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语文知识>课外知识

灯谜知识(二)

小编:

谜体浅析

灯谜有各种体裁,称之“谜体”。谜体是指灯谜组合的形体与结构,俗称“法门”或“谜法”。

谜法是指制谜和猜谜的方法而言,实际上是一回事。作谜者往往根据某一种谜体或几种谜体制成谜条;猜谜者必须遵循一定的谜法去猜射,要进入同一条路,方能中“鹄”。

谜体是从灯谜创作的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每一则灯谜有一定的“体”,即技巧的范围。谜体不同于“谜格”(例如:“卷帘”、“秋千”等),“谜目”(即猜什么东西,例如:“打成语一”等)注明在谜条上,它全靠猜谜者广泛联想、推敲谜面、从中摸索。所以,在了解、分析灯谜时,首先应剖析谜体,弄懂灯谜的内部结构,懂得制作和猜射各种类型灯谜的技巧和方法。

灯谜常用的谜体有四种:“会意体”、“离合体”、“象形体”和“分扣体”。

(一)会意体及其别解方法

会意体谜主要是利用汉字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的特点,把谜底(有时可能在谜面)的某些字(词)作与原来意思不同的另一种解释。

会意体谜很重要的一点是谜意别解,“别解方成全意谜”。下面介绍几种别解方法。

1、别解法

别解就是利用汉字一字多义,在谜中改变原意找答案。比如:“白”这个字,就有“白色”、“说白”、“坦白”、“一穷二白”、“白字连篇”、“白族”、“姓白”等等解释,在创作灯谜时人们就利用了“白”字的这一特点。如:“断桥会许仙”(打《水浒》诨号一),谜底“白面郎君”,把白面孔的郎君别解成“白素贞面见郎君”。又如:“黑板报一幅接一幅”(打成语一),谜底“白字连篇”,把错别字别解为“白色的粉笔字”。再如:“出污泥而不染”(打影片名一),谜底“白莲花”,把白色的莲花别解成“清清白白的莲花”等等。

“生”这个字,有“出生”、“发生”、“活着”、“不熟”、“陌生”、“学生”、“生角”等等解释。有则谜:“故土知乡情”(打中药名二),谜底“生地、熟地”,原意是生的地黄和熟的地黄,这里别解为“出生的地方是熟悉的地方”。

会意体谜之所以耐人寻味,就是凭借文字含义的巧妙别解,使灯谜把各种互不相关的名称连在一起,这种独特的、饶有趣味的文字语言艺术,给人以美妙的感受,象磁力一样把广大爱好者吸引住了。有个谜底“防空洞”(建筑设施),若以“战壕”或“避弹坑”为谜面,就成了对防空洞的注释;如果谜面用“写文章要具体”,把“防空洞”三字别解为“防止空空洞洞”,谜味油然而生。

在灯谜中,会意体谜占的比重较大,而且它有时还交织、渗透在其它谜体里。因此,初学者必须揣摩谜的别解道理,制谜者须正确运用别解方法。如果说丰富各种知识是制谜、猜谜的基础,那么熟练掌握文字的别解方法就是一把入门的钥匙。有些同志在初入灯谜之门时步履艰难,甚至在谜底揭晓后还瞠目结舌,不知所云,其原因大多是未能准确地掌握灯谜别解方法。

灯谜的别解,就象诗词里的“诗眼”、文章里的“巧句”、相声里的“包袱”一样。没有它,灯谜就显得干枯、呆板,没有生命力。下面再剖析几则“别解法”佳谜:

(1)节约用布(打经济名词一),谜底“经济制裁”;

(2)终身当会计(打常用语一),谜底“长期打算”

(3)生产必须出正品(打成语一),谜底“不可造次”。

谜例(1)的“经济”原作“收支状况”或“金额”解释,现为“节约”解释;“制裁”两字,原是“限止”、“管束”、“制约”的意思,现把两字分成两个单音词:“制”作“缝制”、“裁”作“剪裁”,全义为“较为经济的制、裁布料”,紧扣了谜面。

谜例(2)的“终身”扣住谜底“长期”;“会计”是单位里管理帐目的职员,将谜底“打算”两字别解为“打打算算”的会计工作职能,恰到好处。

谜例(3)关键在谜底“造次”两字的别解上。这句成语原来的意思是“不可以再出现第二次了”;这里把“次”别解成产品中的“次品”,以“不可以造出次品”扣合谜面,含义十分深刻。

2、假借法

假借就是在谜底里假设.借用较确切的“代词”,通过举一反三达到扣合谜底的目的。假借是灯谜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它的表现方式有以下几种:

(1)人名的假借。即以古今人物或小说、电影、神话、传说中人物的名、号、职衔、外号去替代谜底里的姓氏、名字或语汇里的某些字眼。例如:“云长盼望玄德来”(打成语一),谜底“关怀备至”。谜底的“关”乃《三国演义》里关云长的姓,“备”为刘玄德的名,连义为“"关云长怀念刘备到来”。又如:《打渔杀家》剧情(打成语一),谜底“恩将仇报”。京剧《打渔杀家》全剧主要情节是主人公萧恩不畏强暴,锄除渔霸报仇的故事。以一“恩”字假借“萧恩”,扣得入木三分。

(2)朝代名的假借。即以我国历史朝代来扣合当时帝王的姓氏、 名字或年号。如:“开元通宝”(打古代科学家一),谜底“李时珍”。开元通宝是唐代贞观年间通用货币,唐代开国君王为李渊及其子李世民,假借姓氏“李”扣唐代是灯谜制作常见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以宋朝假借“赵”,以汉朝假借“刘”,以明朝假借“朱”等等。

(3)天干地支名的假借。我国农历的纪年,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地支)编成六十组,用于纪年,周而复始地循环使用。十二地支还可代表“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十二生肖动物。例如:“犊”(打京剧角色一),谜底“小丑”。“犊”为小牛,“丑”假借为“牛”。又如:“端午”(打成语一),谜底“一马当先”。“端”为开端,扣住“当先”,“午”即假借“一马”,言简意赅。

(4)时间的假借。借用四季、月、日或节令,互相扣切。如“元宵节后捷报多”(打成语一),谜底“喜出望外”。元宵乃正月十五为“望日”,喜事出在望日外扣住了谜面。又如:“初一天晴”(打广西地名一),谜底“阳朔”。天晴则有“阳”,初一假借“朔”,谜意不难理解。

(5)地名的假借。可以用首都扣国名,也可用地名、国名简称扣全称,互为扣合,互相借代。例如:“威尼斯与苏州结成友好城市”(打京剧名一),谜底“意中缘”。威尼斯为意大利城市,苏州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意”、“中”结缘,富有新意。又如:“北京时间一点正”(打马名一),谜底“燕子”。燕为北京旧名的简称,“子”时乃半夜一点,此谜两字均为假借。

(6)古今汉字意义的通借。古今汉字的意义在灯谜里的通借中,以“华”假借作“花”是制谜者常用的手法。例如:“桃花江、牡丹江、芙蓉江”(打现代画家一),谜底“华三川”。桃花、牡丹、芙蓉为三株花名,“华”假借“花”,“川”紧扣“江”,非常熨贴。又如:“无花果”(打成语一),谜底“华而不实”,也是同一个道理。其它如“春”假借“酒”,“贾”假借“商”,“厶”假借“私”等等,在灯谜里亦经常出现。

除此以外,还可以用物名、书名、工具名等等假借。大凡运用假借,须大家所熟悉的,一致公认的,工具书上查得着的,不能断章取义,滥用假借法。

3、换算法

运用同等数量名称的变换和运算,达到扣合谜底的目的。它有时是“一分为二”,有时是“合二而一”,有时是数字相加,有时是化整为零。例如:“屈指行程二万”(打字一),谜底“董”。将董字拆成“二十千里”,屈指一算,行程二万不正是二十千里吗?极为传神!又如1000的平方=100x100x100(打成语一),谜底“千方百计”,不挑九百九(打工具一),谜底“千斤顶”等谜,都是采用上述谜法,使灯谜的意境进入了数学的王国。

4、顿读法

相传明朝才子祝枝山常常喜欢用“断句法”写对联,捉弄一些胸无点墨的权贵,以发泄他对土豪劣绅的憎恨。顿读法灯谜,就是把这种断句方法移植过来,用于谜底。

顿读法灯谜,特点就是谜底的语句不照原来音节、句子顺读,而要另外加标点切断语旬,使谜底的意思与原意截然不同,使谜的意境来一个“飞跃”。如:“谢绝参观”(打常用语一),谜底“不同意见”,应读谈成“不同意、见”。又如:“海灯法师”(打国产影片名二),谜底:“少林寺、内当家”,要读成“少林寺内、当家”,谜底方切正谜面。1983年5月,扬州《竹西谜会》上有则谜:“白素贞偷盗灵芝”(打影片名四),谜底“蛇、精变、红颜劫、昆仑山上一颗草”。这则谜,先把谜底的三个顿号抹去,然后在“颜”字下面添上一个“、”,读成“蛇精变红颜、劫昆仑山上一颗草”。谜底一经改变原义后,叙述了《白蛇传》中白素贞上昆仑山偷盗灵芝草的故事梗概。含义十分生动,谜法含蓄灵巧,为顿读法谜中佼佼者。

5、运典法

在会意体灯谜中,制作者往往借用古代寓言、成语、传说、历史故事、小掌故等衬托谜底。在古今谜集里,有不少灯谜凭借这些典故,把谜的意境拓宽。但必须提倡运用显典,即运用大家比较熟悉的典故。清代谜学家张起南在《橐园春灯话》中举了一例:“无边落木萧萧下”打一“日”字,不明其典的人,揭出谜底亦不知其因果。此谜先从“萧萧下”联想到五代齐梁两代皇帝名“萧道成”与“萧衍”,齐梁之下为陈武帝,扣一个“陈”(繁体),然后“无边,落木”(即去“阝”、落“木”)成“日”。由于此谜用了僻典,张起南先生称之“匪夷所思”乃“最深晦之谜”。下面试举几例运典谜作:

(1)运用成语典故。如:掩耳盗铃(打地名一),谜底“蒙自”;拨苗助长(打成语一),谜底“不能自拔”。

(2)运用寓言故事。如:郑人买履(打成语一),谜底“不足为凭”;愚公之居(打成语一),谜底“开门见山”。

(3)运用历史故事。如:锁战船北军用武(打常用词二),谜底“统计、操作”;古城会(打水浒人名二),谜底“关胜、张清”。

上述谜例中,前两组较易理解,第三组谜运用了《三国演义》里的章回目和剧目名。

猜这类谜,须通晓典故。胸中装有一本“百科全书”,才能百发百中。

6、问答法

谜也可以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问答法谜常有明、暗两种方法:

(1)明答式。谜面提出问题,谜底直接回答。例如:诸葛亮赤壁何能奏大功?(打气象用语一),谜底“风向偏东”,道出了剧目“借东风”的寓意。又如:随地吐痰有何害处?(打成语一),谜底“感人肺腑”,诉说了随地吐痰细菌将进入人们的肺腑,寓教于谜底之中。再如:怎么开口?(打《沙家滨》唱词一句),谜底“全凭嘴一张”。一个“张”字变量词为动词,作“张开”解释,谜底扣得浑成自然。

(2)暗答式。较明答式扑朔迷离,猜时必须顿读谜面或对谜面上某一字加上引号,谜面别解后再回答谜底。例如:如何是好(打体育用词一),谜底“女子组”。此谜先将谜面读成“如何是‘好’?”,也就是怎样写成“好”宇,谜底回答了必须“女”、“子”两字组成,一个“组”字用得十分含蓄。又如:解析几何(打数量词一),谜底“十八斤”。乍看谜底不易理解,如果将谜面数学名词读成“解‘析’几何?”,作“分解‘析’字”来理解,“十八斤”不是清清楚楚了吗?

7、变义法

一些外来语译成中文,或外语的音、声写成中文的习惯用词、名称、人名或物名,原来并无汉字的文义制成灯谜,就称“变义法”谜。如:技术革新胜硬干(打糖果名一),谜底“巧克力”,变义后作“巧干胜于蛮干”释。下面再举几例:

①户外一峰秀(打外国山名一),安第斯山;

②信自湖南省会寄出(打家具名一),长沙发;

③零存整取(打国名一),加拿大;

④夺取冠军(打首都一),索非亚。

上述谜底,一经用汉字文义逐字变义,妙趣横生。

8、转音法

汉字中的读音,有不少文字一字多音,由于转换了文字的读音,猜出的谜底意思就起了质的变化,这种制谜方法称之“转音法”,旧称“系铃格”或“解铃格”。例如:银行的“行”(音hang),可读成xing音,作行礼、行路的“行”;数学中加、减、乘、除的“乘”(音cheng),可读成千乘之国的“乘”(音sheng)等等。用转音法制成的灯谜很多。如:流动资金(打机构名一),谜底“银行”,“行”作流动解释。又如:客运规则(打数学名词一),谜底“乘法”,作“乘车法规”的意思剖析。还有两则谜:路漫漫其修远兮(屈原《离骚》句,打职务名一),谜底“旅长”;太阳出来苗茂盛(打成语一),谜底“来日方长”。前一则将zhang读成chang,后一则把chang读成zhang,灵活运用,旨在吻合谜底。

(二) 离合体及其表现手

灯谜的“离合体”,又称“增损体”、“拆字体”。它是利用汉字的笔划、结构进行增补、减损、分离、合并、叠字、拆字和变字组合谜底。它有时象做数学题,加减乘除,巧妙计算;有时似巧玩“益智图”,七拼八凑,变化万千;有时如画家调色,七色混和,五彩缤纷。旧谜中有一则谜:明月半露云脚下,残花并落马蹄前(打一字),谜底“熊”,就是一则绝妙的笔划离合谜。

离合谜体,制进、猜谜的方法颇多,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增补法

就是把汉字的笔划或结构,通过谜面文义的增补,另成谜底。如:各有风格(打一字),谜底“枫”,“枫”字添进一个“各”即成“风格”两字。又如:月月迎来文明月(打一字),谜底“旻”。此谜谜底“旻”如在右上角添进“月月”两字,便可读成“文明月”三字。

2、减损法

就是把汉字的笔划或结构,通过谜面文义的减损,另成谜底。如:一落千丈(打一字),谜底“仗”,“千丈”两字落去了“一”,就成了“仗”。又如:短一些,再短一些(打一字),谜底“此”,“些”字减短了“二”,不恰成了“此”字嘛!再如:牡丹、牵牛(打一字),谜底“坍”,谜面为两种花名,它如蒙上一层面纱,揭去面纱,露出真容,原来是用了减损谜法,将“牡丹”两字牵去“牛”字偏旁,“坍”字即成。

3、离合法

就是把汉字的笔划或结构,加以分离或重新组合,另成谜底。如:劈岩移山,筑田植柳(打花名一),谜底“石榴”。此谜先将“岩”字劈开移去“山”成“石”;再把“田”字上植进“柳”巧成“榴”,先离后合,手法娴熟。又如:掌握气温,节约用水(打一字),谜底“氲”,先把“气温”两字合在一起,再去“水”成“氲”字,先合后离,拆字利索。再如: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打一字),谜底“省”。“自小”在一起是“省”,“目”之前“少”字相联也为“省”,两次离合,两种方法。还有一则谜:六一下加四,去八进一十(打一字),谜底“章”。它先以“六一”合成“立”,下面加“四”则要去中间的“八”,再进“一十”两字,顺序而下,拼成“章”字,多次离合,手法特殊。

4、参差法

互相变更汉字的笔划位置,毋需减笔、增画,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参差之目的。如:大小参差(打一字),谜底“灯”,以“大”字一划放在“小”字上,“小”字两点置于“大”字两侧,成“火、丁”两字扣底。又如:枯苗移植(打影片名一),谜底“苦果”。以“枯苗”两字的部首互相交换,“苦果”两字跃然纸上。

5、移位法

按照谜面文字的修饰关系,移动汉字的某一处笔划位置,另成文字。如:一举而成(打一字),谜底“血”。将血字下面一划举到顶端,“而”字即成。又如:大胆进行改革(打常用语一),谜底“天明”。将“大胆”两字笔划进行变更一下,“天明”两字不难拆拼。

6、倒影法

利用汉字的笔划、结构或单字,通过辗转反侧象池中的倒影、镜中的反形一样联想谜底。如:湖中显倒影(打一字),谜底“潮”。“潮”中间有个“古”,“古”字倒影入水,不成了“潮”字中间部份吗?又如:镜中人(打一字),谜底“入”,则是运用“人”字照在镜中,就显出“入”字来了。

7、转动法

将文字作一定规则的转动:有时是局部,有时是全部;有时是九十度,有时要一百八十度。如:转业到厂(打一字),谜底“严”,其上半部就是“业”字转了个身。又如:妇女解放翻了身(打一字),谜底“山”,将“妇”字去“女”字旁,再朝上九十度翻身便成了“山”字。再如:倒数第一(打一字),谜底“由”,把谜底倒悬,成为“甲”字,扣切了“第一”。

8、借笔法

汉字笔划或结构上相互借笔,采取多次重复刻划,达到“回互其辞”。宋朝大文学家王安石曾拟一谜:一月共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打一字),谜底“用”。此谜谜面八句共三十二字,谜底“用”仅有五笔,分别把它拆成两“月”,分成“田川”,变成六“口” (其中两口下少两笔),想象何等丰富!近人有一谜:一张生产表格,两条直线向上,六个口径相连,三日两头超额(打一字),谜底“曲”。“曲”字以一个方框,两条直接,六个“口”,三个“日”互相关联借笔。这种谜,猜者易,制 者难,一般惯用“长面扣短底”。

9、叠字法

谜面运用叠字(或词)形式,结合计算方法扣切谜底。如:大大小小(打一字),谜底“秦”,拆成“二大、二小”即解。又如:林木森森(打一字),谜底“杂”,将谜面算一算,巧为九“木”。再如:多多多多(打传统节令名二),谜底“除夕、七夕”;赫赫赫赫赫(打组织名一),谜底“红十字会”等。前一则将四个“多”拆成八个“夕”,除去一“夕”还剩七“夕”;后一则五个“赫”化为十个“赤”,赤为红色,十个“红”字会在一起,谜底不难理解。

10、半联法

采用谜面汉字上下左右的一半部首文字联成谜底,贵在浑成自然,无斧凿之痕。如:半推半就(打一字),谜底“扰”。“推”、“就”各取其半。又如,“半价出售”(打一字),谜底“催”,以“价”、“出”、“售”三字各用其半。

11、推理法

运用逻辑推理方法,道出因果关系、变更文字笔划得谜底。如:春雨潇潇(打一字),谜底“泰”。“春”多了“雨水”,“日”必然落下。又如“山东省有雨”(打一字),谜底“渔”。“鲁”为山东省简称,多了雨水,理应少“日”,同前一则谜是一个道理。

12、方位法

运用汉字结构作东、南、西、北或上下、左右等部位作取舍扣合。如:喜上眉梢(打一字),谜底“声”;享乐在后(打一字),谜底“孙”。前一则取“喜、眉”两字的上端合成“声”;后一则取“享、乐”两字的下面拼成“孙”。至于东南西北方向,在谜底则根据地图的方向——上北、下南、右东、左西。如:孔雀东南飞(打一字),谜底“孙”,将“孔雀”两字“东南”方位的部分笔划剔除。

13、拼字提义法

先用拆字、拼字的方法,后用暗示谜底单字含义的方法制谜。这类谜上下联成一体,富有逻辑、因果关系。如:虽然胜了又胜,但却慎之又慎(打一字),谜底“兢”。胜了又胜扣两个“克”字,“兢”义为谨慎小心,上下一气呵成。又如:一心依赖实

为惰(打一字),谜底“懒”。一“心”旁依住“赖”,即一“懒”字,扣住“惰”也,妙在谜面前四字与后三字顺理成章,象一句箴言。其它还有:十分用心细细想(打一字),谜底“忖”(十分为“寸”);我的照片,摄于河南(打一字),谜底“豫”(予为“我”,象扣“照片”);一贯用心,习以为常(打一字),谜底“惯”。这类谜都是先以拆拼入手,然后作词义注释。这种谜法为近年来谜界之新创作。

14、综合法

离合体谜的方法多变,上述叙述了几种方法,但往往有好多灯谜采用几种方法拟成,熔于一炉,不但谜法上综合,谜体之间还互相渗透,这种谜法统称为综合法。如:善始善终一片心,一心只图翻个身(打一字),谜底“总”。此谜两次拆字拼字,先“离合”后“转动”。又如:种草植木大变样(打一字),谜底“荼”。“草头”和“木”分置上下,中间将“大”字一笔移到下面,先“增补”后“移位”。

离合体谜主要是上述十四种方法,还有少数谜法很少应用,这里不一一累赘

(三)象形体及其表现手法

谜的象形体,是利用文字(也可以用外文或各种符号)的笔划、结构,进行刻划、比拟、夸张,使文字的全部或一部分变成简练的图画或形象扣合谜底。如果说画中设谜是“画谜”的话,那么谜中隐画就是象形体谜了。

象形体谜不是古代的象形文字,而是制进者巧妙构思,广泛想象,利用现代汉字的特点达到“以字代图、以文变画”的目的。

古今谜家经过不断实践,摸索出了象形谜的种种表现方法。

1、·(点)的比喻和运用

汉字笔划里的“点”,通过生动的比喻、借巧,可以组成很多灵巧、有趣的象形谜。它在谜里用途较广,举例说明:

(1)比作星星。如:“星临万户动”,打“房”字;

“一勾斜月带三星”,打“心”字;“天上星星总相聚”,打“关”字等。

(2)比作圆球。如:“三人踢球,一人所倒”,打“似”字;“球进栏边”,打“门”字;“曲棍球”,“之”字等。

(3)比作药丸。如:“掺进两颗丸,制成两颗丹”,打“册”字;“……”,打体育项目“排球”等。

(4)比作斑痕。如:“白玉元瑕”,打“皇”字;“良玉无瑕价连城”,打“琅”字等。

(5)比作泪珠。如“提起从前泪痕在”,打“箭”字(“从前”两字中间两点如泪痕);“儿女相逢泪双行”,打“姚”字(“儿女”两手中悬四点如两串泪珠)。

(6)比作雨点。如:“风丝雨点”,打“飞”;“山道弯弯雨点来”,打“函”字等。

(7)比作小动物。如:“两只蚂蚁抬根棒,一只蚂蚁棒上躺”,打“六”字;“四条小蝌蚪,两条朝上游,两条朝下游,要寻书中有”,打标点符号“”(引号)等。

(8)比作豆子。如:“两颗豆儿埋地下,一颗豆儿发了芽”,打“六”字;“两颗豆子生了根。两颗豆子发了芽”,打标点符号“”(引号)等。

·(点)有时还可以比作小鸟、小虫、瓜果、事物……。只要善于思考,把“点”用活,还可创作出不少佳谜来。

2、一(横)、|(竖)、丿(撇)的比喻和运用

(1)“一”可比作独木桥。如:“两人走在独木桥上”,打“丛”字;可以比作钢丝索,如:“双人走钢丝”,打“丛”字;还可以比作道路,如:“狭路相逢”,打“丛”字等。上述三则谜,异面同底,比喻方法一样,可以举一反三。

(2)“|”可比作直道。如:“高路入云端”,打“去”字;可比作一枝笔,如“投笔从戎”,打“戒”字等。

(3)“丿”可比喻为尖针。如:“一针见血”,打“皿”字;可比喻为箭,如:“一箭仇”打“亿”字;可比作鞭子,如:“夺过鞭子揍敌人”,打“做”字(一“鞭”揍下为“敌人”两字);如果堆集起来,还可比喻为雨丝,如:“雨丝斜刺画楼空”,打“形”字;还可比喻为刀,如:“三刀急就一颗章”,打“彰”字等。

3、し、乙、」的比喻和运用

(1)“し”可比作钩月。如:“三潭印月”打“心”字;可比作舟船,如:“野渡无人舟自横,浪花飞溅船舱中”打“心”字;“轻舟一叶水横流”打“心”字等。

(2)“乙”可比作白鹅。如:“花前游鹅栖”打“艺”字;可比作轻燕,如“乳燕飞”,打“孚”字;“燕子依人”打“亿”字等。

(3)“」”可比作钓鱼钩。如:“江边垂钓钩”,打“汀”字;“情急无心垂钓钩”,打“静”字等。

4、メ的比喻和运用

(1)可作“错”(即不对)的意思运用。如:“走错了,一直去”,打三国人名“赵云”;“人难免有一点错误”,打“仪”字;“一错再错,铸成大错”,打“爽”字等。

(2)可作数学“乘法”符号的运用。如:“十八乘六”打“校”字;“有机可乘”打“枫”字(谜面乘字别解)等。

(3)可作数学未知数和英文字母X运用。如:“里外都是末知数”,打“风”字(几、X都是末知数);“大于4X”打“爽”字;“爱克司光机”打“枫”(拆成“X、机”)字等。

象形谜除了上述笔划象形手法外,还有用汉字的结构比喻事物的。举例如下:

①驴高栏低(打字一),谜底“骗”。将“骗”字右下半部分比喻为栏栅。

②点水蜻蜓款款飞(打字一),谜底“汗”。将“干”字比喻为款款飞的蜻蜓。

③雁阵三行,时斜时横(打字一),谜底“丛”。将“人”、“一”比喻为高飞的雁阵。

④两株幼苗(打影片名一),谜底“丫丫”。将“丫”字比喻为刚破土的幼苗。

⑤篮板(打字一),谜底“回”;竖看象酒甏,横看象风箱(打字一),谜底“酉”。这两则谜,采用全部象形手法,如一幅高度概括的线条白描,叫人看了有赏心悦目之感。

象形谜不但成年人喜欢猜,儿童和中小学学生更喜欢猜。有时它还出现在小学的语文识字课上。老师为了使学生掌握文字结构的特点、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往往用较简单的象形灯谜举例讲解,例如:“小钉钯,柄儿短,上面只长四根齿”打“而”字;“足球守门员”打“闪”字;“把电线杆架上山顶”打“击”字等等。

(四)分扣体及其表现手法

分扣体谜是利用汉字字义的断句解析、分段分组扣合谜底;或通过谜面的反面意思,用反义词切合谜底。

常见的分扣体谜表现手法有三种:即正扣法、反扣法和排扣法。

1、正扣法

在猜谜底时,须把谜面分解成两段或三段以上的含义进行断句解析,其谜面大多和别解法相交织。谜面一般难以连贯文义照应谜面,也就是说谜面、谜底的连义不能划等号。只有通过分节、分段扣合后,才能按节、按段成为同义或近义词入迷。如:鲁迅全集(打曲艺形式一),谜底“山东快书”。此谜以“鲁”扣“山东”(山东简称“鲁”),“迅”扣“快”,“全集”扣“书”,扣合工整,释义精确。如果把鲁迅全集与山东快书连义来扣,谜面变成“山东迅快的一本书”,谜面就不能成立了。

下面再举例说明: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打电影演员二),谜底“林默予、程之”。(谜面语出《史记·李将军列传》)。

此谜以“桃李”扣“林”,“不言”扣“默”,“自”扣“予”,“蹊”扣“程之”,谜底分节为“林、默、予、程之”。此谜虽结构复杂,经分析后,字字紧扣,不失为佳作。

(2)实现(打饮料名一),谜底“果子露”。

(3)望穿(打剧目名一),谜底“十五贯”。

(4)壮丽(打成语一),谜底“成人之美”。

(5)生存(打银行用词一),谜底“活期储蓄”。

上述几则谜,谜底要分成两个词组分别扣住谜面上的每字含义,谜面大多用别解法表现衬托谜底。例(2)以“实”扣“果子”,“现”扣“露”。例(3)以“望”扣“十五”,“穿”扣“贯”。例(4)以“壮”扣“成人之”,“丽”扣“美”。例(5)以“生”扣“活期”,“存”扣“储蓄”。

top

2、反扣法

是通过谜面的反面或对衬的文义切合谜底,谜面与谜底互相烘托。在谜底中,大多带有与谜面相反的词语。因此又称它为反意法。如:胜境(打成语一),谜底“不败之地”,以“胜”反切“不败”,以“境”扣“地”。又如:仙笛(打成语一),谜底“不同凡响”,以“仙”扣“不同凡”,“笛声”扣“响”。这种谜言简意赅,要从谜面的反面去悟出谜底。

下面再举例说明:

(1)记者(打影片名一),谜底“难忘的人”。

(2)黑(打字一),谜底“皈”。

(3)总而言之(打成语一),谜底“不由分说”。

(4)定语(打成语二),谜底“不易之论”。

(5)看中(打成语一),谜底“不相上下”。

上述谜底中,带有“不”或类似意义的词语,就是这种谜法的特点和规律。例(1)“记”扣“难忘”,“者”与“人”同义。例(2)“黑”扣“反白”。例(3)“总而”作“聚合”、“集拢”意解,谜底“不由分说”解作“不能分开来说话”,一“合”一“分”巧成对衬。例(4)“定”作“固定”解,扣住谜底“不易”(不可更易、变动)。例(5)“看中”的“中”别解为“中间”之意,看的是中间,当然不看上和下了。

top

3、排扣法

谜面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词性相同的词或句子,并列分段扣合谜底。这种谜好比文字里的“排句”,谜面读起来有节奏,谜底扣合工整、合理。如:固体、气体、液体(打夏令饮料一),谜底“冰汽水”。谜面三段,分别扣合“冰”、“汽”、“水”,妙在这三种东西和谜面三个名词各自之间非常统一、和谐。又如:文静,莽撞;秘密,公开(打河流名一),谜底“雅鲁藏布”,谜面两组各两个正反含义词组,紧紧地扣住“雅、鲁、藏、布”四字,殊为难得之作。

下面再举几例:

(1)绿化、香化、彩化(打古人名一),谜底“花木兰”。

(2)县名、水名、城名(打地名一),谜底“镇江市”。

(3)太阳、月亮、地球(打影片一),谜底“星星星”。

(4)一人、三人、七人(打商业用语一),谜底“大众化”。

上述四则谜,除最后一则用拆字方法排扣谜底外,其它三则都是以谜面两字扣住谜底一字,猜起来非常容易,但制谜却要花一番精力的。

上述介绍了四大谜体。如果弄懂了这些谜体,就知道了猜谜的规律性,就能广泛联想,猜出各种灯谜。除此以外,还有少数谜体不常用,归入“其它谜体种种”作简要的介绍。

(五)其它谜体种种

1、包含体

就是把谜底的文字,经过构思,都包含在谜面的字义里;谜底多为单字,如果是两个或两个单字以上,就不能“包含”进去了。如:“加劲劳动,个个有份”打“力”字,谜面第一句“加劲劳动”四字,个个都有“力”的份,妙在谜面虚虚实实,含蓄纤巧。又如:“个个参加运动会”打“云”字,谜面“运动会”三字,个个都有“云”字参加进去。有人曾以“海滨游泳池,个个都参加”猜“水”字,就不妥。虽“水”字在谜面第一句五字中个个都具备,但三点水不能单独成为文字,而且偏旁都在左面,缺乏含蓄。晚清张起南《橐园春灯话》中有则谜:“四围山色中,万重奄画里”猜“田”字。诗是好诗,谜是好谜,可谓“两绝”,令人拍案叫好!

2、漏字体

它的表现手法是谜面选用固定词组、成语,有意地漏去一二个字,谜底即以漏掉的字配以适当否定词组成。旧谜中有一则:“金银铜铁”打地名“无锡”,谜面“五金”漏去“锡”字,即无锡也;又如:“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打古书“拾遗记”,谜底“遗记”两字用得十分得体。上述两则都是漏去一个字的,有些谜还可以漏去两个字。如:“泰、衡、恒、嵩”打京剧名“少华山”,因“五岳”之中,少了“华山”,又如:“赤橙绿蓝紫”打成语“青黄不接”,在霞光的“七色”中,少了“青”与“黄”,成语“青黄不接”,一拍即合。

3、抵销体

它的表现手法是把谜面或谜底里的不用闲字,进行自我抵销、剔除;但只允许二个或几个单字剔除,不允许把某个语法结构或笔划抵销。它有时在谜面自我抵销,有时在谜底剔除。如:“啤酒厂出酒”打“碑”字,则是把“啤酒厂”三字抵销一个“酒”字,扣住“出酒”,然后把“啤厂”两字联成“碑”。又如:“废品不废”打京剧名“三岔口”,“废品”两字剔除“废”字,仅剩“品”字,紧扣“三岔口”。这是谜面抵销。在旧谜中有则谜,以“婴儿学步”打水浒浑名三:“行者、小遮拦、没遮拦”。谜底中“行者小遮拦”五字,剔除“遮拦”(没遮拦)两字,即存“行者小”三字,扣住谜面“婴儿学步”。这种谜体由来已久,在晚清很为盛行。

4、象声体

这种体裁在灯谜里较为少见,我们称它为“有声的谜”。二十年前,上海某报载一条谜:“二十路电车,开进北口,噹噹噹噹!”猜“燕”字。此谜除了“廿、北、口”外,用四点来表示有轨电车的噹噹之声,颇为传神有趣。有这样一则谜:“朝来初闻马啼声”,猜俗语“天晓得”,以“朝来”比喻天己破晓,马啼声本应“得得得”,此谜仅出现一个“得”字,扣住“初闻”,独运匠心。这两则谜,前者用四点表示电车之声,后者用一“得”表示初闻马啼之声,这就是象声体谜。象声体有时和象形体组合,有时以同音谐声相扣,有时以象声词相扣,运法灵活。如:“看看母鸡蛋,听听公鸡叫”猜英文字母“O”,既是“象形”,又是“象声”;又如:“看看象妈妈,听听似爸爸”猜“毋”字,思路巧妙,有声有色,还有以“427”打国名“法兰西”,这则谜竞用三个数字的单字,别解成音乐的曲调,“法兰西”声声入耳,维妙维肖。

5、综合体

谜的体裁,是通过总结、归纳,为谜界公认,约定俗成而产生。每则谜都有一定的“体”,有的是单独一种体,有的是两种体兼而有之,有的竟达三种或三种以上,谜体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谜称之“综合体”。综合体谜制作手法灵话多变,集各谜法于一炉,更显出灯谜的魅力。如:“一弯斜月临窗前”猜“穹”字,即离合体与象形体的综合。又如:“一叶障目,有己无人”猜“自”字,是象形体、离合体和会意体的综合。

    相关推荐

    灯谜知识(一) 灯谜知识(三) 灯谜知识(四) 佛灯之谜 怎样猜灯谜和灯谜的基本规则 元宵节灯谜含答案(二) 中秋猜灯谜介绍 元宵节灯谜含答案(三) 元宵节灯谜含答案(一) 元宵节灯谜含答案(五) 元宵节灯谜含答案(四) 元宵节的习俗介绍 猜灯谜 元宵节灯谜含答案 五篇汇编 一年级下册猜字谜笔记 猜字谜重点知识 趣味语文之百字谜(二) 2016高二语文动物游戏之谜知识点精析 有关成语的谜语及谜底 什么谜语的谜底是成语 灯笼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语文看花灯知识点 月球之谜知识点精析:重点字词梳理 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知识点 壁灯的意思及造句 灯红酒绿的反义词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四大名著谜语和歇后语 小学三年级语文走马灯的奥秘知识点 楼兰古城 揭谜 虎丘吴王墓之谜 真假闯王墓之谜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 除夕的习俗 挂灯笼 中秋节用灯笼造句 用张灯结彩来造句 瞎子点灯下一句歇后语 古赤壁之谜 成语的谜语有哪些 草把做灯歇后语 灯光作文素材 灯红酒绿造句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二 瞎子点灯歇后语 中考语文知识点(二) 猜成语谜语的大全 最搞笑的成语谜语 遨游汉字王国-字谜 初二语文下册知识点--文学知识 元宵节习俗——送孩儿灯 十二生肖知识详解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习:月球之谜知识点 趣味语文之百字谜(五) 杜甫墓园之谜 成语谜语汇总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灯节的解释及造句 张灯结彩的同义词 二年级语文二单元期末知识点 初二语文下册知识点--第二单元 《灯光》的主要内容 带灯字的歇后语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借镜子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风娃娃知识点 灯台的解释及造句 外甥打灯笼的歇后语及解释 二年级版语文知识点 小学有关成语的谜语 100个成语谜语 小学成语谜语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流动的画知识点 语文二年级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二年级语文二单元知识点期末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二) 小学语文知识 量词(二) 版二年级语文知识点 高二语文知识点汇总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二)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初二下学期语文知识点:错过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复习知识点:百科知识(二)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我是什么知识点 二年级的语文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字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词知识点 2021初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总结 外甥打灯笼歇后语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复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