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语文知识>课外知识

古中国的科举制度

小编:

我国古代选官经历了多种方式方法。最早的是贵族世袭制,从各原始部落首领中选任,并世代传袭,此制在先秦时盛行。以后历代先后经历了种种式式的选官制度,秦代自商鞅变法起,萌生了任举制。汉代起,任举演化为察举制。曹操之子曹丕起,创立九品中正制,将有可能为官的士人,由本地的“中正”按德行,划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级,然后向朝廷举荐。

到了公元606年,隋炀帝下令开设进士科考试取士,为科举的始发端。到唐代中期,科举形成制度,宋代以后规范完善,明清两代成为选官的主体。科举即是分科考试取士,有制举,贡举,武举三个形式。制举由皇帝不定期考试。武举考马射,步射,马枪和负重等项。科举中贡举是最主要的,所以又叫常举。贡举考试原来分许多科,后来渐减。唐代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宋代前期分科更繁,有进士,九经,五经,三礼,三传,通礼,学究,明法等科,王安石变法,罢去各科,只留进士一科。贡举考试分三级,三年一考。第一级为行省级考试,称乡试;第二级为中央级考试,称会试;第三级是殿试,是皇帝亲考,元称御试,明称廷试。中乡试者称举人,头名称解元;中会试者称贡士,头名称会元;殿试被录取者称进士,名次又另有分排。自宋太宗起,进士分为三甲,前三名为一甲,赐进士及弟;北宋前三名通称状元,南宋则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科举推动教育的发展。唐代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和太学,地方有州学,县学,学生可以由县州学递次升至太学。学子未入学前称童生,经县州府乃至省的逐级考试取中后成为入学的生员,俗称秀才,成为生员才有资格参加乡试。学校课目的设置经历由繁到简的过程。唐代有: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等九经。宋太宗时: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和春秋左传正义等《五经正义》。北宋王安石变法改为其亲自撰写的《三经正义》和考辨文字的《字说》。元代有:《大学》,《论语》,《孟子》,和《中庸》四书,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和理学家的《诗》,《书》,《易》等的注解为评卷标准。明成祖颁布《四书五经大全》作为科举考试必读课本。清雍正将《孝经》提到与五经并重,列为考试内容。科举考试原有许多内容,如有帖经,即用纸条将经书某段盖住,由考生填空;试策即以时务为主,要求考生分析形势及提出对策。考墨义,即让考生写出经文的上下文章或前人的注疏。考杂文,旨在了解考生的文字功力。考诗赋,后来诗赋在考试中日趋重要,甚至有的主考官竟将褒贬都集中其上。王安石变法,才取消了许多。

明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这种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段落组成,后四个段落中均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合共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八股文的主题须代圣人立言,即以孔子的思想去指导写文章。清朝将圣人扩大到孔门弟子及朱熹等理学家在内的圣贤,并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语气为样式。乾隆以后,试帖诗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项目。试帖诗与八股文一样,有固定的程式,也是八联十六句,不过八股变为六股。首联如破题,次联如承题,三联如起讲,四五联如中股,六七联如后股,八联如束股。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思想,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定八股的原来用意我想可能是,用固定的格式写,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否则,各人有各人的写作风格,必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分高下的情形。

科举制将选官权集中于朝廷,有利于扩大其统治基础,为庶族学子和贫寒子弟打开仕进之门,巩固了封建统治,所以才能由隋一直延续到清代。但科举片面以文章诗歌为衡量标准育人和选官,特别是八股文与试帖等模式固定,只会使人思想疆化和精神窒息。鸦片战争后,于1898年发生了维新变法运动,科举考试制首先成为被冲击的目标,1906年光绪皇帝不得不取消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

    相关推荐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科举制度 2017年中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科举制度 [文学常识]古代文化常识汇编:科举制度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科举制度完备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科举制度改革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科举制度文化汇编 古代科举简表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七“科举教育” 古代科举文化专用词集释 课外知识之科举 源于科举考试的成语 科举考试简介 “我国古代有采风的制度和传统”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人才制度 初中古诗文中的互文举隅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十“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十二“音律度量” 小学语文课外常识—科举词语 全国法制宣传日合集 举国上下怎么造句 科举考试解释、形式、考中称号、学校种类 清朝军政制度(电视里常见的“ 八旗制度、六部、南书房、军机处、绿营、铁帽子王”简介) 清朝军政制度(电视里常见的“ 八旗制度、六部、南书房、军机处、绿营、铁帽子王”简介) 2017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科举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 全国法制宣传日国旗下的演讲稿(一) 全国法制宣传日国旗下的演讲稿(三) 全国法制宣传日国旗下的演讲稿(四) 中国古城别称 举国同心近义词 全国法制宣传日国旗下的演讲稿(五) 全国法制宣传日国旗下的演讲稿(二) 中国古谚语大全 中国古人的姓氏字号 中国古人姓名中“号”的来源 “中国制造”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2011年度汉语盘点四大中国字词出炉 中国古代谚语集锦 中国古代谚语大全 全国法制宣传日国旗下的演讲稿 五篇汇总 中国古代姓氏来源——氏 中国古代姓氏来源——姓 中国古代的门簪发展历程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制订”与“制定”的区别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一“文化中国” 中国古代姓氏来源——名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最 中国古代姓氏来源——字 古代趣味故事—罚款制斗 法制在我心中作文(三) 怎样查找中国古今地名 中国古代健康养生谚语 汉语中的“一词多形”举例 中国古代对人的十种称谓(简) 2017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国文学百科知识 中国古典戏曲知识总结 中国古代重要节日介绍 怎样查找中国古今地名? 中国古代帝王家族称谓 全国法制宣传日的来历及历年主题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歇后语收集 限制的近义词 专制的反义词 仿制的同义词 限制的反义词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汇编 古文化常识最新 中国古文化常识 初升高后各科的学习方法 高中各科学习方法 中考试题资源:初中中考语文科中考总复习古诗文阅读 中国古代的地理特殊称谓常识 优秀作文素材:“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及颁奖词” 中国古代大门的颜色有何讲究 文学常识:中国古人的姓氏字号 月度的造句 成语学习中的科学方法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歇后语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歇后语 法制在我心中作文(一) 法制在我心中作文(二) 法制在我心中作文(四)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韩琦大度 中国古代伯仲叔季排行介绍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中国古人的姓氏字号 2017年高考作文素材:“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词 法制在我心中作文(五) 风度的同义词 限度的同义词 文学常识积累—中国古代十圣 中国古代地理特殊称谓常识 小学语文常识: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歌谣100句 中国古代的帝王的庙号、谥号、尊号、年号 强制的反义词 压制的同义词 抑制的同义词 牵制的同义词 控制的反义词 制止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