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弊阅读答案

小编:

原 弊

[宋] 欧阳修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相与笑之曰:鄙 鄙:卑鄙

B.场功甫毕 甫:刚刚

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

D.籍之以为厢兵 籍:登记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鄙,见识浅薄。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③是说后来的士兵;④是说饥荒时选厢兵的标准,⑥是作者的结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C.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文中说:“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其势不得不骄惰……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逝世已经都没有了,后来的人未曾经历战争,士兵骄惰,禁军背军粮的任务自己不做,雇请他人来做。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3分)

(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3分)

(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3分)

【参考答案】(1)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

(2)耕种的人不再督责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更具收入确定支出。

(3)只知道他们一时不去做盗贼,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都在骄横懒惰窃取衣食。

【试题分析】(1)为吏、然、簿书听断;(2)督、用者、计其出入;(3)苟知、而、窃食

【参考译文】

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国家制订统治措施的起源。古代治理国家的人不曾敢轻视疏忽,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听见有人说起农业之事,就相互笑他说:(这是)低贱的事情。他们知道通过赋税将农业物资移用到自己身上是紧急的事情,不懂得致力于农业是首先要考虑的,这是没有弄清统治措施的根本啊。懂得致力于农业而不懂得节约用度来爱护农民,这是没有尽到致力于农业的办法啊。

古代治理国家的人,统治者和百姓相互移用来互相补充。处于下位的百姓尽力很勤勉,处于上位的统治者使用物资有节制,百姓不保留自己的气力,国家不过分浪费,统治者爱护他们的百姓,百姓提供物资给统治者,使得上下都不相困扰。一位男子的力气(官府)督促他一定要尽力完成自己的职责,一天的用度(官府)约束他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收入,一年种出的庄稼供给官府和百姓,食物都从这里面出来,因而常常有富余的,所以三年便能余下一年的储备。现在却不是这样,耕种的人不再督责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更具收入确定支出。农民一年耕种打下的粮食供给官府才刚刚够,而农民自己的食物却不超过几个月。严重的,收获的事情刚刚结束,农民只能将簸出来的糠麸或秕稗作为食物,或者采摘橡树的种子、存储菜根来勉强度过冬春的饥荒时节。如果遭受不幸遇到水灾旱灾,就会纷纷倒下成为饿殍。这样的情况很是可悲可叹啊!

国家停止用兵已经33年了,士兵中那些身经百战的人有的老的老死的死现在几乎都没有了,而后来当兵的人不曾听见过战鼓。懂得战阵。生活在没有战事的时代而衣食不缺,那情势不能不骄傲懒惰。现在士兵进入兵营,不自己抱着自己东西而让别人抱着;禁兵领取粮食,不自己挑着而雇人挑着。他们的骄纵懒惰就是这样,又怎么愿意冒着辛苦而参加战斗呢?如果能让士兵能承受辛苦而能够战斗,即使损耗农民的利益,这样做也是可以的。但奈何他们只有当兵的虚名,而实际上是一群骄纵懒惰的无用之人啊。

古代大凡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都在田间劳作,农闲的时候就将作战的技能教给他们,现在却完全不同,一旦遇到灾年,那么各州郡的冠岩就用尺子度量百姓中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招他们去做禁兵,稍差一点低于尺度且稍微有些瘦弱的,登记在册作为厢兵。官员招人多的有赏赐,而百姓正处于穷困之时争相投军。所以,一遇上凶年荒灾,那么留在田地的,只有老弱之人了。而官方这时也说:如果不将他们收留当兵,那么恐怕就会做强盗。唉!只是知道他们某段时间不做强盗,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骄纵兰度而窃取食物啊。古代那些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承担种田的工作,而年老体弱的游玩;现在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游玩,而老弱之人却留守在田地间。为什么相反到了这么严重的程度呢?然而百姓在田间尽力耕作的,有时不免于吃猪狗之食,而一旦离开田地做僧人或士兵,就终身安乐舒适而享有丰美的食物,那么种田的农民不能不一天天减少啊。所以说有引诱农民离开田地的弊端,说得就是这种情况。

    相关推荐

    欧阳修《原弊》阅读答案 欧阳修“原弊”阅读试题及答案 (附翻译) 气候变化的利与弊阅读理解2021 气候变化的利与弊阅读答案 《气候变化的利与弊》阅读答案 《网络的利大于弊》阅读答案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阅读附答案 晏子朝,乘弊车文言文阅读答案 关于积之弊 阅读附答案 论述类文本《“清官情结”之弊》语文阅读答案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阅读答案 网络的利大于弊阅读附答案 气候变化的利与弊 阅读答案 气候变化的利与弊阅读答案 文言文《积弊顿革 》阅读附答案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阅读答案 《气候变化的利与弊》阅读附答案 《当你作弊的时候》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孔乙己的悲剧令我们反思封建科举教育的弊病......阅读答案 平原上阅读答案 平原上原文赏析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阅读附答案 黄宗羲《原君》原文和译文 屈原楚辞《招魂》原文及翻译 草原阅读理解及答案 草原阅读理解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原文附翻译 吕布字奉先,五原九原人也阅读答案 “公输”原文 医原阅读答案及翻译 医原阅读答案 原路返回阅读答案 原路返回阅读理解 《草原》阅读答案 屈原“渔父” 《屈原》阅读答案 原谅......阅读答案 邴原泣学《初潭集》原文及翻译、阅读答案 草原阅读答案 《原谤》阅读答案 草原阅读答案 《原谅》阅读答案 原则阅读答案 草原阅读答案 草原阅读答案 草原阅读答案 《原谅》阅读附答案 《原谅》阅读及答案 大草原阅读答案 “风筝的心”原文 “陈涉世家”原文 《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原文附翻译 《原谅》阅读附答案 草原八月末阅读解析2021 草原八月末阅读题 《草原》片断阅读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阅读答案 现代诗:原野牧夫《七月流火》原文与赏析 文言文阅读: 9分屈 原 列 传屈原者,名平。为... 沙原隐泉阅读答案 《静默草原》阅读答案 原宪甘贫阅读答案 “抗原漂移”阅读答案 拜谒高原阅读理解答案最新 拜谒高原阅读理解 邴原弃学阅读答案 走过荒原阅读答案 《走过荒原》阅读答案 《风筝的心》原文 《三国志•魏书•邴原传|邴原戒酒》中考语文阅读答案 原下的日子阅读题答案最新 原下的日子阅读答案 《饮酒》原文及翻译 “马说”原文及翻译 为学原文及翻译 “口技”(林嗣环)原文 在山的那边原文 《论语》原文及翻译 张衡《二京赋》原文 美学原理 阅读答案 屈原(节选)阅读答案 《走过荒原》阅读答案 静默草原 阅读答案 《原性 韩愈》阅读答案 原谅(尤今)阅读答案 拜谒高原阅读答案 《原古谏父》阅读答案 《邴原别传》阅读答案 静默草原阅读答案 心的高原阅读答案 《原谷谏父》阅读答案 草原(节选)阅读答案 阅读《共性推衍原理》 原阳秋阅读附答案 叶燮《原诗》阅读答案 《邴原戒酒》阅读答案 《邴原泣学》阅读答案 《邓文原传》阅读答案 《原谅》阅读训练及答案 《原谷谏父》阅读附答案 坚硬的荒原 阅读答案 文言文《原毁》阅读答案 邴原泣学阅读附答案 原始胡杨林 阅读答案 原下的日子阅读答案 《驻守荒原》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