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语文知识>文言知识

初一文言文翻译:《伤仲永》

小编: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痛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补充课文注释

  1.世隶耕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3.父异焉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4.即书诗四句书:动词,写。

  5.并自为其名自:自己 为:动词,题上。

  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从。 是:这。 就:完成。

  7.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

  8.或以钱币丐之或:有的人。

  9.父利其然也利:意动用法,以其然为利。然:这样。

  10.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11.还自扬州:从扬州回家。

  12.贤手材人远矣贤:比优秀。

  13.卒之为众人卒:最终。

  14.且为众人且:况且。

  15.固众人固:本来。

  16.得为众人而已耶? 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罢了。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2

  分析本文

  一、这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写仲永少时天资聪明,是以闻的形式。

  2.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是以见的形式。

  3.写仲永最终沦为平庸,又是以闻的形式。

  见闻结合,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

  1.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贪利导致他才能衰退。

  2.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其沦为平庸的原因,引人深思。

  这样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伤这一主题。

  二、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何作用?

  形象具体地表现了仲永才思敏捷,天资非凡。

  三、分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邑人,不使学一句。

  本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竭,天资尽丧的原因。

  利:表现了其父贪求钱财、鼠目寸光的性格特点。

  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

  不使学:暗示了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果。

  本段以议论为主,讲了两层意思

  四、这一段中,受于天指什么? 受于人又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

  受于人是指人的后天学习和所受到的教育。

  五、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

  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文言文翻译:陶侃惜谷《晋书》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译文」

  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②执而鞭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去国怀乡

  3.翻译: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译文:

  4. 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

  答:

    相关推荐

    中考文言文《伤仲永》全文详细翻译 初一语文词汇:《伤仲永》 中考语文文言文伤仲永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伤仲永翻译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伤仲永文言句式 中考语文古诗文详解: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伤仲永 七年级下册课文:伤仲永原文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出现考点:伤仲永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伤仲永词解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伤仲永一词多义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伤仲永注释 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伤仲永、木兰诗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伤仲永古今异义 2016年中考语文课时知识点《伤仲永》 七年级语文新人教版下册第一单元伤仲永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伤仲永》理解探究 初一语文:蝶恋花原文及翻译(柳永) 中考文言文《将仲子》全文详细翻译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伤仲永字词学习 初一文言文:论语颜渊翻译 初一文言文:论语里仁翻译 初一文言文:论语雍也翻译 《永遇乐·璧月初晴》原文及翻译 《伤歌行》原文及翻译 中考文言文《齐桓公求管仲》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范仲淹有志天下》全文详细翻译 《风入松·寄柯敬仲》原文及翻译 中考文言文《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翻译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一) 初二语文《赵普》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常考翻译例句 初一语文:王顾左右而言他原文及翻译 高一文言文翻译分享—《师说》 初中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 高一文言文翻译分享—《劝学》 《永遇乐·落日熔金》原文及翻译 初中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分享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分享 高一文言文翻译分享—《过秦论》 初二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 赵普文言文翻译 初一语文:如梦令原文及翻译 初一语文: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 初一语文: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3《师说》文言文翻译 高一文言文翻译分享—《勾践灭吴》 初中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归纳 文言文翻译原则 文言文翻译方法 浅谈文言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归纳 初三文言文:乐不思蜀成语翻译 初二文言文:望梅止渴阅读翻译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文言文翻译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十大误区 文言文翻译技巧 高一语文必修3《劝学》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方法归纳 文言文翻译原则和方法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文翻译方法 初一语文: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初一语文:墨子 公输原文及翻译 2017文言文翻译技巧 《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原文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翻译技巧 高中文言文翻译方法总结 高一文言文翻译分享—《游褒禅山记》 中考文言文《齐人有一妻一妾》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语文一模重点考点:文言文翻译 咏雪文言文翻译简短 咏雪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 高一语文必修3《过秦论》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中考文言文《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翻译 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 初一语文:题都城南庄原文及翻译 《巧言》原文及翻译 高一文言文翻译分享—《烛之武退秦师》 高考文言文翻译“五法” 文言文省略句的翻译 《诏取永丰柳植禁苑感赋》原文及翻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及翻译 初一年级文言文:揠苗助长原文和译文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原文及翻译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及翻译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文及翻译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原文及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文言文翻译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原文及翻译 高考文言文语句翻译 穿井得人文言文翻译 中考文言文《报刘一丈书》全文详细翻译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翻译和注释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句子翻译 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文言文翻译答题指导 初中文言文《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分析 中考语文复习:初中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