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夹竹桃》 教学反思

小编: :admin

紫水晶·个人博客

《夹竹桃》教学三题

摘要:
一、解惑。
二、悟情。
1、韧性。
2、月下迷离动人的美景让“我”产生各种美妙的幻想。
三、品析。
1、红白之中见真情。
2、语言的起伏变化,还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
3、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关键词:小学 语文

《夹竹桃》是著名学者季羡林老先生的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描绘了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我已三次教学这篇美文,每次都深沉地被文章陶醉。

一、解惑。
在研读课文时,我发现课文中有一些疑点,百思不得其解:
首先是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这句话中的“也”在行文上显得很突兀,上文并未讲过别处还有夹竹桃,这里“也”似乎有点承接不上;
其次,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中又有“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这两个“大门内”的意思,到底是院子里的影壁前,还是堂屋的大门内?根据“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无日不迎风吐艳”可以读出,这两盆花肯定不是在室内。那这样,课文中所配的一幅图是不对的,它没有画出影壁及夹竹桃与影壁的位置。
季老1962年10月访问缅甸时,在异国他乡巧遇自小于故乡常见的夹竹桃,从而引起他无限思绪,激发了创作热情,写下这篇散文,并发表在1963年1月号的《人民文学》杂志上。原文的第二自然段是这样的:
“不知道由于什么缘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而且都摆在大门内影壁墙下,正对着大门口。客人走进大门,扑鼻的是一阵幽香,入目的是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立刻就仿佛走进自己的家门,大有宾至如归之感了。”
读了这段文字,原先的那些疑惑迎刃而解。联系季老的生活经历,这篇文章描写了故乡的夹竹桃,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但同时它又是季老深深的思乡情怀的寄托,在这普通的植物身上,承载了沉甸甸的乡情。
通过阅读,同学们均能解开心中的疑窦,对作者“最留恋最回忆”夹竹桃的情感也能比较透彻地理解。有同学说:在作者的家乡,家家都种夹竹桃,说明人们都很喜欢这种植物;有的说:作者就像这普通的植物一样朴素,写得文章不像一个很有学问的学者,我们一读就懂。有一位来自内地的同学说,读了这篇课文,她也像回到老家的院子里,嗅到那浓浓的花香。
这样读来,文中多处的疑问都迎刃而解,从而对文章的理解就更加深刻,我似乎见到了季老那平和慈祥的面容,见到了他那守望故土的双眸。

二、悟情。
这篇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通过用一年三季各色花的对比,和月光下夹竹桃的描绘,写出了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学习这篇文章,就要真正地理解季老的感情。我着重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把握夹竹桃坚韧的品性,赏析夹竹桃在月下迷离动人的美景,自觉感悟文章中蕴含的人生情怀。
1、韧性。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有的学生从“在和煦的春风里,在夏日的暴雨里……无日不迎风吐艳”这句话感受到了夹竹桃的坚强。
有的学生从“在和煦的春风里,在夏日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等语句中,读出了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还有的同学读了“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感受到了夹竹桃顽强的生命力,把“韧性”理解为顽强的生命力。
更有学生把“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的一声不响”让我觉得夹竹桃是默默无闻的为人类作出贡献的,把“韧性”理解为默默无闻的奉献自己。
大家看到“然而”这个词了吗?“然而”表示转折,在这里表示夹竹桃与其它的花都不同,它不像百花那样争春,也不像它们那样花期短暂,所以我的理解是“与众不同”。
“悄悄的,一声不响的,从春天一直到秋天,夹竹桃目睹了百花争艳的繁华美景,又亲见了百花的无奈凋零,它始终如一。它的坚强、它的持之以恒、它的默默无闻以及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使我们想起了很多……”
2、月下迷离动人的美景让“我”产生各种美妙的幻想。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月光下夹竹桃的黑影本是平淡无奇,但在作者奇妙的想像中就变得意趣盎然、令人回味了。参差的叶影、迷离的花影被想像成了地图、荇藻、墨竹,而小飞虫、小夜蛾则成了轮船、小鱼儿。多么贴切、多么新奇的想像啊。细细读来,我们不禁感受到了如水的月色、耳畔小虫的呢喃,眼前似乎浮现出夹竹桃轻轻摇曳的景象。奇妙的想像把我们带进一个富有童趣,如诗如画的境界。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纯真的童心、宁和的心境。
反复阅读课文,越读越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觉到一种别样的情绪在跳动,季老内心流淌出的似乎不仅仅是对夹竹桃的喜爱,从“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 值得回忆的花”、“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这些语句最能体会到他对过往生活的一种深深的留恋与眷顾。

三、品析。
季老是国学大师,造诣精深的语言学家和散文家,有“书坛北派泰斗”之称, 其深厚的文字功底从文中可见一斑。
1、红白之中见真情。
在写盛开着的夹竹桃时,季老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在平常人眼中,红色和白色是再普通不过的了,然而,季老却将它们写成了“火”与“雪”。“火上有雪”,烈焰似乎就要融化白雪;“雪上有火”又让人感觉了皑皑白雪上,跳动着的火焰。
2、语言的起伏变化,还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
在《夹竹桃》中,优越的语文条件表现在作者熟练而充分地利用汉语时空广阔的特点,走笔生花,稳步而行,不急不缓地把夹竹桃的品性、把作者自己的感觉、思想精致地传达出来。他的语文优势,是以淳朴为本的,如“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就像是与朋友讲述自己的记忆,更像是和邻人饭后闲谈。于淳朴之中展开了对夹竹桃的种种记忆和想象。
季羡林为了节奏和变化,还在口语般的叙述中,适当地用四字格的语词。如“总之,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这不仅体现了语言的起伏变化,还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
适时地穿插口语,同样也使语言风趣而多变。季老写到:“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嘟噜的使用,既具象又传神,和前边的量词“朵”比起来,又有地方个性。所有这些都增强了这篇散文的可读性。
3、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季老在文中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具体真实地地写了夹竹桃的形象。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用了排比手法,写出了夹竹桃“一年三季”“无日不迎风吐艳”充满生机,花期长,执著,生命力顽强。
“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巧妙地将花比喻成了火与雪。
“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的一声不响……”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夹竹桃目睹了百花争艳的繁华美景,又亲见了百花的无奈凋零,它始终如一,默默无闻地绽放那顽强的生命力……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一个反问,肯定了夹竹桃的可贵。
互相对比,突出夹竹桃的特性。
“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四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这节写出了春夏秋三个季节中鲜花盛开的情景。它们不是名贵的花,但是应有尽有,在各自适宜的季节里,伴随着“和煦的春风”、“夏天的暴雨”、“深秋的清冷”盛开。与它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夹竹桃一直在盛开着。
“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的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让人感受到了夹竹桃那顽强的生命力。“一声不响”是夹竹桃默默无闻的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奉献自己。

季老以优越的语文条件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一丝不苟地写出来,把《夹竹桃》种在优越的语文条件的土壤中,让《夹竹桃》绽放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里。这使得他的散文在强调同一的时代里独放异彩。
《夹竹桃》的确是一篇佳作,值得我再次学习。

    相关推荐

    《夹竹桃》教学反思 夹竹桃教学反思 《夹竹桃》教学反思 夹竹桃 夹竹桃 夹竹桃 夹竹桃 夹竹桃 夹竹桃 夹竹桃 《夹竹桃》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 17《夹竹桃》 13 夹竹桃 夹竹桃教案 夹竹桃教案 《夹竹桃》教学教案 《夹竹桃》课文 夹竹桃简介 夹竹桃资料 夹竹桃资料 《夹竹桃》教学设计 《夹竹桃》教学设计 夹竹桃介绍 《夹竹桃》教学设计 《夹竹桃》教学设计 《夹竹桃》教学资料 《夹竹桃》教学设计 《夹竹桃》教学设计 夹竹桃教学设计(5) 夹竹桃教学设计(9) 《夹竹桃》教学设计 《夹竹桃》教学札记 《夹竹桃》教学札记 《夹竹桃》文中概括夹竹桃妙处的句子 夹竹桃说课稿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夹竹桃》教学反思 夹竹桃教学设计(2) 夹竹桃教学设计(4) 夹竹桃教学设计(6) 夹竹桃教学设计(10) 《夹竹桃》练习设计 《夹竹桃》相关知识 《夹竹桃》片断赏析 《夹竹桃》教案之二 《夹竹桃》课课练 《夹竹桃》说课稿 夹竹桃教学设计(8) 夹竹桃教学设计(11) 夹竹桃教学设计(3) 夹竹桃教学设计(7) 《夹竹桃》教案之三 《夹竹桃》教案之一 《夹竹桃》教材分析 《夹竹桃》片断赏析 《夹竹桃》第三课时 《夹竹桃》说课设计 夹竹桃教学设计(1) 《夹竹桃》说课材料 夹竹桃 教案教学设计 《夹竹桃》课文原文 《夹竹桃》说课材料 《夹竹桃》片断赏析 《夹竹桃》课外拓展 《夹竹桃》探究感悟 夹竹桃 教案教学设计 《夹竹桃》课后习题3 《夹竹桃》公开课教案 《夹竹桃》片断赏析 《夹竹桃》相关知识 《夹竹桃》说课设计 夹竹桃节选阅读 《夹竹桃》教学设计之一 《夹竹桃》教学案例设计 《夹竹桃》教学设计之二 《夹竹桃》第一课时教案 《夹竹桃》教学设计与实录 《夹竹桃》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像夹竹桃那样生活——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夹竹桃》 《夹竹桃》课后习题4,说说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 六年级语文《夹竹桃》教案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夹竹桃》作者季羡林简介 北师大版夹竹桃阅读答案 作者爱上夹竹桃的原因是: 《夹竹桃》作业设计2及答案 《夹竹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小学六年级语文夹竹桃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夹竹桃》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夹竹桃》教案 《广玉兰》与《夹竹桃》写法之比较 《夹竹桃》课文片断分析1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夹竹桃》教案 《夹竹桃》课文片断分析2及答案 苏教六下《19、夹竹桃》补充习题答案 “但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中的“此”什么意思?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夹竹桃》教案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夹竹桃》教学设计 月光下夹竹桃的影子有两个特点: 《夹竹桃》一文中的过渡句是哪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