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三单元知识点:记念刘和珍君

小编:

亲爱的同学,新学期就要开始了。怀着梦想,背上行囊,走进英才,又一阶段的学习之旅启程了。生命的辉煌,在这时奠基;青春作伴,正当立志奋发时!一起来看看高一语文必修一三单元知识点相关内容。

1.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小说集:《彷徨》《呐喊》《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其中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2. 鲁迅笔下的刘和珍有哪些特点?鲁迅为什么称赞她是“真的猛士”?

析:①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 ②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③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 ④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

⑤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鲁迅称赞刘和珍是勇敢面对残酷现实、英勇清醒、勇不回头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是虽遭阴谋密计,压抑数千年的勇毅的中国女子,是能够让苟活者看到希望,猛士更加奋然前行的大写的人。

3. 作者反复写刘和珍的“微笑”和“温和”有什么作用?

析:⑴突出刘和珍纯洁、善良、温和的可贵品格。 ⑵展示刘和珍对师长的尊敬。

⑶戳穿反动派的谎言,反衬反动文人的卑劣。 ⑷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凶残。

4.“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中的“哀痛者”“幸福者”如何理解?

析:“哀痛者”,“以……为哀痛”的人,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所以作者称他们是伟大的“哀痛者” 。

“幸福者”,“以……为幸福”的人,他们以勇往直前、投身革命、为人民流血牺牲为最大的幸福。所以作者又称他们是伟大的“幸福者”。 “哀痛者”和 “幸福者”都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 这是对烈士热情的讴歌。 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

5.怎样理解“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析:是对上一段写她们惨遭杀害时的一个概括。“从容地转辗”,写她们临难不惧。“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文明人”是反语,指帝国主义者,揭露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进行最野蛮、最残酷的屠杀。 “伟大”是指三个女子伟大。(也有人认为“伟大”是反语,与“伟绩”呼应)

6.怎样理解“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析:这也是用反语写出的最辛辣的讽刺,最强烈的谴责。“伟绩”、“武功”是指中外反动派屠杀中国妇女儿童的罪行和血腥镇压学生的暴行。

7.第三部分开头,第一句话作者肯定刘和珍是“我的学生”,第三句话又否定,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这样是否矛盾?为什么?

析:第一句客观介绍作者与死者的关系,第三句表达了作者:深沉的自责、谦恭和 由衷的敬意,强调了她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8.“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把作者的愤怒感情推向顶点。“惨象”和“流言”对举,“目不忍视”和“耳不忍闻”并提,概括尽了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残暴无耻和死难青年横遭虐杀的惨状。“已使我”和“尤使我”又层层递进地写出了作者愤激之情。

9.怎样理解“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正是这种严酷的思想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于默无声息。(屠刀+钳口术)

10.怎样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析:用了反复、对偶的修辞手法。这一选择句,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

11.说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对徒手请愿是什么态度?

析:作者不主张徒手请愿。

12.“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析:这段话以煤的形成比喻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类历史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血的代价。徒手请愿虽然付出极大牺牲,但结果对社会进步影响并不大。因此,作者不主张徒手请愿,而希望人们从这次惨案中吸取教训,采用更有效的斗争方式。

13. 作者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

析:鲁迅在这里引用这首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

14.怎样理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析:这句话(并列复句)恰当地评价了刘和珍等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她们的血不会白流,一般的(人苟活者)会从摸她们身上看到希望而觉醒抗争,革命者会受到鼓舞,继续奋然前行。

主旨:本文通过对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的叙述,歌颂爱国青年追求真理、反抗强暴的大无畏精神,抨击反对军阀屠杀人民的凶残卑劣和走狗文人造谣中伤的阴险无耻,激励人们吸取教训,奋起斗争。

【同步练习】

一、基础部分

1.下面词语的解释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寥落(liào):稀少,冷落。 ②长歌当哭(dānɡ):用写文章代替哭泣。 ③菲薄(fěi):颜色很淡。 ④广有羽翼(yì):到处都有帮凶。 ⑤不惮(dàn):不忌讳。 ⑥喋血(dié):血流满地。 ⑦攒射(cuán):集中射击。 ⑧干练(ɡān):又有才能又有经验。 ⑨屠戮(lòu):屠杀。 ⑩浸渍(zì):浸润,渗透。

A.①③④⑦ B.②⑤⑥⑩ C.④⑥⑦⑩ D.④⑤⑦⑧

答案:C

解析:①“寥”应读“ liáo”;②“当”应读“dànɡ”;③“菲薄”应为“微薄”;⑤不惮:不怕;⑧“干”应读“ɡàn”;⑨“戮”应读“lù”。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欣然前往 黯然泣下 阴谋鬼计 殚精竭虑

B.肆无忌惮 编缉期刊 啖以重利 致命创伤

C.桀骜不驯 人生残淡 不屈不挠 惨淡经营

D.流言蜚语 时光流逝 洗涤旧迹 砥砺意志

答案:D

解析:A.“鬼”应为“诡”;B.“缉”应为“辑”;C.“残”应为“惨”。

3.依次填入下列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__________,然而在这样的生活__________中,__________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A.冷落 困难 欣然 B.寥落 艰难 毅然

C.稀少 艰苦 居然 D.寥落 艰难 居然

答案:B

解析:居然:表出乎意料;欣然:高兴的样子;毅然:刚毅果断。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你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B.黄山怪石、青松千姿百态,真是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C.他对这问题的一些过激看法,不能不说是失之偏颇的。

D.普通美国人的理智举动让人感慨赞许,相比之下,美国那些不以赖账为耻,反而振振有词的政客们则只能叫人贻笑大方。

答案:C

解析:A.“豆蔻年华”形容女子十三四岁;B.“巧夺天工”形容人工的精彩胜过天然,不能用于自然物;D.“贻笑大方”指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此处使用与前面的“叫人”重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赵校长说,全体教师要把工作重点都放在教学上。

B.我校将举行校史上最大规模的校级运动会,各班班委要作好各项准备工作。

C.机场雷达失灵同飞机能否安全降落关系极大。

D.去买苹果的时候,小个的孩子都不要,专挑大个儿的。

答案:B

解析:A.语序不当,将“都”移至“要”前;C.前后不一致;D.有歧义。

6.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李清照纪念堂是座古色古香的庭院, a :“大明湖畔, b ,故居在垂杨深处; c ,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读后顿然唤起人们对这位婉约词家的怀念。

A.a.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 b.趵突泉边 c.漱玉集中

B.a.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 b.漱玉集中 c.趵突泉边

C.a.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 b.漱玉集中 c.趵突泉边

D.a.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 b.趵突泉边 c.漱玉集中

答案:D

解析:引文为直接引用,陈述对象为纪念堂,故先排除A、B两项。再由对偶知识排除C项。

二、本课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7.选出对第一段判断错误的一项( )

A.“街市依旧太平”,是指街市之上依旧像过去那样平和、安定。

B.“不算什么”写出了反动派草菅人命的凶残本性。

C.“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本质是不同的,但作者对他们都给予愤恨之情。

D.“总觉得很寥寥”,是极言意义很少,但并不是说没有。

答案:A

解析:A.应理解为政治形势、社会状况没有改变。

8.选出对第一段语句关系判断错误的一项( )

A.“不过”是对前面的转折。

B.“至于”表示对前面的递进。

C.“因为”是对“很寥寥”的解说。

D.“更”表示对前句的递进。

答案:B

解析:B.应表并列,引出新的话题。

9.选出对第二段判断错误的一项( )

A.“当然”在这里是“一定会”的意思,表明作者相信烈士的死难一定会影响生者。

B.“浸渍”,形象地写出影响之深。

C.“微笑的和蔼的旧影”应泛指一切革命者,即“真的猛士”。

D.“倘能如此”中的“此”应指代“托体同山阿”。

答案:C

解析:C.应指“三一八”惨案中流血牺牲的革命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0.这一段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反复 对偶 反问 B.反复 排比 反问

C.反复 对偶 设问 D.排比 拟人 夸张

答案:A

解析:没有使用“排比、拟人、设问”的修辞方法。

11.“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中的“缘由”所指的具体内容是( )

A.类似“三一八”的惨案时有发生。

B.一方面是反动政府的血腥镇压,另一方面是反动文人的舆论愚弄。

C.由于反动派过于强大,人民的反抗常常遭到血腥镇压。

D.由于御用文人的反动宣传愚弄了民众。

答案:B

解析:B.概括全面。

12.对“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个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点明摆在中华民族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或“爆发”,或“灭亡”。

B.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和鼓舞。

C.重点强调沉默的结果必须是爆发。

D.表现了鲁迅先生当时的思想局限性,认为中华民族已是衰亡民族,不可能在沉默中爆发。

答案:D

解析:D.作者强调“爆发”。

13.对上面这一段话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间副词“已”和程度副词“尤”联用表示递进关系,表示流言更使作者愤慨。

B.“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是作者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发出的感慨,表达出强烈的愤懑之情。[来源:高考资源网]

C.火山喷发式的议论性抒情,是作者愤怒感情发展到极点时的宣泄。

D.面对“惨象”和“流言”,作者内心是复杂的,有愤怒,有哀痛,也有几分无奈。

答案:D

解析:D.“有几分无奈”分析不当。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哭泣的圆明园

①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臂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②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③是阴凄凄的天,是冷飕飕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④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⑤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风?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⑥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⑦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相,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儿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⑧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最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⑨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嬉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⑩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14.为什么作者“仍感到来自心底的震撼”?

答案:①作者记忆中的圆明园残酷的历史。②如今真实地面对它时所感受到的圆明园的依旧华美、依旧精致、依旧贵族。

15.文中第③段与第⑤段环境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第③段环境描写衬托了作者沉重的心情。第⑤段环境描写烘托了游人欢乐的场面,反衬作者悲痛的心情。

解析:这两段都是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可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也可渲染气氛,也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还可映衬人物心情,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等。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16.文章在提到作者两次去圆明园的经历时,都谈到了“流泪”这一细节,试分析两次流泪所蕴涵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答案:第一次流泪表现了作者为圆明园残酷的伤痛,为民族耻辱的历史而感到悲伤。第二次流泪表现了作者对人们精神匮乏的一种无奈,对人们不理解废墟价值的一种愤怒与悲哀。

17.下面对本文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篇文化散文,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巧妙地将十年前与十年后对圆明园的观察和思考连接起来;表达手法也灵活多样,以记叙和描写为主。

B.作者多次写老老少少的欢笑嬉闹的场面,目的是为了与哭泣的圆明园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十年前与十年后两次参观圆明园的经历也形成了一种对比,两处对比引人深思。

C.作者先前同意留下圆明园废墟,为的是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开始怀疑留下废墟的必要性。

D.文题中的“哭泣”,既形象说明了过去历史带给圆明园的疼痛与耻辱,也暗示出为现实中的人们忘记历史而感到悲哀。

E.本文旨在说明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已渐渐淡忘了断壁残垣的圆明园象征着的奇耻大辱,作者以自己去圆明园的经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一个民族的疼痛、屈辱与自尊。

答案:AC


    相关推荐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记念刘和珍君 高中新人教版必修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必背语段 高三语文必修五记念刘和珍君知识点(苏教版)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知识要点总结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重点句子理解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重点字词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记念刘和珍君》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记念刘和珍君》知识点及练习试题 2016新人教版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全文结构 高一知识点《记念刘和珍君》特色鉴赏 课文纪念刘和珍君的知识点最新 纪念刘和珍君的分段概括 高一语文课堂:《纪念刘和珍君》赏析 高一语文《纪念刘和珍君》名家赏析 《记念刘和珍君》:“记念”写错了吗?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重点:小狗包弟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短新闻两篇(新人教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诗两首(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沁园春长沙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小狗包弟 记念刘和珍君生字词整理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鸿门宴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单元知识点梳理:荆轲刺秦王 2016-2017新人教版必修三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归纳:包身工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鸿门宴 高一语文必修一人教版第三单元知识点: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沁园春长沙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雨巷》 高一语文必修一三单元知识点:现当代写人记事散文 记念刘和珍君备课资料:段祺瑞 人教版语文高一年级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再别康桥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解析:烛之武退秦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要点:飞向太空的航程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考知识点 语文高一必修一人教版第二单元知识点:荆轲刺秦王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大堰河──我的保姆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烛之武退秦师 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知识点:咬文嚼字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2021 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知识点:逍遥游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蜀道难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蜀道难 人教版一年级第三单元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知识点:陈情表 语文高二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杜甫诗三首 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新 高一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古代记叙散文 高三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知识点:滕王阁序 沪教版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三单元为了忘却的记念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老人与海》作家作品与简介 《记念刘和珍君》课内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 高三上册新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词语解析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高三年级语文下学期一单元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知识点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常考知识点:大堰河-我的保姆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琵琶行并序 新人教版初一语文第一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知识点 新人教版高三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点字词复习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重点字词:《林黛玉进贾府》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高二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李商隐诗两首 初一语文新人教版下册第一单元未选择的路知识点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丑小鸭知识点 苏教版初一语文单元知识点整理2021 初一语文单元知识点苏教版 人教版初三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沁园春雪 人教版初一语文期中考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一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高三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知识点:归去来兮辞(并序)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一第一轮复习重点第三课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高三语文必修五说木叶知识点(人教版) 初一新人教版语文下第一单元爸爸的花儿落了知识点 人教版高三年级语文下学期一单元语文与文化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冀教版初一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三峡》 苏教版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三单元念奴娇赤壁怀古知识点 新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重点字词复习 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想北平 高二上册新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词语解析 高二新人教版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句名段 人教版高三年级语文下学期四单元信陵君窃符救赵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语文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单元知识点梳理最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外国诗三首之致大海知识点 新人教版高三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宇宙的未来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新人教版下册第一单元伤仲永知识点 粤教版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三单元渐知识点 精编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词语知识点(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孔孟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识字篇)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