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之二

小编: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常识。

2、收集和积累对联。

3、学习欣赏对联。

4、尝试对简单的对子。

【教学过程】

一、预习

布置学生收集一些古文中的对联或民间对联。

(古文的例子可参照教参。)

二、激趣

做些小游戏如猜灯谜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参考后面所附材料1、2。)

三、特点

主要分四个方面:

一是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二是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三是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四是内容相关,节奏鲜明。

(对仗工整平仄有规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书写美观张贴有序。)

四、评赏

例1: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童子和桐子读音相同,落与乐亦是)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三、六、八字读 cháo,四、五、七、九字读 zhāo;下联三、六、八字读 zhǎng,四、五、七、九字读 cháng。)

例2: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唐宋君王非寡德,琼崖人士有奇缘。

赏析:

1、每副对联都分上下联,每联为7个字,且断句也有规可循。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唐宋/君王/非/寡德”,“琼崖/人士/有/奇缘”。

2、每副对联上联的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字,下联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平声字。如“海”为仄声字,“德”为仄声字;“江”为平声字,“缘”为平声字。因此,每副对联读起来都显的音调和谐,声律相对,平仄相调。

3、两副对联相对的词语,不但位置相同,而且词性相对。第一联“生意兴隆”对“财源茂盛”,主谓短语对主谓短语;“通”对“达”动词对动词,“四海”对“三江”,数词对数词,地理名词对地理名词。第二联“唐宋君王”对“琼崖人士”,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非寡德”与“有奇缘”,其中“非”对“有”,动词对动词,“寡德”对“奇缘”,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由此可知,对联是要讲究对仗的。对仗是对联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对联的审美所在。

4、对联除了“对”之外,还必须“联”。如果对联的上下联写的不是两个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应,贯通、呼应,则不能称其为对联。学生读出的这两副对联,不但内容相关,而且形式上也相互联系。“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此联是祝颂吉祥语,企盼来年生意顺利,财源滚滚,日进万金。上下联内容相互照应,相互强调。“唐宋君王非寡德,琼崖人士有奇缘”。此联意思是:这些气节学识都很高的人杰被流放到海南岛,并不是唐代和宋代的统治者缺少德行,而是海南岛的一种缘分,要不然我们怎么结交得了这样的大人物呢!同时,这两副对联读起来节奏感很强,停顿换气的地方也很明显。

五、作法

1、绝对,一般指只有一个好的出句或对句,而缺少另外和它对仗的一句。

2、要注意对仗、平仄、词性等规律。

3、注意逻辑。

六、练一练

1、天──(地)风──(雪)海──(山)新──(旧)

南北──(东西)千山──(万水)千山秀──(万水清)

庆贺──(恭喜)枝头──(花丛)

2、上联:处处风光好。(下联:家家喜气浓。)

上联:鸟儿枝头落。(下联:蝴蝶花中飞。)

上联:福如东海。(下联:寿比南山。)

坐──请坐──请上坐。(下联:茶──敬茶──敬香茶)

(下联可以是多元的。)

【附】

〖材料1:春晚灯谜〗

横批一:盛景争春

1、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北京)

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上海)

2、朝天门喜迎天下客(重庆)

塘沽港笑纳万国风(天津)

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吉林)

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辽宁)

4、雪域春秋扎西德勒(西藏)

天山南北乌鲁木齐(新疆)

横批二:世间同春

5、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广东)

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广西)

6、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东)

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山西)

7、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湖南)

两千里赤壁览黄鹤风流(湖北)

8、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河北)

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河南)

横批三:联袂贺春

9、苗寨黔山黄果树酒香赤水(贵州)

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四川)

10、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浙江)

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江苏)

11、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内蒙古)

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黑龙江)

12、红黄蓝白黑五珍献瑞(宁夏)

字史酒医诗诸圣流芳(陕西)

横批四:欢歌迎春

13、水泽源流江河糊海(青海)

金银铜铁铬镍铅锌(甘肃)

14、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云南)

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海南)

15、黄山为九州增色(安徽)

瓷器与中国同名(江西)

16、荆花吐艳香江瑞(香港)

莲蕊临风镜海清(澳门)

17、品铁观音香飘两岸(福建)

拜妈祖庙情系一家(台湾)

横批五:盛世大联欢

18、上联:上下五千年太平盛世欣今日听钟乐和鸣八方共饮复兴酒

下联:纵横九万里锦绣中华创未来看龙狮劲舞四海同吟发展歌

〖材料2: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对子〗

1、对穿肠: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 十分大胆

唐伯虎: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尤且三心两意 一等下流

(其实这个是病句,很明显,字数不对!)

2、对穿肠:画图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僮可笑可笑

唐伯虎:棋盘内,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

(这对压韵非常棒,智囊团将民间流传的长联改得恰到好处!)

3、对穿肠: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唐伯虎: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这个说不准,可能是由国语改过来的,适合用粤语来说,但平仄顾不上了,白璧微暇。)

4、对穿肠: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唐伯虎: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这个要说得详细一些。这一副改得绝,把秋香嵌进去了,十分应景。原联大多是这样传说的:上联:口十心思,思乡思友思父母:下联: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相传是清乾隆和纪晓岚的酬唱之作,构思拆字十分巧妙。而现在改的下联却也不遑多让,将“赏”字拆为尚、目、八(繁体),更摆秋香姐姐上台,才子风流呀!)

    相关推荐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之一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之四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之三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案之二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二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二反思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练习设计之一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案之六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案之一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案之五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案之四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案之三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语文教学中对联的妙用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四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三 《奇妙的桥》教案之二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说课设计 26《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9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练习设计之一反思 13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教案教学设计 《奇妙的舌头》教案之二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一反思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六反思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四反思 梁启超妙对杏花联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三反思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设计五反思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建议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反思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案教学设计优秀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说课设计反思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二课时导学案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说课稿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材分析 《奇妙的桥》教学设计 《奇妙的桥》教学设计 奇妙的桥教学设计 《奇妙的桥》教学设计 《奇妙的桥》教学设计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内容反思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课堂实录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练习评测 《奇妙的桥》教案之一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案例反思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课文内容 《对联》教学设计 《对联》教学设计 《对联》教学设计 《奇妙的桥》教案之三 《奇妙的克隆 》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田螺》教学设计 《对联》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舌头》教学设计 《奇妙的舌头》教学设计 奇妙的“眼睛” 教学设计 奇妙的桥教案设计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材分析反思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眼睛”》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舌头》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奇妙的舌头教学设计 《奇妙的桥》第二课时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