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魄犹在江山图 读附答案

小编:

魂魄犹在江山图

范曾

在李可染先生诞辰百年之际,我们回顾一世纪来艺术的长河,真可谓千帆竞发。可染先生的出现,有他的历史背景,当一个时代的艺术整体奔向浑浑噩噩的时候,需要圣洁的艺术;而艺术风貌整体堕入轻佻时,需要凝重的艺术,这正是李可染适时而生的缘由。

由于本能的拒绝鄙俗,可染以无待的心境在喧嚣的世态中独立而不倚,自强而不息,谦仁而不傲。当可染先生朝斯夕斯、胸无旁骛地沉浸于自己宁寂而庄严的心灵王国的时候,他画作的美便与教养合而为一。他的作品陶冶了整个一代人,还将千秋万代地陶冶下去。艺术的助人伦、成教化,不是如演说家那样带有着直接的目的性。它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人们心悦诚服,趋向社会的崇高,可染先生的艺术正是如此更内在地激励着人们的心灵。

可染先生对大自然潜在密码的破译,直接与他的道德向善的趋向不谋而合,而于此时,李可染的艺术与道德合而为一。当李可染先生叹赏大自然,如此深沉地倾注自己的对祖国大地山河的刻骨铭心的热爱时,他显然站在了民族文化捍卫者的前列。

可染先生有一种表达超越感观尺度的能力,这就是他内心所具有的崇高感使然的能力,他对大地山河仰之弥高,而这种情怀的恃守,表现为他“大”的艺术。宛若语言的表达,与表达的意义,都有相关的音调,这就是艺术家所独有的风格。或沉雄博大、或清新俊逸……只要是与崇高相连,他们都是美的,虽情态万殊,而其艺术已如自然。

可染先生大宗师一样“来吾导夫先路”,艺术家,伟大的艺术家,都应该,也必然如此。

可染先生当然是不世的天才,他的“生而知之”透露在他异乎常人的语言方式。这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符号,这不是每一个苦学者所可达致的。当然可染先生知道自己有“生而知之”的本能,但凭着他更深邃的智慧,认识到它的不可靠,当昙花一现的时节过去之后,留下的是残枝败叶。

可染先生告诉我,他年轻时作画极快,有一次到一位朋友家作画,在朋友与来客寒暄片刻回到画室时,可染竟已画毕,主人大赞叹,以为神来之笔,先生亦颇自喜。先生告诉我,多年之后,他才警然有悟,必须力矫这样的用笔。我知道了先生所说的“慢”非只指时间,更重要的是用笔的品质。先生还告诉我,他少年时有一位极富才华的朋友,写给他的信,毛笔字的稚拙天真、浑厚朴雅,使他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内心的感动,这感动是如此的刻骨铭心,竟至谈到此事时,先生的表情显得那样的庄肃和神往。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生之中总会不期而至地遇到这样突兀的心灵感悟,仅这一次,足以改变艺术家一生的道路。研究艺术家的心灵历程,那些遽然蜕变和瞬间重生,有时来得迅猛近乎禅家的顿悟。

可染先生好学而敏求,这是他“苦学派”的唯一解释,苦学者不意味着枯涩无味的下笨功夫。我曾有幸上可染先生的书法课,他不强求碑帖的选择,他说要平心静气地读碑,知其间架,重其用笔,悟其风神,能于此三者有所悟,则去书道不远矣。书法课上,可染先生不喜欢一挥而就式的所谓笔动心不动的、麻木不仁的写字习气。可染说用笔之际虽所向空无一物,然则胸中应觉艨艟之遇浪遏,冲波逆折而前,当此之时,笔锋必有生涩出焉,必有稚拙出焉。有生涩稚拙矣,然后再求大巧,则大巧即在其中。

可染先生于书法所下功夫可谓焚膏继晷,三十多岁时的风华婉转至五十岁后一扫而空,石破天惊,创旷古无双之结体用笔,无丝毫泥古、媚俗、求奇、矫饰、市井、乡愿……一切的书画艺术可恶的痕迹与可染先生的书法格格不入,只觉铮铮其骨、磔磔其态,近之则畏,远之则敬。可染先生的字我行我素,决不苟合取容,是颇见他笔下之牛“时亦强犟”的性格的。

先生的“学而知之”的部分,当然还包含了他对素描的积年锤炼、对光影的敏锐认识。在此先置而不论。

先生称自己是“困而知之”,人们不要以为可染先生当真的为自己才情不逮而困守干城,“钝者勉为”。可染先生的“困”是他推动中国画史这座沉重的列车所需的移山心力,他要弘扬的是中华文化所素有的伟岸与高华,他极端鄙弃浮光掠影的、油腔滑调的、市侩的艺术,这神圣的自尊支撑着他博大的灵魂,打进去,致勇也;打出来,夺魂也,这其中数十年苦心孤诣,念兹在兹,朝斯夕斯,方才有了又一次的伟大。诚如可染先生题赐予我的“七十二难,玄奘西天取经不畏七十二难,今以此四字书赠范曾同学”。我们一代代都抱着跣足苦行的宏愿,在艺术征途上踽踽而前,“困”者,“难”也,是深觉万难之下的渺小与决绝。

至此,我们可得如下之结论,可染先生的经历包含着谦逊和伟大,正如泰戈尔有言:“当一个人大为谦卑的时候,就是他接近伟大的时候。”

(转载自《新华文摘》,《中国文化》2007年秋季号,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可以说艺术是供人们来欣赏的,它的创作意图不是用来教化人的。因为艺术对人的教化是在潜移默化之中,不是如演说家那样带有着直接的目的性。

B. 可染先生洞悉着大自然的规律法则,深为这种魅力所折服。这些领悟转化到他的画作中,体现出自然与他的追求的深深契合。

C. 画作传达的意旨宛若表达的语言,画作的内容宛若语言表达的意义,语言和意义由音调连接,画作的内容和意旨由风格相连。

D. 曾经的可染先生因为作画神速而令人赞叹,自己也颇多自喜之情,但经过岁月的洗礼,先生却要“慢”下来,花时间才能做出好作品。

E. 文章是为画家李可染先生做的传,但是却在先生对于书法的研习上花了大量的笔墨,这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回忆了先生是如何“学而知之”的。(2)先生的画作有何独到之处能够产生“来吾导夫先路”的作用?请概括并分析。(6分)

(3)这篇传记全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成文,这样写在有哪些方面的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这篇传记以泰戈尔的名言“当一个人大为谦卑的时候,就是他接近伟大的时候”结尾,可染先生是如何以谦卑接近伟大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选E得3分,选B得2分,选D得1分,选A、C不得分。

【解析】A.文中只是说绘画的教化意图不如演说带有直接的目的性,并不是说没有教化作用,属于无中生有。B.从“可染先生对大自然潜在密码的破译,直接与他的道德向善的趋向不谋而合,而于此时,李可染的艺术与道德合而为一。当李可染先生叹赏大自然”可知正确。 C.根据原文,应该是“画作的内容宛若表达的语言,画作传达的意旨宛若语言表达的意义”的比较关系。D.原文说“我知道了先生所说的“慢”非只指时间,更重要的是用笔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品质。 E.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传主的品质特征,进而塑造传主的形象,这是传记的常见写法。

(2)【参考答案】①圣洁凝重。当时的艺术整体浑噩轻佻,先生实时而生。②画作的美与教养结合。先生的画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使人趋向崇高。③艺术与道德结合。画作中有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捍卫民族文化。④作品中表现出崇高感。他有超越感观尺度的能力,崇高感使他的艺术已如自然。

【评分标准】答对三点即可,每点2分。这道题设题角度是文章第一层次作者对于传主评价部分的总结句该如何理解。考查的是相关文章内容的梳理和理解,能力点是筛选和整合能力。作答时首先要看清楚层次关系,再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整合作答。同时要注意作答要求。

(3)【参考答案】①内容上,选择与“我”有关的事件成文,选材灵活,对先生的敬佩热爱之情溢于言表。②结构上,行文流畅自然,便于作者将大量的主观情感和自己的评论融入传记。③阅读效果上,让传主的生平更可信,读者更容易被作者的情感打动,更能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发人深省。

【评分标准】每个方面2分,这道题要结合第一人称的行文好处和传记的文体特征进行思考,同时要与常见的以叙事为主的传记的行文特点比较,寻找独特之处。对于传记的文本特征的考查是2015年实用类文本的新题型,要高度重视。

(4)【参考答案】①品质方面。先生以一种谦仁而不傲的品质沉浸在自己王国里,品质不俗,画作优秀。②天资方面。先生生而知之,但先生并不自恃本能,智慧深邃。③学习方面。先生能够博采众长,敏学好悟,苦练创新,艺术造诣颇高。④追求方面。在推动画史弘扬文化的责任面前,先生深知己力之渺小,但所为体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博大的灵魂,迎来了又一次伟大。

【评分标准】每点2分,此题难点在于谦卑的理解,结合全文,既有谦虚自知,又有卑微渺小,然后要梳理文中结构层次,品质本性、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结合题干进行作答。

    相关推荐

    《魂魄犹在江山图》阅读附答案 《魂魄犹在江山图 范曾》阅读答案 《山泉》《北方冬天的魂魄》阅读及答案 北方冬天的魂魄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丁文江:出山要比在山清阅读附答案 《山魂》阅读附答案 孔子犹江海阅读答案 《山的图腾》阅读附答案 山魂阅读答案 《孔子犹江海》阅读答案翻译 灵魂的在场阅读答案 《大雁去矣声犹在》阅读题及答案 醉落魄 王千秋阅读附答案 杨基《长江万里图》阅读答案附赏析 灵魂的在场 阅读答案 山魂 刘向东 阅读答案 《九疑山图记》阅读答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阅读附答案 山魂 刘向东阅读答案 请等等落在身后的灵魂 阅读附答案 《秋的气魄》阅读附答案 富春山居图中的渔樵意象阅读答案 富春山居图中的渔樵意象 归有光《吴山图记》阅读答案 《醉落魄·咏鹰》的阅读附答案 九疑山图记阅读试题及答案 (附翻译)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阅读答案 藏匿在《人骑图》里的“画外音”阅读附答案 《雷抒雁:大雁去矣声犹在》阅读与答案 《请等等落在身后的灵魂》阅读附答案 请等等落在身后的灵魂阅读附答案 《醉落魄·惊鸥扑蔌》阅读附答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阅读答案 《江山之助》阅读附答案 犹大的面孔 阅读附答案 江山之助 阅读附答案 江南在哪里阅读附答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阅读答案 九疑山图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树犹如此 朱以撒阅读附答案 《树犹如此》阅读答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请等等落在身后的灵魂(麦家)阅读附答案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阅读附答案及翻译赏析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阅读附答案 请等等落在身后的灵魂阅读答案 《请等等落在身后的灵魂》阅读答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语文阅读答案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阅读附答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阅读训练及答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周国平......阅读答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周国平》阅读答案 治国犹栽树阅读附答案 《孔子犹江海》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关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治国犹栽树”阅读答案 《治国犹栽树》阅读附答案 《犹大的面孔》阅读附答案 《潮魂》阅读附答案 小心踩着别人的落魄 阅读答案 树犹如此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阅读附答案 笔下犹能有花开 阅读附答案 《从山麓分手在山顶汇合》阅读附答案 《魂》阅读附答案 《魂》 阅读附答案 临江仙·望庐山的阅读附答案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 阅读附答案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阅读附答案 《江山之助》阅读答案 江山之助 阅读答案 试图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并成...阅读附答案 醉落魄·离京口作 苏轼阅读附答案 《看灵魂》阅读附答案 梅花魂阅读附答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阅读附答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基础知识、练习、拓展 《江山之助》阅读答案 《江山之助》阅读答案 《雨的精魂》阅读附答案 拍卖灵魂阅读附答案 赎回灵魂阅读附答案 草堂·诗魂阅读附答案 《棋魂》阅读附答案 《喊魂》阅读附答案 江郎山和韵 辛弃疾阅读附答案 喊魂 阅读附答案 《卫星云图》阅读附答案 《丰图义仓》阅读附答案 《一颗图钉》阅读附答案 《山中少年今何在》阅读附答案 笔下犹能有花开阅读附答案 树犹如此 阅读答案 《笔阵图》阅读附答案 《站在山脚下的人》阅读附答案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阅读附答案 《一鹭图》阅读附答案 《江南春》《山行》阅读答案 【甲】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阅读附答案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