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小编:

【教学目标】1、以“月”为线索,赏析本诗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2、发挥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感受诗中美景。

3、缘景明情,把握诗歌“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的景、理、情。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当夜晚降临,黑色的天幕笼罩整个大地的时候,月亮透过漆黑的夜空把清明澄澈的月光洒向人间,照亮了人们孤寂的灵魂,点燃了诗人心中创作的激情。于是,在璀璨的诗歌王国中便有了许许多多吟诵月亮的优美诗句。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带“月”字的诗句。

带“月”字的诗句非常多,课后请同学们再去广泛搜集,然后将其整理、归类,看看月亮这一意象有哪些含义。

面对同一轮明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在一些人眼里,月亮是明亮的、柔美的、多情的;而在另一些人眼中,月亮却又是孤独的、哀怨的、沧桑的。那么在唐代诗人张若虚的眼里这轮明月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春江花月夜》,去领略一下张若虚笔下这轮明月的光华。

二、介绍《春江花月夜》的古今评价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三、教师诵读全诗,以读传情,读、悟交融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整体感知。

四、以“月”为线索,具体研读课文

﹙一﹚展开联想和想象,置身 “月之景”。

1、全诗写了很多意象,在众多的意象中哪一个意象是能统摄全诗的最主要的意象?

明确:月。

2、全诗哪几句是集中描写月下美景的?

明确:从“春江潮水连海平”到“皎皎空中孤月轮”。

3、紧扣“月”这一意象,请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优美语言来描绘月下春江美景。

配乐营造气氛,请学生有感情的读自己的作品。

教师下水作文:看,那春江潮涨,潮水翻滚着、奔腾着、咆哮着,浩茫茫一片仿佛与大海相连。霎时,一轮明月在浩瀚无垠江面上,随着洪波翻涌冉冉升起。顿时,万顷江波之上笼罩了一层空灵、迷蒙的月色,水光粼粼,月光莹莹。江水宛然前行,环绕着一处芳草萋萋、繁花满树的郊野流淌。溶溶月色弥漫在这开满鲜花的树林里,柔柔的月光在花瓣上浮动,像是撒了一层洁白的雪。花朵在月光的照映下仿佛冰山上盛开的雪莲一般晶莹剔透,散发出圣洁的光芒。这时,天空中飘洒、飞舞的流霜,沙滩上洁白、柔软的细沙都与月色融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4、教师小结:诗人用月光统摄群象,采用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顺序,最后将笔墨凝聚在了一轮明月之上,为读者描绘了一幅色泽柔和、幽美深远的春江月夜图。诗人采用这种由远及近、由大到小无所不包的写作顺序,是要告诉我们一句话——“何处春江无月明”,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笼罩之下呢?由这句话我们可以联想到很多,哪里的世界没有太阳,哪里的夜晚没有月亮,哪里的人间没有希望……

﹙二﹚领悟“月之理”

1、望着高悬于空中的那轮皎洁而孤独的明月,诗人想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确:从“江畔何人初见月?”到“但见长江送流水”。

2、放映课件字幕及配乐,请一名学生朗诵本节。

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以下诗句包含的哲理有什么不同?

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曹植和阮籍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所以有人说这是少年似的哀叹,轻烟似的惆怅。全诗的基调 “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三)鉴赏“月之情”

教师导:光照千古的明月之所以永恒存在于天地之间长明不衰,好像是在等待什么人。“孤月”尚且“待人”,何况游子、思妇?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在游子思妇相思的图景中,这轮明月也表现得极为多情。

1、在游子思妇相思的图景中,哪些诗句表现了月亮的多情?

明确:“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及“落月摇情满江树”。

2、赏析“可怜楼上月徘徊”, “徘徊”一词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1)写出月因浮云游动,光影明灭不定的动态。(2)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3)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相呼应,写出月亮的不忍之心。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也是思妇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

3、赏析“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句。

参考答案:此句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表现方法,通过一个“摇”字将无形的离情写得形象可感,也使整幅画面充满了动感。一个“摇”字,可以让人联想到月光的浮动,开满鲜花的树林在微风中的摇动,浩阔无垠的江面上水波的荡漾。同时让读者仿佛看到缭乱不宁的别绪离情伴随着残月的余辉散落在江边的树林里,让读者仿佛听到这离情飘落时还伴随着细碎、空灵的风铃的声响。一个“满”字让人感觉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溢着、荡漾着、萦绕着这种浓郁的、哀婉的但又略带甜蜜的相思之情。这份哀而不伤的离情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4、教师小结: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的。所咏非一时一地一人之情,而赋予其永恒的普遍性。浓浓的离别相思在美景之下,化为淡淡的哀愁。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象轻梦飘过,却又笼罩心头。

李泽厚: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

五、课堂结束语

诗人张若虚将众多意象巧妙地统摄于一轮明月的光华之中,汇成了月之景、月之理、月之情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意境。在时间线索上,诗人也以月为纽带,整幅画卷按照月亮初生、高悬、西斜、落下的顺序徐徐展开。月亮落下有再升起来的时候,诗人通过月落、月升的循环往复给我们传达一个“永恒”的讯息,让读者感受到了春江花月夜中景、理、情的永恒之美,并促使我们在纯净、空灵、迷朦的月色中不断地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相关推荐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教案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与反思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4 语文教案-春江花月夜 高二语文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 《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 《春江花月夜》的“圆美”艺术 《春江花月夜》原文及赏析 高中语文《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精品】 高中语文《春江花月夜》教学反思 初二语文第25课《春江花月夜》学案 评《《春江花月夜》1:情境教学的典范之作 评《《春江花月夜》3:拥抱不是最终目标 唐诗鉴赏: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鉴赏 评《《春江花月夜》2:应当与语文的美“拥抱满怀”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教案教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设计(一)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说课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设计(二)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案教学设计好 《川江夜航》教学设计 《川江夜航》教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设计(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西江月》教学设计 《江南春》教学设计 江南春教学设计 22《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月月花》教学设计 《月月花》教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1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分析 西江月教案设计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教学设计2021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春江晓景、江南春 教案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人教版《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公开课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春江晓景、江南春 教案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及赏析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材理解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材理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案之二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案之一 《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 江南春设计一教案 江南春教案设计(二) 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 教案教学设计 江南春教案设计(一) 江南春设计二教案 月夜 《春江晓景》 教案教学设计 江南春反思设计 古诗两首:惠祟春江晓景、江南春 教案教学设计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案 《春夜喜雨》教案设计 《钱溏湖春行》《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教案设计 惠崇春江晓景教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相关知识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作者简介 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教案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教案设计 西江月 江南春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心思想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说课稿之一 长春版《宿建德江》教学设计 夏夜荷花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 《春夜喜雨》、《春晓》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教学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教案设计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互动教案设计 《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2 《我给江主席献花》教学设计 富春江上 游富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