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同步练习

《竹林深处人家》课后练习题与答案

小编:

《竹林深处人家》课后练习题与答案 

竹林深处人家

⑴江南竹乡,并不是没有别的植物,但竹子之多,给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除了竹,其他什么植物都不存在了。其实不是没有而是看不到。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连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⑵我们沿着一条路边是小溪的石子路深入竹海去。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把路的上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要不是当地的朋友带路,恐怕很快就会迷途,因为在我看来,竹林里的大路小径以至竹树,都是差不多的,路上又没有标志或街名。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尽头了。但是到了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⑶穿过一处最密的竹海,我们便来到一处较高的竹坞,在这里可以越过先前路上的竹树顶看得更远、更高。举目四顾,除了竹子,还是竹子。前面是一座接着一座的山,但你不可能看到绵延的山势和一点泥土,也不可能看到竹坞深处那里有缺口通到山背后去,因为你能看到的只是竹子。和我一同去的是一位画家,他说,在竹海面前,如果要我画它,实在是束手无策。你看,那样密的竹林,简直找不出一点层次,仿佛整个大自然就是竹林构成的。陪我们来的当地的朋友却满意地笑了,他不是从画家的观点去考虑问题,画家的话只说明了这里的竹林旺盛,是名副其实的竹乡,而这不正是意味着这里的竹材和竹笋的丰收吗?这当然是件好事情。他是以竹乡为家的护林员,是专管栽种竹树和保护竹林的。

⑷在竹坞里面对着辽阔的竹的海洋,看到整个世界都是绿色,除了近处的竹叶在微风中摆动发出沙沙的响声,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回过头来,发现山麓的竹林上出现了缕缕轻烟。那是雾还是山岚?都不是,那是竹林深处人家的炊烟。那位当地朋友说,那里有村庄,有人家,只是在竹海上面连一点痕迹也看不到,如果不是烧饭的时候,就连这一点炊烟也没有。朋友,我们竹海里的村庄可热闹呢。

⑸于是我们便向深藏在竹海里的山村进发。先前看到的炊烟轻绕竹林,仿佛就在不远之处,但是从山坞再钻入竹海里,越山涧,过竹桥,爬石路,比想像的要远得多。后来逐渐地听到鸡鸭一类家禽的叫声,知道山村近了,再后来又看见孩子们赶着山羊回来,我们已经踏进村庄的街道上了。在路边,在空地上,在人家的门口,几乎全晾着新鲜的笋干,和晒着黄色带着斑点的竹箬。竹乡里的竹材早就运到外地去支援经济建设了,只有这两样东西留在乡里进行加工。

⑹竹乡里的房子,尽可能利用本地出产的竹材,栋梁是竹的,天棚是竹的,连板壁、地板、门窗也无一不是竹的。家家户户用的,不论家具和器皿全都是竹子做的,这是走进任何一家人家首先得到的鲜明、突出的印象。放眼望去,凳子和椅子、台子、凉床、碗橱、衣柜、茶几、摇篮、鸡笼和兔笼,还有斗笠和各种用具,全都是各种竹子制成的,接山泉用的水管是竹子,甚至穿的鞋子也是竹箬做的。在这样的人家里,我呼吸到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感到非常舒适。主人从门外抓一大把晾在匾箪里的盐笋干来招待我们,又用山泉水沏上一杯碧螺春,茶里面有一股清香的新竹的气息--事实上这里连空气也充满了竹的清香。我想,在竹林深处人家,在到处是竹具的环境里,再也没有比用山泉沏当地出产的碧螺春和吃新晒的尖笋干更和谐更有情调了。

⑺我们正要离去,忽然传来了女孩子们的欢笑声。那声音隐蔽在竹林深处,看不见人,声音却越来越近。后来她们终于拨开竹林出现了,原来是一群拾竹箬的女孩子回来了。

⑻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每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好像立刻就闻到了竹子散发出来的清香,仿佛周围都是一片柔和、宁静的青绿。

(温州市中考题)

1、作品前三个自然段从三个观景点描绘乐不同的竹林景物,请分别找出一处,加以概括(每处的概括不超出40字)。

⑴远处所见

⑵深入竹林所见

⑶登临竹坞所见

2、作者对竹子的描写很有特色,按下列要求从文中各找出一处同竹子相关的句子。

⑴从色彩上找

⑵从声音上找

⑶从气味上找

3、面对竹海,画家和护林员各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和感受。

答:

4、请简要分析作品内容与文题(竹林深处人家)的关系。

答:

5、本文有很多值得我们品味的地方,请从语言的角度自己设计一个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并简要说明问题设计的理由(不能抄用试卷上的题目)。

问题:

理由:

6、景物描写不仅要写出景物的特点,还要"寓情于景",传达出作者的情感。请结合自己的体验,简要谈谈作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竹林深处人家》答案

1、例如:(1)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其余什么也看不见,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

(2)两旁高大的竹林把路的上空盖着,我们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

(3)除了竹子,还是竹子。前面是一座接着一座的山,但你不可能看到绵延的山势和一点泥土,也不可能看到竹坞深处那里有缺口通到山背后去,因为你能看到的只是竹子。

2、(1)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

(2)除了近处的竹叶在微风中摆动发出沙沙的响声,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

(3)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的情景,好像立刻就闻到了竹子散发出来的清香。

3、画家认为那样茂密的竹林简直找不出一点层次,仿佛整个大自然就是竹林所构成的,如果要他绘画,实在束手无策;护林员则认为竹林如此茂密,正显示了竹和笋的丰收,当然值得欣慰,禁不住满意地笑了。

4、这篇文章的内容正好切合文题。因为文题是"竹林深处人家",而内容正紧扣着"竹林"和"人家"两部分。作者先写从竹林深处所见竹林的广阔茂密,然后写进入竹林深处,到达竹乡,最后写竹乡人家的生活。

5、例如:问题:本文用了许多贴切的比喻,请找出一句,并作简要分析。

理由:用许多贴切的比喻是本文描写竹林特点的主要方法之一。读者通过对文中比喻句的分析,能够加深对这一修辞方法在描写景物中的作用的理解,提高品味、运用语言的能力。

6、作品通过记叙和描写江南竹乡的秀丽的风光、竹林深处人家的生活特色和生活情趣,表达了作者对竹乡风光的喜爱,对勤劳、朴实的山村人民的热爱,对竹乡人家宁静、简朴、和谐、自然的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

    《竹林深处人家》 《竹林深处人家》教案 第十一课:竹林深处人家 《竹林深处人家》教案设计 (语文版)《竹林深处人家》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竹林深处人家》同步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11课 《竹林深处人家》导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竹林深处人家》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竹林深处人家》课文复习 《竹影》课后练习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竹林深处人家》教案 蒲柳人家课后练习答案 《老人与海》课后练习答案 《雨说》课后练习题与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竹林深处人家》课文全解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1课《竹林深处人家》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课后习题答案 音乐之家课后练习答案 《我与地坛》课后练习答案 《林黛玉进贾府》课后练习答案 《阿长与山海经》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课文:狼课后练习题与答案 地下森林断想课后练习答案 《夹竹桃》课后习题3 陈涉世家课后练习题 《女娲造人》课后练习答案 人生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蜡烛》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离骚》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吆喝》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背影》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春酒》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敬业与乐业》课后练习及答案 《窗》练习题与答案 《最后一课》课后练习答案 画家和牧童课后练习题 《春》课后练习答案 《马》课后练习答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后练习答案 荒岛余生课后练习题答案 《芦花荡》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喂——出来》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广玉兰》课后练习4题答案 《苏州园林》课后题及答案 《军刀》练习题与答案 初一语文练习题:《口技》课后习题答案 《傅雷家书两则》课后练习题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后练习答案 《师说》课后练习答案 《山市》课后练习答案 枣儿课后练习答案 《秋天》课后练习答案 《口技》课后练习答案 《背影》课后练习答案 《离骚》课后练习答案 《关雎》课后练习答案 《童趣》课后练习答案 《老王》课后练习答案 《蜡烛》课后练习答案 《信客》课后练习答案 《大雁归来》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练习答案 《雨巷》课后练习答案 《锦瑟》课后练习答案 《理想》课后练习答案 《社戏》课后练习答案 《台阶》课后练习答案 《三峡》 课后练习答案 《观潮》课后练习答案 《陈涉世家》课后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课文:俗世奇人课后练习题答案 情到深处课自优 初二语文:苏州园林课后练习答案参考 《匆匆》课后习题答案 《雷雨》课后习题答案 桂林山水歌练习题(带答案) 《小小竹排画中游》课后练习 四年级上册语文病人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后练习答案 初二语文:苏州园林练习与测试题(附答案) 中考语文课文复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后练习题答案 《逍遥游》课后练习答案 《桥之美》课后练习答案 《心声》课后练习及答案 登上地球之巅课后练习题答案 黄河的主人课后练习题 人生课后练习 《云南的歌会》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说木叶》课后练习答案 《伤仲永》课后练习答案 《黄河颂》课后练习答案 《芦花荡》课后练习答案 《致橡树》课后练习答案 《将进酒》课后练习答案 《观潮》课后练习及答案 《窦娥冤》课后练习答案 《囚绿记》课后练习答案 《蜀道难》课后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