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顿
(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停顿的概念及与标点符号的关系。
2、掌握停顿的不同类型。
[教学重点]停顿的不同类型
[教学难点]停顿与标点符号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什么是停顿?
停顿是指朗读过程中声音的断和连。我们在朗读时,既不能一字一停,断断续续地进行,也不能字字相连,一口气念到底,无论是朗读者还是听众,无论是生理要求,还是心理要求,朗读中的停顿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既是显示语法结构的需要,更是明晰表达语、传达感情的需要。
二、停顿与标点符号的关系
(一)一致关系
书面语中的标点符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朗读的停顿必须服从标点符号,多数情况下,书面语中有点号的地方同朗读时的需要有停顿的地方是一致的。
点号表示的停顿,可以分为四级,见下表:
顿 号
---------------------------
逗 号
分 号 冒 号
句号、问号、感叹号
一般地说,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停顿比分号长些;分号的停顿要比逗号长些;逗号的停顿比顿号长些;而冒号的停顿则有较大的伸缩性:它的停顿有时相当于句号,有时相当于分号,有时只相当于逗号。如:
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阶段,便构成了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了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这段中凡是有标点的地方,朗读时都必须停顿,而且要根据不同的点号,实行长短不同的停顿。
(二)不一致关系
有时,书面语的标点同朗读中的停顿也常常有并一致的地方。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没有标点却要停顿。如:
被你从你的公馆门口/一脚踢开的/那个讨钱的老太婆//现在怎么样了?(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朗读这句话时,必须在“老太婆“后作一停顿,才能将语意比较明晰地传达给听众。如果一口气念下去,中间不作停顿,则必然混沌一片,模糊不清。
再如: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课堂练习:试用不同的停顿对区别下列句子的不同语意。
(1)A、学习文件B、学习/讨论
(2)A、读了/一篇课文B、读了一遍/课文
(3)A、反对/目无纪律的行为B、反对目无纪律的/意见
2、句中有标点,却不停顿。试看下面一段话:
桌子放在堂屋中央,系长桌帏,她还记得照旧去分配酒杯和筷子。“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摆”。四婶慌地忙说。她讪讪地缩了手,又去取烛台。“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拿”。四婶又慌忙地说。(鲁迅《祝福》)
在句中划线的地方可以不停顿,一气读出,这样处理,可以突出四婶的紧张心理——“千万不要碰”!反映出对吃人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和鞭挞。
三、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一)顺应语法的停顿。这类停顿可以依据标点来处理,有时也可以突破标点的限制。(见停顿与标点符号的关系)。
(二)显示层次的停顿。
文章的层次可以借助于朗读者的停顿得到显示。一般说来,文章中的节(段)这样的大层次比较容易划分,而一节(或一段)文字,甚至一句话中,也往往有有更小更细的层次,划分这些层次并用朗读中的停顿表现出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
1.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鲁迅《祝福》)
2.她一手提着竹蓝,/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鲁迅《祝福》)
第二课时
(三)体现呼应的停顿
文章中的呼应关系在朗读时主要通过停顿来体现的。全篇整体性的呼应较易把握,而文章中的局部的呼应关系,往往由于朗读者的忽略而造成呼应中断,或呼应模糊,因此影响了语意的表达。如:
1.在建设工作中,犯一些错误,有一些缺点,是难免的。问题在/于对待缺点错误的态度。(吴晗《论谦虚》)
2.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郑振铎《海燕》)
课堂练习:
①中国共产党干了五十八年的革命。五十八年里,新情况,新任务/层出不穷。
②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③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四)指向强调的停顿
为了突出句中某些重要词语,引起听众的注意,加深听众的印象,可以在这些词语的前面或后面稍加停顿,这便是强调性的停顿。如: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朗读最后一句时,如果在“爆发”和“灭亡”的前面作一停顿,就可以使听众充分感受到这里发出了“不爆发即灭亡”的呼告及对读者投入斗争的召唤。
再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课堂练习:
(1)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鲁迅《药》)
(2)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
(五)表达音节的停顿
朗读诗词时,必须用停顿来表达音节,以加强节奏感。如: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二三式)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高/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二二三式)
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帷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4.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课堂练习:朗读以上例句
(六)区别语意的停顿
书面语中的某些歧义短语和句子,可以用朗读的停顿来揭示其不同的语法结构,从而表达不同的意义。如
1.A、改正/错误的意见(动宾短语)
B、改正错误的/意见(偏正短语)
2.A、通知到了(补充短语)
B、通知/到了(主谓短语)
3.A、我不相信他是坏人(他不是坏人)
B、我不相信/他是坏人(他是坏人)
4.他的老朋友公证人觉得,徜使查理葛朗台不回来,这个有钱的独养女儿稳是“嫁给”/他当所长的侄儿了。(巴尔扎克《守财奴》)
5.我看到儿子提着/爸爸从北京买来的礼物,高高兴兴地走进屋来。
(七)避免误读的停顿
朗读中,停顿还有一种区别意义的作用。
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已,也还都不错。(鲁迅《祝福》)
语 速
(二课时)
[教学目的]掌握语速的含义及影响语速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影响语速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如何实现语速的转换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什么是语速?
语速是指朗读时在一定的时间里,容纳一定数量的词语。世间一切事物的运动状态和一切人在不同情境下的思想感情总是有千差万别的。朗读各种文章时,要正确地表现各种不同的生活现象和人们各不同和思想感情,就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朗读速度。例如:
1.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提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鲁迅《故乡》)
(提问:以上两种语速怎么体现?)
师:以上是两种不同的动态。这不同的动态在我们心里引起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朗读时必须体现出前者“将身一扭,从他的胯下逃走了”之快和后者“你便提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之慢。
二、决定语速不同的各种因素
(一)不同的场面
急剧变化发展的场面宜用快读;平静、严肃的场面宜用慢读。
(听录音)海在我们的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一般。又象是情人的密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象微风拂过琴弦;象落花飘零在水上。
海睡熟了。
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象要睡了。
许久许久,我俩也象入睡了似的,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绪。
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象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就象铃子、铙钹、钟鼓在奏鸣着,而且声音愈响愈大起来。
没有风。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飞散。
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刺着岩石的壁垒。
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象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银光消失了。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一阵阵地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溅在我们的身上。
分析:这段描写是怎样实现速度的转换的。
(二)不同的心情
紧张、焦急、慌乱、热烈、欢畅的心情宜用快读;沉重、悲痛、缅怀、悼念、失望的心情宜用慢读。前者如:
(师读)
……她猛然喊了一声。脖子上的钻石项链没有了。
她丈夫已经脱了一半衣服,就问:“什么事情?”
她吓昏了,转身向着他说:
“我……我……我丢了佛来思节夫人的项链了。”
他惊惶失措地直起身子,说:
“什么!……怎么啦?……哪儿会有这样的事!”
他们在长衣裙褶里,大衣褶里寻找,在所有口袋里寻找,竟没有找到。
他问:“你确实相信离开舞会的时候它还在吗?”
“是的,在教育部走廊上我还摸过它呢。”
“但是,如果是在街上丢的,我们总得听见声响。一定是丢在车里了。”
“是的,很可能。你记得车的号码吗?”
“不记得。你呢,你没注意吗?”
“没有。”
他们惊惶地面面相觑……(莫泊桑《项链》)
后者如:
(师读)
在一个深夜里,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周围是堆着破烂的什物;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地感到我失去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
惯于
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三)不同的谈话方式
辩论、争吵、急呼,宜用快读;闲谈、絮语,宜用慢读。
前者如:
(分角色朗读)
周朴园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开除了?!
周冲爸爸,这是不公平的。
周朴园(向周冲)你少多嘴,出去!
(周冲愤然由中门下)
鲁大海好,好。(切齿)你的手段我早就明白,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周朴园你胡说!
鲁侍萍(至大海说)走吧,别说了。
鲁大海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周朴园(厉声)下去!
仆人们(拉大海)走!走!
鲁大海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周萍(冲向大海,打了他两个嘴巴,)你这种混帐东西!
(大海还手,被仆人们拉住。)
周萍打他!
鲁大海(向周萍)你!
(仆人们一齐打大海。大海流了血。)
周朴园(厉声)不要打人!
(仆人们住手,仍拉住大海。)
鲁大海(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萍(向仆人们)把他拉下!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曹禺《雷雨》)
第二课时
(四)不同的叙述方式
作者的抨击、斥责、控诉、雄辩,宜用快读;一般的记叙、说明、追忆,宜用慢读。前者如:(听录音)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人了。(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后者如:(生读)
在延安人的记忆里,毛主席永远穿着干净的旧灰布制服,布鞋,戴着灰布八角帽。他的魁梧的身形,温和和脸,明净的额,慈祥的目光,时时出现在会场上,课堂上,杨家岭山下的大道边。主席生活在发群众中间,生活中同志们中间。主席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人们都是熟悉的,理解的。人们怀着无限的信任和爱戴的感情团聚在他周围,一步不能离开,也一步不曾离开。如今,主席穿上作客的衣服,要离我们远去了。(方纪《挥手之间》)
(五)不同的人物性格
年青、机警、泼辣的人物的言语、动作宜有快读;年老、稳重、迟钝的人物的言语、动作宜用慢读。前者如:(听录音)
“这有什么依不依。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可是祥林嫂真出格,听说那时实在闹得利害,大家还都说大约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太太,我们见得人多了:回头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觅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闹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连花烛都砸了的也有。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他们说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奥,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阿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直到七手八脚的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鲁迅《祝福》)
后者如:(师读)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鲁迅《故乡》)
三、朗读速度的转换
朗读任何一篇文章,都不能自始自终采用一成不变的速度。朗读者要根据作者的感情的起伏和事物的发展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朗读速度。这种在朗读过程中实现朗读速度的转换是取得朗读成功的重要一环。
(听录音)《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两段。(原文略)
教师分析。
四、注意问题
读得快时,要特别注意吐字的清晰,不能为了读得快而含混不清,甚至“吃字”;读得慢时,要特别注意声音的明朗实在,不能因为读得慢而显得疲疲沓沓,松松垮垮。总之,在掌握朗读的速度时要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拖”。
重 音
(两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重音的意义
2、确定重音的依据。
3、重音的主要类型。
[教学重点]重音的主要类型
[教学难点]如何确定重音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什么是重音
在朗读中,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有时强调那些起重要作用的词或短语,被强调的这个词或短语通常叫重音,或重读。
在由词和短语组成的句子中,组成句子的词和短语,在表达基本语意和思想感情的时候,不是平列地处在同一个地位上。有的词、短语在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上显得十分重要,而与之相比较,另外一些词和短语就处于一个较为次要的地位上,所以有必要采用重音。
同样一句话,如果把不同的词或短语确定为重音,由于重音不同,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
(师读,生分析)
A、我请你跳舞(请你跳舞的不是别人)
B、我请你跳舞(怎么样,给面子吧?)
C、我请你跳舞(不请别人)
D、我请你跳舞(不是请你唱歌)
再如下面一段话,如果把加点的音节作为重音加以强调,这句话的语意立即突出了,内容也会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提问:重读和不重读句中加点的词,看看表意有什么区别?)
二、确定重音的依据
(一)依据结构。有些句子,平平常常,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也没有什么特别强调的意味。这种句子的重音可以依据其语法结构来确定,一般地,需要重读的有短句中的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有些代词。这类重音叫做语法重音或意群重意音。这类重音在朗读时不必过分强调,只要比其他音节读得重些就可以了。
(二)依据语意和感情。有些句子或由于构造复杂,或由于表意曲折,或由于感情特殊,它的重音往往不能一下子确定,必须联系上下文,对它细加观察,进行认真推敲,尤其要把它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考察,才能确定其重音,通常把这类重音叫做逻辑重音(强调重音)和感情重音。它同语法重音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则是不一致的。当逻辑重音(感情重音)和语法重音不一致时,后者必须服从前者。
三、各种类型的重音
(一)突出语意区别的重音
这类重音意在显示语意中的某些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是句意的重心所在,必须加以强调。其中有:
1.并列性的重音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鲁迅《拿来主义》)
2.对比性重音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朱自清《荷塘月色》)
(练习)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爱,充满了国际主义的深厚感情。(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3.排比性的重音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陶铸《松树的风格》)
(练习)井冈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殷切地等待着你们!(袁鹰《井冈翠竹》)
第二课时
(二)突出句子关系的重音
这类重音意在表现句子(特别是复句)中的各种不同的语法关系,以此来强调句子是某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其中有:
1.转折性的重音
①他们可以承担一个浩大的战争,可以承担重建家园的种种艰辛,可是却承担不了如此沉重的离情。(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②是的,胜利来了,可是人们所盼望的经过流血争取的独立自由和平民主的生活又是要为蒋介石和美帝国主义所破坏。(方纪《挥手之间》)
2.呼应性的重音
文章中某些体现呼应关系的词语要重读。如:
用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呢?战士们又有什么呢,他们只有一双结着硬茧的手,一颗赤诚的心。(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练习)陈毅:“关于详细计划,改日再与齐先生细说吧。”
齐仰之:“不、不,现在就说,现在就说!”(沙叶新《陈毅市长》)
(三)突出修辞色彩的重音
这类重音意在鲜明体现句子中某些修辞现象,这些不同的修辞色彩的言表现力最强的地方,最能体现文章的旨意。其中有:
1.词语的锤炼
①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年,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②两年前的此时,即一九三一年的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是我们的五个青年作家同时遇害的时候。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2.比喻。重读文章中的比喻性词语,可以使被比喻的事物生动形象,加深对所描写事物或阐明道理的理解。但要注意,有比喻词的比喻句,不要重读比喻词“象”“好象”“仿佛”等。如:
如果说瞿塘峡象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象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练习)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3.夸张。文学作品中常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或事物的某一特征,表达作者对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并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读者获得对事物的深刻印象。如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就亲身或者派人到他们家乡或者灾荒区域,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夏衍《包身工》)
(练习)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4.借代
你杀死一个李公朴
,会有千百个李公朴站起来!
(闻一多《最后一次的讲演》)
(练习)我们应当禁铯一切空活。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5.双关
①周繁漪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窗外,自语)风暴就要起来了!(曹禺《雷雨》)
②我能眼看着让别人替我去牺牲?我得去,凭我这身板,赤手空拳也干个够本!我刚打算往下跳,只见她扭回头来,两眼直盯着被惊呆了的孩子,拉长了声音说:“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王愿坚《党费》)
6.反语
中国军队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7.联珠
①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鲁迅《祝福》)
(练习)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袁鹰《井风翠竹》)
8.反复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
(练习)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语 调
(二课时)
[教学目的]掌握语调的基本类型,并能自觉运用到朗读中去。
[教学重点]语调的四种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曲调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什么是语调?
为适应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说话或朗读时,句子总是要有高低升降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形成了语调。
语调是有声语言所特有的,它是句子的语音标志,任何句子都带有一定的语调。边疆是口语中表达各种语气的声音色彩。借助语调,有声语言才有极强的表现力。
同样一个“我”字,采用不同的语调可以回答各种不同的问题:
(师读,生分析)
①谁是班长?——我。(语调平稳,句尾稍抑)
②你的电话!——我?(语调渐升,句尾稍扬)
③谁负得了这个责任?——我!(语调降得既快又低)
④你来当班长!——我?!(语调曲折)
同样一句话“他怎么来了?”采用不同的语调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语气。
他怎么来了?——柔而扬,表示询问。
他怎么来了?——柔而抑,表示疑问。
他怎么来了?——刚而抑,表示责问。
他怎么来了?——刚而扬,表示反问。
可见,朗读中的语调是细致而复杂的,它可以表达各种丰富的感情。
二、四种基本的语调
语调是千变万化的,它的基本类型只有以下四种。
(一)平调——语调平稳,没有什么重读或强调的显著变化。一般的叙述、说明,以及表示迟疑、深思、冷淡、悼念、追忆等思想感情的句子,用这种语调:
1、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的确良衬衫。
(《一件珍贵的衬衫》)
2、在一个睛朗的下午,总部和党校的同志刚做完宿营准备工作,朱总司令来到了。(刘坚《草地晚餐》)
3、愿母亲在地下安息!(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
(鲁迅《孔乙已》)
(生读以上例句)
(二)升调——语调由低逐渐升高。常用于表示疑问、反诘、惊异、命令、呼唤、号召的句子:
1、“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里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契诃夫《变色龙》)
2、“共产主义是不可战胜的!”(杨沫《坚强的战士》)
3、……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高尔基《海燕》)
4、如今建国伊始,百废待举,不正是齐先生实现多年梦想,大有作为之时吗?(沙叶新《陈毅市长》)
(生读以上例句)
第二课时
(三)降调——语调由高逐渐降低,末了的字低而短。这种语调常用来表示肯定、祈使、允许和感叹的语气:
1、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
(冰心《小桔灯》)
2、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鲁迅《孔乙已》)
3、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都德《最后一课》)
(生读以上例句)
(四)曲调——语调曲折变化,对句了中某些音节,特别地加重、加高或延长,形成一种升降曲折的调子。这种语调常用来表示夸张、强调、反语等较为特殊的语气:
1、“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鲁迅《故乡》)
2、“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鲁迅《“友邦惊诧”论》)
(生读以上例句)
三、关于语调的几点说明:
1、朗读中的语调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较为复杂的问题,上面分的这四种基本类型,只是一个大体分类,或者说是对语调的基本情况的一个大体描述,只是一个框框,给语调分类也决不是硬要把丰富多彩的语调变化强行纳入一些简单的公式。
2、不要把这里说的语调类型同书面语中的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句子类型完全等同起来。书面语中的句子的语气类型远不能概括口语中千变万化的语调。
3、朗读中的语调在其表现中,始终是同断和连,快和慢,轻和重等联系在一起的。
4、朗读是一种艺术。这种艺术性主要是通过语调加以体现的。朗读语言同生活语言的主要之点就在于语调。生活语言当然也有语调,但那种语调一般是没有多少起变化的,显得自然、从容。而朗读语言的语调则有明显的起伏变化,边疆能使语意表达得更加顺畅、明晰、突出。朗读中一旦失去这种富于变化的较为明显的语调,它就无异于一般的生活语言了,实际上,朗读也就不存在了。
5、朗读中的语调的表现又不同于艺术表演(如朗诵、话剧表演)中的语调的表现。表演语言的语调带有明显的夸张性、表演性。如果把这种夸张性和表演性搬到朗读中来,使朗读时的语调奔突跳跃,大起大伏,这就会使朗读显得既不自然,也不真实。朗读中的语调介于生活语言和表演语言之间,没有语调的起伏变化固然不行,起伏变化过大同样也会失去朗读的特点。
上一篇:正确使用标点符号