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对当前中学生“故事新编”式作文的一点思考

小编:

自从1999年高考作文走向话题作文以来,以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为题材的高考作文就大量出现,数量之多,着实出人意料,甚至可以用“泛滥”一词来形容。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其中也的确涌现出了一些以《赤兔之死》《昭君怨》等为代表的优秀作文,但是我们看到更多的,恐怕还是那些随意改造、寄希望标新立异的“故事新编”式的。

我们并不否认,对于生活单一的中学生来说,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的确是作文选材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生活的不足和选材的困乏,但是,这并意味着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拿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开涮,它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创造规律。

现象——

由于网络等媒体的推崇和宣传,以及一些所谓高考优秀作文选编的出版,使得很多学生开始“近视”,误以为以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为题材就是应试作文的“终南捷径”。于是,不管是什么样的作文题,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就成了一些学生作文选材的“永恒主题”甚至“唯一主题”。于是乎,作文中随意歪曲人物性格、随意编造古代事例、乱弹文学经典,想借此体现出一点所谓的“文化底蕴”、达到标新立异的目的的学生作文就大量出现了。

时下,这股“避开现实,回到古代,复述经典”的作文中的作伪、作秀的不正之风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应对高考的应试作文,它已经逐渐向下渗透,严重影响了高一高二甚至初中的作文教学,这已经引起了很多有识之士的忧虑和严重关切。

对策——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生活,并进而表现生活,实现“吾以吾手写吾口”的作文教学终极目的,仍然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充其量也只能作为作文选材的一个分支、一个方向,而不是唯一和全部;如果根据作文的实际需要,确实可以以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题材,那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准确理解,避免信口开河

要想使自己的“故事新编”站稳脚跟、取信于人,其前提条件是要对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准确理解和把握,要做到烂熟于心、了如指掌。相反,如果对自己作文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根本就没有进行过充分的研读,只凭一个大致的印象就试图改造,那势必信口开河,必然导致胡乱解说,甚至会出现张冠李戴的常识性笑话。我们不是看到过高考作文中就有人去写嵇康如何隐居田园、如何坚守内心的恬淡吗?这实际上暴露出学生对嵇康这一历史人物的陌生,而将他与陶渊明混为一谈了。一旦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对作文而言,那无疑是致命的。

所以我觉得,准确理解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是写好“故事新编”式作文的第一要素;自己不熟知的不去涉足,这可以说是避免在“故事新编”中信口开河的唯一途径。

2.线性发展,避免中途易辙

尽管我们也承认,以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为题材的“故事新编”式的作文,是允许通过合理的想像和丰富的联想来进行虚构的,但是,在创作过程中,这种想像和联系应该是“合理”和在“允许”的范畴之内的,而绝不是漫无边际和随心所欲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我觉得便是“线性发展”,不能中途易辙。换言之,我们所进行的任何“新编”,都必须符合:

①性格线性化: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的性格发展有其特定的逻辑,在“新编”时,我们必须遵循人物性格的线性化发展,沿一条直线向前推进;也就是说,我们能且仅能改变或改造的是事情,而不应该是人物的性格,不能将人物形象弄得“面目全非”。所以,假如有学生在作文中去写阿Q学习雷锋、一心助人为乐,是不是非常可笑?

②背景线性化: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中的人物性格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换一个时代或背景,就有可能不能形成这样的性格和形象,所以背景不能置换,它同样必须遵循线性原则。但是,有学生就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总喜欢将古人或文学形象“复制”到现实中来,让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再活五百年”。于是,学生作文中会出现像“庄子跳槽去当售楼先生”这样的“新编”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③空间线性化:我们在进行“故事新编”时,还必须从原作所提供的空间出发,在尊重原作空间的同时,充分挖掘原作中可能存在的、可以供我们向外拓展或向前延伸的空间,而不能毫无根据地胡乱编造。一句话,要看原作或历史人物还有没有“新编”的空间。比如“昭君出塞”,传统的都是说她在“和亲”中的作用,但是,她内心有没有哀怨、孤独呢?如果有,这就是我们可以拓展的空间!

3.体现创新,避免老生常谈

出新,是“故事新编”式作文的生命。如果过分拘泥于原作或历史人物,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甚至只是复述已有的故事或情节,那只能是“复制”,不是创新。

所以,“故事新编”式作文要跳出桎梏,独辟蹊径,体现创新。

一是要在选择中出新。忠实原作和历史,这是必备的前提;但如果仅限于此,那显然是不行的。因此,在改造时我们不妨学会选择角度或换一个角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进行思考,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人云亦云的现象,像上面所说的“昭君出塞”就是这样。

二是要在高频中出新。如果我们仔细回顾一下的话,就可以发现,近几年“故事新编”式作文中,有一些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是属于“高频使用”的,如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王昭君、项羽以及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中的一些人们熟悉的人物形象。既然高频出现,那就极有可能会出现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因此,无论是叙述角度、事情选择还是生发议论,都必须尽量避开众人皆知的角度,努力寻求一个“唯我独有”的全新视角,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相关推荐

    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小学 对当前“开放式”教学的反思 对当前“开放式”教学的反思_语文论文 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评估和思考 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评估和思考 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评估和思考 编写话剧:中考作文的新亮点 对当前语文教育的思考——与一中学老师关于语文课改的对话 对当前中学教学改革实验的思考与建议 《学弈》故事新编 《学弈》故事新编 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几种常见现象的思考 《皇帝的新装》故事新编 对中学语文教育的一点思考 新编《丑小鸭的故事》 “语文课”缓谈模式——对当今两类“阅读教学模式”的理性思考 作文:《小木偶的故事》续编 语文课缓谈模式——对当今两类阅读教学模式的理性思考 编故事 关于当代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阅读教学的审视 作文:《小木偶的故事》续编1 当前我国作文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宿新市徐公店编故事 宿新市徐公店编故事 当前中学新诗教学的几个问题 从容应对中考新形式语文要这么学 山前探路——对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对漫画作文的思考 对小学语文教材汉语拼音编排的两点思考 小木偶的故事续编(一) 生命生命的一点思考 宿新市徐公店改编故事 2017中考语文作文考前辅导:点好题 创造性语文学习的一种范式——故事创作法 对作文教学中几个案例的思考 关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女娲造人》故事新编(2篇) 看图编故事 “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认汉字”──生动活泼的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对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几个误区_语文论文 《小松鼠找花生》续编故事 编童话故事 编童话故事 对农村作文教学的思考 学生作文-照片背后的故事教学反思教学 对《故都的秋》的一点探索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考点练兵1 [作文教学论文]话题式作文的特点与训练对策 宿新市徐公店编故事三则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考点练兵2 《维生素的故事》教学反思 听音响编故事习作设计 寓识字于编说故事之中 教学中对语感的一些思考 《小木偶的故事》续编 《小木偶的故事》续编 《小木偶的故事》续编 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一点看法 高考作文考前训练注意点 中学生作文构思的创新_语文论文 范围作文——高考作文命题的新形式 《小木偶的故事》续编 指导学生自编作文选点滴 选声音编故事 你会编故事吗? 听声音编故事 话题式作文的特点与训练对策_语文论文 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再思考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故事改编 读古诗编故事《宿新市徐公店》 编童话故事 -----小学三年级作文指导 《习作8》编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生命的故事 对现行素质教育考试模式的思考 中考语文复习要点:写作前要审题 《习作8》编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对新课改口语考试的思考 对校本教研的几点思考 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设计一反思 当前语文教学中需要警惕的“伪新课程”现象 对中学写作教学的世纪性思考_语文论文 习作教学——《编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名师魏书生:对魏书生语文教学管理模式的再思考 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反思 “编童话故事”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渔夫的故事教学点评教学反思 中考语文复习:关注必考考点规范写作模式 小木偶的故事续编(二) 对中考语文不考语法的几点看法 中考语文《庄子》故事两则历年真题精选汇编 秋天的故事 作文 对小学识字教学的几点思考 《隆中对》文言句式 梁思成的故事教案2021最新 关于当前语文教育转型的思考和展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