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语文知识>文言知识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编:

  中考文言文阅读

  一、秦临周而求九鼎①

  秦临②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③,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尽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选自《战国策•东周一》)

  【注释】

  ①九鼎:传说为大禹所铸,世代以为传国之宝。②临:出兵进逼。③秦之为无道也:秦国的做法不符合正道。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患( )(2)于( )

  (3)与( )(4)不若( )

  (5)存( )(6)图( )

  (7)罢( )

  2.颜率是用什么理由打动了齐王,使齐王出兵援周的?

  二、秦攻宜阳①

  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②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③,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④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⑤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

  (选自《战国策•东周》)

  【注释】

  ①宜阳:韩国的一个都城。②公仲:韩国相。③临山:依山扎寨。④羁旅:寄居秦国。⑤周公旦:西周政治家。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亦称叔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以为( )??(2)拔( )??

  (3)方( ) (4)支( )??

  (5)无功( )??(6)而( )??

  (7)义( )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文中“秦王耻之”的“耻”用法相同是( )。

  A.吾妻之美我者

  B.大王必欲急臣

  C.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3.为什么赵累认为秦军一定能攻下宜阳?

  三、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

  ①屦:古时用麻葛等织成的草鞋。②缟(gǎo):古代的一种白绢。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身( )(2)善( )

  (3)或( )(4)穷( )

  (5)其(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这则短文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四、燕王学道

  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学之,所使学者未及学而客死。王大怒,诛之。王不知客之欺己,而诛学者之晚也。

  夫信不然之物而诛无罪之臣,不察之患也。且人所急无如其身,不能自使其无死,安能使王长生哉?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道( ) (2)之( )

  (3)未及( )(4)之( )

  (5)然( ) (6)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五、曾子①辞邑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②焉。曰:“请以此修③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说苑•曾子立节》)

  【注释】

  ①曾子,即曾参。②邑,城镇。致邑,封赠一座城镇。古代诸侯封给卿大夫的土地,称作采邑。③修,修饰。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衣( )?(2)以( )??

  (3)奚( )??(4)骄( )??

  (5)纵( )??

  2.与“不我骄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时人莫之许也

  B.宋何罪之有

  C.沛公安在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六、秦假道于周以伐韩

  秦假道于周以伐韩,周恐假之而恶于韩,不假而恶于秦。史黡谓周君曰:“君何不令人谓韩公叔曰:‘秦敢绝塞而伐韩者,信东周也。公何不与周地,发重使使之楚,秦必疑,不信周,是韩不伐也。’又谓秦王曰:‘韩强与周地,将以疑周于秦,寡人不敢弗受。’秦必无辞而令周弗受,是得地于韩而听于秦也。”

  (选自《战国策•东周》)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假( ) ? (2)恶( ) ??

  (3)重使( ) ??(4)使( ) ??

  (5)是( ) ??

  2.下列各句与文中的“是韩不伐也”句式不同是( )。

  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而君幸于赵王

  C.屈平既黜

  D.刘备天下枭雄

  3.史黡给周君出了什么主意来解决这个两难的问题?

  七、贯高保王

  汉九年,贯高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于是上皆并逮捕赵王、贯高等。十余人皆争自刭,贯高独怒骂曰:“谁令公为之?今王实无谋,而并捕王;公等皆死,谁白王不反者!”乃车胶致①,与王诣长安。治张敖之罪。上乃诏赵群臣宾客有敢从王皆族。贯高与客孟舒等十余人,皆自髡钳②,为王家奴,从来。贯高至,对狱③,曰:“独吾属为之,王实不知。”吏治榜笞数千④,剌剟⑤,身无可击者,终不复言。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公主故,不宜有此。上怒曰:“使张敖据天下,岂少而女乎!”不听。廷尉以贯高事辞闻,上曰:“壮士!谁知者,以私问之。”中大夫泄公曰:“臣之邑子⑥,素知之。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⑦。”上使泄公持节问之箯舆前⑧。仰视曰:“泄公邪?”泄公劳苦如生平欢,与语,问张王果有计谋不。高曰:“人情宁不各爱其父母妻子乎?今吾三族皆以论死⑨,岂以王易吾亲哉!顾为王实不反,独吾等为之。”具道本指所以为者王不知状⑩。于是泄公入,具以报,上乃赦赵王。

  (选自《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第二十九》)

  【注释】

  ①车胶致:乘坐密闭的囚车。②髡(kūn)钳:把头发剃光,用铁圈锁住脖子。③对狱:回答审问。④榜笞:捶击,鞭打。⑤剌?(duō)用烧红的铁条刺。⑥邑子:同乡人。⑦不侵:不受侵辱。然诺:答应,允诺。⑧节:符节,凭证。箯(biān)舆:竹编的舆床,类现在竹床。⑨三族:说法不一。一说父昆弟,已昆弟,子昆弟;一说父、子、孙。此处指父母、兄弟、妻子。论:依法判处。以:通“已”,已经。⑩本指:原意。指,通“旨”。状:情况。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刭( ) (2)白( ) 

  (3)诣( ) (4)族(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对于贯高的“忠”,你怎样理解?

  八、赵高当权

  李斯已死,二世拜赵高为中丞相,事无大小辄决于高。高自知权重,乃献鹿,谓之马。二世问左右:“此乃鹿也?”左右皆曰:“马也。”二世惊,自以为惑①,乃召太卜,令卦之。太卜曰:“陛下春秋郊祀,奉宗庙鬼神,斋戒不明②,故至于此。可依盛德而明斋戒。”于是乃入上林斋戒。日游弋猎③,有行人入上林中,二世自射杀之。赵高教其女婿咸阳令阎乐劾不知何人贼杀人移上林,高乃谏二世曰:“天子无故贼杀不辜人④,此上帝之禁也,鬼神不享⑤,天且降殃,当远避宫以禳之⑥。”二世乃出居望夷之宫。

  留三日,赵高诈诏卫士,令士皆素服持兵内乡,入告二世曰:“山东群盗兵大至!”二世上观而见之,恐惧,高即因劫令自杀,引玺而佩之,左右百官莫从,上殿,殿欲坏者三。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⑦,授之玺。

  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高上谒,请病⑧,因召入,令韩谈刺杀之,夷其三族。

  子婴立三月,沛公兵从武关入,至咸阳,群臣百官皆畔,不適。子婴与妻子自系其颈以组,降轵道旁。沛公因以属吏。项王至而斩之,遂以亡天下。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注释】

  ①惑:受盅惑而迷乱。②斋戒不明:指在斋戒时不够虔诚。③弋猎:射猎。④不辜人:无罪之人。⑤不享:不享用祭祀品,即不接受祭祀。⑥禳:祈祷以消除灾祸。⑦《秦始皇本纪》谓“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⑧请病:询问病情。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且( ) (2)乡( ) 

  (3)因( ) (4)患( ) 

  (5)畔( ) (6)适(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选文第一段是哪个成语的来源?这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1)为……忧虑不安(2)向(3)给(4)比不上(5)使……保存、保全(6)考虑(7)撤退2.如果齐王肯派兵援周,就既保存危国拥有美名,又获得九鼎占有实惠。

  二、1.(1)认为(2)被攻下(3)方圆(4)支用(5)没有功劳,即不会成功⑹如果⑺通“议”,意见2.A(意动用法,其余选项均为使动用法)3.因为甘茂是寄居秦国的客将,如果攻打宜阳有功,就成了秦国的周公旦;如果不成功,就将在秦国被革除官职。而如宜阳攻不下来,秦王会以此为耻。因此无论是甘茂还是秦王,都会尽最大可能攻下宜阳以保全或证明自己,所以他认为宜阳一定能攻下来。

  三、1.(1)自己(2)擅长(3)有人(4)穷困(5)怎么2.草鞋是为了用来穿的,可越国人光着脚走路;白绢是为了用来束发的,可越国人披着头发(不束)。3.说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先做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千万不可以凭主观臆断,心血来潮,莽撞行事。

  四、1.(1)方法(2)指代不死的方法(3)没来得及(4)所派去学习的人(5)对的、正确的⑹考察2.况且人最重视着急的莫过于自己,(那个门客)不能使自己免于死亡,哪里能够使燕王长生呢?

  五、1.(1)穿(2)用(3)何,为什么(4)以骄横的态度待人(5)纵然、即使2.D(D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3.(1)使者回去又前来,曾子又不接受。(2)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曾参的话足够用来保全他的气节。”

  六、1.(1)借(2)得罪(3)以重臣或公子作使者(4)出使,到……去(5)这样,如此2.D(D为判断句,例句与其他三个选项都是被动句。)3.建议周君派人对韩相国公仲说:“秦国敢于借道东周以攻打韩国,是因为相信东周。您为何不给东周以土地,派特使去楚国?这样,秦国一定怀疑楚国,不相信东周。如此,韩国就不会受到秦国攻打。”再对秦王说:“韩国硬要把地送给我们,想使秦国怀疑东周,我们不敢不接受韩国的赠地。”秦王一定无法找到借口,不让东周接受韩国的赠地。这样,东周既可以从韩国得到土地,又顺从了秦国。

  七、1.(1)用刀割脖子(2)辩白,洗刷(3)往,到(4)灭族2.(1)高祖诏令赵王的群臣与宾客有敢随从赵王上京的,要诛灭全族。(2)人之常情,难道不爱自己的父母和妻子儿女吗?现在我的三族都将被判处死刑,难道我会为了张王而交换牺牲自己的亲人吗?3.从“应当尽忠”或“尽忠应当看清明主”等角度阐述都可以。

  八、1.(1)将(2)通“向”,面向(3)趁机(4)以……为患(5)通“叛”,背叛⑹通“敌”,进行抵抗2.(1)自己拿过皇帝的玉玺就佩带起来,左右百官都不听从他;赵高上殿去,殿堂好多次像要坍塌一样。(2)子婴和妻子儿女用丝带系在自己的脖子上,到车道旁边去投降,沛公便把他们交给了有关的官吏。

  3、指鹿为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相关推荐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语文阅读文言文专题复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试题(有答案)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试题(附答案)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试题有答案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迂公修屋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试题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试题文言文阅读汇编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2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5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内容专题复习试题主答案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8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6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3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八则2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八则3 中考试题资源:文言文阅读练习八则 中考语文资源:语文文言实词及专题复习 2017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之文言文阅读专题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内容专题复习 中考试题资源:初中中考语文科中考总复习古诗文阅读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语文文言文模拟题及答案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大全(1)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复习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文言文和古诗专题复习之七年级上册语文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专题复习 古诗赏析 中考语文资源:初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文言文阅读一 中考试题资源:文言文学习方法复习 中考语文资源:初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文言文阅读二 2017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参考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语文古诗文名句默写专题复习 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5)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诗词鉴赏复习 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4) 中考试题资源:文言文阅读考点解析与解题技巧(二)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文言文内容专题复习之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内容梳理 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2)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1 中考试题资源:文言文阅读考点解析与解题技巧(一) 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3) 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1) 中考试题资源: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总复习资料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初中一二册)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题(含答案)3 中考语文资源: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综合复习篇——基础篇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题(含答案)2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题(含答案)1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题(含答案)4 中考试题资源:(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181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八则6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梳理 中考语文资源:语文九年级上册古诗词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八则1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八则5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八则7 中考试题资源:(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121-130) 中考试题资源:(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91-100) 中考试题资源:(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71-80)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八则8 中考试题资源:(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101-110) 2017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文言文新型阅读题考查样式及解答策略 中考试题资源:(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26-30) 中考试题资源:(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21-25) 中考试题资源:(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36-40)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训练之三(附答案) 中考试题资源:(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171-180) 中考试题资源:(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81-90) 中考试题资源:(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11-15)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训练之四(附答案)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训练之二(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专题 备战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中考专题复习(相关资料1) 中考语文资源:四川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备战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中考专题复习(相关资料2) 中考试题资源:(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161-170) 中考试题资源:(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16-20) 中考试题资源:(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131-140) 中考试题资源:(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111-120) 中考试题资源:(译文答案)课外文言文200练(31-35) 中考试题资源:中考试题古诗文默写汇编 中考试题资源:阅读考点讲与练18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题3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题2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题1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语文总复习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内容梳理试题 中考试题资源:九年语文级下册文言文默写题 中考试题资源:诗词五首测试题(附答案) 中考试题资源: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综合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