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鼓阅读答案

小编:

佛鼓

林清玄

1住在佛寺里,为了看师父早课的仪礼,清晨四点就醒来了。走出屋外,月仍在中天,但在山边极远极远的天空,有一些早起的晨曦正在云的背后,使灰云有一种透明的趣味,灰色的内部也早就织好了金橙色的衬里,好像一翻身就要金光万道了。

2鸟还没有全醒,只偶尔传来几声低哑的短啾。听起来像是它们在春天的树梢夜眠有梦,为梦所惊,短短地叫了一声,翻个身,又睡去了。

3最最鲜明的是醒在树上的一大簇一大簇的凤凰花。这是南台湾的五月,凤凰的美丽到了峰顶,似乎有人开了染坊,就那样把整座山染红了,即使在灰濛的清晨的寂静里,凤凰花的色泽也是非常雄辩的。它不是纯红,但比纯红更明亮,也不是橙色,却比橙色更艳丽。比起沉默站立的菩提树,在宁静中的凤凰花是吵闹的,好像在山上开了花市。

4说菩提树沉默也不尽然。经过了寒冷的冬季,菩提树的叶子已经落尽,仅剩下一株株枯枝守候春天,在冥暗中看那些枯枝,格外有一种坚强不屈的姿势,有一些生发得很早的,则从头到脚怒放着嫩芽,翠绿、透明、光滑、纯净,桃形叶片上的脉络在黑夜的凝视中,片片了了分明。我想到,这样平凡单纯的树竟是佛陀当年成道的地方,自己就在沉默的树与精进的芽中深深地感动着。

5这时,在寺庙的角落中响动了木板的啪啪声,那是醒板,庄严、沉重地唤醒寺中的师父。醒板的声音其实是极轻极轻的,一般凡夫在沉睡的时候不可能听见,但出家人身心清净,不要说是醒板,怕是一根树枝落地也是历历可闻的吧!

6醒板拍过,天空逐渐有了清明的颜色,但仍是没有声息的,燕子的声音开始多起来,像也是被醒板叫醒,准备着一起做早课了。

7然后钟声响了。

8佛寺里的钟声悠远绵长,犹如可以穿山越岭一般。它深深地渗入人心,带来了一种惊醒与沉静的力量。钟声敲了几下,我算到一半就糊涂了,只知道它先是沉重缓缓的咚嗡咚嗡咚嗡之声,接着是一段较快的节奏,嗡声灭去,仅剩咚咚者的急响,最后又回到了明亮轻柔的钟声,在山中余韵袅袅。

9我听那钟声有一种感觉,像是一条飘满了落叶尘埃的山径,突然被钟声清扫,使人有勇气有精神爬到更高的地方,去看更远的风景。

10钟声还在空气中震荡的时候,鼓响起来了。这时我正好走到“大悲殿”的前面,看到逐渐光明的鼓楼里站着一位比丘尼,身材并不高大,与她前面的鼓几乎不成比例,但她所击的鼓竟完整地包围了我的思维,甚至包围了整个空间。她细致的手掌,紧握鼓槌,充满了自信,鼓槌在鼓上飞舞游走,姿势极为优美,或缓或急,或如迅雷,或如飙风……

11我站在通往大悲殿的台阶上看那小小的身影击鼓,不禁痴了。那鼓,密时如雨,不能穿指;缓时如波涛,汹涌不绝;猛时若海啸,标高数丈;轻时若微风,拂面轻柔;它急切的时候,好像声声唤着迷路者归家的母亲的喊声;它优雅的时候,自在得一如天空飘过的澄明的云,可以飞到世界最远的地方……那是人间的鼓声,但好像不是人间,是来自天上或来自地心,或者来自更邈远之处。

12鼓声歇止有一会儿,我才从沉醉的地方被唤醒。这时“维摩经”的一段经文突然闪照着我,文殊师利菩萨问维摩诘居士:“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当场的五千个菩萨都寂静等待维摩诘的回答,维摩诘怎么回答呢?他默默不发一语,过了一会儿,文殊师利菩萨赞叹地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13后来有法师说起维摩诘的这一沉默,忍不住赞叹地说:“维摩诘的一默,有如响雷。”诚然,当我听完佛鼓的那一段沉默里,几乎体会到了维摩诘沉默一如响雷的境界了。

14佛鼓敲完,早课才正式开始,我坐下来在台阶上,听着大悲殿里的经声,静静地注视那面大鼓,静静地,只是静静地注视那面鼓,刚刚响过的鼓声又如潮汹涌而来。

15殿里的燕子也如潮地在面前穿梭细语,配着那鼓声。

(取材于林清玄的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第④段描写菩提树,并非只是一般的写景,它象征一种静默而坚强的精神,历经寒冬,守候春天,在沉默中孕育着新的生命。

B.本文描写女尼击鼓时,以她那“小小的身影”“细致的手掌”与佛鼓形成“不成比例”的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了作者此时心灵的震撼。

C.作者在文中多次出色地运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比如用鸟低哑的叫声来衬托了出家人的身心清净,用极轻的醒板声衬托清晨的宁静。

D.作者虽然细致记述了听佛鼓的过程,赞美了佛鼓的丰富意蕴,但都是为了突出晨钟给自己留下的更深刻的印象和拂之不去的影响。

E.本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观晨景,听醒板,听钟声,听佛鼓,每次内容的转换都衔接自然,文章最后以燕子细语作结,意味深长。

18.结合具体文意,说说你对下列两句中加点的“雄辩”和“感觉”的理解。(6分)

①凤凰花的色泽也是非常雄辩的

②我听那钟声有一种感觉

19.本文题目为《佛鼓》,作者却在开头描写了一幅“静谧肃穆”的晨景图。请谈谈这样写的用意。(6分)

20.本文第13段画线的“几乎体会到了维摩诘沉默一如响雷的境界了”一句,写的是怎样一种境界?请联系你的阅读体验或生活经历,谈谈自己获得的启示。(不少于200字,12分)

17.C、D

【评分标准】:答对一项得2分,两项全对得4分。选错不倒扣分。简析:C.“鸟低哑的叫声”衬托的是“清晨的宁静”,“极轻的醒板声”衬托“出家人的身心清净”。D.给“我”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佛鼓”。

18.(6分)答案示例:

“雄辩”,这里用拟人的笔法,突出了清晨的“凤凰花”明亮、艳丽、吵闹的张扬旺盛的生命力。

“感觉”,是指钟声净化了人的心灵,使人有了更高远的精神追求。

【评分标准】两个词的解释各占3分。意思符合即可,不必拘泥于具体字句。

19.(6分)答案示例:

①作者运用了铺垫的手法,在写“佛鼓”之前先描写了美丽的“晨景”;为下文写“佛鼓”蓄势。晨景以静谧为特征,突出佛寺环境优雅而安宁的宗教氛围,为下文描写“佛钟”“佛鼓”奠定坚实的基础。

②作者运用衬托的手法,以环境之美衬托佛寺之美,以清晨之静衬托钟鼓之动,从而突出了佛鼓丰富的内蕴。

【评分标准】:说出铺垫、衬托,2分。结合晨景静谧的特点分别作出简析,4分;意思符合即可,不必拘泥于具体字句。

20.(12分)答案示例:

(1)境界:这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静默境界,一种沉浸其中不必用语言表达而心灵已被感染(或有所领悟之类)的境界。

(2)我从中受到的启发是: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时,静静地沉浸其中感悟它的魅力甚至要比用言语表达出来更具有触动心灵的力量。作者在听完佛鼓的沉默中,心灵受到震撼,虽无法用语言表达却已沉浸其中,得到了深深的感悟。白居易欣赏琵琶女高超的演技,也是完全沉浸其中,那种沦落天涯之感、同病相怜之痛,就是在东船西舫悄无言的静寂中表现出来的。“沉默是金”,只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用真情去感受,那么,高超的艺术也往往尽在不言中。

    相关推荐

    佛鼓阅读答案 佛鼓阅读理解 《佛鼓 林清玄》阅读答案 《佛鼓》的阅读题和答案 林清玄散文《佛鼓》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拓展阅读《安塞听鼓声》 佛爷 阅读答案 《佛爷》阅读附答案 《鼓王》阅读答案 鼓书艺人阅读答案 鼓书艺人阅读理解 鼓神 阅读答案 鼓人阅读答案 《鼓人》阅读答案 《鼓神》阅读答案 佛心阅读答案 (2015佛山中考)佛山武术威名震四方阅读答案 鼓人 阅读答案 《鼓神》阅读答案 小说《仿佛》阅读答案 暮鼓 阅读附答案 佛罗明戈舞阅读答案 佛罗明戈舞 毕淑敏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阅读答案 鼓神阅读答案 鼓神阅读答案 佛罗明戈舞阅读答案 佛罗明戈舞阅读理解 哈佛梦想阅读答案 《佛心》阅读附答案 佛心阅读附答案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阅读附答案 《鼓韵》阅读附答案 鼓声 萧乾 阅读答案 倾听蛙鼓 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 《幽王击鼓》阅读答案 乐山大佛阅读答案 《佛山剪纸》阅读答案 泰戈尔《仿佛》阅读答案 乐山大佛 阅读附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 鼓手刘阅读理解答案 鼓手刘现代文阅读理解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阅读附答案 《南京鼓楼》阅读答案 《打鼓》阅读附答案 泰戈尔《仿佛》阅读答案 《乐山大佛》阅读附答案 《哈佛梦想》阅读答案 人和大佛阅读答案 《学会鼓励》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 王雁《鼓神》阅读答案 鼓掌的人阅读答案 鼓一张 阅读附答案 《格列佛游记》阅读答案 《哈佛的魅力》阅读答案 格列佛游记 阅读答案 刘墉《哈佛梦想》阅读答案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阅读附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课文理解 安塞腰鼓阅读短文答案 “鼓神”阅读训练及答案 鼓人 语文阅读答案 《鼓神》(王雁) 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 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 《丹佛国际机场》阅读答案 《格列佛游记》阅读答案 《伯牙善鼓琴》阅读答案 《为别人鼓掌》阅读答案 张春玲《鼓韵》阅读答案 《为别人鼓掌》阅读答案 幽王击鼓阅读附答案 南京鼓楼阅读附答案 鼓人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佛教石窟艺术》阅读答案 佛教石窟艺术 阅读答案 泰戈尔《仿佛》阅读附答案 名著阅读《格列佛游记》答案 《格列佛游记》“慧骃”阅读答案 佛教石窟艺术阅读及答案 春的锣鼓阅读答案 春的锣鼓乔忠延阅读理解赏析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 鼓神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倾听蛙鼓 杨军阅读答案 《重游鼓山记》阅读及答案 花瓷细腰鼓 阅读附答案 《鼓手的遭遇 》阅读题答案 为别人鼓掌阅读答案 “鼓王”阅读训练及答案 “伯牙善鼓琴”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范缜①盛称无佛。”阅读答案 《万福阁与大佛》阅读答案 格列佛游记阅读附答案 林肯中心的鼓声阅读答案 林肯中心的鼓声阅读答案 鼓浪屿的快镜头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