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朗读中悟情 想象中创新

小编: :admin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试题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是常见的题型。每到复习考试阶段,教师都要组织学生强化训练,而命题时更是绞尽脑汁,求新求精。笔者读到两个有关“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的题目,深有感触。题目是这样的:

( 1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请根据这段话,再加上你的想象,把爬山虎的脚画出来。

( 2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之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詹天佑》)根据文字叙述,发挥自己的想象,分别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山势及开凿隧道的简明示意图。

细细比较、口味上面两道题,有三个显著特点值得借鉴。

其一,围绕教学目标,注意导向性。

“对学生的评估,要有得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的发展”。两道题正是基于上述目的,以新大纲和课本所确定的要求为内容,做到教什么考什么,怎么教就怎么考。《爬山虎的脚》课题点出了重点,“预习”“思考 . 练习”都要求仔细研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詹天佑》一课着重讲了京张铁路修筑过程中“开凿隧道”等几处关键工程的施工情况,表现詹天佑的智慧和才干,突出了他“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新大纲重新审定的人教版教材,不约而同地新增了“画爬山虎的脚”和“画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示意图”的练习题。编者的意图达成度如何,教学中如何改进和完善,考查一下学生画得怎样便一目了然了。

其二,重视语言感悟,注意思考性。

“阅读分析”的考查重点是了解和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包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上述两道题虽然是笔试题,但是一改以往机械记忆式的文字叙述和猜谜式的选填 ABC ,要求学生“画”出答案来,不过,若不认真默读,用心思考,就不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就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也就不能把答案“画”正确。

题( 1 )所引的 4 句话,依次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形状——“枝状”“六七根”“细丝”,颜色——“嫩红”。忽略哪一个细节都会出错。题( 2 )所引的 4 句话采用对比的方法介绍了两个隧道不同的施工方法,因为居庸关“高”,所以采用的方法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因为八达岭“长”,所以采用的方法是“中部凿井法”。山势的不同特点和开凿的不同方向都要正确地“画”出来,如果不能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也是不行的。

其三,体现学科沟通,注意综合性。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要求“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这个意义上看,两道试题不失为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有益尝试。“画”答案的方式,既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又使学生意识到掌握绘画的基本方法,提高给水平也是不容忽视的。除了共同涉及的美术学科以外,题( 1 )还沟通了“语文”与“自然”的联系,通过画爬山虎这种植物加深了对“茎”“叶”“叶柄”这些植物学名词和知识的理解;题( 2 )则把“语文”和“地理”,乃至建筑学的一些知识联系在了一起,“山势”“隧道”“凿井”这些不容易的词读读、想想、画画就明白了。 【案例】

课件展示“池塘里的荷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满池的荷花千姿百态,生机蓬勃,在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形态之美。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

生:我看到荷花很美丽,真想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飞到荷花池中。

生:荷花太美了,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朵荷花。

……

师:课文哪一段具体地写出了荷花的美?

(生答第2自然段)

(出示段,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抓住“挨挨挤挤”读懂了荷叶很多。

生:明明是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呢?

生:荷花在绿叶衬托下会显得更美。

生:我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而且荷花的形态很多很美。

师:荷花那么美,你能读出它的美来吗?

生:我还会加上动作呢。(生一边读一边加动作,非常生动、形象)

生:老师,“冒”可以换成“伸”吗?

师:你真会读书。你们说说“冒” 换成“伸”,好不好?

生:“伸”的意思是舒展开;“冒”是向外透,往上升。我觉得在这里用“伸”不够恰当。

生:我觉得用“冒”字好。因为“冒”写出荷花的动态美,还让人感受到荷花奋发向上的精神美。

师:荷花如此娇艳动人,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呢?

生:我想用笔把它画下来。

生:我想配着音乐美美地朗读。

……

【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营造民主、平等、开放的氛围空间,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如,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你读懂了什么、“冒” 换成“伸”,好不好?等等。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使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教师引导学生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学生的创造热情空前高涨,画画、朗读……创造力得以充分的挖掘。《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应当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朗读中悟情,在想象中创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无疑,这是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应追求的目标。


朗读中悟情 想象中创新

    相关推荐

    朗读中悟情 想象中创新 创设情境 读中感悟 想象中创新 朗读中悟情 想象中创新“冒”出个性──精彩“动词”赏析例谈(节选) 创设情境 读中感悟 想象中创新──《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在朗读中感悟在想像中创造 在朗读中感悟 在想像中创造 小学语文二年级片段教案——《荷花》片断赏析:朗读中悟情想象中创新 感悟朗读中的“情” 读中感悟 创新悟情 教学设计 读中感悟 创新悟情 教学设计 纵情朗读 尽情想象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读中感悟 创新悟情 在朗读中感悟 在想像中创造——《会走路的树》教案 在情境中想象 在朗读中体验──《称赞》教学案例 在情境中想象 在朗读中体验──《称赞》教学案例 读中生情悟中激创——《雪儿》教学设计 在朗读、想象中创造——《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谈 朗读悟情 合作发展 以读启思,读中悟情 入情入境 感悟想象 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以读启思,读中悟情 在情境中想象 在朗读中体验——二年级上册《称赞》教学案例 抓对比 展想象 悟情感 练中学文 读中感悟 演中创新——《落叶》教学设计 读中体验 读中感悟 读中创新──《雨点儿》教学案例及评析 品读中体验 整合中悟情 在情境中诵读,在诵读中感悟 想象·创新·展望 读中有悟 悟中有情──《长城》教学设计 开拓想象 培养创新 读中有悟 悟中有情──《长城》教学设计 《山市》中创造性想象的学习 在欣赏中体会美 从朗读中感悟美 变式朗读 读中感悟--《草船借箭》片断 创设情境,情趣朗读──赏析《我是什么》 20 《山市》中创造性想象的学习 巧设情境 朗读感悟 自主表现 巧设情境朗读感悟自主表现 巧设情境 朗读感悟 自主表现 在朗读中感悟在想像中创造——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创设朗读情境 培养学生语感 创设情境 感悟真情 在阅读中发展想象力 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教师随笔 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感悟、发掘和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感悟、挖掘和创新 创设情境 感悟品味 丰富想象──《雨点儿》教学案例分析 读中理解 读中感悟 读中理解 读中感悟 读中积累 读中感悟 读中感悟 读中体验 读中积累 读中感悟 变式朗读 读中感悟──《草船借箭》片断赏析 感悟朗读教学中的“情”──《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与反思 在层层解读中想象感悟《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 以读促悟,读中悟情——《藏羚羊的故事》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整体感悟 激发想像 诱导创新——《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朗读法 《以读代讲 以读激情 读中悟情--《小露珠》教学设计谈》 读中熏陶 学中求悟 读中悟情“细”中品意──《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在模仿中创新 读中感悟 议中深入 读中感悟 议中深入 读中感悟演中升华 理解字词 练中悟情 猜想 验证 朗读 习得何如悟得,形象大于思想──《少年闰土》创新教学案例 习得何如悟得,形象大于思想──《少年闰土》创新教学案例 想象型考点(中考)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悟内容论文精品 《隆中对》朗读指导 创设情境 感悟品味 丰富想象──《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读中悟 读中赏 读中用──以读为本学《山雨》 以读促悟,悟中生情──《凡卡》第一课时教后反思 猜想验证朗读 在朗读中 感悟语言文字──《雨点儿》及评析 《大江保卫战》“创设情境法、感情朗读法”教学设计 读中悟 悟中读──《爬天都峰》课堂实录片断 在疑中读、学、悟 张开想象的翅膀 飞向创新的王国 套中人(创新教案)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谈谈初中语文课中的朗读 万般朗读总关情 万般朗读总关情 创新挖掘诗词中的想象元素──记《词五首》之《望江南》的教学 读中感悟 说中积累 演中迁移 入情读,入境悟,体验写──我眼中的《秋思》 朗读悟情,放飞思绪——《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创新意于法度中 万般朗读总关情 阅读中体验 实践中感悟 阅读中体验 实践中感悟 阅读中创新型思维素质的培养 “有感情朗读”再认识 感悟与想象齐飞 激情在课堂燃烧──《荷花》想象思维教学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