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小编:

【教学目的】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板书:

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二、作者及其背景

“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本文是郁达夫1934年写的一篇著名的散文。当时,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协等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即使偶有创作,文章的思想感情亦较为低沉。虽然如此,作者所写的文章常常能做到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本文就是一篇代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三、朗读体味

1、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讲作者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哪几个词说明?

明确:

“清”──清闲恬静安谧

“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衰弱萧条

2、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文章的基调。“清净”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境,“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从结构上说这种对秋的概括的说法是文章的总起部分,也是文章的线索所在。

3、作者在写北国之秋时也写了南国之秋,那么,作者笔下的南国之秋有何特色?

与这三个词相对应的是在写江南之秋的感受中使用的另三个词:“慢”、“润”、“淡”。这个对比,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此处可用几个问题来启发学生回答。

四、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板书:

清、静、悲凉

2、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

板书:

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暗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6、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7、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学生答: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点拨:就要这个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你才真的读进去了,品尝到了故都的秋味。但又必须走出这种感觉,因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写照,今日的北京、今日的中国早已进入改革振兴时期,崭新的时代,激发我们的当是壮志豪情。

五、思考研究

1、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来概括。

明确:味。(板书)

(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

若学生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

2、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明确: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

(此问旨在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可在文段中找到。)

3、读第3~11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⑴ 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明确: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此题有意要引起学生的争论,题目以选择问答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

通过争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认识,此为本课教学重点。

为了方便学生讨论,可在讨论前板书:

秋花──色秋槐──形

秋蝉──声秋雨──味

秋果──实)

⑵ 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明确: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教师总结时,可板书:

1、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2、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

3、作家人个气质的抑郁善感;

4、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此题旨在让学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关系,这是本课教学难点。

分析时可与导语中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作比较,体现课堂线索。北京的名胜古迹有很多,但词作者只选取前门、蛐蛐、冰糖葫芦、窝头咸菜、杏仁豆腐、大碗茶来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故都风情画,很好地表达了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

〖附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秋味:

南国的秋──慢、润、淡

内容提纲:

1、总起(1─2自然段)

⑴ 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1自然段)

⑵ 写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2自然段)

2、分写(3~12自然段)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

⑴ 写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见的景象(3自然段)

⑵ 写槐树的落蕊及其有关的情况(4自然段)

记叙 ⑶ 写秋蝉的残声(5自然段)

⑷ 写秋雨及雨后话秋凉的场面(6~10自然段)

⑸ 写枣树在秋天里的奇景(11自然段)

3、总括(13~14自然段)议论凡有情趣的人,对于秋,感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12自然段)

⑴ 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13自然段)

⑵ 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14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秋,是丰收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然而古往今来的文人对秋的感觉却各不相同。出一些描写秋的诗句吗?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风吹不尽,总是至关情)(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滴凄凉雨)(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孤山)(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秋风吹白波,秋雨鸣败荷)(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秋风入渡水,落日雁飞天)(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暮云空渍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秋日芦花白如霜)(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街半月)(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主)(秋天南风当日雨,秋天北风干死鬼)(秋宵月色胜,万里霜天静寂寥)(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一夜绿荷霜剪破,嫌他秋雨不成珠)(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二、课文分析

1、默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明确:应该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学生意见出现分歧,可提出几句让学生进行辨析。)

如:

A、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C、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B是观点提出后对观点的阐释;C是本段中扣题的句子。

2、我们不妨来找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明确: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3、统观整篇课文,作者除了运用细腻的描写来展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外,开篇和结尾还用了怎样的写法?

明确:对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4、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教者认为: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一尝”;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5、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6、现在我们再来找找,“故都的秋”到底在哪里?

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

作者写作是这样,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三、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明确:味。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比喻。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修辞辨认能力及理解能力。

部分学生可能会答成对比或类比,这是不对的。应该说总体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

对比,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身是对比。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不是“味”。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板书:

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

喻体──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

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

3、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明确:颂秋。但是,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板书)

(此题可引发学生进行争论,教师总结时可套用“含泪的微笑”,总结出“悲凉的颂歌”这个课时主题。)

4、本文的结构怎样?文章怎样前后呼应的?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共有五种景物,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雨后话凉、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最后作者再一次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并愿意拿寿命去换取北国之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热爱之情。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四、选择重点语言设疑,进行揣摩

1、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下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揣摩点:作者饱尝到了故都怎样别具一格的秋“味”?

提示:秋天的颜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绿”,比南方的天有“味”;

那花开的有“味”,因为它多蓝白,或凄然于“破壁腰中”或默然于众人脚下,由稀疏的秋草陪衬;那蝉叫得有“味”,因为在南方,则“非要到郊外或山上才能听得到的”;那雨下得有“味”,因为它比南方的雨下得奇,下得像样;那风刮得有“味”,因为它使故都成了尘沙灰土的世界;那都市闲人侃得有“味”,因为那方言的合辙而美妙,“倒来得正好”。

2、在北平即使不出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揣摩点:从这秋晨一景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主观色彩”(情绪)?

提示:这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筛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显然,这是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与“皇城人海”相比,于“一椽破屋”独居,显然又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中难免有“孤单”感觉,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的感觉,便是一种最美的“创造”,是一种对社会的洁身自好,静对秋光、秋花,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的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交织的情怀的着落点。

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揣摩点:从这幅“落蕊图”中,你能品味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对于秋之落叶,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阔景观,是“秋风扫落叶”的荒凉情景,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鼻都无从把握,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铺得满地”的落蕊的存在,读之仿佛有亲临其境之感,使人不由得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而此景中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悸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4、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揣摩点:对于这“衰弱的残声”的秋蝉,作者称之为“家虫”为何意?

提示:一方面作者认为秋蝉的残声,是北平的特产,点明在烘托北国秋意中是必不可少的,用到处都能听见它们的啼唱,说明了它是北国悲凉的秋声中的主角,因而称之为“家虫”,另一方面,把秋蝉当作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也暗合了作者的内心对它的喜爱之情。对北国秋声中这一“高音”的情有独钟。

5、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提示: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就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了,眉目已被忽略,但却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那“咬着烟管”的举止里,那“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个“闲”字来,那是一份闲适,一份潇洒,而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一个“唉,天可真凉了──”另一个“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从彼此的叹答中,使我们感觉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陶醉在这种腔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雨后之秋的凉意之中。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胡同文化》)

6、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揣摩点:作者在后文为什么强调“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与其自身有何用意?

提示;“有情趣的人类”,在文中侧重于指文人学士,因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较深,因而对于天气逐渐变得凄凉,接近寒冬的秋季,这些文人学士总是要进行“悲啼”的。尤其是中国的文人学士们,当在仕途上不得志时,内心多产生失落、凄凉之感。这和暮秋的萧索的景象一样,像欧阳修、苏武等就是这样的文人,他们面对西风飒飒、草木凋零的秋天,都会引起心潮澎湃,引起“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共鸣。作者在写古代文人学士,实际也是在表白自己,表中作为一名有着民主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内心多感的“情趣”──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作家自己独立于北国的寒秋中,曾经如夏蝉一样高唱过“唤醒民众的醉梦,增进民主的地位,完成民众的革命”的他,由于现实的不得志,虽然隐逸于山水之中,而当面对北国深秋的秋声、秋雨之时,此情此景,能不引起他内心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伤感之情吗?

7、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揣摩点:整篇文章,作者或议论,或抒情,或描写,都展示着一种感伤、忧郁而又清静、闲适的情绪,可却有这样的一个结尾,读后有何感受?

提示:作者这样的收笔,就如同一条舒缓的小溪,经过长久的蓄积后,达到了喷涌而出的飞瀑之势,炽热的感情如波浪滔滔的万里江河奔涌而出,情感的潮水势不可挡地奔腾而出,作者愿以生命为代价,换得北国之秋的长在。这是何等的眷恋,何等的激情,仿佛我们眼前站立着这位沉醉于故都之秋的率真而感伤的主人公。

准备:先渲染悲凉的氛围,可找来用排萧演奏的名曲。

语调:舒缓、深厚、沉静、无奈。

目标:要把郁达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那种深远的忧虑和孤独的冷落,把渗透在故都秋色之中的淡淡的悲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归纳总结: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诵读精彩文段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五、思考练习

情景相生,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有时往往一字着色,一字着情。如我们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

1、选词填空: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 )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弟卢纶见寄》司空曙)

A、绿

B、红

C、黄

D、残

明确:黄。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流露了作者的心境,并且符合对偶。

2、课堂口头训练,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假如你要以《雨》为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通过雨景的描写,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如悲伤、喜悦、愤怒、怅惘等,你会选择雨中的哪些景物呢?

【教学目的】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常常是客观现实和作者的主观感受的统一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体会蕴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板书:

读懂客观现实,体会思想感情。

二、作者及其背景

“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本文是郁达夫1934年写的一篇著名的散文。当时,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协等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即使偶有创作,文章的思想感情亦较为低沉。虽然如此,作者所写的文章常常能做到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本文就是一篇代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三、朗读体味

1、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讲作者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哪几个词说明?

明确:

“清”──清闲恬静安谧

“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衰弱萧条

2、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文章的基调。“清净”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境,“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从结构上说这种对秋的概括的说法是文章的总起部分,也是文章的线索所在。

3、作者在写北国之秋时也写了南国之秋,那么,作者笔下的南国之秋有何特色?

与这三个词相对应的是在写江南之秋的感受中使用的另三个词:“慢”、“润”、“淡”。这个对比,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此处可用几个问题来启发学生回答。

四、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板书:

清、静、悲凉

2、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

板书:

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暗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6、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7、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学生答: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点拨:就要这个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你才真的读进去了,品尝到了故都的秋味。但又必须走出这种感觉,因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写照,今日的北京、今日的中国早已进入改革振兴时期,崭新的时代,激发我们的当是壮志豪情。

五、思考研究

1、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来概括。

明确:味。(板书)

(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

若学生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

2、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明确: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

(此问旨在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可在文段中找到。)

3、读第3~11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⑴ 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明确: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此题有意要引起学生的争论,题目以选择问答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

通过争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认识,此为本课教学重点。

为了方便学生讨论,可在讨论前板书:

秋花──色秋槐──形

秋蝉──声秋雨──味

秋果──实)

⑵ 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明确: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教师总结时,可板书:

1、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2、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

3、作家人个气质的抑郁善感;

4、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此题旨在让学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关系,这是本课教学难点。

分析时可与导语中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作比较,体现课堂线索。北京的名胜古迹有很多,但词作者只选取前门、蛐蛐、冰糖葫芦、窝头咸菜、杏仁豆腐、大碗茶来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故都风情画,很好地表达了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

〖附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秋味:

南国的秋──慢、润、淡

内容提纲:

1、总起(1─2自然段)

⑴ 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1自然段)

⑵ 写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2自然段)

2、分写(3~12自然段)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

⑴ 写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见的景象(3自然段)

          故

⑵ 写槐树的落蕊及其有关的情况(4自然段)

          都

记叙 ⑶ 写秋蝉的残声(5自然段)

          的

⑷ 写秋雨及雨后话秋凉的场面(6~10自然段)

          秋

⑸ 写枣树在秋天里的奇景(11自然段)

3、总括(13~14自然段)议论凡有情趣的人,对于秋,感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12自然段)

⑴ 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13自然段)

⑵ 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14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秋,是丰收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然而古往今来的文人对秋的感觉却各不相同。出一些描写秋的诗句吗?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秋风秋雨愁煞人)(秋风吹不尽,总是至关情)(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滴凄凉雨)(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孤山)(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秋风吹白波,秋雨鸣败荷)(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秋风入渡水,落日雁飞天)(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暮云空渍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秋日芦花白如霜)(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街半月)(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主)(秋天南风当日雨,秋天北风干死鬼)(秋宵月色胜,万里霜天静寂寥)(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一夜绿荷霜剪破,嫌他秋雨不成珠)(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二、课文分析

1、默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明确:应该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学生意见出现分歧,可提出几句让学生进行辨析。)

如:

A、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C、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B是观点提出后对观点的阐释;C是本段中扣题的句子。

2、我们不妨来找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

明确: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3、统观整篇课文,作者除了运用细腻的描写来展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外,开篇和结尾还用了怎样的写法?

明确:对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4、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一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教者认为: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一尝”;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5、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6、现在我们再来找找,“故都的秋”到底在哪里?

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

作者写作是这样,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三、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明确:味。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比喻。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修辞辨认能力及理解能力。

部分学生可能会答成对比或类比,这是不对的。应该说总体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

对比,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身是对比。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不是“味”。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板书:

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

喻体──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

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

3、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明确:颂秋。但是,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板书)

(此题可引发学生进行争论,教师总结时可套用“含泪的微笑”,总结出“悲凉的颂歌”这个课时主题。)

4、本文的结构怎样?文章怎样前后呼应的?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共有五种景物,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雨后话凉、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最后作者再一次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并愿意拿寿命去换取北国之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热爱之情。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四、选择重点语言设疑,进行揣摩

1、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下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揣摩点:作者饱尝到了故都怎样别具一格的秋“味”?

提示:秋天的颜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绿”,比南方的天有“味”;

那花开的有“味”,因为它多蓝白,或凄然于“破壁腰中”或默然于众人脚下,由稀疏的秋草陪衬;那蝉叫得有“味”,因为在南方,则“非要到郊外或山上才能听得到的”;那雨下得有“味”,因为它比南方的雨下得奇,下得像样;那风刮得有“味”,因为它使故都成了尘沙灰土的世界;那都市闲人侃得有“味”,因为那方言的合辙而美妙,“倒来得正好”。

2、在北平即使不出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揣摩点:从这秋晨一景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主观色彩”(情绪)?

提示:这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筛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显然,这是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与“皇城人海”相比,于“一椽破屋”独居,显然又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中难免有“孤单”感觉,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的感觉,便是一种最美的“创造”,是一种对社会的洁身自好,静对秋光、秋花,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的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交织的情怀的着落点。

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揣摩点:从这幅“落蕊图”中,你能品味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对于秋之落叶,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阔景观,是“秋风扫落叶”的荒凉情景,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鼻都无从把握,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铺得满地”的落蕊的存在,读之仿佛有亲临其境之感,使人不由得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而此景中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悸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4、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揣摩点:对于这“衰弱的残声”的秋蝉,作者称之为“家虫”为何意?

提示:一方面作者认为秋蝉的残声,是北平的特产,点明在烘托北国秋意中是必不可少的,用到处都能听见它们的啼唱,说明了它是北国悲凉的秋声中的主角,因而称之为“家虫”,另一方面,把秋蝉当作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也暗合了作者的内心对它的喜爱之情。对北国秋声中这一“高音”的情有独钟。

5、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提示: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就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了,眉目已被忽略,但却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那“咬着烟管”的举止里,那“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个“闲”字来,那是一份闲适,一份潇洒,而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一个“唉,天可真凉了──”另一个“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从彼此的叹答中,使我们感觉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陶醉在这种腔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雨后之秋的凉意之中。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胡同文化》)

6、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揣摩点:作者在后文为什么强调“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与其自身有何用意?

提示;“有情趣的人类”,在文中侧重于指文人学士,因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较深,因而对于天气逐渐变得凄凉,接近寒冬的秋季,这些文人学士总是要进行“悲啼”的。尤其是中国的文人学士们,当在仕途上不得志时,内心多产生失落、凄凉之感。这和暮秋的萧索的景象一样,像欧阳修、苏武等就是这样的文人,他们面对西风飒飒、草木凋零的秋天,都会引起心潮澎湃,引起“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共鸣。作者在写古代文人学士,实际也是在表白自己,表中作为一名有着民主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内心多感的“情趣”──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作家自己独立于北国的寒秋中,曾经如夏蝉一样高唱过“唤醒民众的醉梦,增进民主的地位,完成民众的革命”的他,由于现实的不得志,虽然隐逸于山水之中,而当面对北国深秋的秋声、秋雨之时,此情此景,能不引起他内心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伤感之情吗?

7、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揣摩点:整篇文章,作者或议论,或抒情,或描写,都展示着一种感伤、忧郁而又清静、闲适的情绪,可却有这样的一个结尾,读后有何感受?

提示:作者这样的收笔,就如同一条舒缓的小溪,经过长久的蓄积后,达到了喷涌而出的飞瀑之势,炽热的感情如波浪滔滔的万里江河奔涌而出,情感的潮水势不可挡地奔腾而出,作者愿以生命为代价,换得北国之秋的长在。这是何等的眷恋,何等的激情,仿佛我们眼前站立着这位沉醉于故都之秋的率真而感伤的主人公。

准备:先渲染悲凉的氛围,可找来用排萧演奏的名曲。

语调:舒缓、深厚、沉静、无奈。

目标:要把郁达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那种深远的忧虑和孤独的冷落,把渗透在故都秋色之中的淡淡的悲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归纳总结: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诵读精彩文段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五、思考练习

情景相生,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有时往往一字着色,一字着情。如我们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

1、选词填空: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 )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弟卢纶见寄》司空曙)

A、绿

B、红

C、黄

D、残

明确:黄。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流露了作者的心境,并且符合对偶。

2、课堂口头训练,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假如你要以《雨》为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通过雨景的描写,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如悲伤、喜悦、愤怒、怅惘等,你会选择雨中的哪些景物呢?

    相关推荐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最新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一等奖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6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3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3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1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8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3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0 10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学案 《故都的秋》说课设计 《故都的秋》说课设计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6一曲悲凉的颂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之五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之三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