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语文知识>课外知识

熟语使用训练

小编:

2.“熟语”这一考点也是从考纲“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部分分离出来的。对熟语的考查,实际上主要考查成语。熟语的使用,重点是正确理解熟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熟语等。其中不仅有熟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3.熟语使用是高考的一大重点,主要有三种常见题型:一是判断熟语使用恰当与否,一是辨析近义熟语,一是根据语境选择相应的熟语选项。高考强调的是在动态语境中考查熟语的使用。因此既要考虑熟语的基本义,也要结合上下文考虑它的感情色彩、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搭配等。

4.高考试题一般命制一至两道选择题,分值3分或6分。考查重点是,结合语境把握词语(熟语)的意义和用法。干扰点为其中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不一致的词语。近年来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熟语也是命题者关注的对象。在具体语境中判断熟语(尤其是历考不衰的成语)运用的正误是高考的着眼点。

1.(2009年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

A.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

C.再完美的机制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

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动人心弦:激动人心,非常动人。A.左右为难:不管怎么做都有难处。C.前赴后继:赴,向前冲;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连续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褒义词。D.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就:成,成为“一蹴而就”。

【答案】 B

2.(2009年海南宁夏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新年联欢宴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宴会大厅。

B.如果一般读者不认为我的这本小册子言不及义,编辑出版工作者又觉得它有可借鉴之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

C.眼下在某些地区,“走穴”正成为一些学者乐此不疲的事情,因为这既能提高知名度,又可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

D.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能力层级为E级。成语的辨析首先要知道其意思,有部分成语考生如果不熟悉其意思还可以借助文言文知识来解释(典故性成语除外)。D项“匪夷所思”的意思是“不是常人所能想到的”,与句意不合。

【答案】 D

3.(2009年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  )

A.针对个别干部违规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某单位做出副科级以上干部重考驾驶证的决定,这实在是驴唇不对马嘴。(名不副实)

B.“限塑令”颁布之后,农贸市场的一些摊主对记者打开天窗说亮话:为了招徕顾客,我们难以拒绝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直言不讳)

C.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蛇添足)

D.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既给下乡知识青年提供了求学上进的机会,也使许多农家子弟有了“鲤鱼跳龙门”的希望。(脱胎换骨)

【解析】 本题考查熟语的选用,是否能替换要多角度辨析:要注意运用范围是否准确,感情色彩是否得当,与语境是否矛盾或重复,是否有语法错误等,切忌望文生义,并注意一词多义现象。熟语的运用要靠平时多积累,熟记其意义和用法。A.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近义词:答非所问、前言不搭后语、风马牛不相及。名不副实:指空有虚名。近义词:徒有虚名。两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换。B.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直言不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两者意思相同,故可以替换。C.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两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换。 D.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脱胎换骨: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两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换。

【答案】 B

4.(2009年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李娟、楚金玲等5人在这次全国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入选的身份进入中国排协公布的新一届国家女排20人大名单。

B.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C.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D.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熟语(成语)的能力。A项“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很恰当。B项“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C项“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D项“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答案】 A

5.(2009年广东卷)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欣逢您四十华诞。我们谨向您——亲爱的母校,致以热烈的祝贺。

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

亲爱的母校,是您厚实的沃土孕育了我们的未来,是您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传统赋予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是您把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培养成今天的栋梁之材。

A.莘莘学子       B.运筹帷幄

C.首当其冲 D.栋梁之材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望文生义,“首当其冲” “莘莘学子”就属于此类型。“首当其冲”常被理解成“首先冲在前面的”;“莘莘学子” 常被理解成“辛苦的学子”。A.莘莘学子:指众多学子。使用正确。B.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使用正确。C.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与语境“一马当先”之类的意思不符。D.栋梁之材:

栋:脊檩,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

国家重任的人才。

【答案】 C

1.从意义上辨析

(1)辨源流,切忌望文生义

熟语源远流长,很多来自神话、寓言、典故等,而且在其演变中不断引申新义,甚至发生转义。因此,它们的意义常常意在“字”外,需要我们追源溯流,寻根究底,才能准确把握和理解,切忌望文生义,即只按字面意思来理解或臆断熟语的含义。

如“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一句中的“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主》,讲的是庖丁解牛的技艺高超,牛在他的眼里已经不是完整的牛,而是由许多小的部分组成的。这个成语形容技艺精湛纯熟,用于此处,即属望文生义。

(2)析多义,切忌顾此失彼

有些熟语的含义不是单一的,往往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含义。如“灯红酒绿”除了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还可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再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淋漓尽致”,既用来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对于类似的成语,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容易顾此失彼。

(3)审形似,切忌意义混淆

有的成语与另一个成语往往只有一字之差,稍一疏忽,就会混淆了二者的意思,张冠李戴。如“无所不至”与“无微不至”,“无所不至”指:①没有达不到的地方,②凡能做的都做到了(多含贬义);而“无微不至”指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没有考虑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周到细致(含褒义)。“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不孚众望”指不能使众人信服,不能达到众人期望的那样;而“不负众望”指不辜负众人的期望,跟“不孚众望”意义恰相反。这类成语虽只有一字的区别,但其意义却大相径庭。

(4)辨程度,切忌轻重失度

有些熟语词义较轻,有些熟语词义较重,这就要求根据特定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以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如“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一句中的“日理万机”,常指君王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这个成语用在“李老师”身上显然大词小用。

(5)辨语义,切忌重复赘余

在辨析句中熟语使用正误时,要注意分析整句的意思,查看词义是否与句子重复,或者赘余。如“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一句中的“贻笑大方”本身含有被动义,即让内行人见笑,因此,“被人”属多余。

2.从色彩上辨析

(1)晓褒贬

有些熟语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已经附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使用时应认真辨析。如“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含贬义;“东山再起”指失败后集聚力量再干,是褒义;“明目张胆”原指有胆识,敢作敢为,为褒义,现在形容毫无顾忌地做坏事,就变成贬义了。

(2)知谦敬

由于熟语约定俗成,某些熟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场合,有的还需要区别尊卑、长幼、主客、男女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时,注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得体合度。如果分辨不清,就会导致谦敬错位。如“我的邀请,的确出于一片至诚,您老就恭敬不如从命吧”一句中的“恭敬不如从命”是谦辞,只能用于说话者表示自谦,不能用于对方。

3.从用法上辨析

(1)辨对象

有些熟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词义有所侧重,适用的对象也就不同。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等。如果对这些熟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汗牛充栋”只用来形容图书多,不能指金玉之类,例句中属误用。又如:“豆蔻年华”只用于十三四岁的少女,“青梅竹马”只用于男女儿童之间,“举案齐眉”“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望其项背”用于否定句式等。

(2)知功能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

如: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指手画脚”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形容词性成语,充当了状语。

还有些成语使用时离不开特定的句式,如果不了解,也会出错。

如:华尔街金融风暴波及全球,冰岛国家经济濒临崩溃,不久英国也望其项背,陷入了严重危机。

“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这个成语必须用于否定句式,在该句中使用就不恰当了。

4.从语境上辨析

有些成语使用时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与所在的语境不协调,甚至出现逻辑错误。

如: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安步当车”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使用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走速度缓慢;二是行走者不慌不忙地步行,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而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紧急又遇上暴雨如注,该成语与所在的语境很不协调,是不恰当的。

如:领导者应该在问题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而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例句中“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事先”显然与“出现之时”矛盾。

类似的还有“受贿之初就心有余悸”“曾几何时将大展宏图”“问题未发现前就应防微杜渐”“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成绩下滑”“把中国人民的抗议置若罔闻”等。

1.(2010年广州调研)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了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许多大学生热衷考取各种资格证,希望以此作为敲门砖来谋求一份好工作,让自己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B.朝鲜举重选手林永寿的最好成绩虽然只有300公斤,但他一向韬光养晦,在北京奥运会上他能否有新的突破,还是非常引人关注的。

C.“三鹿奶粉事件”所引发的全国奶业“危机”,使人们对国产奶制品质量丧失了信心,全面整顿和规范奶制品行业已势在必行。

D.在接受了下周学校升旗礼的发言任务后,张丽这两天一直手不释卷,反复背诵发言稿,想要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

【解析】 D.“手不释卷”指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与语境不符。A.“敲门砖”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B.“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C.“势在必行”指某事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必须做。

【答案】 D

2.(2010年合肥质检)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以风卷残云之势在两周内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其影响之大让人始料不及。

B.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等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破坏十分严重,整个汶川县城更是千疮百孔。

C.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三米跳板比赛中,名将郭晶晶最后一跳尽善尽美,接近满分,最终获得该项目冠军。

D.随着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一些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已经可以和城市学校同日而语了。

【解析】 A.风卷残云:大风吹散残存的浮云,比喻一下子消灭干净。句中是要表现金融风暴的蔓延速度之快,而不是把残余事物清除。B.千疮百孔:比喻破坏得很严重或弊病很多。C.尽善尽美:非常完美,没有缺陷。与后文“接近满分”矛盾。D.同日而语:把两样事物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形容一样看待,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句中。

【答案】 B

3.(2010年安徽“江南十校”素质测试)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上海世博会会徽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交相辉映,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多元文化融合的盛会的愿望。

B.近几年,草根群体中崛起了一股出自平凡之举却又摧枯拉朽的道德力量,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动着每一个善良的人。

C.面对连续发生的罕见的自然灾害,中国高层领导人的殚精竭虑和13亿中国人的众志成城让世界为之赞叹。

D.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美国将更难得心应手地应对挑战,奥巴马上台后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是否保持,将取决于他能否有效调整美国的霸权模式。

【解析】 A.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在本句中应用“相得益彰”。B.摧枯拉朽:摧折枯草朽木,比喻迅速摧毁腐朽势力。C.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D.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答案】 A

4.(2010年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地理条件严重制约了我们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于是经过全体村民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有必要另找一个地势平坦的地方安土重迁,重建家园。

B.以色列军队11日继续对加沙地带实行空袭和地面进攻,当天造成38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还有许多严重受伤者生命危如累卵。巴以停火谈判成为解决巴以危机的关键。

C.成都金堂清江镇近200名农民与贵州博时工程劳务有限责任公司以日薪200元的条件签订了去沙特务工的合同。谁知,这家公司压根儿就没有劳务输出的资格,所提到的日薪更是镜花水月。

D.大家都非常同情他的境遇,也很想帮他,可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人们渐渐明白,帮助人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解析】 A项,“安土重迁”是指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意迁移,用于此处与语境不符。B项,“危如累卵”比喻情况非常危险,此处指生命,宜用“危在旦夕”。D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比喻一方有意而另一方无情,多指男女之间的爱情,有一相情愿之意。

【答案】 C

5.(2010年烟台模块检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这篇小说以细腻而真切的笔触描述了一个青年妇女为改变山村贫穷面貌而艰苦创业的感人故事,其中个性飞扬、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B.于涛是山西中宇篮球队的元老级人物,经验丰富,老气横秋,连续几个赛季,不论主客场,每场比赛他都能拿到20分左右,可以说是中宇的功臣。

C.岁月如行云流水一般悄悄地流逝,白发也悄悄地爬上了他的鬓角,三十多年的从教生涯成了他头脑中永远的记忆。

D.从小喜欢舞文弄墨、屡获中学生优秀作文奖的小李在报社如鱼得水,他的一篇题为“汗水换淡水”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解析】 A.呼之欲出:指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B.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或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C.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束(多指文章、唱歌等)。D.舞文弄墨: 玩弄文字技巧。含贬义。

【答案】 A

6.(2010年佛山第一次质检)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大熊猫那憨态可掬、惟妙惟肖的样子,总是让人忍俊不禁,大熊猫无论走到哪里,总会给人们如坐春风之感。作为国宝,大熊猫深得广大人民的喜爱。对于熊猫来台,不少台湾同胞早就翘首以盼。两岸有识之士和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排除各种阻挠,终于不孚众望,使大熊猫“团团”“圆圆”顺利赴台。

A.惟妙惟肖       B.忍俊不禁

C.如坐春风 D.不孚众望

【解析】 A.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B.忍俊不禁:忍不住笑。C.如坐春风:像坐在春风里,比喻同有学识且品德高尚的人相处并受其熏陶。D.不孚众望:指不合于众人的期望。

【答案】 B

7.(2010年南京调研)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俗话说,隔层肚皮隔条心,在婆婆面前,我是一个谨慎的媳妇,这么多年来与婆婆相敬如宾,从没有红过脸。

B.那次在南宁,突然发现站在面前的是当年和我同在一个村插队的老朋友,虽然二十多年没见,我们仍一见如故。

C.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枯水现象,面对这种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已开始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D.商家重利本无可厚非,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一古训依然值得那些翻云覆雨的金融巨头们深思啊!

【解析】 D.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A.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B.一见如故:指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C.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不能用于形容江河枯水。

【答案】 D

1.抓好积累

(1)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平时要在阅读中注意积累词汇,注意词汇使用的语境,体会词语的含义、用法及表达作用,掌握其规范用法。有时,即使是名家的文章作品也可能会有词语使用不规范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要盲从,要有分辨能力。

(2)集中突击,归类复习,重质重量。在高三复习阶段应该用一定的时间对熟语做集中复习,强化记忆。应当借助一些资料突击复习,仔细分辨,保证效果。归类复习可以按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归类复习,还可以按熟语使用中的误因归类复习,比如按望文生义、色彩不清、对象不分、范围不当、特定对象、语义重复等方面归类积累,各个击破。

(3)准备错题本对学习中高频出错的熟语要多记录,经常翻看,细加揣摩,增强积累的自觉性,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并要使积累归于准确明晰。

(4)手中应有《成语词典》一类的工具书,随时翻查记诵。比如要求自己每天记三条熟语,整个高三下来就可掌握一千多条熟语。熟语的积累有些枯燥,要能持之以恒,要善于苦中寻乐。只要是有心人,自然会收益多多。

2.熟悉类型

熟语误用的类型很多,但主要有如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误用、错用对象、不合语境、近义误用、谦敬错位、重复赘余、自相矛盾、搭配不当等。上述几种类型要熟练掌握,并能对号入座,且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提升自己判断正误的能力。

3.弄清语境

学习熟语要弄清与熟语相关的语境场合。使用熟语时,应注意熟语本身的限定、前提和条件,也要注意其本身的词素含义、感情色彩与使用范围,还要注意这些熟语与上下文语境之间的相关性与融合性,否则就会出现前后语境不合的错误。例如:

a.班长高屋建瓴地做了总结性发言(大词小用);

b.你要身临其境地替他想一想(“身临其境”与“想一想”不合);

c.著名演员唐国强把诸葛亮演得栩栩如生(不合语境)。

一、常见误用成语辨析

1.容易误释词义的成语(例句中使用正确的不再解说)

【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诗经·豳风·七月》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七月是指农历的七月,“流”指向下运行,“火”是星宿名,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每年农历六月的黄昏时刻,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以后便渐渐偏西向下沉落,所以叫“流火”,这时酷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地凉了起来。

如:俗话说:七月流火。今天,扬州的气温蹿至今年入夏以来的最高点,达到37度。(此处不解词义乱用。)

【明日黄花】原意是说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后用以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如:这篇通讯虽然写得不错,但报道不及时,已是明日黄花了。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如:今年学校又新建住房四栋,“五一”前后将有126名青年教师乔迁新居,因此他们个个都弹冠相庆。(“弹冠相庆”用在此处不合句意。)

【安土重迁】形容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重,不轻率。如: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2008年江苏省高考题,该词用在此处错误。)

【不经之谈】指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经,正常。如:这和尚疯疯癫癫地说了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训,准则。如:安全隐患越来越严重,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火灾。(此处将“不足为训”的“训”错解为“教训”。)

【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稍微。如:刚才放的那几首歌都不大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原指学术上派别之间的斗争,后用来指一切学术上、政治上或社会上的集团之间的斗争。党,偏袒。如:我们必须指出,任何人都不能唯我独尊,甚至党同伐异。这种政治文化绝对是不健康的。

【分庭抗礼】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抗,对等。如:办公软件市场已经从原来微软一枝独秀,逐渐走向国内外产品分庭抗礼的局面。

【毫发不爽】形容一点也不差。爽:差错,失误。如: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爽,应赶快吃点预防感冒的药。(“毫发不爽”与生病无关。)

【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程,衡量,估量。如: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很快,中国的现代化是可以计日程功的。

【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假,借用。如:借书最忌全书一套借去一本,而且久假不归,使全书成为残本。

【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劳,伯劳。如: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一体的夫妇,也会有劳燕分飞的一天。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如:一道神秘白光袭倒七百多棵大树,武汉东湖风景区22日晚发生的这一令人费解的大怪事,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如:他经过认真学习,终于改掉了文不加点的坏毛病。(此处将“文不加点”错解为“不加标点”。)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如:他花钱很随便,真是大方之家。(此处将“大方之家”错解为“花钱大方”。)

2.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含辨析例句)

【侧目而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如: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侧目而视。(这里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如: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十分令人痛心,到头来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这里将“马革裹尸”错解为“死得很惨,死后连棺材和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如:小东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性格封闭孤傲的他对周围的人常常表现出敌对情绪,他最终为自己的危言危行付出了惨重代价。(“危言危行”的“危”不是指危险,而是指正直。)

【万人空巷】并不是指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说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欢迎、庆祝等盛况。如: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本句从语意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因此“万人空巷”用在此处错误。)

【三人成虎】原指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了。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如: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这里将“三人成虎”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会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河东狮吼】比喻悍妇发怒。如: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飞指日可待。(这里将“河东狮吼”错解为“东方睡狮醒来,发威长吼”,致使意义,适用对象、色彩均不当。)

【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如: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这里将“下里巴人”错解为“普通的乡下人”。)

【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极纯熟的地步。如: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这里将“目无全牛”错解为“眼里看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东西”。)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如:成都五牛俱乐部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实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这里将“望其项背”错解为“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

【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如: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该词与衣服不合身无关。)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噤,闭口不做声。如: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该词和寒冷没有关系。)

【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如:上个月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 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此处用来形容消费者,明显是望文生义。)

【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如: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都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这里将“不赞一词”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涣然冰释】比喻相互间的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如: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今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这里将“涣然冰释”错解为“冰块解冻”。)

【惨淡经营】原指作画之前,先用浅淡颜色勾勒轮廓,苦心构思,精心布局。后来形容苦费心力地筹划并从事某种事业或工作。如:夫妻俩惨淡经营着这家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该处运用正确,但因后有“红火”,容易被判断为错误。)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如:解决好职工和学生的冬季取暖问题,是学校领导首当其冲的任务。(望文生义)

3.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含辨析例句)

第一类:人、物不分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如: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该词不能用来形容花木。)

【楚楚动人】形容女人打扮得漂亮,姿态娇柔,能打动人。如: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了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该词一般不用于形容文章。)

【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如: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该词只能用于指人,不能用于指物。)

【倚马可待】原意是站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很快就可以完稿。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如: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该词不用来形容做事。)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如:《大河之舞》自1994年首演以来便炙手可热,并且引起了全球的踢踏舞热潮,更被全球艺人一致推崇为当代最具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经典音乐剧。(该词在此处用错了对象。)

第二类:谦、敬不分

【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如: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荜生辉。(该词只能用于自己,这里却用在别人身上,显然不够得体。)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如: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主持人建议李教授先来一段开场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该词用在这里颠倒了主从关系,显然不正确。)

【忝列门墙】谦辞,“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如: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墙。(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鼎力相助】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如: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该成语属于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第三类:陈述对象错误

【汗牛充栋】用牛运书,牛累得要出汗;用屋子放书,要堆满整个屋子。形容书籍极多。如: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该词只能指书多,不能指人多。)

【如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如: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慷慨激昂的发言,张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这里用错了对象。)

【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如:老张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真可谓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和“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妻之间。)

【东山再起】原指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后用以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如: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疏忽,冒牌货就会东山再起。(该词只用于人而不用于物。)

【朝思暮想】形容时刻想念。往往用于思念,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想”。如:最近一段时间,寻找好剧本成了不少影视制作人朝思暮想的事。(句中的“朝思暮想”应该用“梦寐以求”来替换。)

【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如: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此句是指听话人听不懂,显然用词不正确。)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如:博物馆里珍藏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鱼、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这里用来形容石刻作品中的花鸟虫鱼和人物形象,显然是陈述对象的误用。)

4.容易用错感情色彩的成语(含辨析例句)

【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是褒义词。如:虽然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该词多用于褒义)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如: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该词多用于贬义。)

【守株待兔】贬义词,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心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如:通过查询该车车牌号,民警确认这是一辆被盗车,于是决定守株待兔,等偷车贼来取车。(此处用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显然不恰当。)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如: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用该词形容年轻的科学家克服困难,探索奥秘的勇气,显然是不恰当的。)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如: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本句是说辛弃疾笔下的功夫很深,而且富有豪情。这里显然是误用。)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词。如: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他仍然侃侃而谈,为自己开脱罪责。(此句表达的是贬义,应用“振振有词”。)

【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如:面对自然灾害,党和政府对我们关怀得无所不至。(此处应用“无微不至”。)

【始作俑者】贬义词,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如: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褒贬失当)

【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多含贬义。如: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此处用该词来形容“艺术爱好者”,是将贬义词误用作褒义词。)

【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如: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真可谓处心积虑。(该词一般用于贬义)

【蠢蠢欲动】贬义词,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如: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此处误将贬义词用作中性词。)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贬义)。如:政府要真正转变职能,非要对现有的政府机构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不可。(该词一般用于贬义。)

二、其他常见熟语辨析

B

【八九不离十】几乎接近(实际情况)。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神话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

【八竿子打不着】形容二者之间关系疏远或毫无关联。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地坚持一种选择。

【闭着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死后仍不倒下。现用来比喻势力大的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余威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喻自作自受,自食恶果。

【病急乱投医】病势严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顾不得选择对象或办法。

【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绝境不肯死心,也比喻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

【不登大雅之堂】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不费吹灰之力】形容做事情非常容易,不费什么力气。

【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知痛悔。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形容见识短浅,狂妄自大。

C

【拆东墙,补西墙】比喻处境困难,临时勉强应付。

【长江后浪推前浪】比喻人或事物不断发展更迭,新陈代谢。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比喻贪心不满足。

【船到桥门自会直】又作“船到桥头自然直”。比喻事先不必多虑,到时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打出的幌子正好暴露了所要掩饰的内容。

【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与对方竞争或反对、搞垮对方。

【唱高调】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光说得好听而不去做。

【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

【吃不了,兜着走】指出了问题,要承担一切后果。

【吃小灶】吃小灶做的相对较好的饭食,比喻享受特殊照顾。

【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比喻某些东西或事物迟早要让人知道。

【穿小鞋】比喻受人(多为有职权者)暗中刁难、约束或限制。

D

【东道主】请客的主人。

【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对待事情认真,一点儿不含糊、不马虎。

【打水漂】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

【打退堂鼓】比喻做事中途退缩。

【打预防针】比喻预先进行提醒、教育,使人有所警惕,以防发生不利的事情。

【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自家人损害自家人。

【吊胃口】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欲望或兴趣。

【定心丸】比喻能使思想、情绪安定下来的言论或行动。

【东方不亮西方亮】一方面不行,还会有另一方面补充,表示尚有选择的空间。

E

【耳边风】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多指劝告、嘱咐)。

【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借指双方平分。

F

【放长线钓大鱼】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G

【隔行如隔山】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

【狗嘴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用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做坏事。

【赶鸭子上架】比喻迫使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情。

【高不成,低不就】高而合意的,做不了或得不到;做得了,能得到的,又认为低而不合意,不肯做或不肯要。多用于选择工作或选择配偶。

H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用以批评一种因循守旧的思想。

J

【脚踩两只船】比喻因对事物认识不清或存心投机取巧而跟两方面都保持关系。

【旧瓶装新酒】比喻用旧形式表现新内容。

【交学费】泛指为某项事业付出金钱或代价。

L

【雷声大,雨点小】比喻话说得很有气势或计划订得很大而实际行动却很少。

【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事物两下不相合。

【露馅儿】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情暴露了出来。

M

【马后炮】象棋术语,借来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P

【破天荒】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

【破罐破摔】比喻有了缺点、错误,不加改正,任其自流,或反而有意朝更坏的方向发展。

Q

【强将手下无弱兵】英勇的将领部下没有软弱无能的士兵。比喻好的领导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

【敲门砖】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

【敲竹杠】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或索取财物。

【七大姑八大姨】泛指各方面的亲戚。

【墙内开花墙外香】比喻有的人才在本单位本地不吃香而在外单位外地吃香的不正常现象;也引申为事物在出产地不如在外地受欢迎。

【清官难断家务事】指家庭内部的矛盾纠纷别人难于判处。

S

【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身体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仍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山不转水转】比喻情况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一时不顺利也不必懊恼和悲观。

T

【跳到黄河洗不清】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天上不会掉馅饼】白占便宜的事是不会有的,常用来提醒他人小心上当。

【听风是雨】比喻只听到一点儿风声就当做真的。

W

【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退了一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

【窝里斗】指家族或团体内部彼此钩心斗角。

Y

【一朝天子一朝臣】比喻—个人上台,就另换一班人马。

【一个萝卜一个坑儿】比喻每人各有岗位,各有职责。

【银样枪头】比喻表面看起来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枪头一样。

【有鼻子有眼儿】形容把虚构的事物说得很逼真,活灵活现。

【一锤子买卖】不考虑以后怎样,只做一次的交易(多用于比喻)。

    相关推荐

    正确使用熟语辨析 如何正确使用熟语 如何正确使用成语谚语等熟语 正确使用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 2015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熟语 2016年高考语文冲刺:正确使用熟语 修辞运用训练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正确使用熟语 训斥的近义词及其使用 2016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正确使用熟语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正确使用熟语 儿化音训练常用词语 2017年高考语文必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熟语 常见修辞运用训练 熟练的近义词 形容熟练的成语 语言综合运用训练题汇编 初一作文探究训练:从熟悉的生活入手 常用熟语惯用语类编 一些常用熟语 短语训练 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赵威后问齐使 成语使用出错的几个角度和练习 成语使用对象的误用 常用熟语精解并举例 训练的造句 成语误用讲析——超前使用 用耳熟能详造句 使用学以致用造句 2015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实词练习题 使用扦子造句 常见成语综合训练 病句专题训练2021 语文病句修改训练大全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 实词使用不当 使用饰彩造句 使用狗粮造句 虚词使用不当 用即使也造句 怎么正确使用成语 引号使用简则 使用标量造句 使用的同义词 动词的活用——使动用法 积累与运用题型训练(中考总复习) 用熟悉的近义词及造句 名著训练百题 用看风使舵造句 用即使也的造句 高中语文成语使用方法 使用印章的忌讳 正确使用“的地得” 使用典故的诗句 高考成语使用方法谈 虚词的正确使用 中国人使筷子的十二种使用忌讳 普通话声调训练 使用异国他乡成语造句 高考语音专项训练题 普通话语音训练资料 标点符号使用练习(小学 难 初中 较难 高中 中) 使用讳莫如深造句 使用大势所趋造句 句子排序专项训练 en和eng辨音训练 如何正确使用高考成语 2016年四年级语文熟用成语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常用关联词使用汇总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用即使也造句集锦 高考语文成语使用方法谈 2017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考点: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使用与世长辞造句 使用严阵以待造句 使用先见之明造句 使用立足之地造句 使用“难兄难弟”造句 使用神魂颠倒造句 常见成语综合训练答案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训练 顿号使用知识:在几个并列引语之间使用顿号注意事项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高考专项字音训练 zh、ch、sh、r发音训练 小升初语文仿写专项训练 汉语读音音变字词训练 比喻修辞的作用和使用原则 十六种标点使用误区 同义词的选择和使用 使用除了都来造句子 二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句子运用 滕王阁序基础训练 现代文阅读主题读写训练之"宽容胸怀"-写作训练 宽容 补充句子专项训练 20个常用成语意思解析及使用示范 使用成语的六点注意事项 病句专项训练:语序不当 古诗词中典故的使用 用“使劲”造句 例句2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