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木偶简介

小编:

木偶,古代叫傀儡、魁儡子、窟儡子。用它来表演的戏剧叫木偶戏。

木偶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的木偶可能与奴隶社会的丧葬俑有关。

1978年山东莱西县汉墓的发掘发现;使我们看到汉代制作的可坐、可立、可跪、可灵活操纵的木偶实物,这也证实了《列子·汤问》记载的“偃师造神奇木偶”和《乐府杂录》记载的“陈平用木偶美人解冒顿围困刘邦”故事的可能性。

据唐杜佑《通典》记载:“窟儡子,亦曰魁儡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这说明到了汉末,已有了丧葬、嘉会并用,且具表演功能的木偶。到了隋代,木偶的制作高度发达,已从演百戏(古代杂技的总称)、歌舞发展到表演故事片断,形成了木偶戏的雏形(详见《大业拾遗记》)。

唐代,木偶艺术日渐成熟、高超。据《明皇杂录》载:唐玄宗被李辅国迫迁西内时,曾作过一首咏吟傀儡的诗:“刻木牵线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一说此诗为梁锃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当时木偶戏的逼真及观赏者的感受。封演撰《封氏见闻记》载:唐“大历中,太原节度使辛云京葬日,诸道节度使人修祭。范阳祭盘最为高大,刻木为尉迟鄂公突厥斗将之戏,机关动作,不异于生,……又设项羽与汉高祖会鸿门之像,良久乃毕”。由此可见,唐代木偶不但成为表演完整故事,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形式(尽管它还不时的为丧葬服务),而且已发展到“闾市盛行焉”(见杜佑《通典》)。

宋元时期是木偶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据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汴京开封瓦舍(宋代城市里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作者注)很多,其中最大的有“大小勾栏(百戏杂剧演出场所)50余座”,“可容数千人”。

元代(公元1279至1368年),杂剧艺术光芒四射,木偶艺术亦水平不俗。从仅存的《朱明优戏序》看,元代木偶已将“操纵技巧与言谈、歌唱及喜、怒、哀、乐作生动表演,剧目已具备了杂剧的现实主义内涵。

由明至清,木偶戏发展的特点是遍及各地,支派繁多。

明代(公元1369至1644年)木偶,万历后兴旺。以木偶特盛的福建为例,泉州的提线木偶,制作精巧,操作复杂(一个形象的提线多至十几至二、三十条),且声腔活泼,音乐丰富。布袋木偶,仅福建一境即有南北两派之分。南派属泉州,音乐结构与泉州提线木偶相似;北派属彰州,以龙溪布袋木偶最为著名,用皮黄音乐,行当齐全。演出内容上,南长神话,北擅武戏(但后来北派也增加了不少神怪、鸟兽的动作,表演功能得以扩大)。“水傀儡”表演更富故事性;杖头木偶,粤、闽、黔广有流行。
清代(公元1616至1911年),杖头木偶遍布四方,行当众多。杭州有“木人戏”,广东有“抓颈”杖头,四川杖头有大、中、小三种形式,山西杖头分晋中、晋南两种。北京杖头,多“内庭供奉”,时称“大台宫戏”,实为一种特殊形态的“京剧”,许多名伶如金秀山、刘永春等都“钻筒子”客串过,京城木偶也有“四大名班”(“四义班”、“金麟班”等)。陕西合阳线戏,明代已有发展,乾嘉年间,流行于山、陕、豫三省毗连的30余县,仅合阳就有戏班30多个。杭州、泉州班社林立,上杭提线木偶光绪时鼎盛,江苏提线木偶清末便风靡海外(东南亚地区)。流传粤东、闽西的铁枝木偶,清末成型,红极一时。陕西蒲城的“火神会”,以“药发傀儡”形式演《天女散花》、《武松打虎》、《三打白骨精》等故事,是清代此类木偶戏的重要标志。

    相关推荐

    《小木偶的故事》作者简介 《木兰诗》简介 《木兰诗》简介 木偶艺术 第10课《木兰诗》课文简介 第22课《羚羊木雕》课文简介 《小木偶的故事》 《小木偶的故事》 《木偶奇遇记后传》 瑟简介 鹿简介 蝉简介 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小木偶的故事》续编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小木偶的故事》续编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小木偶的故事》教案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小木偶的故事》续编 北京简介 骆驼简介 荷花简介 翠鸟简介 杨桃简介 华沙简介 萧红简介 孔子简介 左拉简介 萨特简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岑参简介 冰心简介 相声简介 翠鸟简介 骆驼简介 诗歌简介 粤剧简介 《史记》简介 长城简介 天鹅简介 巴金简介 寓言简介 北京简介 霍金简介 牛汉简介 墨子简介 商鞅简介 边城简介 魏巍简介 碧野简介 灰雀简介 都德简介 腰鼓简介 作家简介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小木偶的故事》续编 花生简介 李白简介 列宁简介 王维简介 苏轼简介 漓江简介 天池简介 孟子简介 孔子简介 江河简介 鲁迅简介 香港简介 李白简介 列宁简介 燕子简介 非洲简介 荷花简介 鲁迅简介 作者简介 人物简介 作者简介 杜牧简介 杜牧简介 列宁简介 翠鸟简介 巴金简介 冰心简介 玄奘简介 《窃明》简介 杨绛简介 培根简介 小思—简介 莫言简介 艾青简介 艾青简介 作者简介 《小木偶的故事》教后记 庐山简介 黄山简介 狮子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