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语文知识>综合知识

烛之武退秦师必考知识点及练习题

小编:

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作为高考语文常考古文,考生必须要对烛之武退秦师有深刻记忆。为此,今儿本栏目小编就为考生整理出了烛之武退秦师必考知识点以及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有些这些备考资料考生就可以开始轻松复习啦!

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注解: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出亡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以,因为。

(3)贰于楚: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现在河南新郑北。

(5)氾( fá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

(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

(8)子犯请击之:子犯请求袭击秦军,子犯,晋国大夫狐偃(晋文公的舅舅)的字。之,指秦军。

(9)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10)辞:推辞。

(11)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2)犹:尚且。

(13)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已,同“矣”。

(14)用:任用。

(15)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过,过错。

(16)然:然而。

(17)许之:答应了这件事。许,答应。

(18)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19)既:已经。

(20)敢以烦执事:怎敢这这件事来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21)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远,指郑国。

(22)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词,表原因。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

(23)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2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舍,放弃(围郑)。

(25)行李:出使的人。

(26)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共,通“供”,供给。其,代指使者。

(27)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这里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

(28)许君焦、瑕:(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这两座城池。

(29)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济,渡河。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30)乃还: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31)东封郑: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

(32)肆其西封:扩展它(晋国)西边的疆界。意思是晋国灭了郑国以后,必将灭秦。肆,延伸,扩张。

(33)阙(quē)秦:使秦国土地减少。阙,侵损,削减。

(34)将焉取之: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焉,哪里。之,指代土地。

(35)唯君图之:希望您考虑这件事。唯,句首语气词,表希望。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36)杞(qǐ)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杞子等三人都是秦国大夫。戍,戍守,即守卫郑国。

(37)说:通“悦”。

(38)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得到秦穆公的帮助,才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微:没有。夫人,远指代词,那人,指秦穆公。

(3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因:依靠。敝,损害。

(40)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

(41)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调。

(42)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43)去之:离开郑国。之,指代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C)

A、秦军汜(sì)南 夜缒(zhuì)而出 佚(yì)之狐

B、共(gòng)其乏困 若不阙(jué)秦 许君焦瑕(xiá)

C、秦伯说(yuè) 杞( qǐ )子、逢孙、杨孙戍(sù)之

D、微夫(fū)人之力不及此 失其所与(yǔ),不知(zhì)

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 以乱易整,不武(替代)

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C、共其乏困(供:供给)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

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B)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舍郑以为东道主

D、敢以烦执事

4、下列句子中,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 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

① 吴广以为然

②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③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

④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⑤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②⑤

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6、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D)

A、以其无礼。

B、以乱易正,不武。

C、敢以烦执事。

D、越国以鄙远。

7、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倒装句中的介宾结构后置)

B、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D、以乱易正,不武。(被动句)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B)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越国以鄙远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既东封郑

9、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D)

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公从之。

B、烛之武退秦师。

C、夫晋,何厌之有。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10.下列各句中的“其”不作人称代词的一项是(C)

A、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君知其难也

D、失其所与,不知

11、文学常识填空

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_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__________(体裁)史书,相传为_________末年_____国史官____________所著,主要记载了__________(朝代)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

B、《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与《 》《 》并称为“春秋三传”。

答案:

A《左传》《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编年体 春秋 鲁 左丘明 春秋

B《公羊传》《榖梁传》

二、思维图谱

课内阅读演练——在阅读中训练你的思维

1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军队)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

C、朝济而夕设版焉(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D、秦伯说,与郑人盟(盟:盟誓)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C)

A、① 越国以鄙远 ② 焉用亡郑以陪邻

B、① 郑既知亡矣 ②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① 且贰于楚也 ② 且君尝为晋君矣

D、① 无能为也已 ②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4、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

D、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15、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是“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而后“夜缒而出,见秦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一是交代了烛之武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危难时刻,能够接受规谏,勇于自责。三是赞颂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以解国难为重的爱国精神。

16、试比较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异同。

答案: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17、用自己的话给下列人物写一句话的评说。(可多角度、有创意地评论)

(1)烛之武:

(2)佚之狐:

答案:

(1)大义:不计个人得失,以解国难为重;大勇:只身赴敌营,说服秦伯退兵;大智: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2)佚之狐力荐烛之武,可谓慧眼识英雄。

18、翻译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译文:

(2)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译文: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文:

答案:

(1)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你知道那是很难的。

(2)失掉自己的同盟国,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编,是不符合用武的准则的。

(3)(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边界。


    相关推荐

    烛之武退秦师基础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整理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练习及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的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整理 《烛之武退秦师》文学常识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知识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烛之武退秦师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烛之武退秦师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考点 高一语文上册月考复习知识点:烛之武退秦师 2016年高考语文知识点解析:《烛之武退秦师》 2016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烛之武退秦师知识要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2015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烛之武退秦师 高一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烛之武退秦师 专题辅导: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讲解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的“细读”与“深究” 赏析:《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构美 九年级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 2015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烛之武退秦师 语文2015-2016高考文言文复习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词类活用及一词多义 语文高一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重点词语解释 2016年高考文言文知识点解析:《烛之武退秦师》通假字 高中语文课文赏析:《烛之武退秦师》 人教版语文高一上册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烛之武退秦师 高一文言文翻译分享—《烛之武退秦师》 中考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全文详细翻译 2016年高考文言文知识点解析:《烛之武退秦师》重要虚词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作品注释详解 专题辅导: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翻译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解析:烛之武退秦师[新人教版] 北师大版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二单元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高中高一年级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一词多义 荆轲刺秦王必考知识点及练习题 锦瑟必考知识点及练习题 《烛之武退秦师》课后文言文(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原文、注释与翻译 师说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 关雎高考必考知识点及练习题 湘夫人必考知识点及练习题 卖炭翁必考知识点及练习题 浣溪沙必考知识点及练习题 兰亭集序必考知识点及练习题 杂说四·马说必考知识点及练习题 李凭箜篌引必考知识点及练习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必考知识点及练习题 氓常考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高考必考知识点及练习题 苏武传知识点及考试常见题 三峡常考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 蒹葭常考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 春望常考知识点及课后练习题 登高常考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 逍遥游常考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 高二语文必修道士塔知识点及练习题 过秦论原文详解及练习题 观刈表常考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 登快阁常考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 木兰诗常考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 泊秦淮原文详解及练习题 虞美人常考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 伶官传序知识点及练习题 北师大版高一语文项脊轩志知识点及练习题 游山西村常考知识点及课后练习题 前赤壁赋常考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 长恨歌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 使至塞上常考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 渔家傲·秋思常考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 出师表原文详解及练习题 满江红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 水龙吟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 夜归鹿门歌常考知识点及课后练习题 夜雨寄北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 水调歌头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小摄影师知识点及练习题 高二语文必修故都的秋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 名著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常考知识点及同步练习题 伯牙善鼓琴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 高一知识点《苏武传》训练提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及练习题 观沧海知识点归纳以及课后练习题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梳理练习最新 积雨辋川庄作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复习练习题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荆轲刺秦王》原文翻译及重点考点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61 陋室铭知识点归纳以及课后练习题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41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81 岳阳楼记知识梳理及练习题 一年级语文组词造句知识点及练习题 召公谏厉王弭谤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详解及练习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 桃花源记必考知识点及历年真题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过秦论》原文翻译及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