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反思(2篇)

小编:

第一篇:

《陈太丘与友期》一课的教学更是说来话长。为了迎接“长鸿杯”决赛的到来,我试讲了七次,包括赛课一次,共讲了八次。在本备课组陈雄英、谭玉兰、李贻芳等老师的认真指导、跟踪听课、课后反思的努力下,本人有几点感悟:一是好课是“改”出来了;二是教师的心态决定课堂质量的高低;三是课堂永远是学生的天地,学生永远是主角,教师只是执行导演;四是集体智慧是无穷的。

本课单单是导入的设计,我就进行了三四次的设计。一是采取师生问话的形式,“同学们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体现少年儿童聪明智慧的故事?”“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事后发现学生回答的问题要么是学生太熟悉的,老掉牙!要么是学生根本没有听过的,如果让一位学生讲下来,可能导入的部分就要五六分钟,从时间上不划算,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二是老师直接导入,“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我们今天也来了解这样一位儿童——陈元方。”事后想到这既然是堂公开课,怎样让学生和听课老师迅速进入状态,还是让老师讲个故事好些(谭君的建议)。这样决定下来,我在一个班就以“文彦博树洞取球的故事”导入,结果发现我的故事还刚讲一半,学生就把最终的情节说出来了,搞得老师讲故事有点尴尬。在赛课的前两天,陈君告诉我有个好故事,陈元方十一岁时也有个巧妙应答的故事,与本课元方七岁时的故事,有种水天相接的感觉,最终敲定教师讲《元方善对》的故事。

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文言字词的积累,如“期、舍、去、顾、尊君、家君”,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目的,我当初设计了几个成语让说意思,如“不期而遇、舍近求远、瞻前顾后”。有几个班我是分为两大版块来进行的,先积累后运用,结果发现这种模式不灵活,说成语意思有点费时间,干脆直接就“就字论字”还好些,积累一个词语,运用一个词语,课堂显得更紧凑。另外老师还补充了一个表尊称与谦称词语的知识,“家大舍小令外人”(谦称一家人中比自己大的用“家”字,比自己小的用“舍”字,尊称别人用“令”字),小知识,宽天地,学生受益匪浅。

八堂课的试教,有的有点刻意,有的有点紧张,有的有点疲劳,有的有点唐突,有的挥洒自如,课堂效果各不相同。真是应证了廖校长的一句话:“老师有着什么样的心态往往就有着什么样的课堂。”试第一次当时只有两个最亲近的老师在听课,自己的语言总是那么打啰,没有头绪。有天上午在自己班上了两节课,还要试两节课,到第四节课时,连导入都是断断续续,中间的教学环节衔接也不自然。不知这是不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向我发了一个讯号——快中年期了!

常言“好事沉底。”当然最成功的一节还是复赛那一节课。本堂课上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学生主宰课堂。从开始的自主学习,学生自由朗读,读准通假字,小组合作学习,疏通大意,学生质疑,到学生分角色读,学生表演,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在知识的掌握方面由易到难,到课内到课外,在能力的训练方面由浅入深,由动口到动手,由朗读到辩论,在情感价值观的体验方面由诚信到宽容,由做人到处世……回想起谭局长(玉兰)的一句话“课堂要让学生‘乱’起来”!真是无不道理。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正襟危坐”,这样的课事倍功半。

本堂课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学生齐读后,老师的掌声有点突兀的感觉;二是学生精彩的表演后,教师评价不到位,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分角色朗读不自然;三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仍然是个迷。

如何说这堂课得到了领导肯定的话,我为我们长鸿初一语文组深感荣幸。长鸿给了我成长的土壤,备课组给了我成长的养份,学生给了我成长的力量,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第二篇:

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一文时,有学生提出:“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是不是太无礼了? 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让同学样各抒已见。

于是有同学认为元方太没礼貌,得礼不让人;有的同学认为友人错在先,元方这样做情有可原;还有的同学认为元方怒气未消,怎么可能理友人呢?

经过一番争论后,许多同学认为元方还小,只有七岁,做出这样的举动是很正常的,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他。这样,这个问题在学生的争论中有了一个合情合理的答案。

由此可见,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因当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鼓励学生启迪智慧,换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去追寻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学生的答案角度不同,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但这是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智慧力量探究到的不同结果。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能一锤定音,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我们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过程。知识是靠自己在读中获得,情感要靠自己在读中体验,理念要靠自己在读中感悟,方法要靠自己在读中掌握。在教学课文时,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过程不能急于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得到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受。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情感体验的产生、积极人生态度的形成,都是在一定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教学中要注重过程和体验。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体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更多的是“体验课程”,是学生的自主学习。

    相关推荐

    陈太丘与友期2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反思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2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一等奖2021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和反思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实录2 陈太丘与友期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学案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学案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 《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6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7 《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陈太丘与友期》板书设计(3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1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5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的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3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简案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评课稿 《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1 《陈太丘与友期》课堂实录 《陈太丘与友期》改写成诗 《陈太丘与友期》说课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复习笔记 25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课堂笔记 《陈太丘与友期》课堂教学实录 25 《陈太丘与友期》文言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的课堂实录 《陈太丘与友期》公开课教案 《第25课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人教版七年级)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实录及点评 沪教:《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行(七年级上册) 语文寒假作业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译文注释 《世说新语》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实录及点评 沪教版六上:《陈太丘与友期》导读 原文及译文整理:《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答案及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课外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初一语文课文翻译:《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2——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综合能力测试题 沪教版六年级上:《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4——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初一语文《陈太丘与友期》文言阅读训练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方案的赏析与评论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3——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二十五课 《世说新语》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1——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5——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 《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与实验教材编者商榷 《陈太丘与友期》《郁离子·僰人舞猴》阅读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与实验教材编者商榷) 陈情表·教学反思(2篇) 《陈涉世家》教学反思(2篇)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三则(荀巨伯,庾公乘的卢马,陈太丘与友期)译文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行、乘船(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反思(2篇)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2篇) 《说“屏”》教学反思(2篇) 《马说》教学反思(2篇)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