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再见了,亲人说课设计

小编: :admin

一、说教材

《再见了,亲人》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在本单元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本文以情为线索,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记述了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大娘、小金花、大嫂,引入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往事回忆,把现实的告别场面与往事结合起来。全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炼,句式参差多样,篇幅较长,是一篇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针对本课特点结合高年级阅读教学要求,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雪中送炭”、“同归于尽”、“唯一”等词语及重点句含义。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2、通过自主、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及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真情,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3、感悟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因为课文涉及的时代背景距今较远,小学生对抗美援朝故事存在着较大的认知障碍。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难点:通过朗读和想象,再现典型场面、典型人物,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说教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根据本课抒情性较强的特点,我采用“以读激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即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弄清全文主要的人和事,人物之间的联系后,通过抓重点词句,创境朗读,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文章中心,感悟语言传达的情感,使学生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心灵不断得到净化,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教育效果。具体教法是:

1、以读代讲法: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自身规律。中朝两国人民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不是用一两句话能够说明的,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式: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配乐读为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和情境,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2、情境教学法:文章不是无情物,为了达到“披文以入情”的教学目的。我借助录相、图片再现当时场面。通过音乐烘托、渲染气氛,使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表达的更加强烈。

3、观察、想象法:通过观察书中图片、文字,启发他们展开想象,丰富课文内涵,拓宽思想,强化积累。

三、说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与学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抓重点词句体会文章,通过读物结合,以读为主的学习方法,将个别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说过程

从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出发,为了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完成本课教学目标,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我设计了四个教学过程:

1、启情导入,了解背景

语文《课标》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凝炼,感情真挚,可由于课文所写故事离生活较远,给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增加了难度,所以我在上课解题导入后,出示三张照片,简单的与学生交流课文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2、初读激情,感知全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学生带着“书中的亲人指谁?他们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握全文。然后指名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这样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让学生走进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中朝人民深厚的友谊。

3、以情悟文,情感升华

著名学者燕国材认为:凡是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发生强烈波动的事物,就比较容易记住,且保持牢固,有的甚至终生不忘。当学生的思想与作者产生共鸣时,抛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课文哪些描写让你感受到他们虽不是亲人,却胜似情人?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句式和重点词、句、段的理解,分析典型场面,典型事例。如:“雪中送炭”的理解,我首先让学生从字面去理解,并说出比喻意,然后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这个词。“雪”、 “炭”分别指什么?“送”大娘是怎样送的?送来的仅仅只是打糕吗?进而利用导语启发学生情感,加以朗读。通过理解这个词,使学生理解了整段内容。通过理解重点句子,使学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含义。

联想和想象在阅读教学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时引导学生利用书中的图片、文字想象,再现典型场面:如想象朝鲜人民为志愿军舍生忘死,“雪中送打糕”、 “智救侦察员”、“上山挖野菜”付出巨大牺牲的动人情景,扣动学生心弦,接着“移情入文”,进行感情朗读:教师范读激情、导语启情接读、图片创境朗读、配乐诵读等读悟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朝鲜人民的伟大情怀,引起心灵上的震撼,从而使“知”与“情”,“理解”与“情感”在联系中,不断加深,不断升华,引起情感上的和谐共振,水到渠成地感知课文的中心思想,又受到生动、深刻的国际主义教育。通过师生合作教学其中一段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其他自然段,体现了“导、扶、放”的教学原则。

4、积累拓展

为了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观看中朝两国人民互助图片,交流抗美援朝英雄故事,受到情感熏陶。

五、说板书

板书是整节课的眼睛,将课堂中重点知识板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

    相关推荐

    《再见了亲人》说课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说课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说课 5、再见了,亲人 6《再见了,亲人》 5、再见了,亲人 五年级上册《再见了,亲人》说课设计 6、再见了,亲人 6、再见了,亲人 9《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板书设计 《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 《再见了,亲人》课堂实录 《再见了,亲人》教案 《再见了,亲人》助读 再见了,亲人 教案 《再见了,亲人》有感 再见了,亲人(片断)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板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课文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