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管仲论》阅读

小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管仲论

[宋]苏洵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①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

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②,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③。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卡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霸莫盛于桓、文,(晋)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④之虐,不如孝公⑤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

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选自《古文观止》岳麓书社,有删改)

【注】①竖刁、易牙、开方:齐桓公宠幸的三个近臣。管仲死后,这三个人共同专权。桓公死后,诸子争位,竖刁与易牙等杀害群臣,立公子无亏,太子昭奔宋,齐国因此发生内乱。②四凶:旧传共工(古代的世族官)、罐兜(人名)、三苗(古族名,这里指其族首领)、鲧(人名)为尧时的四凶。③少正卯:春秋时鲁国人。④灵公:晋灵公,晋文公之孙。⑤ 孝公:齐孝公,齐桓公的儿子公子昭。

5.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秋 攘:排斥

B. 其祸蔓延,讫简公 讫:至,到

C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 絷:拴,系,捆住

D.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 逆:违背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 ①仲之疾也,公问之相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C ①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之负赵

D ①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 ②作《师说》以贻之

7. 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史论,以管仲死而齐国乱为例,论证了举贤任能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 根本,指明了政治家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重要性。

B.文章细致分析了齐国内乱的人为因素,认为表面上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导致,实为管仲死后,无贤人执政所致;并批评管仲临死前没有荐贤以自代为“不知本”。

C针对管仲临死前不荐贤者的举动,作者认为天下不可能没有贤者,而管仲没有像史鰌进蘧伯玉,萧何举曹参那样推举贤才,是一种严重的失职。

D.苏洵尝试着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管仲这位历史人物,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只 是评判管仲的过失,揭示管仲的真面目。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断句。(3分)

9. 下列文句断句不的一项是

A. 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镑/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B. 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 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哀辞后》)

C稼轩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D.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 • 开宗明义章》

 

    相关推荐

    《管仲论》(北宋)苏洵 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管仲论阅读答案 管仲论文言文阅读答案 苏洵《高祖论》阅读答案 《六国论 (苏洵)》阅读答案 《六国论 (苏洵)》阅读答案 《谏论 苏洵》阅读答案及翻译 苏洵明论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苏洵《谏论上》阅读答案及翻译 苏洵《谏论(下)》阅读答案及译文 阅读答案:《管仲论》(含答案) 苏洵《谏论(上)》阅读答案及译文 苏洵《谏论(上)》译文的阅读附答案 《谏论 苏洵》阅读答案及翻译 《六国论》拓展阅读《心术 苏洵》附答案 《六国论》拓展阅读《心术 苏洵》附答案 苏洵《谏论(下)》阅读附答案及译文 苏洵“谏论(上)”阅读试题及答案 及译文 苏洵“谏论(下)”阅读试题及答案 及译文 苏洵《六国论》刘开《问说》比较阅读答案 苏洵《心术》阅读答案 管仲阅读答案 养才(苏洵) 阅读附答案 苏洵“六国论”刘开“问说”比较阅读试题及答案 《管仲破厚葬》阅读答案 《管仲破厚葬》阅读答案 管仲破厚葬阅读答案 送石昌言使北引 苏洵 管仲破厚葬阅读训练 桓公用管仲阅读答案 苏洵《谏论上》阅读试题答案解析翻译译文高考文言文 管仲夷吾者,颍上阅读答案 上余青州书 苏洵阅读附答案 《管仲破厚葬》阅读附答案 《送石昌言使北引 苏洵》阅读答案 《送石昌言使北引 苏洵》阅读答案 九日和韩魏公 苏洵阅读附答案 张益州画像记(苏洵)阅读答案 “管仲夷吾者”阅读答案及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 苏洵传阅读附答案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阅读答案 苏洵《名二子说》阅读答案附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阅读答案 《错误管理理论》阅读附答案 《桓公明日弋在廪,管仲、隰朋朝》阅读答案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宋】 苏洵 阅读答案及译文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阅读及答案 范仲淹《苏幕遮》阅读答案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阅读答案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阅读答案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阅读附答案 苏幕遮 范仲淹阅读附答案 《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答案 范仲淹《苏幕遮》阅读题答案 文言文《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苏洵》阅读答案 苏轼私识范仲淹 阅读答案 《答毕仲举书 苏轼》阅读答案 答毕仲举书(苏轼)阅读答案 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训练 《隋论 苏辙》阅读附答案 苏轼《留侯论》阅读答案 文言文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阅读附答案 文化经典阅读(6分)“孔子评价管仲”有答案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原文附翻译 《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附答案 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 《天时不如地利》《齐桓公问管仲曰》对比阅读答案 《诸葛亮论(苏轼》阅读附答案 苏辙六国论的阅读附答案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童趣》“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对比阅读答案 苏轼私识范仲淹文言文阅读答案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阅读训练附答案 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附翻译) 《留侯论 苏轼》阅读答案附翻译 《子思论 苏轼》阅读答案附翻译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乙)齐桓公问管仲 文言文阅读答案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阅读附答案 《焦氏笔乘仲修劝读论语》阅读附答案 “管仲破厚葬: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苏轼《诸葛亮论》阅读答案附翻译 《留侯论 (宋)苏轼 》阅读答案及翻译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阅读答案 邹炳泰,字仲文,江苏无锡人...阅读附答案 苏洵《名二子说》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留侯论 (宋)苏轼 》阅读答案及翻译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 阅读附答案 《留侯论 【宋】苏轼》阅读答案附翻译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阅读附答案 《韩非子|管仲破厚葬》中考初中阅读试题答案解析翻译译文 论友谊 阅读答案(2011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童趣》“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对比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范增论(宋)苏”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阅读答案(2013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试题) 苏辙《六国论(节选)》李桢《六国论(节选)》比较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 《续欧阳子朋党论 苏轼》阅读及答案 论友谊 语文阅读答案 (2011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论美》阅读答案 古文阅读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