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之一

小编: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3.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无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18年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这部书的精彩章节《作为生物的社会》(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刘易斯·托马斯博士(Lewis Thomas)191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本文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提出了“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

文章开头就令人耳目一新,仿佛以天外来客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行为,说那些为了开会“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医学家们,就像是群居性昆虫的大聚会”,他们“急匆匆来回乱窜”,“碰碰触角,交换一点点信息”,看起来和蚂蚁没有什么两样。这不无讽刺与幽默的叙述,看似闲笔,却给全篇定下了一个基调。作者身为人类的一分子,卑以自处,他想说明什么呢?

作者提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说人类像蚂蚁可以,反过来说蚂蚁像人类,就会遭到非议,因为这是对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挑战。所以描述昆虫行为的人,惟恐被指斥为“违反科学”,都不遗余力地从“有异于人的”方面来理解生物的社会行为,说它们“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而作者却不从众从俗,敢于向传统观念发起冲击,指出“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然后以幽默的语言,列举了一系列蚂蚁的社会行为,从“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到“迷惑敌人,捕捉奴隶”,到“使用童工”“交换信息”,简直和人类的行为毫无二致。“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在这里,作者有意用描述人类行为的语言来描绘蚂蚁,和文章开头的一段用描述昆虫的语言来描绘人类恰成对比,表达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

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很多生物“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看不出它们“有什么思想”;但是随着群体的增大,智慧逐渐增强,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协调性,俨然成了一个庞大的活物,而个体则更像是这个“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蚂蚁搬运食物、建造蚁丘是这样,蜜蜂寻找花蜜、营造蜂房也是这样。不惟昆虫如此,小到黏菌,大到鱼群、飞鸟,都表现出这种集体的智慧。它们作为个体是微不足道的,但凝结成为一个整体,“组成巨大的生物”,就显示出非凡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对生物行为的反思,其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其他生物比人类更高明,而是为了检讨人类盲目乐观自大的情结。在漫长的生物发展史上,人类是姗姗来迟的一个物种。人类虽然最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相类似的特点,还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

文章结尾,作者以科研为例,援引权威人士的观点,再次强调个体的智慧与群体的智慧,就像一个锯齿与整条大锯的关系,个人的孤独静默也许有助于一些发明创造,但这些发明创造必须融人到群体的智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所以,我们要像昆虫那样,发扬光大“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的古老传统,经常接通我们与社会组织这个庞大网络的电路。

本文语言幽默风趣,表现出一个科普大家的睿智和哲思。《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的副标题为“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作者以细致的观察,入微的思考,揭示了“作为生物的社会”中一些值得让我们探讨的生命现象,从而反思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方式和组织形式,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本文采用丁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列森严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

(2)怎样理解本文关于生物社会行为的论述)

【明确】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证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把这些生物的群体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但是要看到,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无可否认,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观点有其牵强偏激之处,但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

(3)怎样理解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明确】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做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说人类“碰碰触角”,说蚂蚁“使用童工”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的这种幽默的语言风格:首先,作者作为人类的——员,却能“降格白贬”,以较低的姿态来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体现出一种自嘲式的幽默;其次,作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敢于闯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表现出一种智慧上优越的幽默;再次,作者作为通俗栏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也要用幽默的语言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相关推荐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之三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之二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设计 《作为生物的社会》赏析 《作为生物的社会》导学案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实录 《作为生物的社会》说课稿 作为生物的社会主要内容 《作为生物的社会》阅读理解答案 《作为生物的社会》课后练习答案 高三语文作为生物的社会课后练习及答案 高三必修五语文作为生物的社会随堂测试(人教版) 正方:在现代社会里,竞争更为重要。反方。在现代社会里,合作更为重要。 《学会合作》教学设计之一 《壶盖为什么会动》教学设计之一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教案教学设计3 学习《生物入侵者》的体会 学习《生物入侵者》的体会 《学会合作》教案之一 30《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之一 《在师生团聚会上的致词》教学设计之一 奴隶社会 和谐社会以情为要──读《曹刿论战》 奴隶社会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高五册写作]第四单元 社会生活评论 《习作7·我喜欢的一种动物》教学设计之一 《壶盖为什么会动》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联系社会生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1世纪社会集锦》教学设计 《学会合作》教学设计之二 语文教学要关注社会语文生活 提高学生素质适应社会需要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生日礼物》教案之一 一次快乐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会说话的灯》教学设计之一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之一 《会说话的灯》教学设计之一 《会飞的图画》教学设计之一 《礼物》教学设计之一 《习作7·我喜欢的一种动物》教学设计之二 校园现状之怪 社会未来之痛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之一 《习作7·我喜欢的一种动物》教学设计之三 为学生一生的圣爱奠基 《动物运动会》教学设计 《为了五美元的礼物》教学设计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之一 教科版《评说社会公德》教学设计 《会唱歌的木叶》教学设计之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会教学设计 紧抓教育之魂------作为新教师对师德的浅显体会 社会实践是发展中学生作文素质的有效途径_语文论文 《社戏》人物描写 《社戏》景物描写 变会说为会写 学会看病,为何学生热泪双流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之三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之二 为学生营造一片学习的乐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 为了五美元的礼物教案设计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之一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之一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之一 呼唤人性之回归,倡导和谐之社会 《在师生团聚会上的致词》教学设计之二 《壶盖为什么会动》教学设计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之一 《我喜欢的小物品》教学设计之一 《社戏》景物描写 《时光老人的礼物》教学设计之一 《社戏》景物描写 《社戏》人物描写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一 《壶盖为什么会动》教学设计 《生日礼物》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一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之一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之一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之一 《我喜欢的小物品》教学设计之一 《动物游戏之谜》教学设计之一 《我喜欢的小物品》教学设计之一 安徒生之为安徒生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之一 《壶盖为什么会动》教学设计 《壶盖为什么会动》教学设计 《壶盖为什么会动》教学设计 教会学生自改互改习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一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之一 《社戏》人物描写 30《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之二 教会学生自改互改习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