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醉花阴教案

小编: :admin

宋词《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为方便教学,语文网小编整理了醉花阴教案。醉花阴教案具有教学课堂模块明显、思维启发过渡自然,问题设计精当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醉花阴教案,一起来学习下!

醉花阴教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2、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过程与方法:

3、通过诵读感悟诗词,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诗词丰富深刻的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自己健康向上的个人情感。

教学重点:

能总结词的意境,体会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生活的方式来创造意境的好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导入:

师: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大家知道郭老这幅对联写的是谁吗?

生(部分):李清照。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不是知道我要讲李清照蒙我的吧?我们从对联中哪些信息可以看出来?

生:(举手)金石录是李清照写的。

师:确切来说是李清照和他的丈夫赵明诚一起写的一本研究考古金石的论著。

生:漱玉集是李清照的作品集。

师:还有没有?

师:大家知道后主是谁吗?

生:李后主,南唐后主李煜

师:沈谦《古今词话》里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是说二李是婉约词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来学习《漱玉集》中一篇重要作品《醉花阴》。(板书课题)

二、复习巩固作者生平:

师:对于李清照,我们并不陌生了。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她的哪些诗词?还能背诵吗?

生:两首《如梦令》。

第一首: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第二首: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师:嗯,背得不错。那么有谁还能说说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吗?

生:(七嘴八舌,略显零乱)

师:好了,好了。请大家还是跟随老师一起来廓清李清照的生平吧:(目的在于既复习巩固,又有所提高。)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但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这种惆怅是来自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如刚才大家背诵的两首《如梦令》。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过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而别有一番风味,如:《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还有即将学习的《醉花阴》也表现了这种特有的情感,等会儿同学们朗读时应注意这种情感。

但其后不久,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南宋建立这初,赵明诚任江宁知府,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在她那篇著名的《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以情真意切的笔调回忆了她与赵明诚烹茶赌胜、赏玩金石的欢乐,叙述了南渡后辗转流离、坎坷不尽的经历,抒发心中郁积的哀恸。由于一连串的变故,李清照的性格由开朗变得忧郁。如《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又如《武陵春》中所写的: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作李清照居金华时。久经飘泊,独在异乡,尽管春日双溪风光绮丽,但在她的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触景生情,越发感到愁苦。在李清照的这一类词中没有正面描写民族灾难的场景,也没有直接呼唤英雄主义的精神,但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了她的个人遭遇,在她心灵深处刻下抹不去的伤痕。她的词中这样写道: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清平乐》

我们看到李清照的“愁”,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而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因此,这“愁”字往往表现得非常沉痛乃至凄厉。

三、请同学来朗读这首词,让我们从中更好的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提示:朗读时注意刚才提到的所表现的作者的情感。

2、学生朗读,师生点评: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四、词文赏析:

1、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2、赏析词文: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

“瑞脑销金兽”,看着瑞龙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2).“半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

这说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

3).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4).重阳节对这种“凉”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重阳佳节,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偏丈夫游玩不归,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

总结:上片写秋凉,既写季节之凉,更写内心凄凉,情景交融。这是下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5).下片写赏菊饮酒,并抒发感受,中间作者本人的形象在内,说说词中作者是怎样的形象。

多愁善感、孤寂无聊、相思情苦、弱不禁风的思妇形象。

6).烘云托月的手法。

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

7).赏析“人比黄花瘦”的“瘦”字:

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

B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3、根据上面的学习,结合刚学过的柳永词特点,自己试归纳总结婉约派词的特点:

明确: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

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如《弇yǎn州山人词评》(明、王世贞)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还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五、作业

自选一首李清照的词,结合对作品的赏析,谈谈你对婉约派创作风格的理解。

附:备课资料

婉约派简述

中国宋词流派。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一般认为是明人张詅(字世文),。婉约,即婉转含蓄。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温庭筠,约812—866,晚唐著名诗人,诗词俱佳,以词著称。被誉为花间派鼻祖。)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宛转柔美之风。故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受影响。

代表人物有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等。

李清照的《漱玉集》、李之仪的《姑溪词》,欧阳修的《六一词》都是很好的作品。

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且都能各具风韵,自成一家,然而大体上并未脱离宛转柔美的轨迹。因此,前人多用“婉美”(《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软媚”(《词源》)、“绸缪宛转”(《酒边词序》)、“曲折委婉”(《乐府馀论》)等语,来形容他们作品的风调。明人径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应当说是经过长时期酝酿的。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醉花阴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相关推荐

    醉花阴 《醉花阴》教案 《醉花阴》教案9 《醉花阴》学案 《醉花阴》教学案 《醉花阴》教案5 醉花阴鉴赏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 《醉花阴》导学案 《 醉花阴》教学案例 醉花阴阅读答案 《醉花阴》教案设计 《醉花阴》赏析 醉花阴赏析 《醉花阴》说课稿 醉花阴说课稿 醉花阴教学反思 醉花阴教学实录 醉花阴导学案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案例 《醉花阴》表格式教案5 醉花阴(李清照) 醉花阴课堂实录 醉花阴备课资料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反思 《醉花阴》教学实录 《醉花阴》教学反思 醉花阴课后反思 醉花阴教学实录片段 《醉花阴》原文和译文 《醉花阴》教学设计之一 《醉花阴》教学设计之二 醉花阴词牌名的由来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教学设计3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案教学设计3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别云间》《醉花阴》教案1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高效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翻译:《醉花阴》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别云间》《醉花阴》 《题破山寺后禅院》《别云间》《醉花阴》《水调歌头》 《诗词五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别云间》《醉花阴》《水调歌头》 《诗词五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别云间》《醉花阴》《水调歌头》 引导无痕 陶醉花潮 阴房风光 一世阴凉 阴房风光 书湖阴先生壁教案设计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教案 鲁迅的阴毒 《书湖阴先生壁》 《淮阴侯列传》公开课教案 《醉翁亭记》教学案 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 谁没有陶醉之时?──《荷花》教学思考 遥望阴山话木兰 奥斯维辛的阴影 醉翁亭记 教案示例 28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教案60 《醉翁亭记》学案 书湖阴先生壁 “山阴道”在哪里 醉翁操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教案设计 《醉翁亭记》教案设计 《醉翁亭记》教案设计7 《醉翁亭记》教案设计 《书湖阴先生壁》教材理解 《醉翁亭记》导学案2 《醉翁亭记》导学案2 《醉翁亭记》公开课教案 《书湖阴先生壁》课文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28 醉翁亭记(方案A)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阅读答案 《书湖阴先生壁》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精品教案28 桥乡醉乡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28 醉翁亭记(方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