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渡荆门送别赏析

小编:

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山随平野尽”,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著一“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这句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颔联这两句不仅由于写进“平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的意象,而气势开阔;而且还由于动态的描写而十分生动。大江固然是流动的,而山脉却本来是凝固的,“随、尽”的动态感觉,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实际体验。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三峡地带穿行多日后,突见壮阔之景,豁然开朗的心情可想而知。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总结: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渡荆门送别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渡荆门送别注释 《渡荆门送别》原文及翻译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渡荆门送别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送别诗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谢亭送别分析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背诗词之渡荆门送别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谢亭送别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送别诗类型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中考语文古诗文详解:渡荆门送别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马诗赏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竹石赏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斑羚飞渡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简爱赏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秋思赏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梅花赏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卜算子赏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斑羚飞渡原文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赠汪伦赏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钗头凤赏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葬花吟赏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春山夜月赏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无家别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子夜秋歌赏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夜宿山寺赏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望月怀远赏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月上瓜洲赏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驱车上东门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迢迢牵牛星赏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无家别译文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无家别注释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望岳剖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竹石鉴赏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项链分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驱车上东门注释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点绛唇鉴赏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高尔基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比拟比喻区别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望岳简析(2)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出师表解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陈情表简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解析之单句与复句的差别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羊脂球分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对比分析法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之文言基础知识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赤壁赋简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一家人分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望岳简析(1)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题西林壁解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表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无家别创作背景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郑燮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范进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刘安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陆游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象征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翻译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短联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黄河 初中语识文基础知识之正引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注释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文体知识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解析之复句分析法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解析之关联词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口技段落分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爱的教育简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短语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语法 初中语文名著基础知识大放送(3) 初中语文名著基础知识大放送(2) 初中语文知识基础之汉语知识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吴冠中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雨巷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梅花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真理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边城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望岳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野望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纸船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繁星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国风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列子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老王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马诗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张辑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母亲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比喻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蜀相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字音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童话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新闻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中国小说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杨绛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佳人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秋思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于谦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