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字伯生》阅读答案

小编:

虞集,字伯生。父汲,娶杨氏。集三岁即知读书,是岁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文,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

大德初,授大都路儒学教授,虽以训迪为职,而益自充广,不少暇佚。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除博士,监祭殿上,有刘生者,被酒失礼俎豆间,集言诸监,请削其籍。大臣有为刘生谢者,集持不可,曰:“国学,礼义之所出也,此而不治,何以为教!”竟黜刘生。

泰定初,考试礼部,言于同列曰:“国家科目之法,诸经传注各有所主者,将以一道德、同风俗,非欲使学者专门擅业,如近代五经学究之固陋也。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意若先定主意则求贤之心狭而差自此始矣。”后再为考官,率持是说,故所取每称得人。

有旨采辑本朝典故修《经世大典》,命集与赵世延同任总裁。俄世延归,集专领其事,再阅岁,书乃成,凡八百帙。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时世家子孙以才名进用者众,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既不效,则相与摘集文辞,指为讥讪,赖天子察知有自,故不能中伤。

论荐人材,必先器识;评议文章,不折之于至当不止,其诡于经者,文虽善,不与也。虽以此二者忤物速谤,终不为动。光人龚伯璲,以才俊为马祖常所喜,祖常为御史中丞,伯璲游其门,祖常亟称之,欲集为荐引,集不可,曰:“是子虽小有才,然非远器。”祖常犹未以为然。邀集过其家,设宴,酒半,出荐牍求集署,集固拒之。

至正八年,以病卒,年七十有七。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比还长沙 比:等到。 B.不少暇佚 佚:安逸。

C.文虽善,不与也 与:赞许。 D.虽以此二者忤物速谤 速:加快。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速:招致。

【思路点拨】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

5、对文中两处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意/若先定主意/则求贤之心狭而差/自此始矣/

B.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意/若先定主意/则求贤之心狭/而差自此始矣/

C.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

D.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运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正确标点:“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另,A、B句正确标点:“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意,若先定主意,则求贤之心狭,而差自此始矣。”

【思路点拨】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1)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应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虞集天资聪颖,记忆超群,三岁时他随家人避短岭外,母亲杨氏口授文章给他,他很快就能记诵,返回长沙后得到刻本,终于得以遍读经书,通晓大义。

B.虞集重视师道,捍卫礼义,他在任儒学教授时,自觉充实知识;任国子助教时,诲人不倦;刘生在祭祀上有失礼行为,他坚持主张将其开除。

C.虞集鸿才博识,深受重用。因赵世延归家,虞集专领修撰《经世大典》之事,完成该书;皇上认为虞集经手之事无所不宜,当时的大典册立之文都出自其手。

D.虞集评人论文,坚持原则。他评论人才注重器量识见,评议文章重视经义,即使因此触怒他人也不改变;马祖常力荐龚伯璲,虞集却认为他不能担当大事,拒绝签署推荐书。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从原文看,虞集在得到刻本之前就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

【思路点拨】此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

(2)时世家子孙以才名进用者众,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1)诸生等候虞集离开(官署)后,常常带着书本到他家完成课业,其他馆的学生也多相继到虞集处请教。

(2)当时世家子孙因(凭)才能名声被提拔任用的很多[或“当时因(凭)才能名声被提拔任用的世家子孙很多”],他们担心虞集获得的恩宠一天比一天多(深、厚、重),常常想着用什么办法离间他与皇上。

解析:(1)5分;译出大意给2分;“伺”(“等候”“候望”“等待”“等着”等)、“卒”(“完成”“完毕”“终了”等)、“相率”(“相继”“一个接一个”“接连不断”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译出大意给2分;“进用”(“提拔任用”“晋升任用”“推荐任用”等)、“有以”(“有……的办法”“有办法”“用……的方法”等)、“间”(“离间”“使……隔阂,疏远”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思路点拨】做好文言文翻译要注意以下几点: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要求。2.要识别并重点译好得分点。文言文翻译跟任何题目一样,都是按得分点给分的,而且多是每1分一个得分点。考生要通过训练,识别出句中的得分点,然后重点译好这些得分点。3.要做到文从句顺。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

【参考译文】

虞集,字伯生。虞集的父亲虞汲,娶妻杨氏。虞集三岁时就已知读书,这一年是乙亥年,虞汲携全家去岭外,战乱之中没有书籍可带,杨氏口授文章,虞集听一遍就能诵记。等到回到长沙,拜师学习,才得到各经的刻本,(那时)虞集已是读遍了诸经,通晓其大义了。

大德初年,被授任大都路儒学教授,虽然是以教导学生为职责,但他在学术上却更加自我充实拓展,没有片刻悠闲逸乐。任国子助教后,就以师道为己任,诸生等候他离开(官署)后,常常带着书本到他家完成课业,其他馆的学生也多相继到虞集处请教。任博士时,虞集曾在殿上监督祭祀,有一个叫刘生的人,因喝醉了酒而在祭祀时失礼,虞集将此事告诉学监,要求削除他的学籍。大臣中有人为刘生讲情,虞集坚持认为不可宽恕,他说:“国子监,是讲礼义的地方,出现这样的事而不予惩治,用什么教育人!”最终开除了刘生。

泰定初年,在礼部举行考试,虞集对同僚们说:“国家分科考试之法,各经典的传和注各有所规定,将要以此统一道德标准、风俗习惯,不是想让学者各自独占其业,如同近代研究五经的学究那样固执浅陋。经典著作意旨深远,不是一人之见所能详尽,考试之文,推选其高深者录取,不必先有成见,假若先有成见,就会使求贤之心变得狭隘,而差错即从此而生。”其后他两次任考官,都坚持此说,因此每次录取的人都是人才。

有旨令采辑本朝典章故事纂修《经世大典》,命虞集与赵世延同任总裁。不久赵世延挂职归家,便由虞集单独负责此事,过了两年之后,书才完成,共有八百卷。皇帝因为虞集宏才博识,所经手的事都做得十分妥当,一时大典册立之文都出自虞集之手。虞集每次奉旨拟写文章,一定要用帝王之道、治乱之因,从容地讽喻切责,寄希望于皇帝看后有所感悟,他在接受皇帝咨询以及论述古今政治得失时,尤其能够委婉地将道理讲明。当时世家子孙因才能名声被提拔的人很多,担心虞集获得的恩宠一天比一天多,常常想着用什么办法离间他与皇上。没有奏效后,他们就一起摘录虞集的文辞,指责其中有讥讪之意,仰赖天子明察其中原委,所以没有能够中伤他。

虞集评论人才,一定以其人的识见器量为先;他评议文章,不以最恰当的言辞使对方折服就不停止,对于那些违背经义的文章,即使文辞优美,也不赞许。虽然因为这两点触怒他人而招致别人诽谤,但虞集始终不因此而改变原则。光人龚伯璲,凭借才俊而被马祖常喜爱,马祖常任御史中丞时,龚伯璲成为他的门上客。马祖常屡次称赞他的才学,想要虞集出面把他推荐给朝廷,虞集认为不可,他说:“此人虽然略有才华,但不能担当大事。”马祖常听后仍然不以为然。马祖常邀请虞集到他家中做客,设置了酒宴,酒过一半时,他拿出推荐书请求虞集署名,虞集坚决拒绝。

至正八年虞集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相关推荐

    文言文 虞集,字伯生......阅读附答案 虞集《赤城馆 虞谦,字伯益,金坛人.....阅读附答案 虞集《赤城馆》阅读答案 元史·虞集传 阅读附答案 “虞诩字升卿”阅读 尚志斋说 (宋)虞集 阅读答案附翻译 《 (刘)几字伯寿,生而豪俊》阅读附答案 《虞寄字次安》阅读附答案 《况钟,字伯律》阅读 《薛收,字伯褒》阅读 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 梁冀字伯卓阅读答案 《青霞先生文集序》阅读 欧阳生文集序阅读答案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阅读答案 《虞溥字允源,高平昌邑人也》阅读答案 《李泰伯改字》阅读答案 赵俨,字伯然阅读答案 熊鼎,字伯颍阅读答案 刘综,字居正,河中虞乡人阅读答案 “李宓①,字令伯”阅读答案 “杨震字伯起”阅读答案 司马朗字伯达阅读答案 司马朗字伯达 阅读答案 韩棱字伯师 阅读附答案 《程振,字伯起》阅读附答案 韩棱字伯师阅读答案 杨震字伯起阅读答案 《全乐先生文集》叙 阅读答案 “司马朗字伯达”阅读答案 《孙傅,字伯野》阅读及答案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 阅读附答案 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阅读附答案 范希朝,字致君,河中虞乡人阅读答案 “虞荔,字山拔,会稽馀姚人也”阅读答案 虞溥字允源,高平昌邑人也 阅读答案 虞喜,字仲宁,会稽余姚人.....阅读附答案 虞策,字经臣,杭州钱塘人....阅读附答案 曹伯启,字士开阅读答案 《陈球字伯真》阅读附答案 阅读答案: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含答案) 青霞先生文集序阅读答案 司马朗字伯达阅读答案 徐伯珍字文楚阅读答案 《青霞先生文集》序阅读答案 虞荔,字山拔,会稽馀姚人也 阅读附答案 《瓘,字伯玉》阅读答案及翻译 《韩镛,字伯高》阅读及翻译 阅读答案:韩棱字伯师……(含答案) 耿恭字伯宗少阅读附答案 《任峻字伯达》阅读答案及翻译 《陆琼,字伯玉》阅读答案及翻译 “穆修,字伯长”阅读答案及翻译 “穆修,字伯长,郓州人。”阅读答案 “种皓字景伯,洛阳人。”阅读答案 文言文《杨震字伯起》阅读答案 《周经,字伯常》阅读答案及翻译 “钱生伯庸”阅读答案及翻译 公讳尧臣,字伯庸阅读答案 文言文刘综,字居正,河中虞乡人....阅读答案 傅伯成,字景初。少从朱熹学 《梁冀,字伯卓》阅读答案及翻译 《赵俨,字伯然》阅读答案及翻译 “熊鼎,字伯颍”阅读答案及译文 《陆琼,字伯玉》阅读答案附翻译 梅伯言先生诛辞阅读答案 《刘基,字伯温》阅读答案及翻译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阅读答案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阅读答案 “杨爵,字伯珍,富平人。”阅读答案 “崔浩字伯深,少好学”阅读答案 “李宓①,字令伯”阅读试题及答案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阅读答案 胡威,字伯武,一名貔阅读附答案 阅读答案: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含答案) 茅坤“《青霞先生文集》序”阅读答案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阅读 文言文虞策,字经臣,杭州钱塘人.....阅读附答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欧阳生文集序……(含答案) 《陈球字伯真》阅读答案及翻译 《梁慬字伯威》阅读答案及翻译 《刘基,字伯温》阅读答案及译文 “梁冀字伯卓。”阅读答案附译文 “韩镛,字伯高,济南人”阅读答案 《李密,字令伯》阅读答案及翻译 《青霞先生文集》序(节选)阅读及答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阅读答案 李泰伯改字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欧阳生文集序阅读附答案 《杨大异,字同伯》阅读答案及翻译 《王守仁,字伯安》阅读答案及翻译 公讳尧臣,字伯庸。 语文阅读答案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阅读答案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阅读附答案 阅读答案:《青霞先生文集序》(含答案) “任伯雨字德翁”阅读答案及翻译 “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