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蜀道难》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小编:

教学设想:

本文选自苏教版“笔落惊风雨诗从肺腑出”板块,属于教学课文范畴。“诗从肺腑出”板块选有唐诗四首。萃集了唐代代表诗人的四首诗作,意在通过文本研习指导学生体验它们不同的诗风,或狂放或沉郁,或写实或隐喻,从中把握诗人慷慨苍凉、感叹怅恨的人生情怀。学习本文,主要是理解李白的诗歌浪漫飘逸的风格,学习诗歌的鉴赏。

目标与要求:

1、了解有关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2、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3、学会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把握其跳跃的隐性的含义;

4、学习对诗歌的赏析评价。

教时设置: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了解有关常识,理解内容。

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杜甫诗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宋文人用生命与真情,创作了一个又一个流芳百世的名篇,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抒发了家国身世之慨,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本单元我们将学习唐宋经典的诗作,通过学习,我们要在“读、解、赏、评”上取得经验和方法。本课我们学李白的诗作,感受他浪漫飘逸的风格。

二、了解学习目标要求。

三、交代有关资料

1、文体知识

古代诗歌,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产生于唐代,就是唐代以后出现的律诗和绝句。本文属于古体七言乐府诗。至于什么是“乐府诗”,留待学《琵琶行》时再详细交代。

2、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此诗作于这一时期。太子侍奉贺知章看到这首诗后,称他为来自天上的“谪仙”。李白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后便被赐金放还。

离开京城后,李白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

但他一生却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3、文体常识。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四、朗读

1、注意读音:

噫吁嚱(yīxūxī) 鱼凫(fú) 石栈(zhàn) 猿猱(náo) 扪(mén)参(shēn)

膺(yīng) 巉(chán)岩 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 倚(yǐ) 飞湍(tuān)

喧豗(huì)砯(pīng)崖 壑(hè) 峥嵘(zhēngróng) 崔嵬(cuīwéi)

吮(shǔn)血 咨(zī)嗟(jiē)

2、听录音朗读

3、自由散读

五、理解内容

各同学看注解,查工具书,写出每句意思,再和同学交流: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唉呀呀,多么危险多么高峻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嵋山顶端。)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纡回曲折的大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善于高飞的黄鹄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可以摸到参、井星叫人仰首屏息,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坐下来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岩山道实在难以登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象万壑鸣雷一般。)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也难攻占。)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驻守的官员若不是皇家的近亲;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而造反。)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六、背诵课文

第2教时

要点:赏析、作业

过程:

一、检查背诵

二、整体理解(一)

填空:诗歌以感叹 (蜀道难) 为核心,按照由(古)至(今),自 (秦)入 (蜀)的线索,描绘了一路所见到的奇山异水。以 (“五丁开山 ”)的传说交代古蜀国开国之始,以(“六龙回日”) 的神话写出不可逾越之险阻。又以(“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渲染空寂悲凉的气氛,烘托蜀道之难。蜀道固然难行,但作者在诗歌里为了渲染这种艰难,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三、整体理解(二)

思考讨论下列问题,和同学讨论答案,等待班级交流:

1、 诗歌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前后一共出现过三次,试分析每次感叹的重点,收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第一次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在全诗开篇,带出全诗的第一声长叹,既而借神话传说对秦、蜀两地难以往来表示感叹,也是为全诗定下了雄放基调。第二次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在借用想像、夸张等艺术手法抒发蜀道高危后的情感,诗歌的感情往前推了一大步。第三次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在写蜀道险要后的长叹,这是诗作收尾之叹,也是诗人发自心灵最深处的一声慨叹;与开篇之叹相呼相应,让人回味不已。这三次感叹使全诗情感跌宕不止,节奏起伏变化不断,十分耐人寻味。)

2、 李白在诗歌里大胆想像,虚实相应,才思放肆,如天马行空,表现了 浓厚的浪漫主义风格,试找出几处诗句分析。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等,才思放肆,全诗兴发无端,主观抒情。所写景色,既是蜀道之景,又是作者心中意象。诗意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诗中的感叹既有山川雄险之叹,又有功业难成之悲。如“难于上青天”、“地崩山摧、“扪参历井”、“磨牙吮血”诸句皆是。全诗大胆夸张,气势磅礴。诗人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感受到诗人的才思和浪漫主义激情。)

3、 在句式上,作者没有完全遵守古体诗字数基本相等的规则,而是只服从于情感畅快淋漓的表达,请找出这样的句子,做点说明。

(用语奇崛,厚重错落;带进散文的不规则诗体句,只为情感畅快淋漓的表达。全诗采用歌行主体,又句式变化,笔法多端。如一开头,就是三个语气词感叹:“噫吁嚱”,后面又有散化句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又如“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之类句式,皆回旋振荡,节奏铿锵,情感畅快淋漓。)

4、 你觉得诗人在感叹“蜀道之难”里还有什么寓意含蓄其中?

(诗人在唐王朝强盛表面繁荣的背后,仿佛已经预感到潜伏着某种危机;诗人在 “蜀道之难”的感叹里也寄寓人生道路的艰难。)

四、背诵课文、作业。

    相关推荐

    《蜀道难》教案 蜀道难整体赏析 蜀道难教案 《蜀道难》教案 蜀道难教案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教案 《蜀道难》教案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教案17 《蜀道难》教案4 蜀道难高中语文教案 蜀道难教案范文 《蜀道难》教案11 《蜀道难》教案6 《蜀道难》教案2 蜀道难(教师中心稿) 蜀道难教学教案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教案13 《蜀道难》教案14 《蜀道难》教案10 《蜀道难》教案9 《蜀道难》教案10 《蜀道难》教案12 《蜀道难》教案5 《蜀道难》教案22 《蜀道难》教案3 新蜀道难 蜀道难6 蜀道难4 蜀道难教案设计 《蜀道难》导学案 《蜀道难》导学案 《蜀道难》教学设计之一 《蜀道难》导学案5 《蜀道难》教案设计 蜀道难教案设计 蜀道难3 蜀道难教案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想 《师说》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蜀道难》教学杂谈 蜀道难 课案导学 《论厄运》《直面苦难》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反思 《蜀道难》教案教学设计30 《蜀道难》教学设想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反思 《蜀道难》公开课教案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图片 《蜀道难》教学设计3 《蜀道难》教学设计(A案)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翻译 《蜀道难》教学设计(B案) 《蜀道难》赏析 李白《蜀道难》 新编《蜀道难》 《蜀道难》赏析 《蜀道难》难句解析 《蜀道难》说课稿 仿李白《蜀道难》 《蜀道难》疑难解析 《劝学》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蜀道难》教案15[苏教版必修四] 《斑纹》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