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大地的歌吟》教案

小编: :WY王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的语言特征: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音乐性

2、 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抽象哲理如何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

3、 理解诗歌中象征意蕴,以及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4、 体会不同诗人的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教学方式:

5、 自读品味法

6、 导读提升法

7、 讨论交流法

8、 读写结合法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

一、阅读《诗的语言》,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

诗歌语言与实用语言的区别,最显著的就是它们的目的不同。现实语言为实用,目的为“读解”;诗歌语言不为实用,目的在于“审美”。

1、 多义性

2、 跳跃性

⑴诗人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

⑵跳跃性是诗歌本身应该具有的特征

3、 可感性

具体、形象、可知。

一般来说,诗歌不是用来说理的,但诗歌中又有哲理;诗歌的“理”,要通过诗歌的意象和形象来包含;我们读诗,要读出诗的情感,有时还要注意它所蕴含的哲理。

4、 音乐性

外在的音乐性:押韵、平仄、节奏

内在的音乐性:情绪起伏,不同诗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第二课时

精读《河床》

㈠作者简介: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1950年参军,任宣传队员。同年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期间发表处女作《人桥》。1953年6月在元山战役中头部负伤回国治疗。1955年主动报名参加开发大西北。1988年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

㈡精读探究

1、 请体会主意象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性格。

外在 内在

地域(空间) 巴颜喀拉(源头 ) 高远

躺倒、屹立 横贯、气势、坚实

滋润、干枯、浩荡 雄性美:宽厚、壮阔、博爱

父亲:慈爱、深情

历史 怀念黄河象 古老、浑厚

时间、古迹、化石、始皇帝 饱经沧桑

通都大邑、驰道

现实 把龙的形象重新推向世界前台 富有使命感

色彩 丰富、华丽 不同流俗

姿态 体魄多毛 粗犷

纵、横、屈曲、下陷、切开 大千众相、包容万端

2、主要的语言特点

⑴不同流俗

句式:拒绝外在形式,注重内在节奏;变化多端的长短交错的句式,形成突兀、冲撞、紧张中的和谐

质感和力度:抛弃修饰、粗朴厚重(与黄河河床的风格特点相吻合),显得不可抗拒,魅力无穷。

⑵大气雄浑:雄浑、高亢、阳刚、大气。不拘小节,注重内在。大生命的大气概,有力的生命律动。

⑶修辞奇特:拟人、排比

3、意象特点:丰富多彩

⑴与传说、神话有关的意象,如“兀鹰”“母狼”“黄河象”,原始、血性,突出旺盛生命力的特征。

⑵与民族世俗生活有关的细节意象,如“唐古特人的马车”“猎人”“鹰的城堡”。给人视觉刺激,浓重的黄土色调给人巨大而奇异的感觉。

⑶具有沧桑感、伤残感的意象,如“飓风”“时间”“古迹”“化石”“始皇帝”“驰道”“不可攻克的球门”。这一系列意象,既是作者心灵痛觉的复写,又是他对那种狞厉粗犷的原生力量的认同,表达出人类最高贵的精神品质——认知自我的历史、感知自我的清醒、珍爱历史的智慧。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略读本单元另两首诗歌。

1、郑敏《金黄的稻束》

⑴写作时间:20世纪40年代。当时作者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读书。

⑵意象:

主意象:金黄的稻束。象征:母亲;历史;思想。

配合意象:疲倦的母亲;皱了的美丽的脸;满月、树巅、远山、暮色;小河。突出的意味:静穆;坚忍;深刻的美丽。

⑶意象特点:

跳跃:稻束——母亲——历史——思想(自然的联想与想象)

叠加:金黄的稻束——母亲的疲劳——静穆的雕像(刻意的对比冲击)

⑷语言力度:

“皱了的美丽的脸”——奇特而真挚的感受,异常的组合异常的效果

“伟大的疲倦”——苦难、磨砺、忍受,而且挺住了,熬过了。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疲倦是必然的,伟大却从这平凡者抗拒苦难的过程中升华出来,成为一种精神的雕像。

2、李保田《地之子》

感情:对大地母亲的深情。

含义深刻的句子:“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

安泰的神话传说。

“住在天国”,意寓离开了大地,离开了母亲,失去了力量。而失去了力量,便也失去了生命。这就突出了诗人作为大地之子对大地母亲的爱,把感情推向极至。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略读本单元最后两首诗歌。

牛汉《半棵树》

⑴主意象一:半棵树。

特点:令人惊诧的不只是半棵树的残损的身躯,而更是它依旧“挺立”“高”“伟岸”。

象征:这个意象颇为耐人寻味。被雷电劈掉了半边,命运遭受了重大的打击,但残损的身躯却依然挺立,春天到来的时候,依然“长满青青的枝叶”,依然把日子过得生气蓬勃,毫不随便,毫不颓废。

⑵主意象二:雷电。

全诗就只有两个意象。雷电是作为树的对立物而出现在诗歌中。一共出现三次,一次比一次可怕。结合写作的时间,我们不难想象,雷电象征什么。那是恶对人性、天性的践踏和蹂躏,恍如邪恶之幽灵!

⑶结合本诗,如何理解艺术的“打击力要放在最后”?

诗歌的前面一大半,我们感受到了半棵树的可贵可敬,我们甚至已经被它直面险恶命途的从容和生命的热情所感动。按一般情况,诗歌到此即可结束,情感的抒发(赞美)也已经十分饱满;但作者却异乎寻常地把诗歌再往深处拽上一笔——半棵树的悲剧并没有结束,因为它的“直”和“高”,它被雷电劈去了一半;因为它以半棵树的残躯,却依旧“直”和“高”,所以,雷电还要来劈它,而且早就在远处盯死了它——这真是悲剧命运难以抗拒!此时,我们的阅读,就不仅是感动,而更是震撼了!我们迫切地希望的是什么呢?

4、洛夫《边界遥望》

⑴作者简介:洛夫,原名莫洛夫,1928年生。20世纪40年代去台湾。著名诗人,人称“诗魔”。常有奇异突兀之句,含深刻之美、奇崛之美。

⑵重要的词句:

乡愁

内伤

咯血

冷雾

⑶意象:

杜鹃

白鹭

鹧鸪

传统意象,表达乡愁,更加深沉。意寓文化传承,一脉相传,难以分割。

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相关推荐

    大地的歌吟教案 隐者的田园歌吟 隐者的田园歌吟 《大海的歌》教案 《语文教案-大海的歌》 大海的歌教案设计 大海的歌* 《大海的歌*》 《大海的歌*》 大海的歌* 大海的歌 大海的歌* 大海的歌* 大海的歌 大海的歌* 大海的歌 大海的歌 大地的话教案1 大地的话教案2 雨说 -为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22《大海的歌》 14.大海的歌 14.大海的歌 大海的歌 教案教学设计 大山里的歌 24《大海的歌》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大海的歌 教案教学设计 《大地上的事情》教案 《大海的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习题 大海中的歌声 三年级语文教案:大海的歌 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第三册《游子吟》教案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 李大钊的故事 教歌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 春回大地 教案 春回大地 教案 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大风歌 24《大海的歌》|人教版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案 教案:《化石吟》 化石吟 教案 《化石吟》教案 三年级上册《大海的歌》优秀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大海的歌》教案 《水龙吟》教案 《石灰吟》教案 《化石吟》 教案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1 土地最忠诚的歌者 《大地的话》课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大海的歌》教案 《暮江吟》教案 二年级上《爱唱歌的大叶杨》教案 《暮江吟》教案 游子吟教案 痛苦的吟哦,撼人的信念——食指的诗歌《相信未来》 《暮江吟》教案 《石灰吟》教案 化石吟教案 《水龙吟》教案 《化石吟》教案 《化石吟》教案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之三 《大地的话》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之六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之四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之三 《大地的话》教学设计 《大地的话》教学设计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之五 长春版二上《被子的大地》教案 《风雨吟》教案3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之五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之二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之七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之二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之一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之四 《大海的歌》教学设计之一 《大地重现》教学简案 [高考诗歌赏析]诗歌的意象大集锦 湘教版一年级下册《4、大海的歌》教案 二年级上册《爱唱歌的大叶杨》教案 大地爱我,我爱大地──读《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有感 三年级教案:《大海的歌》教学设计之五 三年级教案:《大海的歌》教学设计之四 《化石吟》教案1 《化石吟》教案7 湘教版《大海的歌》教学设计 化石吟教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