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五)

小编: :admin

教学要求

1.了解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2.读一读,记一记,感受汉语词汇的丰富。

3.通过已经学会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短文,激发爱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能讲述自己幸福的往事,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

5.写一写自己名字的来历,进一步体会家人对自己的期望、爱意。

重点难点

1.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要懂得善待身边的一切人、事、景、物。

2.习作要把经过写清楚,写出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运用“换词法”帮助理解句子的内容。

2.让学生感受词汇的丰富。

3.理解爱的多种表现形式。

重点难点

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要懂得善待身边的一切人、事、景、物。

教具准备

收集成语,与爱有关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10)

1.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知识我们便会有新的收获。

2.读句子(可自由读、对比读、轮读等)。想想带点词语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3.同学互动,探究带点词语和括号里词语的异同。

4.把括号里的词语放进句子里,通过读比较句子与原句意思的异同。

5.说说通过比较发现了什么。

6.小结:理解词语除了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之外,找近义词也是一种好办法。

二、语海拾贝(10)

1.自由读读词语,看看自己能发现什么。

2.交流自己的发现。

3.指名读、齐读、同桌互读、师生读等方式熟记。

4.拓展。想想类似的词语交流交流。

三、开心一刻(7)

1.师讲笑话,想想你该对小明说点什么。

2.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示:我们为什么在对话时不能图省事?应该怎样停顿?

3.与同学对话,纠正笑话中的错误对话。

四、自主阅读园地(13)

1.师引:爱有许多的表现形式,爱祖国是爱,爱士兵是爱,爱小蝴蝶、爱鲜花也都是爱。请听教师朗读这个小故事,一边听,一边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师感情地朗读《将军与士兵》,从教师的朗诵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自读,说感受。

3.学生用上述方法自读《将军与士兵》。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故事。

5.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讲亲人关心、爱护自己的故事,让同学分享自己的幸福。使学生明白:时刻心怀关爱、呵护、善待身边的一切人、事、景、物。

2.知道用行动向亲人回报幸福。

3.在与人交流中,养成耐心倾听、文明建议的习惯。

重点难点

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要懂得善待身边的一切人、事、景、物。

教具准备

教师:1.几幅表现一家人互相关心的彩图。

2.歌曲:《我的好妈妈》

学生:能表现亲人关心自己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谈话(10)

1.师:在上课前,教师请大家看几幅特别幸福的画面,看后,请小朋友来说说画面,并且要用上幸福两个字。

课件出示幸福画面,伴以温馨的音乐。

2.让小朋友来说说画面,并且要用上“幸福”两个字。

3.学生自由发言。

二、谈谈幸福(15)

1.师:是呀,从呱呱坠地到现在,我们的每一次跌跤,每一次啼哭,每一次成长都得到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许多亲人的爱,我们就像掉进了蜜罐里那样甜蜜、幸福,正如我们刚才看到的画面那样。你脑中那些甜蜜的故事、幸福的情景一定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都数不过来了吧?快给你的小伙伴讲讲。

⑴先给同桌讲自己的幸福故事。

⑵小组交流,在别人讲完后可把自己想到的场面或问题再说一说。

⑶全班交流,共同分享,师相机引导点拨。

2.在分享了幸福的故事后,让我们用一首歌曲来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吧!

歌曲《我的好妈妈》,全班跟唱。

三、付出关爱(10)

你打算怎样向亲人表示你的关爱呢?

四、作业巩固(7)

1.把亲人关心你的故事用笔写下来。

2.用实际行动向亲人表示你的关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百花园

教学目的

1.能够把自己名字的来历写清楚。

2.体会家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意。表达自己对穷人的感激。

3.有修改的习惯。

重点难点

习作要把经过写清楚,写出真情实感。

教具准备

家长给孩子取名字的录音故事。孩子向父母及家人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

教学过程

1.引入话题。

同学们,从上节口语交际课上,我们分享了一个个成长途中的故事,它们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难以忘怀。是呀,从呱呱落地起,父母就为我们操尽了心。不说别的,就有你们那一个个名字,做父母的就费尽了心思,听——

2.放录音(一母亲加快自己给孩子起名字的经过)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4.你的名字又有什么来历呢?

5.小组代表交流,评价。

6.把自己讲的写下来。

7.自己修改。

8.同桌互相修改。

9.展示自己的习作,评价修改。

    相关推荐

    积累与运用五 积累·运用五 积累﹒运用五 积累·运用五 积累·运用五 积累·运用五 积累与运用(三) 积累与运用(二) 积累与运用(三) 积累与运用(六) 积累与运用(六) 积累与运用(二) 积累与运用(六) 积累与运用(七) 积累与运用(九) 积累与运用(六) 积累与运用(六) 积累与运用(二) 积累与运用(四) 积累与运用(七) 积累与运用(八) 积累与运用(一) 积累与运用(八) 积累与运用(一) 积累与运用(七) 积累与运用(六) 积累与运用(二) 积累与运用(二) 积累与运用(四) 积累与运用(七) 积累与运用(三) 积累与运用(六) 积累与运用(三) 积累与运用(四) 积累与运用(七) 积累与运用(七) 积累与运用(四) 积累与运用(一) 积累与运用(八) 积累与运用(四) 积累与运用(八) 积累与运用(一) 《积累与运用(二)》 积累与运用(七) 积累与运用(四) 积累与运用(三) 积累与运用(八) 积累与运用(七) 积累与运用(四) 积累与运用(一) 积累与运用(六) 积累与运用(七) 积累与运用(三) 积累与运用(三) 积累与运用(七) 积累与运用(四) 积累与运用(二) 积累与运用(三) 积累运用五1 《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 积累·运用 积累·运用 四下、积累.运用五 《积累与运用三》教案 《积累与运用三》教案 《积累与运用三》教案 《积累与运用三》教案 积累与运用(五)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三 积累·运用三 运用.积累一 积累. 运用一 积累运用一 积累.运用一 积累 运用一 积累·运用三 积累·运用四 积累运用六 积累·运用三 积累 运用 三 积累 运用一 积累·运用三 积累 运用 六 积累·运用四 积累.运用六 积累与运用(五)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 运用一 积累. 运用一 积累·运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