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田《道大无外》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小编:

①孔子当年传道授业之时,据说东郭子思曾问子贡:“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以良医之门多病人解之。但孔子觉得还不够,说自己“修道以俟天下,来者不止,是以杂也”。盖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时代,怀抱澄清天下的方略,虽四出游说诸侯,却无解人,难以“得君行道”。所以不得不守先待后,“修道以俟天下”。凡愿意学道者,皆来者不止。

②孔子的教育宗旨,本来就是有教无类。因为有了守先待后的责任,就更必须有教无类。章太炎早年门户观念甚强,对于取向不合者,往往口诛笔伐,甚或拳脚相向。但晚年在苏州讲国学时,对向学者即取来者不拒的态度,故门下甚杂。有人说这是章夫人想多收贽见礼,那是典型的不仁者见不仁。其实太炎是感觉到文化危亡的可能,故试图“修道以俟天下”。

③而有教无类不仅是教育宗旨,也体现了一种文化立场。由于“教”的重要,“类”就可以暂时不计。陈寅恪在其《隋唐史》二稿中,就曾两以“有教无类”一语来概括中古种族、文化之互动,借其字面义来表述“教”重于“类”的深意。他所继承和发挥的,正是章太炎等人在清末提倡“国粹”时的开放胸怀。

④过去爱说中国几千年不变,视为停滞,而学者也多寻其转变或发展的迹象,以之为中国非停滞正名。其实不变、停滞的一个同义词便是稳定,在世界大历史中,很少有国家能够长期“维稳”。尽管中国几千年的稳定或有夸大甚或神化的一面,但任何形象皆以一定程度的实际为根基。尤其在外国眼光中,“不变”的确是中国的一个主要象征。中国何以能“维稳”,又怎样“维稳”,乃是亟须探索的大题目。

⑤按照梁启超的看法,这正基于中国文化的开放特性。即使是所谓一尊的儒家,也一向实行“对外开放”的改革取向。清儒陈澧就说:“魏晋以后,以老氏之说傅合于儒者;唐宋以后,以释氏之说傅合于儒者。呜呼,安知后世无以回回、欧罗巴之说傅合于儒者乎?”陈氏所说的“傅合”,接近后人爱说的“同化”。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恰以多次“同化”了外来的文化,而实现自身的源远流长。

⑥陈寅恪曾说,“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然“纲纪本理想抽象之物”,不能不有所依托;“其所依托以表现者,实为有形之社会制度”。他整理出的“隋唐制度”,首论“礼仪”,并附“都城建筑”,并及职官、刑律、音乐等。这些“制度”中,往往都有外来的成分。如北朝音乐中之“国伎”,就系外来者发展而成。不过因“流传既久”,有了中国特色,遂“亡其外来之性质”,而成了“国粹”。元稹、白居易等,便也曾把“输入较早之舶来品,或以外国材料之改装品”,视为“真正之国产土货”。

⑦陈先生多年一以贯之的思虑,就是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又要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他不仅强调宋儒“吸收异教”的作为是“至可尊敬而曲谅”的“爱国济世之苦心”,也曾将“沟通东西学术”视为“一代文化所托命”之重大责任。这或即是陈寅恪的夫子自道。他一生主要研究中国历史上文化碰撞和文化竞争特别明显的时代和议题,就是希望能对当世的中外文化融合有所推进,体现出一个学人极有分寸的“爱国济世”之苦心。

⑧1931年清华建校二十周年时,陈寅恪做了一篇《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其核心论旨即强调“中国学术独立”是“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希望清华学人在这方面能承担起更重的职责。他所说的学术独立,即以开放为基础。同时任教于清华的梁启超,也勉励清华学生:既要“做国家底下一个国民”,又要“做宇宙间一个人”。

⑨昔《说苑》记孔子门下之杂,便以《诗经》中柳树繁茂则蝉鸣聚、潭水渊深而芦苇集之句为喻,说出了子贡想说而没说出的话――“大者之旁,无所不容。”正如王阳明所言,“道大无外”。有自信者,自然无所不容;无自信者,乃拘守一隅而“各道其道”,其实是 “自小其道”。

(作者 罗志田 有删改)

1.文章是围绕一个什么话题展开论述的? 

2.第②段中划线句子,“有人说这是章夫人想多收贽见礼,那是典型的不仁者见不仁。”这里的“不仁者见不仁”,是从哪句俗语化用而来的?

3.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4.第③、⑥、⑦、⑧几段文字均引用到了和陈寅恪先生有关的材料。结合全文内容,从议论文阅读与写作的角度,试着提出一个问题供同学们思考。

【参考答案】

1.为什么要秉承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 本段共分三层。第一句是第一层,明确自己的态度,指明中国文化的开放特性是中国文化传承几千年的基础。接着以儒家文化发展为例进行证明。先强调指出儒家文化一贯的实行对外开放,丰富自己的特征,接着用清儒陈澧的话进行具体解释说明。最后,再做强调总结,正是这种同化促成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4.答案略。

    相关推荐

    李大钊《今》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罗冬卿《做一棵扎根大地的树》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议论文阅读《厚道》附答案 阎永锋《智者无言》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工夫常负无心人》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马军《大师的“痴”》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在议论之中阐明道理 《道大无外》阅读及答案 金克木《大小猫洞》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希望》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知耻》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培根《论礼貌》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说兴趣》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和为贵》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议论文论证 夏贵俊《有志者要远行》初中议论文阅读及答案 朱自清《论诚意》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谈沉潜》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议论文常见阅读题型 罗静宜《诺贝尔奖的普世意义大于心理慰藉》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不必忧虑》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善于倾听》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成大事者需关注小节》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人生如月》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儒雅之风》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拟题议论文 初中议论文阅读技巧及练习 王海《科学探索无止境》初中议论文阅读及答案 《有才与用才》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季羡林《谈孝》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善读可医愚》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同执着前行》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议论文文体 冯骥才《底线》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谢胜瑜《孝敬》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詹克明《说“异”》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李黎《读书是一种修炼,无关节日》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赖文毅《精神手杖》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宽容是一种美》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阶段的议论文写作 龚伟芳《错位阅读:孩子“被长大”》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君子知“怕”》初中议论文阅读及答案 孙鹤《且说文人书法》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王蒙《善良(节选)》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从拴象说开去》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林中伟《敬业与精业》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解题技巧辅导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论证方法辅导 金波《生存的智慧》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宋阿芬《自我雕琢》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张慧强《跳出时间》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王跃农《储蓄人生》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艾敏《时间的价值》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议论文阅读复习指导 初中语文议论文的规范模式 王树华《择善而读》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朱以撒《纸上思量》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梅万林《话说筋骨》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赵剑平《守住孤单》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皮铎《苦难的价值》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技巧 苏北《文明,与世界相拥》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议论文六大考点解析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如何写好议论文 韩春旭《孤独的思考》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沈奇岚《玫瑰和胶囊》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张保振《做人有品位》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生议论文《眼光》阅读答案 杨恒均《人,要有五识》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梅桑榆《宽容与智慧》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李庆福《人生如潮汐》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陈鲁民《高贵的“低头”》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明星写书(比较阅读)》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初中现代文阅读知识点:议论文答题技巧 曹南才《知耻胜乎勇》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叶圣陶《习惯成自然》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陈鲁民《争吵的雅俗》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星一光《自信与成功》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把持住良知的标尺》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李桂云《智者的选择》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何雄飞《中国社会的温差》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谢礼彬《人是一本书》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季羡林《走运与倒霉》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晓晖《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冯友兰《我的读书经验》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蒋孔阳《美和美的东西》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议论文答题技巧 中考议论文答题技巧 中考议论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石述思《土豪卷土重来》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赵畅《读书之“见”》初中议论文阅读及答案 2012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章沛《读“死”书与读“活”书》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林森《踩踏为何会发生?》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微笑是一种生活态度》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流沙河《幸好还有庄子》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杨 凯《“看脸社会”的悲哀》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陈嘉莉《敬业·职业·精业》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张志滔《外婆的笑》初中记叙文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