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枋得《庆全庵桃花》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 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 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释】
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屡次坚拒元朝征召。
庆全庵:寺庙名。
桃源:即桃花源,这里指庆全庵。
问津:问路。
【翻译】
寻找一处像桃花源那样的世外仙境,以便能躲避像秦朝那样的暴政,看到红艳艳的桃花,才知道又是一年的春天。花儿凋谢,花瓣千万不要跟着随流而去,恐怕个渔郎看见了也会到这里来。
【赏析】
诗题的是自己门前的桃花,但诗直接由题宕开,从桃花联想到桃花源。桃花源是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世界,文中说武陵有个渔夫,见到一条小溪,溪边长满桃花,落英缤纷,他顺溪水找到了一个地方,人民男耕女织,安居乐业,自称是避秦乱而迁移至此,遂与世隔绝,不知外面的世界已几经变更。渔夫回家后,告诉了当地太守,再去找那地方,却再也找不到了。诗首句就是借桃花源,说自己找了块与世隔绝的地方隐居,目的是为了躲避新朝。诗人在感情上已经把自己等同于桃花源中躲避秦末暴政的人物,万事不关心,因此第二句说自己自从避世后,连时间概念都没有了,只是见到眼前桃花盛开,方才知道,又是一年春天到来。这两句虽然读来觉得平易自然,实际上隐含着诗人无数的伤心血泪在内;他的避居,完全是不得已,他何尝不是天天在祈祷有人起来推翻元蒙统治,恢复宋朝河山呢?
三、四句,把基调更降下一层。桃花源中的人,因为桃花随着流水而出,被渔夫所追逐而发现了隐避之所。诗人当时变姓埋名,更怕被人知道,因此他担心地提出,门前的桃花凋谢时千万不要随流水淌出,怕有人见到,跟寻而至,发现自己隐居的地方。诗人这样说,不仅仅是表示不愿让人知,更多地是宣言自己绝不与新朝合作。全诗随手设譬,既符合自己身世与当时社会现实,又明白地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自然熨帖。
【阅读训练】: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4分)
2.请扼要剖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答:①首句化用《桃花源记》原意 ②首先表现年复一年,时光推移;其次存在强化情感的作用。
2.答: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面前事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幻想世界(虚)奇妙地联合了起来。②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③作者盼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波折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第①点可紧扣诗题来答,第②点可紧扣第二句诗来答,第③点可紧扣最后两句诗及诗后解释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