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语文知识>综合知识

汪曾祺《葡萄月令》语言美管窥

小编:

文意鉴赏

汪曾祺散文以其平淡质朴、清新灵秀、本色自然的风格独步文坛。他曾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葡萄月令》就是这样一篇鲜明地体现着他的语言艺术追求的美文。本文语言之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以下试作简要赏析。

一、灵活多变的句式组织

积句成章,句子是构成篇章的基本语言单位。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常式句、变式句等多种句式的巧妙运用,才能使篇章语言活泼而有生趣。本文句式组织灵活多变,使行文妙趣横生。作者或用倒装句式,使语句节奏轻快,语意重点得以强调。例如,“葡萄藤露出来了,乌黑的”,这一句中“乌黑的”本是作为主语“葡萄藤”的定语,而将其单独提取,后置于谓补短语之后,以突出其色之黑;同时,也使句子更简洁、明快。或用反复句式,使情感传达更鲜明,语句节奏得以凸显。例如,“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长出来就给它掐了”这一句运用反复辞格突出了葡萄藤的长势之快,同时也表达了果农侍弄葡萄之辛勤、专注。或使用短句,使造句更平易,口语色彩与童真趣味更浓郁。例如,“这是个重活。把老本放倒,挖土把它埋起来。要埋得很厚实。外面要用铁锹拍平。这个活不能马虎。都要经过验收,才给记工”,这一段由六个短句组成,写出了安置葡萄老本这项活儿操作的方法,从中可见出农人的细心。还有通过标点符号来调控叙述的语气和节奏的。例如:“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这三个短句间都用句号而不用逗号隔开,有意制造一种稍长的语气停顿,使语句舒缓,给人遐想的空间。

二、准确传神的选字用词

积字成句,字词是构成语句的细胞。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拟声词、叠音词等的贴切运用,才能使语句表意更准确、细腻、传神。这一点,汪曾祺诚可谓行家里手。你看,“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这一句中的“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这四个形容词准确地描写了成熟期葡萄的外形、质地、色泽等特点,观察细微,描写真切。还有,“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这句中两组叠音词“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准确而传神地描绘了葡萄藤喜人的长势,语词间洋溢着喜爱之情;动词“呆”字,赋予物以人格化形象,极富孩子气。再有,运用大量的语气助词,诸如“了”“呀”“吧”等等,使语句更见口语化。如:“这样长法还行呀,还结不结果呀?”“葡萄,你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着吧。”这些语句添加了“呀”“吧”等句末语气助词,使句子读起来更亲切,仿佛在和老朋友聊天,与小孩童嬉戏,率性自然,散发着纯真的童趣,读来惹人喜爱。

三、生动贴切的比拟手法

比喻、拟人是状物散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它们可以使物象特征的描写更具体鲜明。作者写葡萄喝水量的惊人态势,用“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这一拟人句,极有情趣。“拼命”“嘬”等字眼写出了葡萄喝水的贪婪相,突出其长势之旺盛。又如,作者写葡萄的颜色之缤纷多彩,运用排喻辞格来写:“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这组排喻,将葡萄的色泽、形态、质感之美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再如,“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这一句把梨花瓣比作月亮,突出其形之柔美与色之洁白的特点,这样的比拟既贴切又充满孩童天真的幻想色彩。

总之,由于作者精心遣词造句,巧妙运用比拟修辞,倾心于口语化的表达,而使《葡萄月令》这篇散文质朴冲淡、行云流水,洋溢着童心童趣。这样的语言表达让我们在平淡中看到了剪裁布局的奇崛,从随意处见出雕词琢句的苦心。

二、金章玉句

理解

1.理解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的含义。

有的梢头已经绽开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它已经等不及了。

【思路点拨】对本句中“等不及了”的理解,应联系具体的语境,结合它所用的修辞手法来分析。

【参考答案】本句中的“等不及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葡萄长势之快,展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2.理解下面这个句子的含意及其作用。

这样长法还行呀,还结不结果呀?

【思路点拨】理解句子的含义可以从叙述的视角与语调、选用的句式与辞格、语体的色彩等方面来分析,从而品味其含意、韵味及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上述该句是一个并列复句,是作者模拟农人的口吻来叙述,用感叹句式和疑问句式来表达,表现了对葡萄抽条的不加节制的瞎长势态的担忧,对其旺盛生命力的惊叹,这为下文写给葡萄打条的活事做了伏笔。

分析

⒈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了雪,有何作用?请概括说明。

【思路点拨】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从该景物描写与文中的主体形象描写的关系这一角度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本文以“一月,下大雪”作为开头,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为下文写葡萄开春后的蓬勃生机作铺垫;结尾处又以“下雪了”收束,回应开头,首尾圆合。同时,结尾对雪景的描写,还衬托出人们对葡萄老本过冬状况的关心,让人回味劳动的美。

⒉本文的思路脉络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思路点拨】分析文章思路脉络,应从划分抓住线索标志性词语,划分文章层次、概括内容要点入手进行。

【参考答案】本文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用“编月体”的形式记述了葡萄生长的过程,记述了果农侍弄葡萄的各个劳动阶段的活事,展现了不同月令葡萄生长与管理的繁忙劳动场景,结构与内容紧密相关,每个月份之间用空行隔开,使层次更清晰。本文虽按月令顺序写,但并非平均用力、不分主次。其中,三月葡萄上架、四月葡萄浇水、八月葡萄着色、十一月葡萄下架、十二月葡萄入窖,这些片段是详写,而二月葡萄出窖、五月葡萄开花这些片段是略详,其则简笔带过。这样安排,详略得当,繁简相宜。

探究

本文刻画了哪三类形象?各有怎样特点?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体验?

【思路点拨】分析散文中所写的形象的特点,应从文中描写的具体内容出发,加以概括整合;分析文章的思想感情,应从全文内容出发,结合相关写作背景来分析。

【参考答案】

本文刻画了三类形象:葡萄,葡萄园的主人——果农,作者自身。

各自的特点:⑴作者笔下的葡萄,充满蓬勃生机与活力;⑵果农是作者着力描写的对象。作者不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来刻画,而是通过正面写葡萄的生长态势以及侍弄葡萄的劳动、管理程序与场面等来带出对劳动者的形象刻画。从出窖、上架、浇水、剪枝、喷药、采摘等各阶段的劳动、管理中,读者不难体会到果农心理、情绪的种种变化,感受到劳动者的朴实、耐心、怡然自足,对生活对劳动的无比热爱。⑶作者自身的形象并未直接出场,而是深隐其后。“我”作为劳动者中的一员;“我”用劳动创造了美,“我”在劳动中发现了美。整篇文章实际上是从“我”的视角来写,这使全文的叙述、描写更真切。

思想感情:本文通过叙述葡萄种植、管理与收获的全过程,表达了劳动者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联系作者写作此文的背景——作者在文革浩劫年代曾被下放到干校劳动,曾有过侍弄葡萄的的经验,在遭受政治迫害的不公正待遇的非人境遇里,作者并没有因之而颓唐、萎靡,相反倒有乐在其中、宁静自适的心态,由此可以见出作者豁达、超脱的潇洒风度。

三、修辞探索

⒈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的伸开,扇面似的伸开。

【解析】该句叙述葡萄上架的操作方法,作者运用比喻、反复、排比的修辞手法,细致地描摹了葡萄枝条展开的状态,“向三面”“像五个指头一样的”“扇面似的”这些状语反复铺陈,写出葡萄上架这一环节侍弄的操作要领,字里行间也可见出劳动者对葡萄的百般呵护的心态。

⒉这一点,中国的古人早就发现了。《图经》云:“根苗中空相通。圃人将货之,欲得厚利,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故俗呼其苗为木通。”

【解析】该句说明葡萄组织“中空相通”的特点,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使说明对象的特征得以突出;同时,也可见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此外,作者在引用之后对所引的材料作了辨证分析,指出其正误,使说明的内容更真实;这有丰富了读者的识见。

四、出口成章

⒈细读下列语句,仿照该句的句式和所用的修辞手法,自选一个物象,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不超过100字。

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

【友情提示】解答仿写题,宜力求形神兼备,“形”是指句式与所用的修辞手法等;“神”是指仿写语句语意表达要准确、顺畅、得体。

【参考答案】太阳快落山了,仰望西天上的云霞,那才叫壮观!有的像在草原上觅食的羊群,有的像下山的金钱豹,有的如蔚蓝的波涛,有的似熊熊燃烧的篝火。一簇簇,一团团,拥挤、散开、凝滞、奔驰,变幻万千。

⒉先比较下列示例两句中画线部分位置调整而产生的表达效果的不同;然后试运用示例⑴这种将部分短语后置的句式,以下列给定的陈述对象为开头,各写一个句子。

示例:

⑴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

⑵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宁静、幸福,而慵懒的少妇。

表达效果的不同:

运用:

①雨

②月光

【友情提示】比较句式不同,可从句子内部主、谓、宾、定、状、补的组织顺序的变动来揣摩其语意表达的侧重点的变化,以及句子节奏的变化。定语或状语后置,是变式句的常见类型,后置的目的还是为了起到强调的作用,同时使语句变得简洁、轻快、有力。

【参考答案】表达效果的不同:⑴用的是变式句(定语后置句),突出了九月果园的特点,使语句简短、活泼,更具节奏感;⑵用的是常式句,与句⑴相比,则显得平直、呆板、冗繁。运用:①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②月光洒在天井里,洁白、轻盈、而清幽。

⒊运用叠音词,能起到增强韵律感、加深语意、强化氛围的效果;可使景物描写中的摹状拟声绘色更逼真、传神;可使情感的抒发更细腻生动、绵密曲折。《葡萄月令》一文运用大量叠音词,如“静静地”、“忙忙地”、“松松的”、“舒舒展展”、“凉凉快快”、“泱泱”、“淡淡”、“妥妥”、“黑黑”、“蓝兮兮”、“白糊糊”、“松松”、“光秃秃”、“整整齐齐”、“热热闹闹”、“土墩墩”等,这些叠音词的运用使描写更精微细致,使语言口语化更突出,充满童趣。

请你试以“风”为题,试作一个片段描写,要求运用恰当的叠音词。字数100左右。

【友情提示】景物描写,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诸如时令、地理、方位、物态、景象(动与静)等多方面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展开。运用叠音词,也要扣住物态、景象的特征。从听觉角度写“雨”或“风”,应该写出变化。

【参考答案】示例:起风了!刚开始还是柔柔细细的,清清凉凉地抚摸着你;渐渐地,就大些了,只觉得窗外竹林一片萧萧飒飒的响声;不一会儿;风就有点急了,仿佛跌跌撞撞的醉汉,气呼呼地掀动门帘;再接着它就整个儿地癫狂起来了,乒乒乓乓地擂起了院门。

五、相关评论

⒈“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汪曾祺《<蒲桥集>自序》

⒉《葡萄月令》“将葡萄这颗小小生命一月一月写来,竟然写出了一个生命的宁馨儿!”——徐卓人《永远的汪曾祺》

⒊“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汁液流转,一枝摇,百枝摇。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整体。”——汪曾祺《晚翠文谈》

⒋“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汪曾祺《晚翠文谈》

六、比试殿堂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思考题。

昆虫备忘录

汪曾祺

复眼

我从小学三年级“自然”教科书上知道蜻蜓是复眼,就一直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那它怎么看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形象?琢磨不出来。

凡是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麻苍蝇也是复眼,你走近蜻蜓和麻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就发现了。噌——飞了。

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花大姐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瓢虫是做得最精致的昆虫。

“做”的?谁做的?

上帝。

上帝?

上帝做了一些小玩意儿,给他的小外孙女儿玩。

上帝的外孙女儿?

对。上帝说:“给你!好看吗?”

“好看!”

上帝的外孙女儿?

对!

瓢虫是昆虫里面最漂亮的。

北京人叫瓢虫为“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黑色的小圆点。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黑色,叫做“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瓢虫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吃蚜虫的,是益虫;一类是吃马铃薯的嫩叶的,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独角牛

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牛,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轻轻一捏,就捏住了。

独角牛是硬甲壳虫,在甲虫里可能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甲壳铁黑色,很硬,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独角牛的力气很大。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牛卖。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就拉着走。北京管这个大力士好像也叫做独角牛。学名叫什么,不知道。

磕头虫

我抓到一只磕头虫,北京也有磕头虫?我觉得很惊奇。我拿给我的孩子看,以为他们不认识。

“磕头虫,我们小时候玩过。”

哦!

磕头虫的脖子不知道怎么有那么大的劲,把它的肩背按在桌面上,它就吧嗒吧嗒地不停地磕头。把它仰面朝天放着,它运一会儿气,脖子一挺,就反弹得老高,空中转体,正面落地。

蝇虎

蝇虎,我们那里叫做苍蝇虎子,形状略似蜘蛛而长,短脚,灰黑色,有细毛,趴在砖墙上,不注意是看不出来的。蝇虎的动作很快,苍蝇落在它面前,还没有站稳,已经被它捕获,来不及嘤地叫一声,就进了苍蝇虎子的口了。蝇虎的食量惊人,一只苍蝇,眨眼之间就吃得只剩一张空皮了。

苍蝇是很讨厌的东西,因此人对蝇虎有好感,不伤害它。

捉一只大金苍蝇喂苍蝇虎子,看着它吃下去,是很解气的。苍蝇虎子对送到它面前的苍蝇从来不拒绝。苍蝇虎子不怕人。

狗蝇

世界上最讨厌的东西是狗蝇。狗蝇钻在狗毛里叮狗,叮得狗又疼又痒,烦躁不堪,发疯似的乱蹦、乱转、乱骂人——叫。

(选自《广州日报》2012年2月2日)

【思考题】

⒈简要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并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⒉细读“花大姐”这一节,简要说说这一节构思之美体现在哪里?

⒊联系上下文,品读下列语句内涵的情感。

⑴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⑵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⑶哦!

【参考答案】

⒈本文采用片段组合的方式结构文章,文章总题为“昆虫备忘录”,正文部分由“复眼”“花大姐”“独角牛”“磕头虫”“蝇虎”“狗蝇”这七个小标题组成,各分写一种昆虫;写各种昆虫,并不面面俱到。而纯粹由自己的兴致、情感的牵引而自由抒写,随意之间,展露真性情。文章在介绍昆虫的特点中,流露出真挚而细腻的感情,这其中有对充满童真的好奇,有童心烂漫的欢喜,也有不加掩饰的憎恶,丛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⒉“花大姐”这一节构思之美体现在于充满童趣的新奇的想象。作者把“花大姐”(瓢虫)比作是上帝做给他小外孙女儿的玩具。作者在本节中运用虚拟问答来写出“瓢虫”的“精致”的美,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这最漂亮的昆虫的由衷喜爱之情。

⒊⑴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瓢虫的喜爱,即便这种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是一种害虫,但作者都难以生出恨意,甚至建议它们迟迟蚜虫,可见出作者的仁心与童趣。⑵用“家伙”“霸王”戏称“独角牛”,突出“独角牛”这种昆虫力气大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好奇与喜爱之情。⑶这个独字句,真切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慨:起先以为孩子们不认识“磕头虫”,急切地也想让他们来认识一下;之后,孩子们说小时候玩过了,他内心又舒缓、平静了下来。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好奇与热爱之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思考题。

腊梅花

汪曾祺

①“雪花、冰花、腊梅花……”我的小孙女这一阵老是唱这首儿歌。其实她没有见过真的腊梅花,只是从我画的画上见过。

②周紫芝《竹坡诗话》云:

“东南之有腊梅,盖自近时始。余为儿童时,犹未之见。元祐间,鲁直诸公方有诗,前此未尝有赋此诗者。政和间,李端叔在姑溪,元夕见之僧舍中,尝作两绝,其后篇云:‘程氏园当尺五天,千金争赏凭朱栏。莫因今日家家有,便作寻常两等看。’观端叔此诗,可以知前日之未尝有也。”

③看他的意思,腊梅是从北方传到南方去的。但是据我的印象,现在倒是南方多,北方少见,尤其难见到长成大树的。我在颐和园藻鉴堂见过一棵,种在大花盆里,放在楼梯拐角处。因为不是开花的时候,绿叶披纷,没有人注意。和我一起住在藻鉴堂的几个搞剧本的同志,都不认识这是什么。

④我的家乡有腊梅花的人家不少。我家的后园有四棵很大的腊梅。这四棵腊梅,从我记事的时候,就已经是那样大了。很可能是我的曾祖父在世的时候种的。这样大的腊梅,我以后在别处没有见过。主干有汤碗口粗细,并排种在一个砖砌的花台上。这四棵腊梅的花心是紫褐色的,按说这是名种,即所谓“檀心磬口”。腊梅有两种,一种是檀心的,一种是白心的。我的家乡偏重白心的,美其名曰:“冰心腊梅”,而将檀心的贬为“狗心腊梅”。腊梅和狗有什么关系呢?真是毫无道理!因为它是狗心的,我们也就不大看得起它。

⑤不过凭良心说,腊梅是很好看的。其特点是花极多——这也是我们不太珍惜它的原因。物稀则贵,这样多的花,就没有什么稀罕了。每个枝条上都是花,无一空枝。而且长得很密,一朵挨着一朵,挤成了一串。这样大的四棵大腊梅,满树繁花,黄灿灿的吐向冬日的晴空,那样的热热闹闹,而又那样的安安静静,实在是一个不寻常的境界。不过我们已经司空见惯,每年都有一回。

⑥每年腊月,我们都要折腊梅花。上树是我的事。腊梅木质疏松,枝条脆弱,上树是有点危险的。不过腊梅多枝杈,便于登踏,而且我年幼身轻,正是“一日上树能千回”的时候,从来也没有掉下来过。我的姐姐在下面指点着:“这枝,这枝!——哎,对了,对了!”我们要的是横斜旁出的几枝,这样的不蠢;要的是几朵半开,多数是骨朵的,这样可以在瓷瓶里养好几天——如果是全开的,几天就谢了。

⑦下雪了,过年了。大年初一,我早早就起来,到后园选摘几枝全是骨朵的腊梅,把骨朵都剥下来,用极细的铜丝——这种铜丝是穿珠花用的,就叫做“花丝”,把这些骨朵穿成插鬓的花。我们县北门的城门口有一家穿珠花的铺子,我放学回家路过,总要钻进去看几个女工怎样穿珠花,我就用她们的办法穿成各式各样的腊梅珠花。我在这些腊梅珠子花当中嵌了几粒天竺果——我家后园的一角有一棵天竺。黄腊梅、红天竺,我到现在还很得意:那是真很好看的。我把这些腊梅珠花送给我的祖母,送给大伯母,送给我的继母。她们梳了头,就插戴起来。然后,互相拜年。我应该当一个工艺美术师的,写什么屁小说!

(选自《汪曾祺全集(4)》(散文卷))

【思考题】

⒈简要分析本文开头的写法。

⒉文章结尾一句能否删去,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⒊联系上下文,品读文中画线语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⑴一朵挨着一朵,挤成了一串。

⑵黄灿灿的吐向冬日的晴空

⑶那样的热热闹闹,而又那样的安安静静。

【参考答案】

⒈本文题为“腊梅花”,开头一段从小孙女唱的儿歌起笔,作者说自己的小孙女其实没见过真的腊梅花,只在画上见过,字里行间颇有惋惜之情,这为下文第三段起正面写家乡的腊梅花起到铺垫的作用。

⒉不可删。这一句看似随意的议论,它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热爱,流露出对于当初自己穿珠花手艺的自得之情,对于温馨的家庭生活的眷恋之情;删去后,反而使文章结尾变得平淡,少了回味的空间。

⒊⑴用一“挤”字,写腊梅花开之多之密,运用拟人手法,生动传神。⑵着一“吐”字,写花开之盛,写其颜色之艳丽而炫目的特点。⑶“热热闹闹”写腊梅花盛开的,满树繁花的缤纷景象,而“安安静静”写腊梅悄然盛开的娴静的风度:因为花开太多,似乎人们不太在意它们,有一种淡然的寂寞。作者用两组叠音词来描写腊梅花,赋予它人的情态,极为生动传神。

七、拓展阅读

句读·气口

汪曾祺

蒋大为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断句错了。按歌词的正常的语言断续,应该是:

“在哪——桃花盛开的地方”,蒋大为却处理成:

“在哪桃花——盛开的地方”。这样的处理,作曲的同志有责任,而且“桃花”音调颇高,听起来很别扭,使人觉得这是一个破句。

当断不断,不当断而断,曲调和语言游离,这在歌曲中是常见的现象。突出的例子是《国际歌》。《国际歌》最后一句“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性耐儿,就一定要实现”,“到明天”应该属下,不当属上。现在属上,于是成了“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性耐儿就一定要实现”,“团结起来到明天”,后天是不是就不要团结了?解放初期真的有一部电影,片名就叫《团结起来到明天》,这不成了笑话?《国际歌》造成这样的误会,跟翻译有关。汉语和外语本来就有很大差别,要求汉语的歌词和西方音乐的旋律相契合,天衣无缝,不相龃龉,实在是很难。用汉语唱西洋歌剧,常使人觉得不知所云,非常可笑,大大削弱了音乐本应产生的艺术感染的效果。解决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事,不是翻译出来了就能唱。然而问题总要解决。已经有人做了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比如王洛宾。

和句读有密切关系的是口气。中国戏曲非常注意用气,换气、偷气。像李多奎那样能把一个长腔一口气唱到底,当中不换气,是少有的。李多奎不知道怎么会有那样长的气。裘盛戎万年精研气口。盛戎曾跟我说;‘年轻时傻小子睡凉炕,怎样唱都行。我现在上了岁数了,得在用气上下功夫,——花脸一句腔得用多少气呀!”过去私塾教学,老师须在书上用朱笔圈点。凡需略停顿处,加一“瓜子点”;需较长间歇处,画一圆圈,谓之“圈断”。老师加点画圈处即是“气口”。但裘盛戎有时不照通常办法处理气口。如《智取威虎山》李勇奇的唱腔,“扫平那威虎山我一马当先”,一般都是这样处理的:“扫平那威虎山我一马——当先”,盛戎说:“教我唱,我不这样唱,我唱成‘一马当——先’,‘当’字唱在后面,下面就没有多少气了,‘当’字唱在前面,‘一马当’换气,——吸气,——,这样才‘足’。”这可以说是超级换气法。

一般说来,气口还得干净利落,报字清楚,顿挫分明,这样才能美听入耳。如果字音含糊,迟疾失当,乱七八糟,内行话叫做把唱“嚼了”,或“喝了”。外国文学其实也是讲究句读气口的,马雅可夫斯基就是。京剧《探阴山》里有一个层次很多的很长的“跺”句:“又只见大鬼卒、小鬼判,押定了,屈死的亡魂,项带着铁链,悲惨惨,惨悲悲,阴风儿绕,吹得我透骨寒”,如果用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式的分行,就会是:

又只见

大鬼卒

小鬼判

押定了

屈死的亡魂

项带着铁链

悲惨惨

惨悲悲

阴风儿绕

吹得我透骨寒。

一九九七年四月

载一九九七年五月二十八日《文汇报》

【阅读提示】这是一篇文艺随笔。文章谈的是句读与气口在歌唱中的作用,作者旁征博引,将抽象的原理以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印证,读来饶有兴趣。从中,我们可见出作者对于语言节奏、韵律的敏感。也可以说,正因为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一种细致揣摩、品味的欣赏与审美的习惯,所以才能在书面语言表达中形成独到的锤炼语言的匠心。

    相关推荐

    朱德与汪曾祺的友情 高一语文资料:汪曾祺 胡同文化 赏析 关于葡萄的歇后语 关于葡萄的谚语 葡萄牙语常用谚语 狐狸吃葡萄的故事 不熟的葡萄的歇后语 管中窥豹成语故事 管中窥豹的成语故事 管窥蠡测的近义词推荐 管窥蠡测的同义词 有关柿子石榴葡萄的语句作文素材 管窥蠡测的近义词是什么 修辞美、语言美、映衬美——《荷塘月色》美点赏析 管中窥豹的同义词是什么 管中窥豹的近义词是什么 用不管都造句的美文 徐渭《题葡萄图》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赞美月亮的成语大全 曾国藩名言归纳(四) 曾国藩名言归纳(五) 《采莲令·月华收》原文及翻译 赞美月亮的成语及解释 曾国藩名言归纳(二) 用七月写的优美句子 巧言令色的近义词 中考曾子杀猪文言文复习:曾子杀猪原文 中国花文化:十二月令花与花神 曾国藩名言归纳(三) 曾国藩名言归纳(六) 曾国藩名言归纳(七) 曾国藩名言归纳(一) 成语窥涉百家的意思 赠汪伦的诗意 不管…不管…总是…造句 中考语文文言文县令挽纤 曾国藩简介 赞美老师的古诗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原文及翻译 不管不管总是造句大全 描写七月景色的优美句子 管鲍之交文言文及翻译 曾几何时造句 曾经的同义词 不管不管总是造句集锦 用不管不管总是造句 曾国藩名言归纳 七篇汇编 唐宋八大家简介--曾巩(曾巩墓) 描写七月美丽景色的拟人句 巧言令色的近义词是什么 唐宋八大家简介--曾巩(曾巩传) 赞美母亲的谚语名言 中考曾子杀猪文言文复习:译文 曾国藩名言小学作文写作素材 窥豹一斑怎么造句 农事时令谚语 管鲍分金成语解释 职场管理歇后语 美国独立宣言全文 管教的近义词 尽管却造句 中考文言文《管晏列传》全文详细翻译 善始令终成语解释 管见所及成语解释 《我的空中楼阁》语言的“三美” 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及翻译 中考文言文《如梦令》全文详细翻译 吃粮不管事成语解释 语文词汇之窥测近义词 双管齐下成语故事 精选赞美老师的名言 管鲍之交成语故事 记念刘和珍君备课资料:段祺瑞 诗词中的时令节日 管理的近义词 与时令有关的谚语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赠汪伦 曾几何时近义词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赠汪伦赏析 小学语文关于友情的古诗 《赠汪伦》 多管闲事成语解释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赏析:赠汪伦 窥见一斑成语解释及出处 管辖的近义词 管束的反义词 尽管但造句集锦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背诗词之如梦令 用尽管却造句 掌管的同义词 管理的同义词 关联词不管也造句 管理模式的同义词 双管齐下怎么造句 近义词是什么管的 窥点见面阅读法例析 初三语文作文写作六要素 语言美 中考曾子杀猪文言文复习:现代翻译版本 曾参杀人的成语故事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