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中学语文应试教学的积弊与出路_语文论文

小编: :admin

 

一个大学数学教授不会解不出高考数学试题,而一个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却可能对一些高考语文试题感到束手无策。这一奇特现象。便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既成事实的语文应试教学所造成的尴尬后果。

历年参加语文高考阅卷的人员中,大学教师居多。这些人中有专家、教授,也不乏才华横溢者,然而面对试卷,他们却常感一时无从答题,即使有人最终能做出答案,也须花出比高考规定多得多的时间,答题的速度远不能和高考考生相比。那么我们的考生水平真的比大学教师强得多?事实并非如此,只能说考生的应试能力(即解题技巧、答题速度)确实达到一定水平,而真正的语文能力却未必真正达到相应的水平。这从能够反映语文能力的作文和现代文阅读中可以看出。就高考作文来看:作文内容不充实、词语贫乏、句子不通顺、不连贯的现象比较严重。语文应试教学的不良后果已敲响了长鸣的警钟,逼使我们进行反思并寻求科学的出路。

一、扭曲的应试、变形的课堂

各级考试已不只是考察学生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的一种形式,而且早已成为考评教师业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级考试后的成绩排队,不仅显示了各个学生的成绩优劣,同时也“排”出了任课老师的工作态度、教学能力。校方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及排名次情况来发放教师的奖金数额,甚至作为评聘职称的标准,这些早已成为“公认”的评价标准。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更形成了从学生、家庭、学校及社会只重分数不管其余的不争事实。在考试的层层压力下,教师的心弦越绷越紧,课堂教学处在应试阴影中。教师钻研教材实则成了钻研教参,为提高对试题的命中率,教参成了教师须臾不敢脱离的护身符,对于教参中的重点、要点无一遗漏地“宣读”给学生听,整篇课文的教学,所有主要东西还是由教师自己讲、学生记。对教学的研究变为对各级各类试题的研究。尤其是随着高考语文命题的标准化,各级语文命题也随之标准化。“标准化”课堂教学就应运而生了。本应生动活泼,甚至还要最丰富的情感参与的语文教学,变成了犹如工厂生产线似的标准化操作,其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凡此种种应试教学的现状都严重危害着正常的语文教学,如朗读课在很大程度上被取消,讨论课变成了简单化的“满堂问”,标准化试题取代了应有的读写训练,教师常常只满足于在这种训练中画上几个简单的符号……如此这般,在应试能力、解题技巧提高的背后就是语文智能的退化和停滞。“长期的应试教育不但把孩子毁了,也把老师毁了,老师的退化不亚于孩子,而且比孩子更可怕。当一个教师退化为一部古板的机器时,他怎么能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和知识的穿透力去影响学生。”[1]

1990年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里已经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本来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知识是研究语言文学及其运用方式与方法的各种理论知识。学好语文基础知识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和发展语文能力确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毕竟不是我们语文的教学目的,而只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手段,因而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必须“紧密联系学生听说读写实际”,必须“着重于运用”,也就是说语文知识对语文能力培养的指导作用,必须依赖于言语实践。正如一个乒乓球运动员,他所掌握的运动学理论知识及对各种打法的研究对其训练确有指导作用,而要取得冠军,却要靠长期坚持不懈的打球实践。同样,单纯地学习语文知识或以语文知识的研究来取代语文能力的训练是绝对行不通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大纲》指出: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教学生一定数量的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但这种学习,其目的是要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领悟或改造仿作,不断地积累和丰富词语词汇,从而逐渐掌握优美地表情达意的熟练技能”[2]再者,语文知识也要和课文结合起来教学,课文是章法、写法分析的基础,离开具体的语言材料去学习章法、写法只能是表面的、肤浅的、空洞的。总之,教学生学好课文同样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有一种理解,以为掌握了语文知识、学好了课文就具有了语文能力,因而我们的各级语文测试,把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对课文的理解,作为测试的目标,甚至将此与对语文能力的测验平起平坐。

这样,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就变的模糊不清了。教师为教知识而教,语文知识越来越多地进入语文课堂,知识也越来越系统。课文则被肢解成了一堆语文知识材料,用大量的时间去分析这些材料中的相关的语文知识,对每篇课文进行全面的语言形式、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剖析,目的是让学生听懂、记牢,有的还将语文材料直接演绎成一些语文知识性的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以巩固记忆效果,以为这样就是做到了讲练结合。但究其实,却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更没有了语感的训练。其结果就是学生平时只满足于你讲我听,你讲我记,只是到了复习迎考时才辛辛苦苦地去死记硬背一些课文中的语言知识。不少学生在学完、考完之后,居然连课文都未完整地看过一遍!那么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未能从学过的课文中获得至关重要的语感体验,而且连学来的一些课文知识和语言知识也很快遗忘了。

二、着眼于阅读、复归于言语

国家教委决定,从1995年起,我国将全面实行“新高考制”。语文学科高考新特点是:更为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和素质的提高,考试材料不直接从教材中选取。这无疑将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一个新的契机,使我们叫了几十年的语文教学改革真正有了走向科学化的可能。也使我们语文教师彻底抛弃应试教学的沉重枷锁、从应试教学模式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探索符合语文学习科学规律的教学方法有了可能。

总的来说,中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祖国母语,通过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来灵活自如地运用汉语,使之成为人生的一项基本技能。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摒弃语文教学的应试理念,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推到首要的地位。以笔者之见,中学语文的听说读写教学,有两个途径是不可逾越的:一是阅读,二是言语的科学分析。

语文教学应以阅读为基本方法。有识之士大抵赞同这样的看法:培养语感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应试教学的结果培养不了学生语感,反倒破坏了学生的语感。而阅读正是培养语感的必要途径。阅读不同于朗读,虽有专家认为朗读法是语文科的第一教学法,笔者对此不敢苟同。阅读可分为默读和朗读。默读的过程有思维的参考,伴随着对课文的理解;朗读的过程由于声音的干扰,不利于思索,但容易激发情感,有助于对课文情境的体验。二者都可促进语感,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教学中应改变对课文重思想分析和语法分析的习惯作法,要求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读——默读和朗读上,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有意识地扩大课外阅读,学生的语感就能得到明显加强,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相应提高了。根据笔者自身学习语文的体会和长期对学生的观察,上述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有些学生喜爱阅读,其语文成绩尤其是作文水平高于其他学生。作家的语言运用能力无疑是极高的,虽然他们的学历有高有低,但毫无例外的是,没有哪个作家不是声称他们从小就酷爱阅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即此理。中学语文教学把阅读放在首位,教师的工作重在指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是语文教学走出误区的法门之一。

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把语言和言语区分了开来。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曾指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个人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是社会成员共有的,不受个人意志的支配,而言语是言语活动中受个人意志支配的部分,具有个体性的特点。[3]简单地说,语言的基本构成是词汇和语法等,表现为一个民族语言的基本材料和运用规则;言语则是个体对前者的运用过程及其结果。语言带有相对抽象的理论色彩,而言语则是生动活泼的,与每一个个体心理特点相联系的听说读写行为及其结果(如文章、作品)。因此,现行的语文应试教学,实际上是把汉语的词汇和语法规则等这些主要属于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对象,当作了中学生的学习重点,或是把生动个体的言语活动及其成果(如课文)分解成毫无生气的语言材料和抽象理念(如中心思想等),这对于中学生学习语文而言,无疑是痛苦而事倍功半的。中学生的任务应该是通过学习言语而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即是学习课文,学会听说读写,而非学习语文理论。当然在学习言语过程中要通过语法、词汇这些语言规则和材料来进行,但孰主孰次应是一目了然。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重视言语分析,即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句子的言语语意,了解课文、句子的表意方法。了解它的言语交际功能及特点,以至于掌握文章的作法,而不要再在思想内容和语言符号上打转,不要以解题的技巧训练来代替语感和听说读写的训练。言语分析应成为语文教学走出迷途的又一块试验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应试教学造成的语文教育的停滞不前,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但只要广大教育者能逐渐认识到其严重弊端,并敢于抛下包袱参与改革与实验,语文教学的正确路径又是能找到的。

注释:

[1]康健、段跃《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中国青年》1994.4)

[2]谢永泉《语文教学的根本出路何在?》(《中学语文》93.6)

[3]参见《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第二章:语文学和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相关推荐

    试论语文教材的出路 中学作文教学的问题及出路_语文论文 文言文的总复习与应试_语文论文 议论文论证应急思路_语文论文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及出路_语文论文 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的困境与出路 小学作文指导中的“积累”与“激励”_语文论文 文言文的复习与应考_语文论文 改革高考:语文教育的出路_语文论文 文路·学路·教路_语文论文 现行小学语文测验的弊端及改革_语文论文 略论暗示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中应把握的两个问题_语文论文 “新高考”语文应试对策_语文论文 中学生作文应有定“法”_语文论文 试论“文子”与田文的关系_语文论文 “学院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语文论文 试论素质教育中的小学语文教学_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浅谈文学教育与文学应试之矛盾 关于语文应用与拓展教学的讨论 2010中考语文作文应试技巧:出新技巧 “询问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范围_语文论文 浅谈中学语文的读与说的教学_语文论文 现代文阅读应试能力的现状与思考_语文论文 从高考看中学语文教学的出路 论语文积累 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_语文论文 小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与选择_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生的“相异构想”_语文论文 散文中的情与景_语文论文 把语文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多媒体在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_语文论文 教学论坛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_语文论文 现代教学技术研究与应用_语文论文 步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认识误区_语文论文 谈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训练 略论语文教学应当以“读”为本_语文论文 现代文应从高中语文教材中删去_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教师与文本解读_语文论文 浅谈随机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小学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应试教育的现状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_语文论文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应当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 语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 论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应重视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_语文论文 浅淡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效应_语文论文 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_语文论文 语文科应重视听说教学_语文论文 汉语拼音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语文论文 试论小学语文的“生本”-小学语文论文 改革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的三大思路_语文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新法的应用特点_语文论文 控制论与语文教学方法_语文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教材应用文编辑的缺陷_语文论文 浅谈“切块拼接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段落分析法应该休矣!_语文论文 考试作文应急处理九法_语文论文 素质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_语文论文 《绿》的教学思路浅谈_语文论文 积累“中介”了然物理_语文论文 谈民族地区汉语文教学与罗森塔尔效应_语文论文 语文课堂还应突出语文学科价值 试论语文课堂教学的随意性_语文论文 阅读学与中学阅读教学_语文论文 中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现状及对策_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学法指导_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文学与出汗》课堂实录 论高考语文统考与中学语文学科的发展 略论中学语文教学的控制问题_语文论文 走出电化教学的误区_语文论文 语文课堂还应突出语文学科价值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_语文论文 职高作文应重视指导与评讲_语文论文 试论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现代文阅读应试策略谈(上)_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_语文论文 中西文化与广告语言_语文论文 文言文朗读的指导与测试_语文论文 现代文阅读应试策略谈(下)_语文论文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质量评估的功能与控制 千呼万唤始出来——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_语文论文 理文路·嚼词句·悟中心_语文论文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质量评估的功能与控制 德育论文:教育出于爱心小学语文论文 作文教学观念应该更新_语文论文 试论语文习惯的养成_语文论文 文言文教学应因文设计教法_语文论文 考场阅读中的文段与中心句_语文论文 应试作文思路秘笈 试论中学生文学社建设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_语文论文 考试改革与语文素质教育_语文论文 《故乡》教学的多种思路_语文论文 史论与史实——谈中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几篇史论及其他_语文论文 《太阳路》教学设计_语文论文 论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 试论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实施 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与语文教学_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_语文论文 对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思考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