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案

小编: :admin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七月的天山-教案,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关于天山美景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用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积累语言。

3.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夏天独特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理念

《七月的天山》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本课教学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通过自读、品读、美读、想象,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感悟文章优美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初识天山,引入课题

1.师:在我国西北边疆,有一条连绵几千里的大山脉,那就是天山。它横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它终年积雪。盛夏,茫茫戈壁滩上虽然暑气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是另一番天地了。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天山山脉,去领略那奇异风光。

2.师:(课件呈现)这就是咱们祖国的天山,这盆地,这谷地,这山林,是不是已经吸引了你的眼球了呢?就让我们翻开书本,去尽情地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初识天山美景,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把七月的天山最吸引你的段落多读几遍,想一想作者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学生充分读课文,并交流初读所得。

(1)师:把你最喜欢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

(2)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把语句读正确,读流畅,并引导学生说说三个段落分别展示了哪三个不同的画面。

①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读时注意读准“白缎”的“缎”,“山涧”的“涧”,“俯视”的“俯”,读准多音字“饮”。)

②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读准“白皑皑”的“皑”,“马蹄”的“蹄”,“溅起”的“溅”,读准多音字“重”。)

③天山深处的景象。(读准“绵延”的“延”,“离鞍”的“鞍”。)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意在通过学生的自读发现,扫除阅读阻碍,以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性了解。教师的随机检查,要落实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整体感知课文。)

三、再读课文,展示画面

1.师:同学们,你们已经走进了天山,也看到了那一幅幅奇异的风光画。请你再仔细读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么说的?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2.学生默读课文,并在段落旁写上自己想说的一个词、一句话。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初步感受。

3.交流、评价。

4.引读。

①天山是那样的充满生机。我是从“……”读出来的。(学生接读)

②天山正是有了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才会有秋天般的凉爽。我是从“……”发现的。(学生接读)

③天山是那样的幽静,那样的相映成趣。我是从“……”感受到的。(学生接读)

④天山真像一个巨大的春天花园啊!我是从“……”感受到的。(学生接读)

(设计意图:问题引路,再读课文,并写上自己的点滴印象和感受,为研读课文、品读天山美景预做“热身”。)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细品美景

1.师:是呀,天山是那样的生机勃勃。请同学们再次轻声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些景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1)学生潜心读文,边读边思。

(2)交流品味。教师预设:

①这一段话中作者写了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天山既是寂静的,又有着无限的生机。(从内容的把握上去评价)

②这一段话中作者用了许多比喻,把雪峰比作白缎,把雪峰间的云影比作花朵,把雪水比作银链,把浪花比作白莲,多么形象,多么生动,我眼前的这些景物变得栩栩如生了,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写法的理解上去评价)

③这一段话中有许多好词,用得很巧妙,很准确。如“抛”这个词就直接写出了天山的凉爽;“飞泻”这个词写出了雪水直流而下的气势;“汇成”这个词又写出了溪流的湍急。(从用词造句的感悟上评价)

④这一段话作者写得很有条理,从高处的蓝天、雪峰写到低处的雪水和溪流;从远处的戈壁滩写到近处的饮马溪边。(从布局谋篇的发现上评价)

2.师:同学们学得可真好,不但把课文读懂了,还有自己的体验、感悟和理解,与天山来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相信大家同样能学好第3、第4两个自然段。现在各小组围绕下列要求展开学习:读一读,说一说,品一品。

(1)学生按四人小组展开合作学习,教师巡回参与并指导。

(2)分组展开交流;点评合作学习情况,作如下归纳。

①第3自然段:内容——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写法——比喻;用词造句——用“漏”而不用“照”;谋局布篇——从近到更近。

②第4自然段:内容——天山深处的野花;写法——比喻、排比、反问;用词造句——“柔嫩”、“柔美”、“矫健”、“精神”;谋局布篇——从更近到深处。

(设计意图:在教材的处理上,把第2自然段作为学生阅读的重点,引导学生潜心会文,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既从内容、写法、用词等方面深入地阅读课文,同时也品味了天山美景。而第3、第4两个自然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先前的学习方法得到运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略读课文的课型特点。)

二、美读课文,体会写法

1.再自由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把这夏天的天山独特的风光从你的读中表现出来,注意把一些好词佳句读得更有味。

2.学生诵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展示读。师生评价。

3.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么美的天山读出来了,也发现了作者是如何把天山的美景表现出来的。现在我们再从以下几方面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①从重点词中感受。如“抛”、“飞泻”等词的准确性、形象性。

②从重点语句中感受。如作者丰富的想象、确切的比喻。

③从段落、全文上感受。作者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从高到低,由远及近来写景。

(设计意图:以读悟情,以读悟法,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情感目标的达成还得依靠朗读,表达方法的学习还得引导、渗透。这是真实的语文课堂。)

三、阅读整理,写法迁移

1.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个或几个段落,感受文中那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增加文化积淀。

2.课外尝试用想象、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来写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

(设计意图:积累是为了更好地使用,有了积累和悟得方法,再学以致用,这是阅读教学由吸收到表达的具体体现。)

3.课外阅读类似的文章。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七月的天山,七月的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推荐

    《七月的天山》教案 七月的天山 -教案 七月的天山教案 《七月的天山》 七月的天山 《七月的天山》 《七月的天山》教案2 《七月的天山》教案1 《七月的天山》A、B案 《七月的天山》A、B案 《七月的天山》A、B案 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七月的天山》A、B案 《七月的天山》A、B案 七月的天山导学案 《七月的天山》教学案例 《七月的天山》教学案例 《七月的天山》教学案例 《七月的天山》教学案例 七月的天山-教学 《七月的天山》精品教案 七月的天山反思 《七月的天山》教案讲义2 《七月的天山》教案讲义1 七月上天山 《七月的天山》美文欣赏 关山月 七月的天山 教案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 教案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说课稿 七月的天山说课稿 《七月的天山》教学案例(片段) 七月上天山导学案 《七月的天山》教学建议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重点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想 《七月的天山》教学建议 《七月的天山》教学片段 《七月的天山》教学建议 《七月的天山》教学杂谈 《七月的天山》教师语录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难点 《七月的天山》教学建议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上天山导学案 《七月的天山》教学片段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 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目标 《七月的天山》教学杂谈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 《七月的天山》教材简说 《七月的天山》教学片段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 《七月的天山》教学建议 《七月的天山》教学建议 《七月的天山》教学建议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 七月的天山教学实录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上天山》教案设计 《七月的天山》课外拓展知识 天山 《七月的天山》考点练兵 七月的天山课后反思 七月的天山课堂实录 《七月的天山》教学案例与反思 《七月的天山》四年级语文教案 《七月的天山》好词好句 《七月的天山》好词好句 《七月的天山》相关资料 七月的天山全文解析 《七月的天山》教学案例与反思 《七月的天山》词句解析 七月的天山练习设计 《七月的天山》中心思想 《七月的天山》一课一练 《七月的天山》课文原文 《七月的天山》趣闻故事 《七月的天山》作者简介 《七月的天山》教学案例和反思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2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一 《七月的天山》疑点解答 《七月的天山》训练素材 《七月的天山》词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