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运用比较法落实词句教学目标

小编: :admin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词句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理解含义比较深的词句在课文中的意义和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据此,我们可以明确:词句的教学目标有两层。第一层是:理解词义句意;第二层:是品味词句。什么是品味词句呢?我认为是:在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词句在课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词语、句子与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体会作者造词造句的用意;另一方面,让学生体味这些词句在表达上的准确、优美、形象。

那么,如何落实词句教学目标呢?要达到第一层目标,常用的方法是: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要达到第二层目标,我常常采用比较法去引导学生品词品句,品出“味”来。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例去谈谈几种比较法。

(一)换词比较

如《可爱的草塘》一课中,“浪花翠绿翠绿的,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中的“赶”,可以引导学生换上“接”字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可以看出:“接”是指前一层浪花过去了,后一层浪花跟上来;“赶”是

指前一层浪花还没有过去,后一层浪花就追上来,起弧的节奏快,能显示出浪花的活跃。这样——比较体味,学生队“赶”用在这里的含义和表现力就理解得比较深刻了。

又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写道“一位老奶奶双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把‘拄’换成‘拿’,好不好?”学生一比较,纷纷说:“不好,因为拄着可以看出是老奶奶快站不住了,必须借助拐杖撑地才行,从后面的‘背靠’也可以看出来。”我顺势引导学生:“老奶奶年纪大,快站不住了,还要在那里等候总理的灵车,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便会得出:这表现了老奶奶对总理的尊敬、怀念、渴望见到总理的感情。这样,学生通过换词品味,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加深了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换词比较法,通过换上相近的词进行比较,学生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多进行这样的训练,能培养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二)换句比较

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中写小艇的样子时,出示下面两段话让学生比较,讨论:那一段写得生动?

(1)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2)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学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课文中的一段话写得生动。因为它用人们熟悉的独木船、新月、蛇作比喻,让人们眼前就有了小艇的样子。学生通过比较,锻炼了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领悟到运用比喻的精妙之处。

又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第一段时,我出示了以下两个句子让学生比较,让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

(1)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心理非常悲痛。

(2)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两句话都写我悲痛的心情。不同的是第1句写的概括,第2句写得具体。第2句中虽然没有出现“悲痛”一词,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我”极其悲痛的心情,句中不仅写出“我”如何悲痛,而且写出“我”悲痛的原因,感情非常真实,因此,第2句比第1句写得好。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句式的句子,可采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加以推敲、比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个关键句子“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可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呢?经过比较,学生能悟出:运用反问句能更强烈表达出鲁迅先生对黑暗的旧社会的憎恨之情。

(三)增删比较

在课文中,有很多词句用得准确生动,包住着思想感情,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之后写下来的。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没有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品味,那么,学生对于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些思想内容的,就会缺乏比较具体的、全面的了解。而培养和提高这方面的分析能力,这应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我常常使用增删比较法。

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学生通过读课文后会知道:课文表现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但是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个中心的呢?那就要通过品味词句去了解了。如在教学这些句子“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时,让学生把带点的词删去,让学生比较;句子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比较,能够体会到:“一尺来高”用得好,它写出总理要审阅的文件很多;“一句一句”用得好,说明总理对每一句话都看得仔细。

通过这样抓重点词删除比较,不但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知道:作者是运用这些词句去准确表达内容的。

还有一种是增加比较。如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时,有一句话“董存瑞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教学这个句子时,在句子上添词变成“连长,让我去炸掉它吧!”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能够体会出课文的句子用得好,因为能够表达出董存瑞请求任务时的坚定,毫不犹豫。语言简洁、有力、掷地有声。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更深一层。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词句教学的目标。长期坚持训练,能培养学生品词品句的能力,能使我们的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来。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运用比较法落实词句教学目标 比较法在词句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改换比较法培养语感 中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_语文论文 比拟句的用法 对比手法的运用 对比手法的运用 运用“对比法”巧妙复习易错标点 比较阅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比较法在说明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汉英语法比较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故乡》对比手法的运用 《故乡》对比手法的运用 中法高考比较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目标教学 课文中用列数字和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句子是? 运用电教媒体,优化目标教学 《师说》的比较句式 移换比较体会情韵--《景阳冈》词句教学 比较阅读在《济南的冬天》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读”的教学手段落实情感领域教学目标——《海底世界》教学体会 《行道树》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小学语文量词的运用方法 优化目标教学落实素质要求 《短文两篇》词句综合运用 简笔画在语文目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诗文解题法:手法比较 试谈说话教学远近目标的落实 《致女儿的信》词句综合运用 《外国诗两首》词句综合运用 解析现代规范标准看鲁迅文章的词句及标点的运用 《致女儿的信》词句综合运用 学会比较、善于比较—-在比较中认识世界 文言诗文解题方法:手法比较 把握提示要求 落实训练目标 谈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及其落实 《傅雷家书两则》词句综合运用 “汉字难学论”与比较方法论 对比论证的运用 愉快教学法的运用 运用语文学科特有的方法导学达标 《草虫的村落》学习目标 [小学语文]优化目标教学落实素质要求 《认识象声词 运用象声词》课堂教学实录 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对比论证的方法在《过秦论》中的运用 谈语文阅读中的比较法与联想法 说明文的写作训练(比较法)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引号运用法则 说明文的写作训练(比较法) 文言诗文解题法:语言比较 标点符号用法 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的比较研究 目标导学法──《说屏》学案 运用对比,巧解《故乡》 《过秦论》对比的运用 《落花生》词句解析 《凡卡》中对比的运用 小蝌蚪找妈妈句子比较辨析 浅谈词语的比较教学_语文论文 《落花生》词句积累 《广玉兰》与《夹竹桃》写法之比较 文言诗文解题方法:语言比较 《比尾巴》词语造句 文言诗文解题方法:内容比较 利用典型例句练写排比句 欣赏诗歌实用方法:把握感情落差 利用典型例句练写排比句 《燕子》比较教学谈 词类活用句式 谈运用“赏析法”教古诗 《社戏》动词的运用 新旧标点符号比较谈_语文论文 比喻的修辞作用和运用原则 植物妈妈有办法词句教学教学实录 《学用字词句》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学习目标 浅谈目标备课法在小学语文备课中的应用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句式与虚词用法 《最后一分钟》学习目标、词句解析和教材简说 《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 《学用字词句》教学设计 《比尾巴》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词句综合运用 浅谈中学语文的比较法教学_语文论文 《口技》衬托手法的运用 《老王》字词综合运用 《散步》字词综合运用 浅谈衬托手法在新教材古诗词中的运用 运用“六化”落实高中语文课程基本理念 运用新教法 教好新教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词句综合运用 《口技》衬托手法的运用 灵活运用“发展情节法” ·浅谈比较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_语文论文 《草虫的村落》词句解析 《马说》字词综合运用 《散步》字词综合运用 “联系比较法”说略及例板_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