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一年级教案:转)苏版第二册《识字3》教案及设计说明

小编: :admin

一、游戏引入,初识象形字

1.组织游戏:(出示课文插图)

(互)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

(2)小组同学一起合作,把你们看到的用简单几笔画下来,看哪一组画得多画得像。

(3)请一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2.引人新课:

(1)想看看古代人是怎样记录这些事物的吗?(示象形字)。

(2)猜猜看,这些古代字符分别表示图上的哪些事物?

门)这些古代文字逐渐演变,就有了大家看到的这些现代汉字。(示现代汉字)

二、识读字、词、儿歌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木会读的字多拼几遍拼音。

(二)识读字、词。

1.自读生字。(示生字)

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同座互读生词。(示生词)

要求:词儿连读。

3.小组学习,查读字、词。

要求:小组同学互相帮助,让每位同学把每个字、词都读准。

4.全班查读字、词。

(l)查读字,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重点指导:川chuan 什chen

(2)查读词:正音,词儿连读、读好听。

(指名读、齐读)

重点指导:

a.“竹子,石头,燕子”第二个字是轻声。

b.“竹子”:看,绿油油的竹子,品读。

“泉水”:听,泉水流动的声音,品读。

“燕子”:说,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吗?品读。

(三)识读儿歌。

l、自读儿歌。(示儿歌)

要求:读准,读通顺。

2.指名读儿歌。

3.听录音读儿歌。

4放音乐自由练读儿歌,练好后读给好朋友听,请他给你提提意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5、齐读儿歌。

三、识字、写字:舟、竹、石、川、燕

1.认读要识写的生字。(不带拼音)

2.小组学习:讨论如何识记字形?

3.重点指导“燕”字。

门)你有什么办法记“燕”字?(适时教学新偏旁“四点”,指正“燕’懒笔顺)。

(2)师范写“燕”字。(边写边说如何把“燕”字写好看。)

(3)生描红。

4.全班交流其余4个字的识记方法。

5.自学笔顺图。

6.描红,观察各字的重点笔画。

7.书写所学生字。

[说明]

《识字3》一课是苏教版标准本实验教材小语~年级下册中的集中识字课型,是以介绍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为基本内容的看字形演变识字。此课要求学会9个生字,l个只识不写的字,认识3个新偏旁;初步了解一

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在设计教学时,首先我们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口,以识词为中介,最后再以诵读儿歌来巩固树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到儿歌连为一体。同时,注意处理好各部分的轻重,儿歌是为了结识字提供语境,而不是阅读课文,重点还应是识字、写字。于是,我们把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三大块:一是游戏激趣,引入新课;二是读准字、读好词、读通儿歌;三是识记字形、写字训练。接着,我们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设计各环节具体的学习方式及教学过程。

1、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开课时的游戏设计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

境,在观察、画画、猜象形字的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来历,同时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坚持“先自学而后教”、“专教那些学生不会和相对薄弱”的原则。在识读部分采用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自读生字,同座互读词,小组合作学习查字、词,自读、听读、练读、好朋友互读儿歌等形式。在记字、写字部分采用小组讨论记字;自学笔顺图、自己描字、自己观察掌握如何把字写好看等过程,让学生充分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只对难读准的字,如“川、什”加以示范,对不易理解、读好的词,如“竹子、泉水、河川、燕子”加以点拨,对难记、难写的 “燕”字加以指导,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锻炼了自学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各方面得到发展。

2.求实。

对于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力求扎实。识字“实”:我们安排近20分钟时间识字,从初读的读准字音,到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到训练词儿连读,然后到小组学习查读字、词,人人过关,再到老

 

    相关推荐

    转)苏版第二册《识字3》教案及设计说明 一年级教案:识字3(苏教版) 苏教版二年级第四册全册教案《识字3》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二册《识字3》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3》教案 苏教版第四册《识字3》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四册《识字3》教学设计 识字2《日月明》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 一年级下册识字3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3》教案 二年级上册识字3 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6》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 1》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第四册全册教案《识字8》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第四册全册教案《识字5》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第四册全册教案《识字7》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第四册全册教案《识字2》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第四册全册教案《识字1》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第四册全册教案《识字六》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材分析 苏教版第二册《识字1》 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3(苏教版) 苏教版第二册《识字1》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转转盘识字4教案 一年级教案:第二册《识字7》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3·教案 二年级上册《识字3》优秀教案设计 湘教版第二册《识字3》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1》教案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教案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4、日月明·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一教案 转转盘识字4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2》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二册《识字6》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二册《识字2》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二册《识字5》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二册《识字1》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二册《识字4》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四册《识字8》教案 苏教版第四册《识字7》教案 苏教版第四册《识字6》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3》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5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四册《识字5》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3、菜园里·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1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6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识字3 人教版语文第一册《识字4》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5教案(苏教版) 人教版第3册教案——识字1 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第四册《识字一(3)》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3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程导航)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3》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七》教学设计 一年级教案:识字二[三册]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八》教学设计 《识字3》教案二 《识字3》说课设计一 一年级下册识字3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5》教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下册)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3教学设计(学程导航)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识字1》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1》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3》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6》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5》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2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2》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六》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4》教学设计 (第三册)《识字3》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练习教案 识字3教案一 二年级教案:苏教版小语第三册(国标本)《识字三》教学设计 一年级教案:家(苏教版第二册) 二年级教案:苏教版小语第三册(国标本)《识字三》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专题“汉字”》教案设计3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3教学设计(学程导航)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7教学设计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5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3 在家里·教案 一年级下册《识字8》(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识字3》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第四册全册教案《练习3》教学设计 识字3(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1》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6教学设计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8教学设计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4》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