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沐浴桂花雨的芬芳──《桂花雨》教学后记

小编:

《桂花雨》是五年级上册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浓烈的情感隐藏于朴实的文字背后,游弋于淡淡的叙说之中。这节课,我的任务就是带着学生一起把文章由浅入深地读进去,走进这芬芳的“桂花雨”,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寄托在桂花雨中的思乡之情。

在默读思考“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这个环节,我欣喜地发现与昨日的课堂相比,学生对细节的敏感度大大提高,抓住那些毫不起眼的隐藏在平凡文字中语句,深切地感受着童年时桂花带给“我”的种种快乐。我也因此而精神大振,一个劲儿地夸他们会读书,有见识。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充分思考、充分交流的基础,因此当体会“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于是对这个句子含义的理解迎刃而解。

我先请孩子们抓住这句话提问。问题提得很好,如“为什么杭州小山上的花更多,妈妈却感到怎么也比不上院子里的桂花呢?”“桂花的香气都差不多,母亲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了,高举着小手,两眼放光,唯恐不能在课堂上回响自己的声音。于是有了这样精彩的交流:

“因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桂花给他带来了许多快乐,家乡的桂花对于他是美好的回忆,母亲也一样,所以她觉得家乡的桂花更香,那是一种香甜的回忆。”

“家乡的桂花树是妈妈亲手为它浇水、施肥的,家乡的桂花树有妈妈的辛劳和爱,所以感到更香。”

“妈妈是为了我上中学才不得不离开家乡的,当她客居在杭州时,非常思念家乡,所以觉得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

我适时地插进一句“母亲想念的只是桂花树吗?还有别的什么吗?”在我的暗示下,孩子们急切地在书中的字里行间搜寻着、阅读着。在我的引导下,阅读的范围扩大了,发现更有深度了。

“在家乡时,妈妈每年都会把摇下的桂花送给邻居做糕饼,她和村子里的人相处多么和睦啊。我想,因为母亲想念那些邻居了,所以便觉得故乡的桂花最香。”

“母亲和人们还一起用桂花泡茶、做糕饼,这种快乐是在杭州没有的,所以杭州的桂花树再多,母亲也觉得没有家乡的桂花香。”

“我觉得这样说体现了母亲对家乡的眷念之情。”

……

好一个眷念之情!这样的感受居然出自顽劣的周煜人之口,好久未曾激动过的我也禁不住心热起来。

此刻的我,在林立的高举的小手间穿梭,把话筒递向每一个脸涨得通红的急着表达的学生,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我也仿佛沐浴在桂花雨的芬芳中。

课终,我郑重地说:“谢谢你们精彩的发言,我今天的教学后记会因为你们不俗的表现而丰富、精彩!”

不由得想起薛瑞萍老师在《可以复制的幸福》一文中的感受,我此刻的幸福又何尝不是拜学生所赐呢?

    相关推荐

    《桂花雨》教后记 《桂花雨》教学后记 《桂花雨》教学后记一 《桂花雨》教学后记四 桂花雨 《桂花雨》 《桂花雨》 桂花雨 《桂花雨》 《桂花雨》 桂花雨 桂花雨 沐浴《桂花雨》──语文教学研讨与观摩活动有感 《桂花雨》 《桂花雨》 桂花雨 桂花雨 桂花雨 桂花雨 《桂花雨》 《桂花雨》 桂花雨 《桂花雨》 《桂花雨》 《桂花雨》教后反思 《桂花雨》教后反思 《桂花雨》教后感四 《桂花雨》教后反思 7 桂花雨 《桂花雨》听后小感 11《桂花雨》 《桂花雨》教学小记二 《桂花雨》教案 《桂花雨》教案 《桂花雨》教案 《桂花雨》教案 《桂花雨》的评课 《桂花雨》随想 《桂花雨》一课 《桂花雨》的评课 作文:《桂花雨》 《桂花雨》所得 《桂花雨》教案3 《桂花雨》教案5 《桂花雨》的直观教学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实录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建议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反思 《桂花雨》评课稿 7* 桂花雨(3篇) 桂花雨说课稿 《桂花雨》说课稿 评刘俊《桂花雨》 四下、26*桂花雨 《桂花雨》教学随笔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片段 《桂花雨》教学杂谈 《桂花雨》教学反思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实录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说课稿 第26课 *桂花雨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