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废科举后乡村教育陷困境

小编: :admin

中国古代的教育,城乡差别并不明显。以清代为例,虽然官办学校主要设在州县以上的城市,但学生大都来自乡村。同时在乡村还设有社学、义学、私塾等负责启蒙教育。除宗室、贵族外,城乡子弟受教育的机会大体上是均等的,当时的社会精英大多出自乡村。乡村教育拉大与城市的距离,并处于明显落后状态,是从清末开始的。其中,废科举也是造成乡村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

鸦片战争失败后,传统教育的弱点充分暴露,八股被视为万恶之源。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一片声讨下科举制被废止。由于仓猝定制,思想准备不足,措施不力,废科举后出现许多新问题,严重影响了新学堂的发展,更使乡村教育受到严重冲击而陷于困境。

首先,旧的教育体系解体,造成乡村教育的断层。明清时期的教育,完全纳入了科举的轨道。政府除建立府州县学为科举储才外,同时在乡村普遍设有社学、义学,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私塾,用以承担启蒙教育,并为地方儒学输送人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废科举后,旧的教育体系一下子解体了,而新的教育体系一时又无法构建,乡村子弟顿时无所适从。新学堂初建时,几乎全部设在州县以上城市,乡村子弟面临无学可上的局面。旧的教育体系中,启蒙教育在乡村教育中占极大比重,而没有了启蒙教育,乡村子弟很难考进城里的学堂。实际上,废科举后的一段时间内形成了乡村教育的真空,乡村教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从此拉开了与城市教育的距离。而这种文化教育的中断,哪怕只有10年,便是一代人的延误。

其次,传统观念尚未转变,乡村教育难以为继。科举制度的推行,把读书与做官紧紧连在一起,“读书做官”的影响根深蒂固。科举可以立废,观念不可能一下子转变。《浮生手记》的作者骆憬甫是清末生员,两次应乡试未中。就在废科举那年,一位有见识的俞先生劝他报考杭州府中学堂。当时,除了他母亲同意外,所有“亲戚乡老族人”都反对,好像“是吃洋教一样”,大都“嗤之以鼻,背后批评”。骆憬甫所住乡村距杭州城不远,这里的观念尚且如此,僻远之地就更不必说了。直到民国初年,这种状态仍无多大改观。

再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乡村教育举步维艰。新学堂与旧式学校不同,它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废科举后,新学堂有了一定发展,仍困于经费,难以普及。一方面,教育经费不足,不能广设学堂,另一方面,高额的学费又让众多人望而却步。这必然会严重困扰乡村教育的发展。

最后,师资严重匮乏,乡村教育明显滞后。在传统教育体系解体之后,原有的教师多不能承担新学堂的教学任务。因此,新学堂面临的又一个困难就是师资匮乏。骆憬甫回忆最后两科乡试,浙江考试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物理、化学、法律、财政等,对于只接受过私塾教育的乡村子弟而言,实在是勉为其难。因而对于自己的落榜,他心服口服,并称:“乡村的环境,既无名师传授,又无益友研讨,从哪里去求进益呢!”山东馆陶县在兴学堂中算是做得不错的,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立高等小学堂,后又推广蒙小学堂,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全县已有初等小学堂五十五所,“为制尚称整壹”。就是此县,初设高等小学堂时,也只聘到中学教习1人,科学教习1人,管理学生20人。且因全县“师资缺乏,附设师范传习所一班,一年毕业后,委充初等小学堂教习”。像这种进修一年即充任教员的情况比较普遍。

    相关推荐

    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的困境与出路 重视词语教育,使盲人走出困境 非洲因缺水陷入贫困的故事 创新写作让“学困生”摆脱困境 困境中闯出的教改新路 诗歌教育的教学困惑 浅谈学困生的教育策略 话题作文的困境与前景 高中语文课堂的现实困境 乡村大道 困境与突围:文言文教学的诵读 乡村大道 史铁生: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 教科版《贫困人家》教学设计 教科版第五册《变废为宝》教学设计 科举的发展历程 乡村生活秀 歇后语列举 环境教育讲座──关注我们的环境 新国学教育三境界 狼的陷阱 环境教育讲座──关注我们的环境 乡村大道教案 浅谈诗词里的科举 从《范进中举》谈明清科举制度名称 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_语文论文 浅谈农村基础教育 《乡村大道》课文 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 从后进生关心起——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 废园外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 科举考试与社会习俗 乡村大道-教学教案 教师忧思录:理想与现实的困境(九年级) 困惑 《乡愁》的意境和韵味 科举制度的演变浅谈 《乡愁》的意境和韵味 教科版第七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乡村大道》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教案设计 教科版《村居》教学设计 情境教育:儿童—知识—社会 《乡村大道》教学设计 《村居》教学后记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教学实录 孟禄《教育史教科书》 贫困 荐举贤良 诱益后进 范进中举后的概况 范进中举读后感(一) 班主任的心境与教育效果 习作范文:乡村趣事 教科版《村居》教学设计 范进中举读后感(二) 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贫困人家 范进中举读后感(三) 盘点中国历代的科举制度 博闻:明清科举的三级四试 在古诗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教科版第四册《举办一次科学常识》教学设计 走进田园 热爱乡村 《调查家乡的环境》教学设计 谈谈《范进中举》中的张乡绅 科学对于教育的意义 《最后一课》环境描写 浅谈贫困地区农村小学起步作文的教学 《乡村大道》教学设计之一 古诗《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乡村大道》教学设计之二 《举办一次科学小竞赛》教学设计 《爱的教育》读后感 描写乡村景色的古诗 做个快乐的乡村教师吧 古诗《乡村四月》教学实录 废墟的召唤教案最新 废墟的召唤教案设计 教育科研方法的新取向──教育叙事研究 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大赛高中组金奖空缺 教育缺陷背后的深层根源在哪里 公开课《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农村信息技术教育之我见 语文教育学学科规律论 《罗迦诺的乡村》练习题 《鸟的天堂》一课中渗透环境教育 《废墟的召唤》教案 从城市到乡村──《乡下人家》教学回顾反思 加强情感教育提高数学学困生学习的潜能 《画家乡》素质教育新学案 《乡村里的大花园》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一课中渗透环境教育 赏析:乡村四月教学教学反思 《乡下人家》教后感 乡愁课后反思 新教材建设中的乡村文化 回归本体走出困境——谈深化语文教学改革_语文论文 《走进田园 热爱乡村》教学设计 关于西部农村教育的思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