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语文知识>课外知识

谚语中的中医药理知识分享

小编: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出自《素问?六节脏象论》。食,同饲。五气,不应指臊、焦、香、腥、腐,而应指天之风、暑、湿、燥、寒,因《素问?六节脏象论》有“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声音能彰。”如果不是与人呼吸息息相通之气,又如何能从鼻窍而入,藏于心肺呢?又如何能使面部五色明润,声音洪亮呢?

  可见“天食人以五气”,就是指与人息息相关的呼吸之气。

  五味,即饮食物内含的酸、苦、甘、辛、咸之味。饮食物主要来源于地面种植的五谷,故说“地食人以五味”。古人认为:天与人的关系,最明显地表现在呼吸方面,不可一息停止;地与人的关系,表现在饮食方面,是人生活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

  【肺为娇脏,心为火脏,脾为土脏,肝为刚脏,肾为水火之脏】

  “肺为娇脏,心为火脏,脾为土脏,肝为刚脏,肾为水火之脏”,这五句医学谚语分别见于《黄帝内经》、《难经》及后世医著中,现述如下:

  “肺为娇脏”,语出宋代杨仁斋《仁斋直指方论》。杨仁斋说:“夫肺为娇脏……易为冷热。”清代江笔花著《笔花医镜》进一步说:“肺主气,司呼吸……凡声之出入,气之呼吸,自肺司之。其性娇嫩,故与火为仇;其体属金而畏燥,故遇寒亦咳。”《黄帝内经》指出;肺合皮毛而主气,最易罹受寒热之邪侵袭,且肺脏娇嫩,过寒过热均不耐受,以寒为畏,以火为仇,偏则为病。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在论述咳嗽时,把肺比做钟,风寒入侵,从外撞击而鸣;火热上炎,也可由内撞击而鸣,由此可见肺脏娇嫩,不耐邪气的侵扰。

  “心为火脏”,指因为心和自然界的火属性相同,存在着内在联系,所以气化相通。《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脏为心,在体为脉。”自然界的火,可以直接侵袭人体,首先引起心的病变,而心之为病,也多表现为火的偏盛、偏衰。

  “脾为土脏”,言脾属土而蓄养万物,故位居中央而灌四旁。《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又说:“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

  “肝为刚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肝为牡脏、肾为牝脏”。牡,刚之象;牝,柔之象。《笔花医镜》说:“肝与胆相附,东方木也,其性刚。”

  “肾为水火之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胃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黄帝内经》着重从肾水方面阐述,《难经》则指出肾中元气亦有阴阳之分,肾精乃属元阴范围,属水,还应该有火的一面。只有“肾水”与“命火”相济,才能使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故说“肾为水火之脏”。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这两句医学谚语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经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壮火,指过亢之火,过亢之火能销蝕元气,使元气衰弱,故为病理之火。少火,指平和之火,平和之火能饲养元气,使元气亢盛,故为生理之火。《类经》指出:“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过则气反衰,火平和则气乃壮。”

  “壮火食气”,指阳气过亢,火热耗气,使正气衰弱。火邪伤于人多见高热,或恶热、烦渴、汗出、脉洪等,这是由于火热之邪最易迫津外泄,消灼阴液,使人体阴液耗伤。临床上除上述症状外,多伴有口渴、喜饮、口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伤津耗液的病理现象。再则在临床上治疗疾病时,过于使用辛热燥火之品,也可耗伤元气,故说“壮火食气”。

  “少火生气”,指生理之火、平和之火,有滋生元气,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少火藏于脏腑之内,具有温煦脏腑的作用,是为人身之阳气。例如,肾阳虚弱,就易造成命火不生脾土,而引起脾土虚弱。《医学正传》说:“少火生气,谓滋生元气,盖火不可无,亦可少而不可壮也,少则滋助真阳,壮则烧灼乎元气。”这就具体指出了“少火”和“壮火”的不同功用。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这两句医学谚语出自《灵枢?营卫生会篇》。书上说:“血者,神气也,故血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意思是,血液耗损过度的人,不宜再去发汗。汗出过多的人,也不可再耗损其血。

  “夺血者无汗”,指心主血,汗为心之液,汗血皆同源。所以《伤寒论》认为亡血者、失精者、衄者、疮者皆忌重剂发汗之品,就是本“夺血者无汗”之理而来。

  “夺汗者无血”,指出汗过多,或者津液耗损的病人,不要再伤其血分,因津液皆源于血液,否则,必然加重病情。成无己注《金匮》时说:“水竭则无血。”若汗出过多的病人,再度使用刺血疗法或投以伤血之剂,必然会引起伤津脱液之变。

  【脏寒生满病】

  “脏寒生满病”,这句医学谚语出自《素问?异法方宜论》。经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亦从北方来也。”由此说明,北方高寒地带杀厉之气损伤内脏,易成胀满之病。治以火灸之法,宜用温阳祛寒之品。

  鼓胀之病亦属满病,其症多表现为腹部胀大,绷急如鼓,自觉胀满。鼓胀腹满的原因很多,但“脏寒生满病”则主要是说寒胀之症、水臌之症等。凡阴症必寒,寒症多虚,若因谷食不化,小便不利,脾之阳气不能运化水湿,浊阴不降,累及肾阳受伤,阻于肺所主之皮里膜外,肺卫之阳气皆伤,水气不得发越,则形成胀满之病。可见“脏寒生满病”之病理仍然关系到肺、脾、肾三脏,其病发于中年以上,由日积月累而来,其症必有虚寒之候,其治必用温阳之法。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两句医学谚语出自《黄帝内经》。有胃气则生,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经说:“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无胃气则死,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经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则死。”由此可见,人体以胃气为本。胃气的强弱,关系到人体的盛衰;胃气的有无,更关系到人体的生死。

  所以,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胃气来推测疾病的预后。原文有两种含义:一是人体在疾病中,如脉弱以滑,则是有胃气的表现,疾病治疗就比较容易。二是正常人的脉象是受气于胃的,所以有胃气的脉称之为常脉,人的脉象如果没有胃气,说明病情比较严重,治疗就较难。故《望诊遵经》说:“诊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相关推荐

    医药谚语 中医养生的经典谚语 语文中考修辞知识点分享 2017中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分享 高考语文知识点整理分享 初中语文知识点分享:小说特点 中考语文知识点分享:文体、文学知识 英语谚语分享 初中语文知识点:刘禹锡名句分享 中秋节周记分享 高中语文识记文学常识的妙招分享 金典鱼的谚语分享 分享描写雨的谚语 2017中考语文必知名著常识考点分享 中秋节谜语24句分享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分享 《中秋》 中考语文重要知识点 地理部分 关于农业的谚语分享 药生字词整理 关于谷雨的谚语分享 关于夏天的谚语分享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分享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分享 《中秋月》 中考语文满分作文的小技巧分享 中秋节的诗句20句分享 初中语文三年的书单分享 关于中国梦的名言分享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分享 中考语文必背古文分享 高中语文保护环境的标语分享 关于云的气象谚语分享 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分享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分享 《舟次中秋》 高中满分作文万能开头分享 民间关于天气的谚语分享 雅思写作经典的谚语分享 形容天气寒冷的谚语分享 反映气象物候的谚语分享 关于大雪节气的谚语分享 2016中考语文备考策略分享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分享 《中秋登楼望月》 农谚中的物候知识 初中语文阅读提升方法分享 初中语文知识点:句子成分的划分 angelina歌词分享附中文翻译 中秋祝福短信 十句分享二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考点分享 初中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典型例题分析 知识分子的谚语大全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分享 初中促进语文学习的好方法分享 2016中考语文名著中50大经典名句分享 中秋节诗词分享二十七首 中秋祝福短信 十句分享八 中考语文考点病句辨析分享 中考语文阅读解题思路分享 高中语文满分作文分享:精彩结尾20例 初三语文知识点分享:文学常识 中秋祝福短信 十句分享六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分享 《满江红·中秋寄远》 中秋祝福短信 十句分享三 中秋祝福短信 十句分享五 中秋祝福短信 十句分享七 中秋祝福短信 十句分享十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分享 《中秋见月和子由》 励志的歌曲分享:高中励志歌曲 中考语文成语试题解题技巧分享 中秋祝福短信 十句分享一 中秋祝福短信 十句分享四 中秋祝福短信 十句分享九 赞美医生医德的成语 初中语文文言文学习方法分享 初中语文背诵文章的16种方法分享 高一语文知识点:鲁迅小说《药》人物形象分析 分享高考中出错率最高的字词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分享 《静夜思》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语文知识点整理 初一语文知识点分享:趣味成语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谚语分享 中考语文文言文30个通假字分享 对症下药 应对“分歧” 中国民间自然地理谚语 中考语文知识点:阅读理解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真理 高中语文文言文《过秦论》全篇分享 2016年中考语文仿句20个例句分享 2016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分享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分享 《望月怀远》 古代趣味故事分享—口中无灰 初一语文知识点分享:短文两篇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分号 2017中考语文冲刺复习3大锦囊分享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模式分享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分享 《水调歌头》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分享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小学语文课外知识点歇后语分享 初中作文知识点:写作技巧例谈之合理分段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分享 《月夜忆舍弟》 分享中考作文写作必备的四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