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寒假作业

高一上学期寒假语文试题(带答案)

小编: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上学期寒假语文试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语文网一直陪伴您。

第卷阅读题(60分)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韵外之致苏轼的意义

苏轼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因他是一个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另一面才是苏轼所以为苏轼的关键所在。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他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因其多才多艺、异常聪明敏锐,而最受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读书人的喜爱。

B.作者认为,虽然苏轼的文艺成就不及屈、陶、李、杜,但他在中国美学史上却有重要的影响。

C.因为苏轼在中国文艺史上有巨大影响,所以作者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

D.作者认为,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不是谨守儒家思想,而是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比前人任何退隐要更深刻、更沉重的人生空漠之感。

2.根据原文内容,不能说明苏轼在中国文艺史和美学史上的意义和影响的一项是( )

A.苏轼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B.苏轼的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无法超脱,难以排遣,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

C.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

D.苏轼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文章中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但他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B.苏轼在文艺领域中更充分而深刻地透露出对整个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C.陶渊明诗歌中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表达出的美,被苏轼看作 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

D.朱熹感受到的苏轼思想中埋藏着的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4-7题每题2分,第8题12分)

阅读下面的三段文言文,完成4-8题。

选文(一)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节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

选文(二)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选文(三)

丘处机,登州栖霞人,自号长春子。儿时,有相者谓其异日当为神仙宗伯。年十九,为全真学于宁海之昆仑山,与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同师重阳王真人。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金、宋之季,俱遣使来召,不赴。

岁己卯,太祖自乃蛮命近臣札八儿、刘仲禄持诏求之。处机一日忽语其徒,使促装,曰:天使来召我,我当往。翌日,二人者至,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明年,宿留山北,先驰表谢,拳拳以止杀为劝。又明年,趣使再至,乃发抚州,经数十国,为地万有余里。盖蹀血战场,避寇叛域,绝粮沙漠,自昆仑历四载而始达雪山。常马行深雪中,马上举策试之,未及积雪之半。既见,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

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深契其言,曰:天赐仙翁,以寤朕志。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焉。于 是锡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一日雷震,太祖以问,处机对曰:雷,天威也。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太祖从之。岁癸未,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处机请曰:天道好生,陛下春秋高,数畋猎,非宜。太祖为罢猎者久之。

时国兵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无所逃命。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

岁乙酉,荧惑犯尾,其占在燕,处机祷之,果退舍。丁亥,又为旱祷,期以三日雨,当名瑞应,已而亦验。有旨改赐宫名曰长春,且遣使劳问,制若曰:朕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朕也。六月,浴于东溪,越二日,天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声闻数里,鱼鳖尽去,池遂涸,而北口高岸亦崩,处机叹曰:山其摧乎,池其涸乎,吾将与之俱乎!遂卒,年八十。其徒尹志平等世奉玺书袭掌其教,至大间加赐金印。

(选自《元史卷二百二列传第八十九》)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若合一契 ②太祖深契其言

B.①虽趣舍万殊 ②趣使再至

C.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②固一世之雄也

D.①及其所之既倦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 郎者乎

5.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

②况修短随化 修:修为,修养。

B. ①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危险。

②举匏樽以相属 属:聚集。

C. ①金、宋之季,俱遣使来召 季:先后交接的时候。

②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 踣:跌倒

D. ①盖蹀血战场,避寇叛域 蹀:踩,踏。

②其徒尹志平等世奉玺书袭掌其教 袭:继承。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齐彭殇为妄作 ②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

B.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②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

C. ①月 明星稀,乌鹊南飞 ②侣鱼虾而友糜鹿

D. ①天锡仙翁,以寤朕志 ②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7.对选文(三)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丘处机十九岁时出家,皈依在王重阳真人门下,成为王真人嫡传的全真七子中的一员。

B.丘处机与十八名弟子一行不远万里,历尽艰辛,历经四年抵达成吉思汗驻地,他们此行意在止杀,为此甚至在雪地里都经常拿起经卷彼此讨论。

C.当成吉思汗向丘处机询问长生之术时,丘处机坦言关键在于清心寡欲。成吉思汗非但没有责怪丘处机,反而极为敬重他,赐给他虎符和玺书,尊称他为神仙。

D.凭着度牒,丘处机师徒借入教的名义拯救了大量汉人,受到百姓称赞。后来,元太祖将丘处机所居道观改名为长春宫,并派遣使者慰问丘处机。

8.将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小题4分)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3)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元史丘处机传》)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南北朝时期的古诗,完成9、10题。

答柳恽① 吴均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②。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③。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注】①这首诗是吴均与柳恽的赠答之作,柳恽要远行之前写了《赠吴均三首》,吴均这首诗正是答他的诗而作。②催轴:即催车上路。③原陆:高原和平陆。

9.诗歌第四句中的扫和第五句的侵都极具表现力,请赏析这两个词语的妙处。

(4分)

10.诗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10分,每空1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由此而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2)苏轼《赤壁赋》中从侧面描写客之箫声幽怨感人的两句是 , 。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以鸟、鱼作比,抒发自己渴望归隐的情感的两句诗是 , 。

(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氓》)

(5) ,固前圣之所厚。(《离骚》)

(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短歌行》)

(7)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乱世才子郁达夫

唐宝民

如果要在群星灿烂的中国现代文坛选择一位最具名士之风和传奇色彩的作家来,恐怕非郁达夫莫属了。深沉忧郁的文风,惊世骇俗的婚恋,以及最后在异国他乡以身殉国的凄惨结局,使他的人生更具悲壮色彩。

郁达夫出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乱世,似乎冥冥中注定了他的一生都将在离乱中度过。 在自传中,他形容自己的出生是悲剧的出生。他的家庭,虽然是一个知识分子乡绅家庭,但彼时早已家道中落。更为不幸的是,出生三年后,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从此日子过得更加艰难。多年以后,他曾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儿时的回忆,谁也在说,是最完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我所体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在紧逼着我。童年的这种经历,无疑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风格,其作品的苍凉沉郁,那种与生俱来的忧伤,那种心灵深处的苦闷,无不带有童年时代的烙印。

作为乱世才子,郁达夫与清代诗人黄仲则十 分相似,黄仲则慨叹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风不雨倍凄凉,而郁达夫则抒发了牵情儿女风前烛,草檄书生梦里功这样的情怀。二人的经历和结局也相类似,黄仲则流落到山西运城,以三十岁的壮年客死他乡;郁达夫一袭青衫走马江湖,最终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命丧日本宪兵之手。他们是同样的清醒者,黄仲则生长于康乾盛世,但他却发出了盛世的哀音:江山惨淡埋骚客,身世凄凉变楚音;郁达夫则在暗夜中叹息: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郭沫若曾说:达夫似乎很喜欢清代诗人黄仲则。他不仅喜欢他的诗,而且同情他的生活。他似乎有意去学他。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家们塑造了多余人这一文学形象,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贡献,则是塑造了零余人这一形象。在强调自己是无用的零余人的同时,表达的是内心希望自己有利于国家与民族的强烈的民族意识,这与鲁迅先生致力于对国民劣根性进行疗救的努力如出一辙。虽然只是一介书生,却胸怀家国天下,河山两戒重光日,约取金门海上盟。罗素曾经提出过支撑人生活下去的三种动力,即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郁达夫即是这样的作家,他的创作是一个充满强烈悲悯意识的过程,而这种充满人道主义色彩的悲悯情怀,恰恰是一个优秀作家不可缺少的价值立场。

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在爱情上更是如此,一旦爱了,便不顾一切地向温暖靠近,丝毫不顾及被灼伤的危险。在与王映霞那场惊天动地的婚恋中,他表现出了火一样的激越之爱。他为她筑下了象征着爱之永恒的风雨茅庐,并发出了死后神魂如有验,何妨同死化鸳鸯。百年人世多风雨,不及泉台岁月长这样的感慨。然而,正所谓浓情生爱,因爱生怖,两个原本属于不同生活环境的人朝夕相处在一起,各自的矛盾便暴露无遗,最终导致分手的无奈结局。

1945年8月29日20时许,在印尼苏门答腊家中与朋友聊天的郁达夫被一个土著青年叫出去,从此神秘失踪。后有消息证实,郁达夫于1945年9月17日惨死于日本宪兵之手,彼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郁达夫也等到了祖国抗战的胜利,然而,尚未来得及欢呼,就以身殉国,令人扼腕叹息。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做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选自《福建日报》)

(1)郁达夫与清代诗人黄仲则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简要概括。(3分)

(2)作者说郁达夫的文风深沉忧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郁 达夫形成这种文风的原因。(6分)

(3)胡愈之先生曾对郁达夫的一生做了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看法。(5分)

第Ⅱ卷 表达题(4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 (10分,13-15题每题2分 ,16题4分)

13.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踱步(du) 蕈菌(xn) 罪愆 砥砺 风姿绰约

B.敛裾(j) 桂棹(zho) 訾詈 猗郁 义愤填膺

C.慰藉(j) 椽子(chun) 肄业 袅娜 背道而弛

D.房檩(lǐng) 啮噬(sh) 勖勉 贻误 闲情逸志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2014年10月底,位于兰州市城关区滩尖子的万达百货盛大开业,从早到晚商场里的购物者 ,充分显示出兰州市商贸行业蓬勃发 展的势头。

②甘肃省教育厅的领导指出,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因为这与育人质量的提高 。

③金融危机从发生到蔓延,经济学家曾先后用英文字母V、U、L、W的形状来为世界经济走势画像。这给我们传达出一个信息:金融危机现象复杂、形势严峻,即使是受过专门训练的经济学家也难以做到 。

④诸葛亮 地坐于城楼之上,抚琴远望,只见司马懿在城下按兵不动,疑虑重重。

A.不绝如缕 息息相关 明察秋毫 安之若素

B.络绎不绝 休戚相关 明察秋毫 泰然自若

C.络绎不绝 息息相关 一叶知秋 泰然自若

D.不绝如缕 休戚相关 一叶知秋 安之若素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革命失败以后,因为严酷的斗争现实使朱自清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彷徨,因而心里颇不宁静。

B.上个月,109名编剧就琼瑶女士起诉于正一 案发表联署声明,表示在道义上支持琼瑶依法维权的主张,谴责一切抄袭、剽窃、非法改编他人作品。

C.记者从2014年9月出台的教育部高考招生新政中了解到,高考的考试科目不仅发生了变化,而且高校自主招生等方面也将有所调整。

D.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

16.在语文必修2的课文中,我们随着几位作者游览了不少风景名胜。假如你到下列景点中的其中一处去旅游,请你在景点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能够体现出该景点的自然、人文景观特点,表达要鲜明、生动,不超过40个字。(4分)

①浙江省绍兴市兰亭景区

②湖北省黄冈市东坡赤壁景区

③安徽省含山县褒禅山景区

五、写作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30 分)

女孩满怀感激地吃完老婆婆端给她的馄饨,眼泪止不住地流。你怎么啦?老婆婆关切地问。她忙擦眼泪,说:我跟妈吵架,妈把我赶出来了。你不认识我,却愿意煮馄饨给我说,比我妈还好。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难道你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还抵不过我的一碗馄饨?

高一上学期寒假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1 234567131415

答案CBACDBBACD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题2分)

1.C选项因果倒置,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是因。在中国文艺史上有巨大影响是果。

2.B选项所说的是苏轼在美学追求上的根源,并没有体现他在中国文艺史上的意义和影响。

3. A选项中在原文第二段中说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而且是,为递进关系,选项中为不是而是,变为了否定。

C.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本来)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D. 及其所之既倦(到,去)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主谓间取独)

5. A. 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

况修短随化 修:修为,修养。(长)

B.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危险。(端正)

举匏樽以相属 属:聚集。(嘱托、劝酒)

C. 金、宋之季,俱遣使来召 季:先后交接的时候。(一个朝代或一个季节的末了)

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 踣:跌倒

D. 盖蹀血战场,避寇叛域 蹀:踩,踏。

其徒尹志平等世奉玺书袭掌其教 袭:继承。

6.A.齐彭殇为妄作。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等同。

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 数作动,统一。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作动,打渔、砍柴。

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 名作动,器重。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名作状,向南

侣鱼虾而友糜鹿。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D.天锡仙翁,以寤朕志。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醒悟。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名作动,攻占。

7.B选项中举策试之意思为举起马鞭(抽打)来测试(积雪的深度),策为马鞭。

8.(1)有的人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就着(随着)自己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或、悟、因寄所托、放浪形骸各1分)

(2)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间,渺小得如大海中的一颗米粒。为我们短暂的生命而哀叹,羡慕无穷无尽的滚滚长江。(寄蜉蝣1分,沧海一粟1分,哀1分、须臾1分)

(3)因此,成为别人奴隶的人,有机会能恢复为良民,快要走投无路濒临死亡的人,有机会得到一条生路。这两种获救的人不必计算(考虑)也有两三万人。(由是、滨死、毋虑各1分,全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丘处机,是登州栖霞人,自号为长春子。小时候,有看相的人说他以后会成为神仙或大师。十九岁时,丘处机出家当了道士,在宁海的昆仑山学习,与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一起拜王重阳真人为师。王重阳一见到丘处机,很重视他。金朝和南宋末年,金宋双方都派人来邀请过丘处机,丘处机没有去。

乙卯年(1219年),元太祖成吉思汗从乃蛮国命令亲信札八儿、刘仲禄带着诏书来邀请丘处机。有一天,丘处机突然告诉自己的弟子,吩咐赶紧整理行装,说:天子的使者来召见我,我应该去了。第二天,果然来了两位使者,丘处机就决定与十八位弟子一同去拜见成吉思汗。第二年,当一行人停歇在山北时,丘处机派人带上奏章先行奔赴成吉思汗那里表示感激,并诚恳地劝谏太祖停止杀戮。又过了一年,丘处机一行遇到了成吉思汗派来催促他们赶路的使者,于是从抚州出发,历经了几十个国家,行程一万多里。期间曾在战场上踏血而行,在叛乱地区躲避贼寇,在沙漠断绝粮食,从昆仑山经历了四年才到达雪山。经常骑着马在深雪中前进,在马上举起鞭子抽打积雪测试深度,鞭痕还不到积雪的一半深。当丘处机拜见太祖成吉思汗后,成吉思汗非常高兴,很恭敬地赐给丘处机食物并安排住宿。

太祖当时正率军西征,每天从事进攻作战,丘处机常常对成吉思汗说,想要统一天下,最主要在于不喜欢杀人。等到成吉思汗向丘处机询问治理天下的方略时,丘处机就回答,应该把敬畏上天、爱护人民作为施政的根本。当成吉思汗询问起长生不老的道术时,丘处机就告诉他,关键在于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成吉思汗很认同丘处机的看法,说:上天将您这位仙翁赐予我,来使我认识到自己应有的志向。成吉思汗命令随从将丘处机的话记录下来,并且用这些语录来教导自己的儿子。其后,成吉思汗把虎符以及诏书赏赐给丘处机,不直接称呼丘处机的名字,只尊称为神仙。有一天打雷,成吉思汗请教丘处机打雷的原因,丘处机对他说:雷鸣,是天道威严的表现。人的罪过中没有超过不孝的,不孝就是不顺应天命,所以上天用雷电来警告不孝的人。我好像听说您统治的地方不孝的人比较多,陛下您应当明示上天的威严,来教导众人。成吉思汗遵从了他的话。癸未年的时候,成吉思汗在东山大规模狩猎,他的马跌倒了,丘处机请求说:上天爱惜生灵,陛下年纪渐大了,经常打猎,有些不合适。其后成吉思汗许久不曾打猎。其时,成吉思汗的军队践踏中原,河南、河北兵灾严重,老百姓或被俘、或被杀,往往没有地方逃命。丘处机回到燕地后,派他的徒弟在没有打仗的时候手持着朝廷的文书征求信众,因此,成为别人奴隶的人,有机会能恢复为良民,快要走投无路而死亡的人,有机会得到一条生路。这两种获救的人不必多计算也有两三万人。中原人至今都称赞丘处机。

乙酉年(1225年)的时候,火星冲撞了尾宿(古代燕地分野,主灾异),灾祸可能在燕(今河北)一带降临,丘处机作醮祷告,最后灾星消失了;丁亥年(1227年),天大旱,丘处机又作醮祷告,预告三天后将下雨,一定会出现祥瑞的应兆,后来果然应验。成吉思汗命令将天长馆改名长春观(今白云观),并且派遣使者慰问,他的诏书上说:我经常想念神仙,希望神仙也经常想念我。这一年的六月二十一(农历),丘处机在东溪洗澡;两天后(六月二十三),天上雷雨大作,太液池岸崩溃,水流全 部汇入东湖,水流的声音几里外都听得到,鱼类和鳖类全部随着水流流走了,北口山崩摧了,太液池变干涸了,丘处机感叹的说:山崩摧了,太液池干涸了,我大概也要化鹤西去了。几天后(七月初四),丘处机去世,终年八十岁。他的弟子尹志平等人依据朝廷命令世袭了丘处机的掌教职位,元至大年间受 到朝廷封赏的金质印玺。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9.扫字写得极有力度,使人想见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渲染出了秋天的肃杀气氛(2分)。侵字极具表现力,写出了深秋夜晚气候的的寒凉逼人。(2分)

10. 诗中抒发了作者送友而去的离愁别绪(1分)。诗歌先说朋友行旅匆忙(1分),接下来想象朋友旅途所见秋月高照、寒风扫落枯叶,以及雾露浸湿了衣衫,关山在晨曦中露出了面貌,描绘出肃杀的景象,极言其行路之苦,蕴含着对朋友的不舍(2分);最后说自己和朋友分别后难以再见面,直抒因朋友离别而悲伤的心情(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

11.(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4)夙兴夜寐(5)伏清白以死直兮(6)鼓瑟吹笙

(7)所以游目骋怀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12.(1)①诗文抒发的情怀相似;②人生经历和结局相似;③都是对社会有清醒认识的清醒者。(每点1分)

(2)郁达夫形成深沉忧郁文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悲惨的童年经历,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风格,其作品的苍凉沉郁,那种与生俱来的忧伤,那种心灵深处的苦闷,无不带有童年时代的烙印;

②对乱世清醒的认识,他的创作流露着暗夜的哀叹;

③胸怀家国天下,他的创作中充满强烈悲悯意识和人道主义色彩的悲悯情怀。(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同意胡愈之的评价,郁达夫在中国文学史上和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中都有突出贡献,他的名字必将被永远铭记。(1分)

理由:①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文学有杰出贡献,塑造了零余人这一形象。表达了希望自己有利于国家与民族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富有充满人道主义色彩的悲悯情怀(1分)

②郁达夫为反法西斯战争于在异国惨死于日本宪兵之手,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郁达夫以身殉国。(1分)

③社会需要郁达夫一样的有爱国情怀和民族担当的作家。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评判作家,唯销量、金钱马首是瞻。殊不知,人道主义色彩的悲悯情怀,才是一个优秀作家不可缺少的价值立场。文学可有流派的分野,作家可有不同的立场,但如果没有人道主义色彩的悲悯情怀,文学必将是轻漂无价值的,这样的作家无论其才高几斗,注定是要速朽的。(2分,大意符合即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 (10分,13-15题每题2分,16题4分)

13.A选项正确;B选项应为敛裾(jū);C选项应为慰藉(ji)、背道而驰;D选项应为房檩(lǐn)、闲情逸致。

14. 选C。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①句应选络绎不绝。息息相关形容事物之间或人与事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一般指人与人之间,②句应选息息相关。明察秋毫形容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清楚;一叶知秋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③句表达的意思是经济学家对经济走势的预测,应选一叶知秋。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仍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泰然自若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一般用在面对危急、危难情况,泰然自若更符合④句的语境。

15. D项正确。A选项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删去因为B选项成分残缺,在抄袭、剽窃、非法改编他人作品后加上的行为C选项语序不当,应将关联词不仅放在高考的考试科目之前。

16.答案略。修辞手法运用正确、表意通顺得2分,能体现出人文特点(与所学课文的关联)得2分。字数超出或不足20字视具体情况扣1分以上。

五、写作(30分)

17.写作提示:这则材料所反映的情况较为普遍,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一上学期寒假语文试题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带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带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寒假测试题(带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带答案) 高二上学期寒假语文试卷(带答案) 2016年高一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带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试卷(带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带答案) 高一寒假作业语文试题(带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寒假试题(有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寒假试题及答案 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寒假试题及答案 2016高一语文上学期寒假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寒假语文检测试题(带答案) 语文高一寒假上册复习试卷(带答案) 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寒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寒假语文试题(附答案) 上学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试题(有答案) 上学期高一寒假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学期高一语文寒假试卷(有答案) 2017语文高一上学期寒假试题 2016语文高一上学期寒假试题 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寒假试题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寒假试题(附答案) 高一上学期寒假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中高一语文寒假试题答案 2017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带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上册寒假试卷(有答案) 2017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带答案) 上学期高二语文寒假作业试题(有答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试卷(带答案) 高二语文期中试题带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寒假检测试题(含答案) 上学期高二语文寒假作业试题(有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寒假试题 2016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带答案) 2012年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高中高一语文寒假试题(有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带答案) 2017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 高二上学期寒假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寒假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寒假练习试卷(附答案) 高二上学期寒假语文的试题 2016—2017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 第一学期高二语文寒假作业试题(附答案) 第一学期高一寒假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6高二语文上学期寒假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2015—2016) 上学期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试题(2015—2016) 2017高二语文上学期寒假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寒假试卷题目 高二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 语文高二上学期寒假作业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含答案) 鲁人版高二语文寒假测试卷(带答案) 上学期高二语文寒假检测题(有答案) 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带答案(第二学期) 2017高三上册语文期中联考试题带答案 高中高一年级寒假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及答案 2016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预测题(带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寒假试卷(2015—2016)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带答案2016年 高中高一第一学期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高一必修一语文寒假综合测试题(带解析) 高二上学期寒假作业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寒假试卷(2015—2017) 高一寒假语文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带答案 2012高三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带答案) 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寒假语文试卷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高一语文第一学期寒假作业试题 初三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之试题答案 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寒假语文试卷 高一语文上册寒假作业试题 高一寒假语文上册测试题2016 高一寒假语文上册测试题2017 高二语文上册寒假作业试题(有答案) 2019高一语文第一学期寒假作业试题 初一语文上学期试卷(带答案语文版) 2016高一语文上学期寒假检测试卷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人教版带答案 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2016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历年期中考试题(带答案) 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2015—2017高二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 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寒假检测试卷 2017—2017高二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 高一语文上册寒假测试题2017 高二上学期语文寒假试卷2016 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寒假语文试题 2016高一语文学科寒假作业试题及答案 2017高一语文学科寒假作业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