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小编: :admin

以下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醉翁亭记》教学实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两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簸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到他们把簸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老师要送给同学们的一句话:把封闭的心门敞开,阳光就能驱散阴暗,光明就能消化忧郁。

现在我们开始上新课——《醉翁亭记》,大家想听老师朗读课文还是背诵课文呢?

生(齐):背诵!

师(微笑):那老师开始背诵了,同学们认真看课文,看老师有没有背错的地方好吗?

(背诵略)

(掌声)

师:同学们发现老师背错的地方了吗?

生:老师,您漏掉了“觥筹交错”这个词。

师:发现的好,可能老师喝酒的时候没有“觥筹交错”,所以漏掉了,大家要记住这个词语的意思。今天老师上课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朗读与背诵,能解意与领情,能比较与运用。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怎样。

(生读课文略)

师: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文中有两个虚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知道吗?

生:“也”和“而”。

师:是的,“也”字出现了21次,“而”字出现了25次, “也”字是一个语气词,具有表示判断和舒缓语气的作用,在课文中大致可以读出三种语气,用于描述景物时应读出陈述的语气,用于介绍人名时应读出肯定的语气,用于直抒胸臆时应读出感叹语气,同学们按照老师的分类试着揣摩一下。

生:“环滁皆山也”应读出陈述语气。

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应读出肯定语气。

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应该读出感叹语气。

师:不错的 ,聪明的你们!“而”字在句中作连词用,一般表示并列、修饰、承接和转折的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留心,文章用了“而”字主要是将诗一样的句子断开,使之带有散文的韵味,真正是“骈散相间”。下面我们一起再来读课文,要读出味道来。

(生朗读略)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其中有几个成语和词语沿用至今,知道吗?

生:“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觥筹交错”

师:大家可以造句吗?

生:我遇到了一个难题,经过苦思冥想,终于峰回路转,想出来了。

生:他说要到网上查资料,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游戏也!

生:这个棘手的案件经过警方的努力终于水落石出了。

生:等到我们考上一中的时候,大家一起来觥筹交错!

师:怎一个好字了得!注意有些词语经过发展有了新的内涵。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一段,老师读同学们翻译。

(翻译及指导略)

师:有一些重点字词老师要强调一下,“山行六七里”的“山”应译成“沿着山路行走”,后文中“杂然而前陈者”的“前”同理应译成“在前面”,“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中的“名”要译成“取名”,“饮少辄醉”的“辄”与我们之前学过的《五柳先生传》中的“造饮辄尽”中的“辄”意思一样,相当于“就”,还有一些一词多义的现象,“太守自谓也。”中的“谓”意思是“命名”,第四段中的“太守谓谁?”中的“谓”意思是“为、是”,“ 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中的“于”意思是“从”,“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中的“于”意思是“在”,“太守与客来饮于此”中的“于”意思是“到”。

下面我们来研读课文,课文用“环滁皆山也”开篇,这种写法称做“总写一笔”,是全景。“琅琊也”这一句我们称为远景,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来呢?

生:“望”!

师:“酿泉也”这是近景,又可以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呢?

生:“渐闻”!

师:“醉翁亭也”这是特写,看来,欧阳修不愧是一个摄影大师,本段采用从远到近的顺序层层推进。到这里主要介绍醉翁亭周围的环境,下面的层次主要介绍了醉翁亭的由来,在句式上首尾接应前后接龙,类似于我们说的“顶真”,大家读读看,然否?

(生读略)

师:课文第二段描述了滁洲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我们首先分组读分组译,注意重要的字词。

(译读略)

师:老师要提示的重点字词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中的“开”意思是“散开”,我们之前学过《岳阳楼记》“连月不开”的“开”是“放晴”的意思,其中的“若夫”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岳阳楼记》中也有“若夫淫雨霏霏”用法相同,后文的“至于”和“已而”也有相同的作用。“云归而岩穴暝”中的“暝”与《岳阳楼记》中“薄暮冥冥”的“冥”虽然字形不同,但是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昏暗”的意思。

同学们看看本段写景有什么特点呢?

生:一天之景和四季之景,高度概括。

师:这种艺术效果老师给其取名叫做“剪接”,象摄影师剪辑出“特色”画面,这种写法我们称为“以点带面”。每一时每一季可写之景很多,欧阳修却技高一筹的浓缩景色的精华,可谓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大家试着用这样的分析背诵一下。

(生背略)

师:课文第三段介绍了滁洲的风情,男生读女生译。

(译读略)

师:老师要提示的重点字词是“伛偻提携”这里运用了借代的手法,意思是“老老小小的行人”,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岳阳楼记》中“锦鳞游泳”中的“鳞”用法一样,还有《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用法也是这样的。“临溪而渔”中的“渔”意思是“钓鱼”。

大家读文段看一共描述了几幅画面。

生:四幅,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师:是的,如果我们把这看成是一部电影的话,“滁人游”就是演员,“太守宴”就是舞台,“众宾欢”则是节目,“太守醉”无疑就是主角了。这一段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呢?

生:从路上写到醉翁亭里

师:是的,老师称为“从外到里”。本段的写法就称为“动画”,你们看,整个画面是不是很有生机和活力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看。

(吟诵略)

师:课文第四段主要写“日暮醉归”,女生读男生译。

(译读略)

师:老师要提示的重点字词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中的“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与《岳阳楼记》中的“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退”用法相同,指“做官和贬职”。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一个“乐”字是“以……为乐”,后一个“乐”字是“乐趣”

同学们找一找文段中的三种乐趣,看出来了吗?

生: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师:是的,文中反复出现了一个“乐”字,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复叠”。那么同学们看看文段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呢?

生:从禽鸟到人

师:是的,换句话说就是:从物到人。作者在塑造了一场“与民同乐”的欢乐场景之后,来了一句“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前文九次提到“太守”,直到此时此刻才见“庐山真面目”,可谓是总结一笔,画龙点睛!那么前文也多次提到了“乐”,大家找一找,读一读。

生:第一段中的“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生:第二段中的“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生:第三段中的“宴酣之乐。”

师:同学们找的很完整,老师不禁要问:醉其醉,乐其乐,谁解其中味呢?我要说:真的只有“乐乎”?!我看不尽然,娱情山水并不消磨政治理想,醉乐之中难免派遣抑郁之情。本文写于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时,虽然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的表示,所以我们也要看到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淡淡的苦愁和丝丝的忧郁。

我们再来重读课文,要读出作者的情感,作者的苦乐。

(吟诵略)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到课后练习题第三题:比较黄庭坚的《瑞鹤仙》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看你更喜欢哪一篇?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更喜欢黄庭坚的《瑞鹤仙》,因为该词浓缩了原文的精华。

师:老师概括一下,就是:有提炼。

生:我更喜欢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因为原文内容丰富,更有意境。

师:有意境,说的好

生:我也喜欢《醉翁亭记》,因为文中的结尾才告诉我们“太守”是谁,可谓是:有悬念。

师:是的,有悬念。

生:我也喜欢《醉翁亭记》,因为虽然黄庭坚的词基本用原句连缀,但只沿用了“也”,没有“而”文章少了“骈散相间”的韵味。

师:有韵味。我已经喜欢上你们了,看来同学们的认识很有价值,下去之后可以写成文章,象老师这样,今天老师送给同学们一篇自己写的文章《一篇绝妙的广告词》。

(分发资料)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读书卡片。第一,常识一点,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同属于“唐宋八大家”的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都出自他的门下。

第二,词汇一组,1、写景的词:林壑尤美,蔚然深秀,水声潺潺,峰回路转,翼然,晦明变化,野芳幽香,佳木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树林阴翳,鸣声上下。2、写人的词:伛偻提携,往来不绝,起坐喧哗,苍颜白发,颓然其间,3、写物的词:溪深鱼肥,泉香酒洌,杂然前陈,山肴野蔌。4、成语: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觥筹交错。5、发语词:若夫,至于,已而。

希望同学们记住老师上课之前给同学们讲的那个故事的深刻寓意。一起大声说一遍吧!

生:把封闭的心门敞开,阳光就能驱散阴暗,光明就能消化忧郁!

师:谢谢大家

(掌声)

    相关推荐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获奖) 《醉翁亭记》考实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7 醉翁亭记8 醉翁亭记9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教案 28、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1 醉翁亭记11 28.醉翁亭记 醉翁亭新记 28醉翁亭记 28、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3 醉翁亭记4 《醉翁亭记》教学案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译文 28醉翁亭记 28醉翁亭记 醉翁亭新记 醉翁亭记2 醉翁亭记10 《醉翁亭记》学案 《醉翁亭记》赏析 《醉翁亭记》赏析 《醉翁亭记》分析 《醉翁亭记》一问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 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 《醉翁亭记》赏析 第五册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考析 巧改《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分析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建议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 《醉翁亭记》导学案2 醉翁亭记 教案示例 醉翁亭记[活动课] 《醉翁亭记》 说课稿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 教学目的 28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教案60 醉翁亭记[活动课]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5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1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1 《醉翁亭记》学法指导 《醉翁亭记》导学案2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杂谈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 醉翁亭记 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