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下册第九单元《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小编: :admin

教材分析:

《望天门山》主要写所见,融情于景,抒发赞美之情。头两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描写山川的气势。第一句主要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之水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波浪滔天。这首诗的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迎面扑来。这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赞美了神气壮丽的天门山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乐观豪迈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会写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体会作者乐观豪迈的情怀。

教学难点:

体会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游山玩水吗?都游过那些山?还想去游那些山?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安徽省当涂县,有一处雄奇秀丽的景色——天门山,早在唐朝时,大诗人李白就去过那里,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望天门山》。板书:望天门山。

二、初识“天门山”

你从诗题中知道了什么?

望:看,往远处看。

天门山:“天门”,顾名思义,就是天山的门,可见天门山是……(高、俊秀、险等)师补充: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像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 “天门”由此得名。

李白远望天门山,见到怎样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就跟随李白一同游览天门山。

三、游览“天门山”

(一)我能读

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教师示范,指导朗读。

1、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有表情地朗读、有画面地朗读。

2、变换形式,反复诵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读——全班读)(过程评价)

(二)我能说

1、说一说这首诗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1)我感受到诗歌磅礴的气势。理由:“断、开”山断而江开,可见江水的声势是多么浩大“流、回”两山夹江,可见江流回旋湍急而浩荡,那气势真是不可阻挡。

这首诗表现的就是这种磅礴奔放的气势,让我们把这种气势读出来。

(2)我感受到李白内心的激动。理由:孤独的李白孤帆一片自上游顺水而下,一到天门山,天门山就像大门敞开一样,敞开自己的胸怀迎接自己,让他的不开心,他的孤独一扫而光,感受到了天门山的热情。

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首诗,注意最后一句要用高昂的声音来表现内心的激动。

2、说一说这首诗你不理解的和有疑问的词语或句子。

学情预测: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中断:从中断裂;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通,流过的意思;回:回旋;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天门山仿佛是被神斧拦腰从中劈开似的,长江从两山之间奔腾而出。只见向东流去的碧绿的江水,在这里打了个回旋径直向北流去。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突出,耸出来;孤帆:单独的一只船;日边:遥远的天边。

两岸苍翠的东西梁山隔江相对从船的两边掠过。一叶孤帆从天水相接的远方徐徐驶来。

(适时补充:把这句诗改为:“两岸青山相对立”好不好?为什么不好,用“出”字有何绝妙之处?①“出”比“立”好,“立”给人感觉呆板,而“出”给人感觉活跃。②“出”表现诗人在行舟过程中由远到近看到天门山的样子。③“出”给了我们动感,天门山由远到近,由渺小到高大,显现在我们眼前。小结: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更让我们融入到诗的意境中。)

(三)我能画,

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首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再去读读、找找、划划。(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1、你觉得这首诗可以画几幅画?说说你的理由。

在讲画、评画的同时加深对诗的理解,全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长江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体现出诗人借景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四、课堂小结。

小结:你能想象得出作者舟行天门山时的感情吗?

(作者在这船上欣赏风景,被美景陶醉了,写下这流传千古的佳作。)

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

(我伫立在来自天边的孤帆上,多么令人心飞神驰;乘船迎天门而去,眼前是浩浩荡荡的急流翻腾着漩涡,多么令人惊心动魄!)

五、作业布置

这么好的诗应该背下来。大家试着读读背背。

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相关资料: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世人称为诗仙.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下册第九单元《 望洞庭》教学设计 长春版《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下册第九单元《宿建德江》教学设计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下册第十单元《 步行18里》教学设计 长春版第九册《春望》教学设计 人教第九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人教第九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下册第十单元《 生命的药方》教学设计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怕什么》教学设计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野荷塘》教学设计 长春版语文一年下册第一单元 长春版语文一年下册第八单元 长春版语文二年上册四单元备课材料 长春版语文二年上册四单元备课材料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长春版语文一年下第三单元 《望天门山》教材理解 长春版第四册《春天的小雨》教学设计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第四单元乐趣 人教版第九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 《望天门山》教材理解 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研读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简析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下册教案设计第一版块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教案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下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简析及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死是千真万确的》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触摸春天》教案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人教版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单元教案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单元 动物天地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第三单元劝学 望天门山说课材料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下册一、二板块备课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长春版第九册《朝三暮四》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学指导:第四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第四单元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下卷 本文【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下册第二单元《2古诗四首》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 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试卷 语文版九下第四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合集 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第四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萧山杨梅》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百合花》教案 《望天门山》教案设计 长春版第一册《九九歌》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教案设计 望天门山教案设计 2016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 新世纪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四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四》教学设计 望天门山 教案教学设计 长春版第九册《风》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长春版第九册《四时的情趣》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长春版二年级下册《春天来到深山里》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望天门山》课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板块《水乡》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祁黄羊教案 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简析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