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峨日朵雪峰之侧》教案1

小编: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把握诗歌内容,提升诗歌鉴赏水平。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理想,培养学生辩证思辨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掌握诗人塑造的众多审美意象,感知它们共同营造出的凝重壮美的艺术氛围。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关系,理解诗人表现的饱含沧桑的情怀。

教学重点 把握作品意象意境,分析手法。

教学难点 感知作者情怀,辩证思辨。

教学课时1课时。

1.激情导入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诗人的的情感神经,都会勾起诗人的无限感慨,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各种情感诉诸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或凄婉或深沉或怅惘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那无尽的感慨。今天我们来学习将深刻体验到的生命理念、立场、情感,倾注、融贯到精心选择的生命意象中,雕铸成一幅幅真实而顽强的生命图画的一首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

2.作者简介

王昌耀(1936~2000),笔名昌耀,湖南桃源人。1950年参军,1951年春赴朝鲜作战,其间曾两度回国参加文化培训。1953年“停战协定”签字前十余日,身负重伤,从此永远离开了部队。1955年赴青海参加大西北开发。1957年因一首短诗被定为右派,遭受了二十余年的坎坷与磨难。1979年重返文坛,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席,专业作家。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昌耀抒情诗集》、《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耀的诗》等。他被人誉为“他那一辈人中唯一可以被称作诗人的人”“最信赖的诗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个传奇”。

3.写作背景

1957年,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波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反右派斗争。这一运动后来被严重扩大化,一大批响应党的号召仗义执言的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被错误的确定为“右派分子”,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这首诗写于1962年8月,作者因被打成右派,正在距峨堡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峨日朵”是现在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的老百姓对“峨堡”一词的口语发音,“峨日朵雪峰”便是峨堡乡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小雪峰。它们原本没有自己独立的名字,诗人拿来作为诗中一个如画的诗作之远景而已。

03泛读会意

1.教师范读诗歌。

字词点拨:嚣:xiāo,喧哗。揳:xiē,捶打。罅隙:xiàxì,裂缝;缝隙。但有:只有。

2.说说你对这首诗的总体感受以及你读到了哪些内容。

示例1: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登峰途中的体验与感怀。诗题交待了作者所处的位置。“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暗含着此刻诗人因身体疲惫而打算暂歇,但并未放弃征服新的高度之意。“小心探出前额”的举动说明海拔之高。薄壁那边上演的是雪峰日落的一幕,情势危急。脱离险境后,诗人体会到征服自然的成就感,因此渴望与雄鹰雪豹这些征服自然的勇者为伍。但小蜘蛛的出现,使诗人也领悟到:在大自然面前众生是平等的,个体生命在“默享这大自然所赐予的快慰”之时,是没有大小之分的。

示例2:这是登山勇士的自我写照。这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然后由“我”眼中的壮观景象转入自身状态的描述:手指插入岩缝,血滴渗出鞋底,这就是此时此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一只小小的蜘蛛出现在岩壁上让我感悟到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3.如果用一两个词语形容这首诗的风格,你会想到什么词语?

示例:节制、内敛、沉思、理智、冷静、清醒……

点拨:诗人前期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

4.自告奋勇朗读诗歌,要求读出诗歌的韵味和情感,其他同学点评。

04精读品味

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意象:太阳、滑坡、石砾、雄鹰、雪豹、蜘蛛。

2.为什么要描绘这些意象?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点拨:心象(情)+物象(美)=诗。

落日的动势和石砾滑坡的动势都是下坠的,而“我”作为攀登者的动势却正好相反,努力向上;那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也在竭力使我下坠。由此可见,日落和滑坡等意象是用来表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的。

“雄鹰”“雪豹”的形象是作者理想中的精神、意志和心灵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真正强大、雄壮和坚韧。“蜘蛛”则是作者现实状态的写照,是他“囚徒”身份的一种反映。

3.描绘画面的时候采用了哪些表现方法?

视听合一:视觉——“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杀声渐远而去。视听合一,表明“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决非易事。

特写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就是从这只小小的蜘蛛表露出来的。很多时候,不起眼的细小意象比司空见惯的“波澜壮阔“更有力量。

强烈的对比:两组意象形成鲜明而浓烈的对比:强大和弱小、光明与幽暗、热闹与沉寂、高拔与低矮。在峨日朵雪峰之侧坚守住高度的不是强大的雄鹰或雪豹,而是弱小得可怜的蜘蛛;光明的太阳不过是虚妄的神明和幻象的真理的别称,堆砌的石砾不过是狂热的信念、迷信的追求、廉价的乐观的代号,而它们正在跃入幽暗却引力无穷的山海,正在滑向棕色的深渊;一派嚣鸣的、象军旅的喊杀声的,原来是在“滑坡”,是在“远去”,而接纳和归结它们的恰恰是沉寂和冷静。

4.小结:在这首诗中,诗人为我们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太阳、俄日朵之雪、巨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通过意象之间的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那是一个仅存于诗人心中的天堂。

05拓读明理

1.诗人李以亮曾这样点评《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一首孤绝的超越之诗。那么你认为这首诗表现的是孤绝之境的超越还是超越之后落入的孤绝?

这首诗表现的是孤绝之境的超越:

昌耀是一个孤独的诗人,他自始自终有着一种震动人心的忧郁和伤感,而隐藏在这背后的是诗人对生命本真与尊严的追寻和捍卫。在这首诗中诗人似乎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又似乎是一个积极的生命体验者,他在这首诗中开始他的征服之旅,继而完成旅途,继而完成了自我超越。

联系写作背景,昌耀并没有与那个时代一同“滑坡”,而是在峨日朵雪峰之侧占稳了自己的高度。这是生命意志和生命强力的伟岸展示,呈示在这种高度的生命必定是强健和雄壮者的生命,定格在这种险峰的姿态必定是胜利者的姿态!

2.如果我们不幸身处孤绝之境,应该怎么做?

3.结束语:人生的苦难和挫折,实在是对人生的一种造就,战胜挫折和苦难就会赢得财富。今天我们领悟了昌耀的人生体验,明天我们也要像他那样用自己的顽强意志去直面挫折,即使身处孤绝之境,也要笑对人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相关推荐

    《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案1 《峨日朵雪峰之侧》导学案3 《一朵云》教案之四 《一朵云》教案之二 《峨眉山月歌》教案之二 《峨眉山月歌》教案之三 《峨眉山月歌》教案之二 《峨眉山月歌》教案之三 《峨眉山月歌》教案之一 《峨眉山月歌》教案之一 《爬天都峰》1 《一朵云》教案之三 《一朵云》教案之一 侧面描写(侧面烘托、衬托) 《第一朵杏花》教案之一 《第一朵杏花》教案之三 《第一朵杏花》教案之二 《把耳朵叫醒》教案之一 《沁园春 雪》教案1 《第一朵杏花》教案之六 《第一朵杏花》教案之四 《沁园春·雪》教案1 《第一朵杏花》教案之五 《黄河落日》教案1 《安妮日记》教案1 《夸父逐日》教案1 著名战役——雪峰山战役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1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1 《峨眉道上》 1沁园春雪 教学案 横看成岭侧成峰——《我的叔叔于勒》主题多角度解读 《湖心亭看雪》教案1 侧重、兼顾、综合、提高--“侧读训练”一得 《日月潭》 教案讲义1 峨眉山月歌 第一朵杏花课堂之一教案 9《峨眉道上》教学设计之二 《第1课 沁园春·雪》教案 峨眉道上 教案教学设计 峨眉道上教案设计 《一朵云》教学设计之四 9《峨眉道上》教学设计之三 6《峨眉道上》教学设计之一 日记两则- 精品教案1 《雪儿》教案之三 峨眉道上 峨眉道上 《日月潭的传说》教案1 《雪儿》教案之二 《雪》教学设计1 沁园春 雪1 《雪儿》教案之一 《一朵云》教学设计之二 《一朵云》教学设计之一 两小儿辩日1-教学教案 《第1课 沁园春 雪》教案2 雪山向日葵 阅读附答案 《元日》教案之二 《元日》教案之一 《元日》教案之四 《元日》教案之五 《元日》教案之三 峨秀黄山 峨眉道上 峨眉道上 《一朵云》教学设计之三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之一 《花朵》课堂设计之一 1海上日出 1、海上日出 1海上日出 1海上日出 《看雪》教学设计1 峨眉道上 教案教学设计 1海上日出 五年级教案:1海上日出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1 峨眉道上 峨眉道上 峨眉道上 1《海上日出》 《看雪》教学设计1 《看雪》教学设计1 四下、峨眉道上 教案教学设计 《神女峰》教案 《峨嵋道上》教学设计 《快乐的节日》教学案例1 《花朵》课堂设计之二 9 迂回侧击显实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案1 《神女峰》教案 《看雪》教学实录1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实录1 静坐人生之巅峰 瑞雪(第1课时) 《峨眉道上》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梅花》《夜雪》教案1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