的搜奇心理的潜在意识。

举例来说,在《秦晋郩之战》中,作者选择了蹇叔哭师、弦高犒师、文嬴释囚、秦伯悔过几个小故事,把这一历史事件的曲折经过,有声有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晋公子重耳之亡》所选择的故事,尤其富于戏剧性:过卫乞食于野人,在齐贪恋安乐而被姜氏与随从灌醉强行带走,过曹时曹共公窥其裸浴,至楚与楚王论晋楚未来关系,在秦得罪怀嬴而自囚请罪……,把重耳十几年流亡过程写得跌宕起伏,饶有趣味。重耳之亡,大概原来就是很有名的故事,所以流传过程中,留下不少有趣的内容,而作者的取舍,又偏向于这一方面。在这些故事情节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重耳的性格,既有贪图安乐、高傲任性的一面,也有胸怀远大、善于自我克制的一面。而且在流亡过程中,他作为政治家的气质也逐渐成熟。有些细节,是写得颇为传神的,如:

秦伯纳妾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

怀赢是秦穆公之女,先嫁给晋怀公(重耳之侄),此时又改嫁重耳。她捧着匜(盛水器)浇水让重耳洗手,重耳洗完以湿手挥她,这原是贵公子任性的派头,怀嬴认为这是卑视自己,因而发怒。重耳此时正恳求秦国帮他回到晋国夺取政权,岂敢得罪怀嬴?只得以隆重的礼节赔罪。这一节文字虽短,却写出了二人在特定处境中的特定心理。

人们对故事的兴趣,是产生文学的基本动力之一;故事情节、人物描写,也是小说和戏剧的基本要素。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小说与戏剧的产生相当迟,但与此有关的文学因素,却不可能很迟才出现。只不过它借了历史著作的母胎孕育了很久才分离出来。而《左传》正是第一部包含着丰富的这一类文学因素的历史著作,它直接影响了《战国策》、《史记》的写作风格,形成文史结合的传统。这种传统既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写作提供了经验,又为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朗读

1、学生齐读:

要求:注意以下字音

⑴ 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缒(zhuì)阙(juē)

⑵ 多音字:朝(zhā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

⑶ 通假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共其乏困(“共”同“供”)。

何厌之有(“餍”通“厌”)。

2、教师讲授诵读技巧: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指反复诵读,文意会愈加清晰,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因此同学们要勤于读,认真读,非常投入地、研究性地读。那么,如何才能读好文言文呢?

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关于停顿。朗读时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出于换气的需要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朗读中的停顿一般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标点符号所表示的停顿和段落之间的停顿属于语法停顿,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为“、”、“,”、“;”、“:”、“。”、“?”、“!”、“……”,这个长短的确定也不是绝对的,应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适当掌握和处理。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的停顿又要稍长些。朗读骈体文或诗歌,要注意节奏停顿,节奏停顿连而不断,与“、”停顿稍有区别。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这些将在具体的语段中提示)。

关于语速。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安排。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内容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

关于重音。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中重读的词语为“军”;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也要重读,如“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太后盛气而揖之”中重读的词语应为“面”“盛气”;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如“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中重读的词语应为“亿丈”“不测”;表示结果或过程的补语要重读,如“却匈奴七百余里”“非抗于九国之师”,其中“七百余里”“九国之师”应重读;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要重读,如“当此之时……”“此四君者”中“此”要重读。除以上五种外,句子中某些重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常也需要重读,这是因不同的语境而定的,故放在具体篇目中指导。

关于语气、语调。古汉语中的语气同现代汉语一样,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应读出句子的特有语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3、课文诵读指导:

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领读,齐读。)

(尝试背诵。)

第二自然段:

(让一位诵读基础好的同学先读一遍。)

诵读指导:

“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领读,齐读。)

第三自然段

(学生齐读。)

诵读指导:

⑴ 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⑵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言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⑶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

读音。

⑷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领读,齐读三段。)

(再齐读一遍。)

第四自然段:

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齐读,然后指名学生读。)

(尝试背诵。)

4、听录音,取长补短

四、课后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语

找同学背诵,有些地方背得不是很准确,让学生思考其原因。

理解是背诵的基础,死背是管不了多久的。下面我们就去分析理解这篇文章。

二、翻译全文

1、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利用《文言文常用字字典》翻译全文。

2、教师讲解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即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例如:

原句:郑人 使我掌 其 北门之管。

│ │││ │ ││││

译句: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所谓意译就是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按原文表达的大意翻译。例如:

原句: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译句:(张衡)到职工作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退职回家。

为了准确表达文意,对原句中加点词语没有直译,而是运用了意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⑴ 留。即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专有名词,都可以保留下来照原文抄录。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其中的“庆历四年”、“滕子京”、“巴陵郡”分别是年号、人名和地名,翻译时都可直接录用。

⑵ 删。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仅有语法作用,无实际意义,故无法译出,翻译时可删出不译。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在“久”之后的“之”,是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翻译时可删去。

⑶ 补。就是增补:

① 变单音为双音词;

② 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③ 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庄暴见孟子》)

正确翻译应是:(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回答说:“不如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注意补充出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

⑷ 换。就是替换。在今天,古文中有些词语的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翻译时,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切不可用今义当古义。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又如:

是岁元和四年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句中的“岁”应换成“年”。

⑸ 调。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这就是特殊句式,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对于特殊句式,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及时调整。翻译方法,先调整语序再翻译。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此句可调整成“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⑹ 选。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文言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例如:

云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

“顾”是多义词,它的义项共有七条:

① 回头看。

② 看。

③ 探问。

④ 拜访。

⑤ 顾惜,顾念。

⑥ 考虑。

⑦ 但,但是。

⑧ 反而,却。

在这个句子中用“①”最合适。

⑺ 固。有些文言文有固定的格式,翻译时也有固定的译法。例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得无……乎”是固定句式,相当于“恐怕……吧”,翻译时按固定格式译出。

⑻ 意。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义,直译会不明确,应当意译。例如:

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直译为“连秋天的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译为“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这就是“意”译。

翻译的步骤,大致可以这样进行:

① 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② 通读全句,标注要点。

③ 按照词序,对应翻译。

④ 调整语序,符合规范。

⑤ 检查校正,以防误译。

3、对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用法作简单的点拨。

如:第一自然段中的两个“于”的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军”名词动用,“贰”数词动用,省略句。

4、再次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翻译进行调整。

三、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第三题。

第三课时

一、导语

昨天同学们已经对课文翻译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同学们的翻译情况。

二、内容分析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让学生翻译第一自然段,学生补充,教师点评。

⑵ 串讲第一自然段:

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晋(介宾后置,讲解语法要点),且贰(数词作动词,有二心)于楚也(介宾后置)。晋军(名词作动词,驻扎;省略“于”)函陵,秦军氾南。

词语积累:于、贰、军、以。

语法讲解:状语后置、数词动用、名词动用。

教师分析:

第一段:秦、晋围郑(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

一个弱小的郑国,同时受到秦、晋两个强国的围攻。大军压境,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晋军函陵,秦军南”,既然两国的军队并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函陵”“南”均属郑国领土,分别为晋、秦占领,一是说明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势不可挡;二是暗示着郑国有机可乘。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小结:本段用简要的文字交代了晋军、秦军伐郑的原因,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设伏,这是先秦散文的常用写法。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对晋、秦、郑三国即将爆发的战争性质和形势分析,说明这是为烛之武出场作了铺垫。

资料补充(历史事件):

①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②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③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④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找学生翻译全文并试着分析该段内容,教师点评。

⑵ 串讲第二段:

原文: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推荐人才)公从之。(接受建议)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发泄牢骚,陈述委屈)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道谦并说服对方,反映了郑伯的为人和识才)许之。(以国家为重,反映了人物的高尚品质)

词语积累:之、若、辞。

教师分析:第2段,烛之武临危受命。

郑国君臣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国危矣”承上而来,再次强调郑国所处的危险境地。“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如果说佚之狐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那么担此重任的就是千里马了。所以,烛之武还未出场,已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

壮士不遇,英雄末路,是中国士人对虚掷人生的无可奈何的悲哀和感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则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也没有给予什么安慰和许诺,而是先用“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情真意切。但是,郑伯并没有止于自责,而是欲扬先抑,接着指明,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你烛之武也没有任何好处。郑伯可谓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他的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终于感动了烛之武。烛之武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去见秦伯。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学生翻译、讲解,教师补充。

⑵ 串讲第三段:

原文:夜缒而出(此动作,正是表明郑国形势危急),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第一层,欲扬先抑,提出问题)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宾后置),敢以(之)烦执事。越国以鄙(意动用法,把……作为边境)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固定句式)?邻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厚,君之(同前)薄也。‖(第二层:说明亡郑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若舍郑以(之)为(以为:古为“以之为”,今是“认为”)东道主,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了、网篮等)之往来,共(通“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第三层: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既东封郑,又欲肆其本封,若不阙(通“缺”)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希望)君图之。(第四层:直接离间秦、晋关系)”秦伯说(通“悦”),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将敌人变成了盟友,将攻打自己的人变成了保护自己的人,这就是显示了烛之武的才能)。

语法讲解:宾语前置、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词语积累:鄙、说、厌。

教师分析:第3段,烛之武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进一步说明了郑国形势之严重。秦、晋已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这时,郑国的命运将取决于烛之武此行的成功与否。一般说来,敌我谈判,双方都有戒备,只有尽快消除对方的戒心,才有可能使对方坐到谈判桌前。烛之武能否成功,就看他说什么和怎样说了。这段说辞只有一百多字,却包含以下四层意思: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说明秦、晋围郑,郑国必亡。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烛之武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的,这自然会引起秦伯的好感,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烛之武指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鉴于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如果说上一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在秦、晋关系上做文章,很有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过一番拉拢引诱之后,烛之武察言观色,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从历史说到现实,烛之武又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这样一发挥,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

4、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 学生翻译、分析,教师点评。

⑵ 串讲第四段:

子犯请击之(指代秦君),公曰:“不可。微(假如没有)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结交),不知(通“智”);以乱易整,不武。吾其(副词,还是)还也。”亦去之。

词语积累:微、敝、与、知。

教师分析:第4段,晋师撤离郑国。

原来曾是晋国盟军的秦国,现在却成了郑国的盟友,风云突变。这时的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毅然决定撤军。应该说,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至此,说秦伯而退晋师,一箭双雕,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全都如愿了。

三、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第一、二题。

第四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烛之武独退秦师的整个事件,为其精彩的论辩语言而陶醉,为其勇敢的精神而感动,为其高尚的品质而叹服。下面我们就去对文中几个重要人物进行全面的了解。

(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二、教师点评

烛之武:

1、志士:

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勇士:

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3、辩士:

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郑君:

1、善于纳谏:

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2、勇于自责: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

3、精于言辞: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

佚之狐:

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

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三、学习烛之武的说话技巧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结合课文分析:

1、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单刀直入,先言“郑既知亡”,使之解除戒意,既而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立场上,替对方的利害着想。一下子缩短了二者的距离,可谓出言不凡!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再言亡郑无益。

3、邻之厚,君之薄也。

三言亡郑有害。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继言舍郑有益于秦。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纵观历史,历数晋国言而无信。

6、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展望未来,预言晋将阙秦。

7、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摆事实,讲道理,提请秦伯定夺。最终使“秦伯说,与郑人盟”,解了郑围。

点拨:这种点评式赏析,可使学生认识烛之武高妙的劝说艺术:一是援古例今。有历史的回顾,有现实的分析;二是善于作比,本意是为保全郑国,言语上处处为秦国打算。从反面强调亡郑结果,只能使“邻厚”“君薄”;从正面陈说保全了郑国,对秦不仅无害,反而“利秦”,便于“取晋”。三是语言得体。本是求人,却不卑不亢,高屋建瓴,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可谓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使命。

四、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

1、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锬稀保?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五、分析课文的结构美

1、两起两收的对称美:

纵览全篇,首先会感到行文布局谋篇的对称美,。全文共计五个自然段,根据事件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二自然段为第一层(略写),第三自然段为第二层(详写),四五自然段为第三层(略写),整体呈现“二一二”的结构布局。第一自然段写“攻”:秦晋联合,大军围郑,来势汹汹,锐不可挡;郑国岌岌可危,朝夕难保。第二自然段述“守”:国难当头,命悬一线,郑国君臣惊慌失措,一筹莫展,烛之武临危受命,勇赴国难。这两个自然段分别从矛盾冲突的双方入手,写“攻”述“守”,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中间一段是全文主脑部分,详叙烛之武游说秦伯、离间秦晋,晓之以弊,诱之以利,娓娓道来,步步进逼,说得秦伯心悦诚服,从而改弦易辙。末尾两段分别从秦晋双方落笔,先写秦方背晋盟郑,班师回朝;再写晋方审时度势,因孤立无援只好撤兵后退。前面是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结尾是秦晋背约,秦郑结盟而孤立晋国。两段起,两段收,首尾简洁,中间饱满,呼应对称,精警圆美。

2、离合变幻的对称美:

秦晋联盟,貌合神离,松散虚幻,缺乏坚实的结盟基础和统一的指挥调度,这从第一自然段的简洁叙事可以看得出来。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二者全属晋郑宿怨而与秦无关,秦军不过是作为盟友援军被牵扯进来,为秦晋所用而已。“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围攻郑国,秦晋驻军又分列两处,且相距遥远。从空间上来讲,这也就为下文烛之武的离间秦晋及秦郑的秘密接触不易为晋人及时掌握提供了可能,也从侧面说明秦晋围郑缺乏周密的军事部署和统一的指挥调度,很有可能是利令智昏,各有所图。至于主体部分写到烛之武离间成功更是证明了秦晋结盟的脆弱松散,不堪一击。相反,郑国君臣内部力量的整合配置就大不相同。当强敌压境,国势孤危之时,势单力薄的郑国虽然有内部矛盾(烛之武的英雄末路、壮志未酬与郑伯的有眼无珠、埋没人才之间的冲突),但君臣之间却能够捐弃前嫌,团结协力,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这种“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的凝聚力是强大秦晋所缺乏的。强国结盟的貌合神离、脆弱松散与郑国内部君臣的同心协力、一致对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正是在这种对比冲突中,文章更有力地凸现了主人公烛之武的超群才干和惊世智慧。

3、不露痕迹这对应美:

全文的情节结构可以说是里应外合,前呼后应,一线贯穿,层次井然,叙事张驰有度,圆美

    相关推荐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7 烛之武退秦师4 烛之武退秦师8 烛之武退秦师3 烛之武退秦师1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一等奖 烛之武退秦师5 烛之武退秦师2 烛之武退秦师6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我教《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烛之武退秦师》资料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7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6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6 烛之武退秦师[简案]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评课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9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5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5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3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4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9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3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7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9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8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3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7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之四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3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3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之三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5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4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4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之五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