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渔家傲•秋思》三“异”

小编:

细读《渔家傲•秋思》,词中的三处“异”引起了我的注意。异者,不同也。有异,诗歌才显个性的多彩、心灵的丰富和语言运用的出奇制胜。

一、风景的“异”

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不仅突出了秋天的景色不一般,而且还很有特点。什么特点呢?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地域特色。这一“地域”就是“塞下”,即西北边疆,或“衡阳雁去无留意”的一个偏远所在。“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都要飞回南方避寒。古代传说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所以,王勃才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渔家傲•秋思》里的“衡阳雁去”也从这个传说而来。“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到底是什么样的特异风景使大雁“无留意”呢?是城头的号角吹动,是四方的边声随之而起。边声,指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等边地的悲凉之声。李陵《答苏武书》中有“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这真是一部悲切苍凉的交响曲。那身处西北边疆的诗人呢?大雁都毫不留恋的地方,诗人却不得不留在那儿,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境况呢?雁去的地方是南方,是诗人盼望的家园。这让诗人很快就想起了远在苏州的家乡。此时,苏州的家乡是一派怎样的景象呢?想到家乡的温暖,诗人的内心不免有些落寞。于是,边塞特有的悲凉之声便令诗人感慨万分。与此同时,相异的风景也让诗人深刻感受到了家乡的遥远,而这种空间的遥远又调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没有落入俗套的悲秋。由此可见,对风景的“异”的初步体验,确实是深层次探究这首词的有力铺垫。

二、数字的“异”

这里说的数字上的“异”,是指对塞下风景的补充描述和对作者情感的延伸探究。《渔家傲•秋思》中有两处数字的“异”值得关注:一处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中的“千”与“孤”;另一处是“浊酒一杯家万里”中的“一”和“万”。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中,“千”表示极多,“千嶂”指很多像屏障一样层叠的山峰,“千嶂里”指崇山峻岭之中。诗人用“千嶂里”这三个极其简练的字,就写出了边塞地理环境的独特。与“千嶂里”这种重重叠叠的山峰相异的是“孤城”:以“孤”代“一”,更增添了孤独、渺小、萧索之感,更给人一种沧海一粟的悲凉之意。当然,这座城池也是一座大门紧闭的城池。这座城池为什么刚到傍晚就早早关闭了城门呢?是因为“四面边声连角起”——军中的号角声已经说明战事吃紧,“孤城”的形势十分紧张,甚至有可能还处在敌人的包围中。这座早早关闭城门的城池,在落日的斜晖中会让词人想吟咏“大漠孤烟直”,可他内心却少了王维那种诗意般的开朗,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沧桑。正是因为如此,一个“千”字,一个“孤”字,就利用数字上的极大差异,将塞下风景描绘得这般令人印象深刻。这时,诗人若再次想到南方柔媚的秋天,想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色彩绚烂,以及“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和谐悠然,内心的感触一定会更加强烈。在这种反差中,诗人的内心决不仅仅只是想到家乡的遥远和望雁归去的落寞,还有内心的紧张和对归家遥遥无期的担忧。

“浊酒一杯家万里”中,“一杯浊酒”一个人喝,其中的孤独自是不言而喻。因为,这杯“浊酒”少了曹操“对酒当歌”的那份豪迈,少了李白“金樽清酒”的那份轻盈和潇洒,更少了苏轼“把酒问青天”的那份浪漫,却多了“离家万里”的浓重思念。但是,如果说这杯“浊酒”中的厚重仅仅来自对家乡的思念的话,那肯定是不够准确的。其实,这杯“浊酒”中蕴含的词人的情感要复杂和微妙得多。接下来的“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范仲淹是个内心满怀豪情的人,不立下盖世功勋不会轻言回家。此刻,他心中有两对矛盾——一对是“家国之思”的矛盾,一对是浓重的乡愁与个人豪情壮志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在他内心纠结,一直无法解开,于是就有了借酒浇愁,就有了“家万里”和“归无计”的无奈感叹,进而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杯“浊酒”的厚重。

以上两处数字上的“异”,既写出了塞下风景在诗人眼中的萧索与寂寞,又再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沉重、悲凉的情感。总之,这两处“异”不仅使这首词的景与情融合得更加紧密,而且还为我们再现了这样的场景:诗人身处落日西沉时城门紧闭的孤城,端着一杯浑浊的烈酒,看着重山中升起的长烟,想起了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流下了两行苍凉的眼泪。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情感的“异”

满耳的边声是悲戚的,满眼的风景是悲凉的,“将军白发征夫泪”是悲壮的,但这种“悲”不是一般的忧愁或悲伤,而是一种能使人不眠的忧愁,能令人整夜“不寐”。那么,这首词是不是落入俗套的悲秋之作呢?显然不是。

其一,这种忧愁的背景不仅不灰暗,而且还具有一种明亮的色调,是“羌管悠悠霜满地”:边塞特有的乐器——羌笛,奏出的是悠扬的乐曲,与之相伴的是明亮的月光照着满地的霜雪,整个世界一片华光。虽然这样的景色容易让人想到渐逝的年华,以及感伤于坚守边陲而不得归家的无奈,却也少了“明月楼高休独倚”的敏感和惆怅。就这样,明亮的月色伴随着高昂的乐曲,词人的忧愁便随之也明亮和高昂起来。这样看来,范仲淹的这首《渔家傲•秋思》显然不是一般的悲秋之作。

其二,外在的景色虽然时刻透出悲凉,但词人内心却依然满怀豪情。其中,“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说不立下盖世功勋就没有理由回家。可见,词人内心还是充满雄壮的抱负的。也正是因为词人有这样的雄心和抱负,所以整首词从表面上看虽然是凄凉的,但深入品味后却不会让人觉得凄凉,反而会让人感受到许多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